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最远的与最近的作文1000字共5篇

2021-04-12 10:15:02
相关推荐

最远的与最近的作文1000字共5篇

小编:欢迎阅读与支持,如果喜欢记得常来!内容简介:天空是鬼斧神工的大自然创造的一件极为瑰丽,珍异的宝物。只是人们习惯于将峻拔欣秀的山峦,幻生仙境的瀑布... 觉得不错就继续看完以所有内容吧!

欢迎同学们阅读《最远的与最近的作文1000字共5篇》,此文由作文网小编精心推荐,欢迎学习交流!

:最远的与最近的(高三/1000字)

天空是鬼斧神工的大自然创造的一件极为瑰丽,珍异的宝物。只是人们习惯于将峻拔欣秀的山峦,幻生仙境的瀑布,亦或辽阔苍茫的原野看作自然的宠儿,以旅游的代价,抚慰自己在尘世中不断受创的心。而我喜欢的,是永远安静高悬的天空。

我时常觉得天空是如此之近,仿佛唾手可得。它陪伴了我生命中无数个日夜,拥有像母亲那双温柔的双手一样,安抚人心的力量。

最爱的天空是雨后的,经过黑暗的洗劫,它依然澄净,透亮。它把风雨吸纳了,包容了,用以锻造自己更为宝蓝明净的世界。上一秒暴雨如注,像人世的灾难,无情地碾压你,那是虽不致命却让人伤痕累累的打击啊,总教人濒临心灵的悬崖。可是天空,风雨过后,仍然是一颗纯粹通明的心,它坦诚地在你面前,无言地接纳。不仅自然的考验,它连人世的作恶也一笑带过。污浊的滚滚浓烟爬上天空的细密纹理,缓缓蔓延,侵蚀。可是天空拥有博大的胸怀,它接受被人忽视,甚至伤害的命运。它像耶稣,只带那颗纯净的心来,直到再也无法展现它月白容颜的那天。此间的千万个岁月,它就这样宁静地停留在每个人身边,等待我们温柔的一瞥。

于是我知道,天空拥有恒久的生命精神,是一个精神路标。它如此之近,活在每个人心的缝隙,拥有最为干净的双眸,落下的,尽是安静祥和的目光。

海子说:“天空一无所有,为何给我安慰。”我想,就是那样的空吧,可以于任何一时刻拥你在怀。读懂天空,该是这个纷繁嘈乱的世界每个人的必修课。它能给予我们诗意的畅游,整个身心都仿佛是在冰雪世界里蜷曲了太久后舒展开来,弥漫浸透着难以言喻的轻松与喜悦。

天空是愿意与人亲近的,如同黄铜勾勒过的朴实无华的阳光,给人以微醉的暖意。但它又会变换脸色,用魔力的星空,打开你的心灵世界,将你置于浩瀚宇宙之中,发现自己,发现生命。

“夜如其何?夜未央,庭燎之光。”我曾无数次站在这样的夜里,仰望星空,伶俜一人。夜是泼墨后的画纸,零星地点缀着些明星,仿佛质感柔软的天鹅绒,黑色,透露高雅的味道,总让我想起张爱玲高傲头颅,微微仰起,俯视众生。

此时此刻的夜离我远了,散发不可亲近的讯息,并把我独自抛在孤独的夜里。这时候的人,离一切都远了,抛弃了尘世的负累,不必被角色绑架,人离自己最近。你知道“生命的真相”此类的探寻在向你靠近。时间总是习惯于将人推向平庸...它让鲜活的生命变成斑驳黯哑,苍白无力的老寺院的墙壁,更让我们无暇顾及,从灵魂深处流淌到远方的彼此独立,互异的心流。但夜空是它的宿敌,它要向你展示宇宙一隅,用几近让人失明的黑,包裹你。

出世入世,人心是乱的,天空懂每一个人的无奈与感伤,它用远离你的方式,用为你竖立黑暗幕墙的方式,赐予你与自己对话的机会。

而我常常,等待“流浪者”,就在这样的夜里。它其实就是金星,因为黎明黄昏行踪飘忽不定,于是希腊人赠其这样一个浪漫的,简单的,充满诗意的称号——“流浪者”。这不是古罗马角斗场的奴隶被驱逐式的流浪,我爱的流浪者,是那群在城市地铁站立用沙哑沧桑的声音歌唱的人,是那群谙知“没有梦想,何必北漂”的人。即使他们在城市里偏安一隅,被洪荒折磨得身心交瘁,但是他们存在着,就足以传递震撼人心的力量。流浪的线条伸向远方,他们被梦想牵引,而夜让我看见他们,并看见自己,忽然有光亮璀璨的烟光,倏地绽放,刹那间照亮长空,又速疾回归死一般的暗与寂静。

