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做个记忆达人教学设计

2021-04-13 00:40:02
相关推荐

做个记忆达人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理解记忆力是可以培养提高的,了解基本的记忆规律和记忆策略。

2、情感目标:通过成功记忆的积极感受,树立对学习记忆的积极态度。

3、行为目标:掌握并运用记忆规律和适合不同材料的记忆策略。

二、学情分析

初中生需要识记的信息量已经比小学大,信息的类别也在变化,从语文课文、文言文诗词和英语单词发展到数学公式定理、各类历史和地理图表、物理公式定理、化学方程式等科目内容。如果仅仅靠死记硬背,反复诵读,记忆效率极低,可能让学生对背诵心生厌倦甚至惧怕。

在课前情况调查中,许多学生还是按照小学无意识培养的记忆习惯来背书,缺乏系统归纳记忆规律和对记忆方法有意识地选择的能力,对学习和记忆已经感到力不从心。而且初中许多科目在为高中打基础,若这个时候因为难以记住必要的知识而掉队,对学生后续的学习和学业自信等都有深远的不利影响。因此在八年级刚开始时,学生们苦恼背书的时候,有必要为他们提供一场记忆技巧的及时雨。

关于记忆能力,其实人类的潜能非常大。许多学生对《最强大脑》中的各种项目印象深刻,但是会认为这是他人的天赋,而自己缺乏这种天赋。因此,本课就是要让学生了解记忆潜能人人都有,掌握了记忆规律和方法,加以持之以恒的训练,每个人都能拥有超强记忆力,不会再为背书发愁。

三、重难点

1、重点:引导学生发现记忆的基本规律,总结记忆策略。

2、难点:引导学生有意识地、根据不同记忆材料,使用不同的记忆策略。

四、教学过程

活动1——暖心活动:观看视频《记忆高手吴天胜》

1.课前需要剪辑好所需视频,突出项目的难度、吴天胜挑战时的心情和完整的挑战过程。

2.本环节目的:吸引学生注意,并通过吴天胜的挑战视频和个人生平介绍,让学生了解人脑的潜力无穷,每个人都有机会成为记忆达人。

3.具体过程:

观看视频《记忆高手吴天胜》

教师提问:

请同学描述刚才的比赛规则。

请同学分享对于成功完成高难度挑战的吴天胜选手的感受。

教师介绍吴天胜的身平,重点强调吴天胜是大学时通过自身努力,不断练习和探索,自创了自己的记忆方法,最终成为记忆达人。

活动2——探索发现:记忆力小测试

1.本环节目的:通过现场实验和教师引导,让学生发现记忆的基本规律和自己无意识运用的记忆方法。

2.具体过程:

进行小测试:用PPT出示2列词语,每列12个词,每词出现1秒钟,词语间间隔1秒钟,出示完后大家写在课本上。

(第一列:桌子 台灯 鸡蛋 苹果 钢笔 蝴蝶 书籍 手套 牛奶 番茄 蜘蛛 粉笔)

(第二列:红色 帽子 黑色 头发 丝绸 围巾 羊毛 外套 牛仔 短裤 白色 球鞋)

测试结束后,教师提问:

哪一组更好记忆?(学生会发现第二列词语容易记,因为容易组成一个人的穿着,这给我们记忆规律启示是:有意义的材料好记。引导学生寻找或者赋予材料中的意义来识记。)

什么词更好记忆?(让回忆起来“桌子台灯”的同学请举手;回忆起来“书籍手套”的同学请举手。对比会发现举手人数差异,说明序列位置效应:材料首尾的内容容易记。引导学生去思考,为了增加首尾的内容,可以把长段的课文分解为短的段落记忆。)

活动3——归纳总结:记忆策略有哪些

1.本环节目的:通过对学生回答的归纳总结,让学生明确了解记忆的基本规律和记忆策略。

2.具体过程:

教师请学生分享刚才的小测试中运用了哪些记忆方法(鼓励学生去发现更多规律和他们使用的方法,比如归类、联想等精加工策略。)

老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帮助学生梳理本课找到的记忆规律和可以使用的.记忆策略,并提醒学生在记忆不同材料时,可有意识选择更有效的记忆策略。

活动4——掌握运用:学以致用

1.课前准备:将课堂练习专门做成学生版的PPT,输入到学生的电子白板中。

2.本环节目的:让学生通过练习,有意识的选择和运用不同的记忆策略,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3.具体过程:

教师将学生分为四组,两组记忆材料一(文字材料),两组记忆材料二(数字材料),让学生通过五分钟记忆下来,然后默写。

每组组内对照答案,选出记忆最好的代表,在全班分享他运用的记忆策略。

5、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导入环节设计的比较有针对性,剪辑的吴天胜比赛视频突出了比赛项目的难度和吴天胜的表现,让学生对吴天胜的超强记忆力有高度认可。而之后吴天胜的生平介绍则能够让学生们充分感受到记忆力是可以通过后天的练习和培养来提高的。然后顺利导入到本节课的主题。

探索发现环节,对于测试后老师所提问题的要求非常高,必须要充分了解本环节目的的基础上有目的、针对性的进行提问,这样才能帮助学生将自己的体验转化为认知和行为。例如记忆的序列位置效应,如果只是问学生你们记住了哪些词汇,目的性不强,学生的回答也不会如你预期。所以我后来将问题改为“回忆出桌子台灯的同学请举手”、“没写出书籍或手套的同学请举手”,然后在此基础上再继续提问“他们处于序列中的什么位置”,这样就可以让学生自己得出“记忆材料时首尾比中间的更好记忆”这样的结论。

归纳总结环节,如果只是由教师自己来总结的话,很显然,学生之前的激情、参与度就会如潮水一般骤然褪去。所以我后来就改为让学生自己来分享,结合小测试,分享所运用的记忆方法,然后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加以适当的总结提升,这样学生的参与度就会大大增加,对结论的认可度和接受度也同样提高。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半命题作文什么的滋味 另一种温度作文800字 英文小作文 一次失败的经历作文 作文我最喜欢的一首诗 写乐山大佛的作文 普通的我作文 我爱我的爷爷作文 成人自考作文 英语作文中秋节80词 写同学的作文600 细节描写小作文 以感谢为话题的作文 秋天的话题作文 如何教孩子写作文 5g改变生活作文 什么的美作文 讲故事大赛作文 国庆作文400字作文 关于感谢父母的作文 大理作文 体育运动会作文 美丽的老君山作文 展开想象的翅膀作文 作文你是我最欣赏的人 暑假趣事作文100字 晚秋作文 互动作文 关于自信的作文450字 被男朋友打手心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