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海德堡的岁月》读后感

2021-04-20 12:05:03
相关推荐

《海德堡的岁月》读后感

阅读尼古劳斯?桑巴特的随笔集《海德堡的岁月》,是一种混合着猎奇与求知的体验。在这本书中,桑巴特描写了一个神秘的德国古城、一段离奇的岁月、一些左右当代思想史的大师以及抽象与具体交织的个人故事。由于桑巴特赶上了二战的尾声,作为德国人也算亲身经历了纳粹时期,却又很幸运地丝毫无损,并能在美国占领时期完成他的启蒙学习,获取一种世界的眼光,从而他能以一种比较公允的心态看待他热爱的海德堡和时代环境。

桑巴特用节奏松弛的文字论述了在海德堡学习生活期间陆续走进他视阈的大师们,而且能举重若轻、三言两语便勾勒出每一个大师的物质形象和精神形象,这种文笔风格和他轻慢的生活作风(他被称为自由作家,花花公子及无政府主义者)一样,使他具有鲜明的非德国气质。只是,这一气质并非来源于他的血缘关系(由于桑巴特的母亲是罗马尼亚人,他并不具有纯正的德意志血统)。他的非德国气质来源于他本人的后天努力和持续思考。

桑巴特居然能如此坦然地将知识、政治、民族性等严肃的男性经典命题与性别问题紧密联系起来。在他心目中无比珍贵的海德堡精神,除了具有世界史的、开放的、自由的文化批评和激情之外,还有一种弥足珍贵的特质便是“情色氛围”,在自由与放荡不羁中蔓延着爱欲,女性特质在海德堡是“个体生活方式中的建构要素及政治文化中的酵母。”

在论及卡尔?施密特时,他结合施密特作品的主题,从性别关系的角度揭示了纳粹精神的一个隐秘根源,他说:“一种所谓的抉择政治理论,正如字意所言,是强化男性抵抗女性的防御策略,不用说,这里指的是德国男人。德国男人在性上面无药可救、局促拘谨,却必须不断证明自己的雄风,展现自己未被女性克制及吞没——这一切都表现在一种过度紧张、有违自然、禁欲、敌视身体、英雄般视死如归的男性姿态中。” 只要我们联想一下生硬的德语、希特勒声嘶力竭的演讲、纳粹军官僵硬冷酷的办事风格、纳粹士兵毫无条件的服从……从这些过分的举止上,我们的确可以清晰地看到一种做作的男性化特征。桑巴特的这种另辟蹊径的视角显然比那些从历史、政治、经济、宗教等领域切入的观点更有说服力。

虽然在论及中国读者非常陌生的维克多?冯?魏茨泽克时,桑巴特专门提到了魏茨泽克所推崇的弗洛伊德,并且对弗洛伊德表现出极大的敬意,但是桑巴特本人的性别观并不是建立在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上。他根据他的自由主义和世界主义立场以及个人的内心气质形成了他开放而有弹性的性别观。

如他所说,在这本当作自传来写的书中,“虚构与真实皆有”,桑巴特并不试图建立起生命的连续性和明确的发展路线,而只求所说和所写吻合,在一连串的人物与事件中,他本人的形象和生活出没其间,似真似幻。在描述自己的第一次情爱经历时,桑巴特以一种伤感的语调思考了性与爱情的问题。对他来说,在性中,感恩与审美共存,才能使身体与身体的相遇宛如一场仪式。由性而引发的思考是深远的,他自己既不认同两性关系是一种争斗,不认为男性是征服者、掠夺者,可是在他漫长一生的感遇中,他也隐约明白了女性悲剧的心理根源:“有的女性就是喜欢受苦……一种偏爱不幸的自然倾向,让她们无法抗拒,使她们卷入能够满足自身受虐的潜在需求的恋情中。”

两性之间的纠纷是一回事,而对爱情的追求则超出了两性的纠纷,具有一种普遍性,爱情植根于人类对永恒的追求,因为这种追求不可能兑现为真实,因而爱情便成为一种面对死亡的整体性和终极要求。读到这里,我想起了英国哲学家罗素说过的与此类似的话,罗素说对爱情的追求、对知识的渴望、对人类苦难的同情与悲悯是他个人生命的三个隐秘动力。也许,柔情、求知与慈悲三者并存,才真正符合一个思想家的基本形象,这个形象,是对德国哲学传统和男性传统的一次动作幅度轻柔的颠覆。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什么触动了我的心灵作文 最美的什么作文500字 关于校园生活的英语作文 一件刻骨铭心的事作文 我和班主任的故事作文 关于读后感的作文400字 读书笔记作文300字 爱哭的我作文400字 美好的回忆作文450字 四季之美作文600字 与书为友作文500字 难忘的时刻作文600字 意外的收获作文600字 有关辩论会的作文 泰山游记作文600字 期待的眼神作文600字 心胸宽广的作文素材 又是一年三月三作文 炒土豆丝作文500字 坚持下去的力量作文 综合素质作文评分标准 抓娃娃作文600字 小学中秋节作文300字 我读书我快乐作文400字 关于写事的作文600字 描写亲情的作文600字 关于保护动物的英语作文 今年河南高考语文作文 难忘的聚会英语作文 六年级上册寒假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