趣文网 > 作文大全

《秋千》教学设计

2021-04-11 07:50:02
相关推荐

《秋千》教学设计

本课通过组织开展设计和亲自动手制作秋千的活动,引导学生辨别生活中常见的材料,培养学生的自主设计意识,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进一步体会技术与工程领域的学习与手工制作的不同。

能够辨别生活中常见的材料。能够通过画图或口述的方法表达自己的设计和想法。能够对自己的作品进行评价和反思,并根据自己和同学互评的意见进行改进。

教师准备:吸管、木棒、绳子、细铁丝、卡纸、橡皮泥、橡皮筋。学生准备:无。

1.导入:创设情景

师:在之前的两节课中,我们分别完成了滑梯和跷跷板的制作,同学们的设计和动手能力越来越棒了!今天,我们来挑战一项难度更大的任务——为丁丁和当当制作一部秋千,同学们有信心吗?

生:有!

师:有了前两节课的经验,我们需要做哪些准备工作才能更好地完成今天的任务呢?请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一下。

(生开展小组讨论)

师:谁有好的办法?

生1:首先要知道秋千的具体要求是什么。

生2:还要知道我们有哪些材料和工具。

生3:画设计图的时候要考虑制作时候可能会遇到的问题。

师:同学们说的真好!先让我们一起通过视频和图片来认识一下秋千的结构吧!

(师利用视频和PPT带领生认识秋千的结构)

生:秋千主要由支架和座椅两部分构成。

[设计意图]

本课的导入活动除了创设情景和观察秋千的结构之外,还特意增加了一个讨论活动,目的在于让学生结合前两课的学习经验,思考和总结技术与工程领域课程学习的一般方法。

2.提出任务

师:再结合你玩秋千的经历,说一说秋千最重要的部分是什么?

生1:我认为是支架,如果秋千支架不稳固就荡不起来了,而且还会有危险。

生2:我也认为是支架,支架上面的横梁要能承受得了丁丁和当当的重量。

生3:我觉得吊座椅的绳子也要结实,否则荡起来断了就麻烦了。

师:同学们说的都有道理,秋千的支架是特别最重要的部分,要稳固才行,绳子也要结实。

[设计意图]

技术与工程领域的制作与美工制作的最大区别在于美工制作往往以美观作为唯一的衡量标准,而技术与工程领域的制作往往以满足实际需求为第一要务,在满足实际需求的同时兼顾美观。引导学生回忆荡秋千的实际经历,目的就是让学生树立从实际需求出发的意识。

3.设计

师:老师在材料区为每个小组准备了一些材料,请各小组材料员将它们领回来,仔细观察这些材料,你都认识它们吗?向同伴介绍一下它们吧!

生1:吸管和木棒应该可以用来制作支架。

生2:我要测试一下看吸管和木棒哪个更结实。

生3:用细铁丝来挂座椅肯定牢固。

生4:卡纸可以用制作座椅。

生5:纸杯也可以当座椅。

师:看来这些材料大家都认识,现在就开始你的设计吧!先尝试自己设计,如果感到有困难也可以参考教材上探探的设计方案进行设计。

(生画秋千设计图)

师:谁来展示一下自己的方案,并向同学们介绍自己是如何选材的?

生:这是我的设计方案,用木棒制作支架,用细铁丝挂座椅。因为我对比了木棒和吸管,发现木棒更结实。

师:你的方案简洁、明了,一看就知道该怎么做,真是一名优秀的小设计师!还有不同的设计方案吗?

(生继续展示介绍自己的设计方案)

师:这里老师挑选了几位设计的比较好的方案投影在大屏幕上,同学们在设计的时候可以借鉴他们的方案。

(师展示较好的设计方案)

师:现在老师给你们一点时间来修改自己的设计方案,因为我们的制作是要按照设计方案来进行的,而且最终做好后还要看是不是和你的设计方案一样。

[设计意图]

秋千的制作难度相比前两课的滑梯和跷跷板更大,因此在设计环节有意识地加强了对学生的引导,一方面提醒学生在画设计图的时候要尽量简洁、明了,不追求花哨和夸张,让学生意识到好的设计方案是让别人容易看清楚其中的结构,从而便于制作;另一方面,让学生通过观摩优秀的案例完善自己的设计,制作过程要按照设计方案进行,不能轻易修改设计方案,让学生进一步明白设计方案的重要性。

4.制作

师:现在同学们都画好了自己的秋千设计图,老师注意到不少同学需要将几根棍子扎在一起来制作支架,那么都有哪些方法来实现呢?

