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可视化编程的概念与方法》教学设计

2021-04-14 07:25:02
相关推荐

《可视化编程的概念与方法》教学设计

在VB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为了传授知识而设计一些与学生生活实际脱离的任务,学生普遍反应对所学的内容不感兴趣,学习热情不高。本课的教学任务精心设计,由学生的学习生活中提炼出来,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欲望。本课在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所突破。

本课使用的教材是广东教育出版社出版的《算法与程序设计》信息技术(选修1)。

本节内容为该书的第三章第一节课,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将其调整为第二章第一节课。主要内容是对可视化编程中的对象、属性、方法事件等概念的讲解。在学习了这些概念后学生在上课时不仅知道了这些专业术语,同时也能掌握代码的书写位置和书写格式。为后面的教学奠定坚实的基础。

本课教学对象为高一学生。经过第一章的学习,学生已经熟悉Visual Basic 6.0的环境界面,对代码的书写有简单认识。另外高一学生具有思维活跃、想象力丰富、学习欲望强的学习特点,

依据新课标中提出“强调问题解决,倡导运用信息技术进行创新实践活动”的理念。以学生为主体,结合高中学生的生活和学习实际设计问题,让学生在感受与体验的过程中构建知识结构,掌握程序设计中的概念,并将所学的知识积极地应用到解决学习、生活等实际问题中。

任务驱动、演示法、讲解法。

教学演示文稿(PPT)、记事本小程序(EXE)和源代码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1.能够结合日常生活中的具体事例分析说出它的属性、方法、事件,从而加深对属性、方法、事件概念和关系的理解。

2.能够利用控件工具在窗体上创建命令按钮、文本框等对象,并学会通过属性窗口修改对象的Caption、Text属性值。

3.能够正确书写鼠标单击事件过程的程序代码(书写位置和书写格式)。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教师以生活中的手机为例进行讲解,明白对象、属性、方法、事件的概念。

2.通过制作简单记事本小程序,体会VB中对象、属性、方法、事件之间的关系。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由日常生活中的具体实例的讲解引出计算机中的概念,形成运用已有知识领悟新知识的习惯。

2.通过制作简单记事本实例,体验编程带来的成就感,激发学生学习VB编程的兴趣。

1.对象、属性、方法、事件等概念。

2.属性、方法代码的语法格式和书写方法。

对象、属性、方法、事件概念之间的关系。

环节一 引入环节

教师:同学们都用过word软件进行文字编辑,word软件具有很强大的编辑功能。比如,点击加粗命令按钮,文字就加粗了,点击倾斜命令按钮,文字就变倾斜了。本节课的任务就是和老师一起编写一个记事本小程序。

教师:这是我用VB编写的一个小程序,请看大屏幕。如果单击这个命令按钮(显示文字为B的命令按钮)文本框中的文字会加粗。如果单击这个命令按钮(显示文字为I的命令按钮)文本框中的文字会……(让学生自己说)

学生:文字变倾斜(同学表现出很新奇的样子)

教师:单击这个命令按钮(显示文字为颜色的命令按钮)可以改变文字的颜色。在制作之前,大家先来学习几个概念。

环节二 讲解对象的属性、方法、事件概念

教师:在现实生活中把这种看得见摸得着的物体叫做什么?(教师同时指着黑板,课桌椅)

学生:实物……物体……东西……(学生列举了很多种称呼)

教师:我们也可以把它们称之为对象。对象是人们要进行研究的任何事物,从最简单的整数到复杂的物体均可看作对象,它不仅能表示具体的事物,还能表示抽象的规则、计划或事件等等。(写板书:对像──研究的事物)

教师:这个手机(两款手机之一)是不是一个对象?

学生:是。

教师:这个手机(另一款式的手机)也是一个对象。尽管都是对象,我们还是可以区分它们,请大家仔细观察一下这两个对象,从外观上描述一下这两个对象有什么不同?

学生:手机的颜色不同,样式不同一个翻盖的另一个是直板的,品牌也不同……。(写板书:颜色、样式、品牌……)

教师:手机的颜色、样式、品牌等等这些被称之为对象的属性。换句话说也就是它的性质。(写板书:属性──性质)

教师:在购买手机的时,不仅关注它的外观,还会关心手机的……(让学生接着往下说)

学生:功能

教师:这个手机都有什么功能 ?