在我的世界里,没有什么比天空离我最远而又最近了,无论是安详的或是鬼魅的",它都以自己安静的方式,给你诗意的熏陶,启迪你追问,追求,并在这个尘沸乱心的大千世界,保持自己纯净美好的心灵。了解它与你亲近而又疏远的姿态,无论何时何地,我不惧跌倒,也会执着向前。

人生有太多要参悟的东西,我从这最远的又最近的天空开始。

高三:刘玥

:最远的与最近的(高三/1000字)

"到不了的都叫远方,回不去的都是故乡。这忘了名字的歌每次都给我一种飘渺荒芜的感觉,却又因为是切身经历而将内心的撼动放大百倍。

我从小小的村子里来,城市里的霓虹是近在咫尺的繁华,而故乡永远都在最远的地方,和柳笛炊烟一起,将我放逐天涯。乡愁是人类心中永远的结,浩如烟海的诗卷中,丝丝缕缕都是这种对故乡的思念。有的人沉浮宦海,便再也回不到从前的茅檐下;有的人征戍万里,就永远失了庭前腊酒桑麻。思乡的感觉像潜藏于体内的慢性疾病,阳光明媚时,欢颜笑语时他惧你三分;等破绽流露他便乘机将你推入空虚的黑暗里,我隔着重重烟雾看见记忆里奶奶的样子,伸出手去,发觉那里是我力不能及的最远的地方。

我在小小的城市里寻找机会,我的梦想在我现在执笔写字的地方。但很多时候梦想毕竟是“梦”想,胜算很小,于是它像水一样向远方流去。我可以涉水前行不顾溯流湿衣,可往往敌不过前途凶险,大浪碎石喷雪,也将我一次次挡回。我只能忧伤地向远方凝望,嗟怨,在原地彷徨。

人类从徒步行走,到牛马代步,再到如今发达的运输网,历经了何其伟大的超越;马里亚纳海沟到朱峰之巅,从南极到北极,无不臣服于我们足迹之下。许多人会说,最远的地方?哼,早就不存在了!可是如同那句歌所唱,一直都存在,令你畏惧、惦念、惶惑地存在,它是你未竟的梦想,是你无法改变的过往,是你不能选择的生命起点,是你留不住的人,忘不了的事,使你无力实现的一切(至少现在)。

最远的地方,它似乎在冥冥中等待你,但有时只是个幻象,有时能给你力量。有人一生为此折磨,尼采完美而偏执的追寻,梵高对崇高艺术的狂热,这的确能给我们以启迪。但为什么每一双眼睛都那么急切地看前,看远呢?

曾有大师带三名弟子夜间出行,一阵风来将灯笼吹熄,大师问弟子该怎么办,两位师兄踊跃上前探路,师傅笑而不语。小师弟沉然应道:看脚下!

看脚下,看眼前,这种处世方法是佛家所讲求的沉稳,即“龙行虎步”或“华严狮子”,也是人生的“最近处”。人们往往过于热衷地追寻得不到的东西,纠缠于无谓的回忆,幻想些无边际的事。放在当今社会,人们喜欢超前,求速,从而放弃近在眼前的珍物。

人向往远方,重视过去和未来,却忽视现在;人们思乡,文笔泛滥,却忘记欣赏这座城市的美;人为了日后的安逸生活而打拼,却丢失了离自己最近的感情和风景。时而凝滞,时而狂奔,终于构成当下中国首弊:浮躁。

我们需要在最近的地方找到自我。王瑶先生叮嘱钱理群的话虽简朴,却很是中肯:人一天几小时,24个小时,那么这24个小时要一分钟一分钟地过,别老想着出名。要把握生命的每一刻,只要心无杂尘,并非难事。

且随我把眼光落于足下,那是大自然赐你的“眼疗”商品,青葱的绿草再杂几点野花的嫩黄,甚是赏心悦目。

再看看身旁的人们,四分之三都是友好和善的,有几个全心全意爱你护你,还有几个视你为知己。

抬头看看天空,高大的数目替你拂去了燥热,却又那么善解人意地留下碧蓝的一隅。

所以千万别松手,松手了这些美好的珍贵的也会化作过往,被时光洪流推向最远的地方。

或许你会问,活在当下就好了,看最近的地方就好了,要什么远方呢?但远与近,本就是孪生的矛盾体,有近就有远,有些执念似无形的羁绊,生生勒住脚踝。那就将它化为慢慢的正能量,将梦想、故乡、过往全都装进心房,在你懈怠时让停止的心重新跳跃,让生活在疗伤休养后得以继续。