生1:用绳子捆起来。

生2:用细铁丝捆起来。

生3:用橡皮筋捆起来。

师:看来大家都有自己的方法,现在老师向大家介绍如何用打绳结的方式将棍子捆扎成支架。

(师演示打绳结捆支架的方法)

师:同学们都学会了吗,谁来向大家介绍一遍完整的过程?要分步说清楚你的步骤哦!

(生介绍制作过程)

师:看来大家都学会了。在开始前还是要提醒大家:首先要注意安全,其次互相帮助,再次保持安静,轻声交流。现在开始制作吧!

(生动手制作)

[设计意图]

本课的制作对二年级学生而言是一项挑战,要将棍子制作成秋千的支架需要一定的技巧,这里设计了教学生用打绳结的方式制作支架,目的在于降低学生操作难度,并帮助学生在制作过程中掌握打绳结这项基本的生活技能。

5.评价

师:又到了展示和评价我们作品的时候了,这次请大家先在小组内展示交流你的作品。注意在介绍你的作品时首先要重点说明你的作品有没有实现任务中的目标——顺利地荡起丁丁和当当,以及如何实现目标的。

(生小组内展示交流)

师:刚才同学们展示的时候,老师挑选了几件有代表性的作品,我们一起来评价一下好不好?

生:我发现他的作品不够稳固,荡的时候支架有点摇晃。

师:你发现了他的作品不足之处,有好的改进建议吗?

生:把支架的腿调节到相同的长度,绳子再扎得紧一些就牢固了。

师:谢谢你的意见!不过我们在指出别人不足的时候还要善于发现别人的优点,你能说说他的作品的`优点吗?

生:他的作品优点是座椅用纸杯加工而成的,既美观又结实,我的座椅就做的不如他的那么好。

师:你不仅能发现别人的优点,还能找到自己的不足之处,感谢你的评价!

师:谁还愿意从稳固性和美观度方面对别人的作品进行评价?

(生继续进行互相评价活动)

师:刚才大家进行了热烈的交流评价活动,很多同学都得到了宝贵的改进建议,现在就让我们动手对我们的秋千进行改进吧!

[设计意图]

通过挑选典型的作品进行对比分析是组织开展评价活动的有效途径。由于低年段学生的年龄特点,他们在评价的时候往往特别善于发现别人作品的不足,而忽略自己作品的缺点,所以在评价的过程中尤其要加强这方面的引导。

本课教学中,我能够把握本课的重难点,瞄准能力目标开展教学活动。在引入环节,通过讨论引导学生开展学习方法总结。在设计制作环节,考虑到本课制作难度较大,我有意识地降低了设计的难度,并在制作过程中详细讲解打绳结的方法,使学生制作的成功率大大提高。评价过程中,我开展对比评价,注重引导学生评价的同时进行自我反思。总体而言,本课基本达到教学预期。

本课教学中,教师能够较为准确地分析学情,同时充分调动学生元认知开展教学活动。面对本课的重难点,教师采取多项措施进行突破。如在制作过程中,教师虽然有亲自示范讲解,但并没有包办代替,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在评价环节,注意让学生在比较中进行反思,寻找不足之处,再进行改进。这种对学生反思能力的培养比做出一件作品更有意义。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描写建筑的作文 梦想600字作文 作文的题目怎么写 作文小人物600字 写建筑的作文 关于中秋月亮的作文 什么的梦想作文 旅行的重要性英语作文 一道菜的做法作文 写小孩子的作文 描写油菜花的作文 作文差评评语 学习写作文 飞轮效应作文800 照片背后的故事作文 禁毒作文300字四年级 关于爱的作文素材 作文日记的格式怎么写 特别的爱作文700字 英语作文司马光砸缸 我的故乡作文800字 有你真的很幸福作文 介绍朋友的作文英语 时间牵动我的情思作文 描写秋天丰收作文 雅思小作文 励志奋斗的作文 实力作文 欲抑先扬作文 爸爸笑了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