学生:发短信、接电话、打电话、拍照……(写板书:发短息、接打电话、拍照……)

教师:把对象具有的功能被称之为对象的方法。(写板书:方法──功能)

教师:(演示)如果我用这个手机给它(另一款手机)打电话,它会有什么反应?(教师现场操作,其中一手机响铃了)

学生:手机铃响了。

教师:它为什么响铃了?因为有电话打入了。还可以这样描述:手机在来电这件事情的刺激,做出了响铃的反应。把对象受到的外部给它的刺激称之为对象的事件。(写板书:事件──刺激)

教师:举个例子,(从背后轻拍了某位同学的肩膀,同学回头看了我一眼)在他被拍了回头看了我一眼这个过程中,谁受到了刺激谁作出了反应?

学生:张扬(学生名)受到了刺激,张扬作出了反应。

教师:刚才的这两个例子都是同一个对象受到刺激作出反应。再举一个例子,开关被按下去了,灯亮了。不考虑开关和灯之间的联系,从表面上看谁受到了刺激,谁作出了反应。(举这个例子是为了帮助学生理解后面的鼠标单击按钮,文本框中的文字发生改变过程中,事件作用在哪个对象上,哪个对象做出反应)

学生:手……灯……开关(学会回答不准确)

教师:从刚才的现象分析,我们看到的效果是灯亮了。如果开关不被按下去灯是不会亮的,灯亮了只是一个结果。所以在刚才这个过程中应该是开关受到了刺激,灯做出了反应。(空几秒钟给学生思考)

通过对这两个例子的分析,可以归纳出:可以同一个对象受到刺激作出反应;还有可能是一个对象受到刺激,另一个对象作出反应,但是两个对象之间有关联的。例如,开关和灯之间就是有电线连接的。

环节三结合小程序理解概念

教师:刚才结合生活中的例子对对象、属性、方法、事件的概念有了一定的了解,下面结合本节课任务进一步学习这些概念在VB中是如何体现的。请把Visual Basic打开。

打开VB以后,首先看到这个灰色窗体就是一个对象。除了窗体对象外,还可以利用左侧的工具箱中的工具创建新的对象。结合今天的任务,我们还需要创建一个文本框对象和三个命令按钮对象。

教师:首先选中控件工具箱中的工具,然后将指针放到窗体上,会发现指针变成了十字形,按住鼠标左键不要松手拖动鼠标,就创建了相应的对象。请大家按照此方法,依次在窗体中创建所需要的四个对象。

学生:(按照教师说的方法完成四个对象的创建)

教师:对象是有属性的,我们可以通过右下角的属性窗口来修改对象的属性值。

教师:目前一共有五个对象。而属性窗口只有一个,属性窗口究竟从属于哪个对象?

教师:在VB中遵循这样一个原则,要修改哪个对象的属性值就先选中这个对象,属性窗口就会对应的显示选中对象的属性。命令按钮上一般都有一些文字,对使用者有提示作用,可以通过修改命令按钮的Caption属性值来修改命令按钮上面显示的文字。

学生:(学生修改三个命令按钮的Caption属性值,做的快的同学尝试修改文本框中显示的内容)

教师:(小结)可以通过修改文本框的text属性值来修改文本框显示的文字。

教师:(运行程序发现不能达到想要效果)需要添加代码后才能达到预想的效果。进入代码编辑状态。分析任务,我们的愿望是单击这个命令按钮(显示文字为B的命令按钮),文本框中的文字就变粗体了。这个命令按钮叫什么?

学生:B、B按钮(此时,学生还不知道对象的名称)。

教师:这个命令按钮是叫B吗?在VB中每个对象都有自己的名称。怎样知道每个对象的名称呢?首先要选中这个命令按钮,<名称>属性后面的值就是它的名字。这个命令按钮的名称是Command1。牢记每个对象的名称,对编写代码是非常重要的,现在我们来看下每个对象的名称都是什么。

学生:(和老师一起逐一查看每个对象的名称并牢记对象的名称)

教师:我们的愿望是单击Command1命令按钮后文本框中的文字就变粗体了。在这个过程中,谁受到了的刺激,谁做出了的反应?(这样问的目的是使学生跟前面的`问题相联系)

学生:Command1受到了刺激,text1做出了反应。

教师:Command1受到了怎样的刺激,text1做出了怎样的反应?