故乡、梦想是我心中最远的地方,我不曾停留,不曾绝望。因为奋斗在足下,心灵在远方。

高三:吴越萌

:最远的与最近的(高三/1000字)

"那时候,窗外玉兰,年年绽放。

后来,长亭向晚,夜色微凉。

如今一触便嗅到年少的馥香,对着世界干净的笑,世界也为此倾倒。也许多年以后佝偻着腰,灰了鬓角,白了发梢,现实与过往在眼前割裂两端,得失一目了然,无处可逃。那时候便会在枯老却依然遒劲的老树下沉吟:年少太过美好,但时光总会使容颜易老,我无法停驻时间的痴狂,也无法抵制它的掩埋。

青春已成陈词滥调,却仍被少年们乐此不疲的歌颂,经久不衰地缭绕上空。青春是近的,似在指尖流淌,但又是遥远的,似驰骋的脱缰之马,一去便不再复还。尽管它短暂如白马过隙,但残留的芳气氤氲在空气里久散不去。

小的时候,我身处年代的特质便在我身上展露无遗,爱矫情佯装坚强故作镇定,其实内心柔软得不堪一击,习惯了自欺欺人又太容易厌倦。什么都似懂非懂得年龄美好不过,青春如此之近,一指之隔,落下华美的篇章。那个年纪想过的人生是极致的人生,对得理所当然错得无与伦比。想过的青春是明媚的青春,肆无忌惮地谈笑,苦乐交织地拼闯。

后来,懂得,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是面对这个世界最优美的姿态。逃不过轰鸣喧嚣,便隐匿起一半的自己,揣着静谧徜徉永生。另一半去迎合去砥砺,等待一座城池的颠覆。青春走走停停,会被滂沱大雨一通浇灌,会无意间触碰俯拾即是的忧伤,也会被旖旎风光温柔地留恋,会醉心于一刻短暂的笃定。

急驰的岁月像场电影,令人潸然落泪最终也逃不过曲终人散。不愿用谦卑的姿势俯仰一世,不愿匿起镁光灯下的丽影,不愿留给世界的只是嫣然一笑后的背影。雨水漫过六月的地面,踏上这次征途注定要义无反顾的走下去。日历上鲜红的数字太过醒目,心头时光逝去,青春渐行渐远的声音彻夜不息地回响。像是屈服在逼仄的环境里画地为牢,也像是赶赴一场恩赐明亮的盛宴,飞蛾扑火后的新生。这是无法呼之即来招之而去的必经之路,容不得亵渎,容不得逃避。

我的青春随着小时代的上映而消逝,戏中青春飘渺虚无,却投射出几丝现实的影子。拭着戏中人的泪,步入戏外的局。时间像一只大网,牵连着无数人插足互相的人生,谁也无法逃脱,任其缠绕。

我们的一生像是卸载水上,与之相识皆亦是薄弱似水,相遇注定要分离。年少的时光也是如此,。但今天是明天蛰伏,往事的不堪通通会卸甲而逃,记忆总是会和时间背道而驰,时间总是向前看的。

再然后,是该是青春挥手告别了。我们相识时,花草流转,天空明澈;离别时,枯荣再次被席卷入寸寸山河,苍黄倾颓,更替为新一轮翠绿。我会回忆,但情到浓时却会心生畏惧,也许会害怕记忆裹挟着巨大能量呼啸而来,也许会坦然接受过往赐于我的一切。韶光虽逝,年轻的心不会凋零。

总有人陪伴着我们,从春到夏,总是始端,攀附着他们御风而行,等待一生浪迹红尘,总是洗砺,像迷途的羔羊,置身广袤而无所定居,颠沛流离栉风沐雨,流浪不是痛苦而是洗礼。总有归依,褪去浮华丽影,让冗杂的心在一片澄净中沉淀,让一路的欢歌永世不眠的回荡。

尘世似一面镜子,日夜俯瞰无数人的新生,日夜俯视无数人奔赴在逐梦之路,日夜看着无数人找寻到安身之地。尘世也似一把量尺,度量着无数人生命的轨迹。

我不敢说尊严着活过每一天,但我要说我站在离青春最近的净土之上,夹杂在年少的最美好的罅隙中,我不去想离青春越行越远这样令人惶悸的悲观事,因为最近和最远的距离完全听命与自己。

