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孟子〉两章》教学设计模板

2021-04-18 00:20:03
相关推荐

《〈孟子〉两章》教学设计模板

一、复习检查

1、重点句子的理解。

2、背诵《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二、导入新课

我们常说“环境造就人”,今天我们就从孟子的《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文来进一步理解这句话的深刻含义。

三、初读理解

1、范读课文,正音:

畎亩(quǎn)傅说(yuè)胶鬲(gé)拂士(bì)同“弼”

2、依据书下注释,试译第1段。重点讲清“发”“举”等动词的意义。

发:起,被起用。举:被举用,选拔。

发”与“举”意义不尽相同。“发”与“举”既表现了人物由低微向显贵转换的过程,又暗示了人物身分。“舜”为君,是圣人,他的成功,固然与“尧”的赏识有关,但主要的还是他自身的才干与努力的结果,故曰“发”;傅说等人有的是臣,有的`是贤人、平民,他们的成功除了自身的努力之外,主要还取决于明主的知遇,故曰“举”。

3、师生共同校正、释疑。

4、试译第2段:

⑴讲析重点词语及句子:

“故”:承接上文,引起下文。“所以……”

“是”:指示代词,这。

“苦、劳、饿、空乏”:原来都是形容词,课文中均用为动词。(注意:对初中生不可出现“使动”这一概念)

“拂”:违背、受阻挠《〈孟子〉两章》教学设计《〈孟子〉两章》教学设计。

“乱”:动词,扰。(注意:读“行拂乱其所为”一句时,可以在“行拂”后稍作停顿。)

“所以”:介词,课文中的“所以”可译为“之所以……的原因”

“曾”:与“增”通假。

⑵师生共同校正、释疑。

5、试译第3段:

“恒”:常常。“过”:过错。这里用作动词,犯错误。

“然后”:这样以后。“然”,代词,“这样”,指有过失。

“衡”:与“横”通假,梗塞,不顺利。

“征”:观察到,检验。

“入则无法家拂士”:在国内如果没有善于法的世臣和善于辅佐的贤士的规劝讽谏。“拂”,匡正过失。

6、师生共同校正、释疑。

四、整体感知

1、第1段文字中,作者一共列举了几个人物?这六位人物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六位。即“舜”“傅说”“胶鬲”“管夷吾”“孙叔敖”“百里奚”。

这六个人出身都卑微。(种田、筑墙的、贩卖鱼盐的、犯人、隐居者、奴隶),他们都是经过艰苦的磨练,显露出不同凡人的才干,后来都被统治者一一委以重任,而且干出了一番出色的事业。

2、作者列举这六个人有什么作用?

为下文“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曾益其所不能”这一著名论断作铺垫。

3、第2段与第1段有什么关系?

第1段列举六个特殊的事例,推断归纳出第2段带有普遍性的结论。又通过后面的结论,论证前面所举六个人之所以在事业上能获得成功的原因:艰险的环境给人以磨练,然而,也正由于经受了这些磨难,坚定、振奋了人们的意志,使人们在迎战困难、谋求生存的过程中不断增长了才干。(可以联系现实生活中的一些实例,阐述“自古英雄多磨难,从来纨绔无好男”的道理)

4、第三段主要阐述了作者的什么观点?

论述了人常常处在困境,才能不断奋发;国家常常没有忧患,则往往会遭至灭亡《〈孟子〉两章》教学设计教案。即精神上的溃灭必然会导致物质上的灭亡。在论证方法上则运用正反论证,一反一正,为推断出中心论点打下基础

5、第4段在文中起到了什么作用?

最后一段是全文的中心论点:常处忧患,多受磨难,可以促使人奋发图强,从而得“生”;耽于安乐,庸庸碌碌,可以使人腐败、堕落,从而得“死”。人生是如此,国家的兴盛衰败亦是如此。

6、本文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在论证上采用了正反论证。

五、教学小结

六、布置作业

1、完成课后练习三、四。

2、《鱼我所欲也》。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第一次撒谎作文300字 我家有个小书虫作文 人生中的第一次作文 山海关作文300字 学溜冰作文 简与繁申论作文 遇见大学作文 泰达航母主题公园作文 作文好题材 高考作文事例 志愿者经历的英语作文 坚持学习作文 学会感恩作文700字 英语作文介绍自己的房间 我的烦恼胆小作文500字 作文我学会了包饺子 my hobby作文 介绍黄山的英语作文 我的爱好350字作文 我的家庭成员英语作文 关于自立的作文题目 以电视为题写一篇作文 什么触动了我的心灵作文 童年趣事作文500 我的教室600字作文 关于长城的作文400字 诗意生活作文 问题的作文 信守承诺作文400字 勇于尝试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