学生:Command11被鼠标单击了,text1中的文字变粗了。

教师:这个过程如何通过代码来实现?首先在通用菜单下找到Command1。在英文中表示“单击”的单词是Click。然后在声明菜单中找到click事件,在这里默认的就是Click事件。Text1中的文字做出了加粗的反应,通过修改Text1的一个属性值实现文字变粗的效果。对象的(重音强调)属性,“的”我们用“.”来代替。在英文中“字体”的单词是Font,“加粗”单词是Bold合在一起就是FontBold。现在明白为什么在word中为什么用B来表示文字加粗了吧,表示文字倾斜的是那个属性?(同时在教师机上写代码,当按下“.”后悬浮菜单展开)

学生:FontItalic(学生可能不清楚表示倾斜的单词,但是知道Word软件中I按钮来控制文字是否倾斜,所以对照着悬浮菜单学生知道是FontItalic属性)

教师:现在体现出学习英语的重要性了。代码写完整Text1.FontBold=True。请分别完成Command1_Click事件过程代码和Command2_Click事件过程代码。

学生:(积极地编写代码,很快就有人写完了,写的快的同学尝试写Command3的Click事件过程代码但未成功)

学生甲:(在讲台前展示自己写的代码,并讲解)

教师:学生甲做的非常好,看来这两个按钮的事件过程代码大家都会写了。巡视中发现很多同学都在尝试写Command3_Click事件过程的代码了,要想实现打开颜色对话框改变字体颜色的效果目前拥有的五个对象都不具备这个功能,换句话说这五个对象都不具备打开颜色对话框的方法,要实现弹出颜色对话框还需要添加另外一个对象。

教师:首先找到Microsoft Common Dialog Control 6.0控件,在控件工具箱上单击鼠标右键在弹出的对话框中选择“部件”,接着在弹出的窗口中选择“Microsoft Common Dialog Control 6.0”。单击确定,完成控件的添加。第二,在控件工具箱中选中该控件,在窗体上创建新的对象──CommonDialog1。

学生:(跟着教师的讲解,一步步完成操作)

教师:利用CommonDialoge1的showcolor方法来打开颜色对话框,代码如何书写呢?同样用“.”来连接对象名和方法名。CommonDialog1.ShowColor。

学生:(按照教师的讲解添加代码commdialog1.ShowColor,并观察运行结果,发现虽然颜色对话框可以打开,但是文本框中的文字却不改变颜色)

教师:大家在运行程序后发现文字的颜色并没有改变,为什么呢?CommonDialog1的ShowColor方法只是实现了打开颜色对话框,而要想Text1中文字颜色的改变,还需要修改Text1的ForeColor属性值。代码如下:

CommonDialog1.ShowColor

Text1.ForeColor= CommonDialog1.Color

学生:(按照讲解完成代码编写,并运行程序查看是否正确,完成快的同学帮助未完成的同学)

教师总结(幻灯片):

1.对象。

在VB中除了窗体对象外,还可以通过控件工具箱创建新的对象。

2.属性。

今天这节课上我们学习了两种修改属性值的方法。

①可以在属性窗口中修改对象的属性值

②可以在编写代码后程序运行时修改属性值。格式为:对象名.属性名=属性值()

3.事件。一般就是指鼠标或键盘等事件,可以在过程的下拉命令按钮中找到。格式为:对象名_事件名

4.方法。指对象所具有的功能。语法格式为:对象名.方法名[参数]

5.属性和方法的语法格式的区别。虽然属性名和方法名与对象名之间都用“.”来连接,但属性名后面有“=”。而方法名后面一般会有参数而没有“=”。

环节四细节完善(提高任务)

教师:巡视时有人问我,“为什么我们按钮上面显示的文字样式怎么和您的不一样呢?”可是我看到咱们班安顿同学和我制作的样式是一样的,我们请安顿同学给大家讲讲他是怎么做的?