高三:詹宇婧

:最远的与最近的(高一/1000字)

“我觉得你看我时很远,你看云时很近。"诗人顾城说这句话的时候,他跟他最亲密的人也已越走越远

其实一切的远近归根结底,都是殊途同归,超越了岁月记忆与地域的阻绝,便是心的分离。

有时局外人也未必能看清,譬如作家萧红,与同样也是作家的萧军。他们俩有过一段举案齐眉志同道合的时光,曾经相依相偎、相守相亲,曾经溶在彼此怀里许诺,永远如此霸着最近的位置。然而岁月不只是独自荏苒,拥看日落,也能在锁碎、平常、烟酒、吵骂里浅浅携手。萧军摔开的门内,萧红面色如常,将烟头掐灭在胳膊上,于是,两行清泪,可知心头的怨恨?

一对有情人就这样远去,只让背影相望,心隔万重山。

如今更多的,正如佟大为表达的那样:"在这样一个信息高速传递的时代,身在异乡的拼搏的青年,仍与父母、故人产生了可磨灭的距离感。"人们或许习惯于"眼不离机",每天8小时的,甚至毫不客气地说,将信息交流融入日常生活。将生活“说说”化、“微信”化衍生“点赞之交”。陈丹青曾有这样的断言:“年轻人所见有限,而又迷失在太多信息中,信息不等于眼界。"那么,人与信息的时刻相连,难道可能等同于人与人的时刻相连吗?

《读者》上刊登过这样一篇文章,记叙了作者的一次经历:多年未见的旧友会面,对座无言,旧友一场小聚没给一个正脸,再次相见旧友竟成了“大忙人”,手机的消息提示堪比西餐厅伴奏的小提琴曲。而当作者失落而归,却见旧友最新动态却是:“与老朋友小聚,相淡甚欢。"同时,还配着摆好的美食图。

朋友当初竭力掩饰的青春痘当道的额头,如今则是相对而座,逼迫你看那光结的额头。欣赏银铃般的笑声却不见嘴角咧开的温暖。曾经最近的心灵相隔千山万水。

同一代人尚且如此,何况长辈。父母已是老土货,父母的关切随父母挑选的那些“压箱底”的服饰一起,塞入大衣柜里。记忆力那杯温吞的白开水,消磨在卡布基诺的奶泡里。早已掉落于网线以外,世界之外。

也许距离产生的不一定是美,从很早以前就有足够多的证据:从三人成虎的猜疑到召回岳飞的十八道金令,从诸侯争霸到如今友人相见“淡如水”,乃至父母至亲都被隔于心灵之外。距离还可以是疏离、猜疑、冷漠、背叛这一切的不美。

距离有时侯会让人感到可怕,不再是因为你在天涯我在海角的遥远。而是我们面面相觑、相顾无言的疏离。心已疏远。我们不能否认,地域的阻隔,时间的漫长,看近亲密无间的“交流”,已让感情也数据化。刷新着你的动态,我们会心一笑,以为一路走来是看着你成长、成熟、变化。却不知物是人非的感叹已永远是最新的距离。

因而“距离产生美”或许只是即将分别的人们含着泪的期盼,淬了毒的美酒,别前饮一杯,今宵醉。醒,却看当初最近,成如今最远。

近在咫尺,触不可及。

:最远的与最近的(初三/1000字)

"海子说,我的灯和酒坛上落满灰尘,但前往远方的道路上却干干净净。在理想主义者的精神世界里,只有一条路、一条河和无边的旷野。那条大河流得深远,像流在创世纪前寂寥茫远的夜色里,从天边涌向天边。他们以血肉之躯追寻太阳,像远古的英雄。伊卡洛斯为了逃出迷楼,高飞,然后坠落。

然而每个时代都仍有无数的伊卡洛斯走向远方。

鲁迅将自己的生命与远方相连,他愿肩住那黑暗的闸门,却又陷入无物之阵。他血肉模糊却又深感悲哀,只得努力找寻现实的存在,以思想的力量加以反抗。他是一个向坟的过客,也是理想的永恒的朝圣者。

因为这,所以产生了存在与否的误解。所有的主观世界都是真实的吗?冥想和仰望会是由意义的吗?世间只有那星光亘古不变,而星光也太过遥远。庄子让那位摆脱影子而奔跑的人站到大树底下,影子消失,自然追逐也不再存在。所有的斗争都不过是一种无意义的角逐,虚妄而空幻。

与之斗争的忽然空无,是一个人最大的恐惧,产生对时间的否定,那是属于一个人生命的时间。时间的深刻存在又让人产生“非如此不可”的自我强迫,时间让一个人面对现实。现实是理想最大的对立。屈原在楚辞里道出一个奇诞怪异,人神混乱的世界。“魂兮归来,君无上无些;魂兮归来,君无下此幽都些。”

魂魄如何归来?魂魄安在?