安顿同学:除了需要修改命令按钮的Caption属性外,我们还要修改命令按钮Font属性的属性值。单击Font属性右侧的按钮,在弹出的对话框中修改字体样式。

学生:(同学按照安顿的讲解,完善自己的小程序)

本节课紧紧围绕记事本小程序展开,以手机为例使学生对对象、属性、方式、事件等概念有了感性的认识,然后在进入到VB的世界,进一步加深对这些概念的理解。

1.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新课程的一个重要理念是改变以往课堂结构中单纯以教师的教为主,学生只是被动接受的教学格局,教学的关键是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主动的去学习、思考和探究。本节课中的任务大大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本节课上一开始就给学生展示了一个记事本小程序,在展示完程序所具有的“神奇”功能后,学生对此产生了浓厚的学习兴趣。由教学实践来看,本节课上学生表现出了很强的求知欲。写完Command1_Click和Command2_Click事件过程的代码后,学生积极主动的开始思考写下个过程代码如何书写,尤其是更改文本框字体颜色这部分代码,动作快的学生主动尝试代码的编写,并在课堂上就要求老师快点讲,快点讲。本节课上充分展现了学生的自主学习,由被动学习变为了主动学习。

2.知识讲解也采用“任务驱动”

本节课中对对象的Caption属性和名称属性的讲解有了小小的尝试。由于他们默认的属性值是相同的,为了将他们加以区别在以往的上课时我总是对比着讲这两个属性,结果事与愿违,学生反而将这两个属性混淆起来了。而这次我做了小小的改进:首先在界面设计时,我强调一般命令按钮上会显示一些提示性文字,我们可以通过修改他的Caption属性来修改这些提示性文字。对象的名称属性并没有马上讲解,而是在需要写代码时我才提问“鼠标单击那个命令按钮……”学生一般会用命令按钮上显示的文字来称呼这个命令按钮,这时我紧紧的抓住他们的回答反问到“这个命令按钮上显示的文字是‘B’,那它就叫B吗?每个对象都有自己的名字,……”此时才引出对象的名称属性。通过这样的改进不仅将名称属性和Caption属性的含义表述清楚了,而且学生很容易的将两者区分出来了。

3.将抽象的概念通俗化

概念的讲解一直是我多年来对头痛的事情,对概念的理解是一个自身领悟的过程。

上课时我总是为了能让学生明白某个概念的含义而冥思苦想我应该用什么样的语言来描述这个概念的含义。上完本次课后,我体会到由学生易懂的知识入手,然后在迁移到枯燥难懂的知识上来。不仅便于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和掌握,而且也能烘托课堂气氛,将复杂问题简单化,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

4.不足之处

在本次课中我忽视了一个重要环节,就是让学生来展示一下制作成果。这节课上学生积极踊跃,而我确没有能够给学生搭建一个平台来展示他们的学习成果,很多同学在制作完程序后都很兴奋,不断的举手告诉我说自己已经做完了。而我也没能给学生及时的鼓舞,学生的积极性还没有充分发挥出来。

本节课将通过身边熟悉的事物──手机,把枯燥难懂的概念进行简单的诠释,并通过VB本身的可视化编程环境,让学生在模仿教师完成任务的过程中获得小小成功的喜悦,激发他们想进一步学习的兴趣。

本节课的两外一个亮点在于教师的任务的选取。上课伊始,教师刚刚展示完这个程序后,学生就表现出了强烈的学习欲望和学习热情。事实上,整节课上学生都持有积极学习的态度,由以往的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

另外本节课上教师对细节的把握比较到位。过渡比较流畅,一节课的内容很自然完成一环扣一环,而且从学生的认知规律出发,提问方式前后呼应,符合学生的思维习惯,便于学生分析和掌握。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好书伴我成长作文 走进大自然作文 百合花的作文 感恩作文300字 关于生日的作文 三年级作文放风筝 初二优秀作文 秋天来了作文 关于父亲的作文 关于体育的作文 好奇心作文 关于成功的作文 接力赛作文 作文大全500字 珍藏作文 春节作文怎么写 老师作文600字 前行作文 感人的作文 收获的作文 我的故事作文 考试作文 作文题 我的成长故事作文600字 刷新自我作文600字初中 晒晒我们班的牛人作文600字 英语四级作文万能套用模板 龟兔赛跑新编400字作文 我学会了什么作文300字 我的心爱之物作文3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