东西方哲学学者探寻人的灵魂是否存在。死亡之后灵魂何去何从?乞乞科夫收买的是死魂灵,而不是象征着思想的灵魂。存在,这一永恒争论的话题。爱德华兹将物质世界看作精神世界的反映,是光与热,是上帝的圣灵流露。那灵魂当作何解释?

存在的思索形成悲观。许多人试图在找和无中参透顿悟,最终踏上思想的极路。红楼大梦,因早知其来处,便亦知其结局,这轮回是那石头尘世一劫,更是无数凡夫俗子充满苦难的短暂一生。陋室空堂,当年笏满床;衰草枯杨,曾为歌舞场。万境繁华,终归空无。

耶稣看见百合,便思人类枉自劳苦,是所罗门式的绝对悲观。悲观让人能在死中,看生。于是满眼都是无边的旷野。太远的思想终究无法解脱物质的束缚。所以,放弃理想吗?拒绝挣扎吗?宁愿像等待戈多的流浪汉一样,宁愿接受生命的困境?

布洛赫的希望哲学提出,在纯粹事实消逝的地方,我们探寻真理。咀嚼着荒寒的冬夜,即便被黑暗包围。一个时代最大的悲哀在于遗忘了对痛苦、死亡与爱的本质揭示。逝去的必然也无法改变时空的秩序,无法改变一种存在的概念。

易是瞬间,不易是永远。现代人太在乎“易”。一切的变革和兴起如此迅速,在人类的精神世界里留下投影,以至回望从前,只觉蛮荒一片。人类逃离那千古的岑寂。然而,永恒的意义如同星空,它存在于历史,存在于一切已知和未知,将死和方生。人类对于远方的,理想的追寻是不能因现实而改变的。

以色列亡于古巴比伦四十年。被俘的人放回,在原址上修筑圣殿。圣殿建成后,年轻的人欢呼,看哪圣殿建起来了,年老的人哭号,因为他们见过被毁前的圣殿。最远的理想关乎于历史的本原,关乎于遥远的未来,关乎于亘古不变的星空。

米兰昆德拉说,永远不要以为我们可以逃避,我们的每一步都在走向最终的结局。

因为我们有最近的现实。鲁迅的《娜拉出走以后》让人回忆现实,然而《在酒楼上》更是残忍。理想的热潮是澎湃的,迅疾的,但以后呢?最为现实的结果是,他必然从理想掉入现实的深渊。不是每一个人都能成为堂吉诃德那样活在自己的主观世界。

歌德用六十年写出《浮士德》,是人类肯定精神与否定精神的斗争,是人与自身的斗争。面对现实,理想何去何从?一个人最近的一步最真实的行为是否与最远的理想方向一致?人必以其自身的选择做出对世界的回应。

我在,我存在。

孔子说,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想来他必立于大山之上看江水流去。人当在下游看江水涌来,涌进我的生命。草原唯有在死亡面前生出野花一片,明月如镜高悬映照草原千年岁月。

流亡月逃离,斗争与抵抗,是理想主义者站在远方之远面对现实。百万年前的星光没有被黑暗吞没逝去,而是穿越时空来到我面前。理想的遥远与现实的迫近让人在亘古的星空面前悲叹自身的渺小。

那是我的来处,也是我的去处。我在大地上,追寻远方。

最后:关于《最远的与最近的作文1000字共5篇》的内容小编就推荐到这里,欢迎同学们持续关注作文网,感谢支持!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走错班级作文 我去过最美的地方作文 初三写人的作文 我最盼望的那一天作文 那次我真的作文 六一那天作文300字 扬州一日游作文 回望历史作文 鸭血粉丝汤的作文 美的心灵作文 爱发脾气的爸爸作文 八年级上册作文新闻 榜样为题的作文 中学生优秀作文片段 神奇的胖大海作文 四年级第七单元作文 清明节英语作文 熟悉的地方也有风景作文600字 尝试作文450 只要努力就会成功作文 人在旅途作文800字 秋天景物变化的作文 自主学习作文 真实与虚假作文 逆袭作文素材 乡情300字作文 走进图书馆作文 借景抒情300字作文 蓝鲸的自述作文 历年高考语文作文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