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寓言二则》的教学设计范文

2021-04-22 08:55:01
相关推荐

《寓言二则》的教学设计范文

一、启发谈话,揭示课题

1、联系旧知。让学生回忆过去所学的寓言,并说说寓言的特点。(借一个小故事来说明一个深刻的.道理。)

2、揭题释题。理解“寓”、“则”的意思。(“寓”:寄托,包含;“则”,篇的意思。)

二、导学《掩耳盗铃》,揭示学法

(一)初读课文,理解题意。

1、学生通读全文后,找出题眼“盗”。

2、,学生字:“掩”、“盗”,理解题目的意思。

3、总结学法:看全文,抓字眼,解题意。

(二)细读课文,理解内容。

1、根据题意,提出问题。

(1)读了这个题目,我们应提出哪些疑问?

(2)学生讨论,归纳出思考题:a为什么“盗”?b怎样“盗”?c“盗”的结果怎样?

2、边读边想,理解词句。

(1)齐读第1自然段,学习生字:“铛”、“偷”,联系插图,了解什么是“铃铛”。

(2)指名读第2自然段,说说这个自然段共有几句话。

a齐读第1句,回答:偷铃铛的人“明明知道”什么?结合学习生字:“碰”,理解句式:只要……就……(“只要”,提出条件;“就”,表示必然出现的结果。)

b齐读第2句,回答:偷铃铛的人是怎样“想”的?这样“想”对吗?为什么?结合理解句式:如果……就……(“如果”,表示假设;“就”,表示有了前面的情况就会出现后面的结果。)理解1、2句间的关系。(转折)

c齐读第3句,回答:偷铃铛的人是怎么做的?

d齐读第4句,回答:偷铃铛的人结果怎样?联系插图,结合理解句式:刚……就(“刚”,表示时间短;“就”,产生的结果。)

3、归纳学法:提问题,抓词句,理解内容。

(三)再读课文,揭示寓意。

1、齐读全文,思考讨论:a掩耳盗铃的人可笑吗?为什么可笑?b这则寓言讽刺了什么样的人?它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2、归纳学法:读全文,析因果,揭示寓意。

(四)说话练习:用自己的话将这则寓言讲出来。

三、指导学生运用学法,自学《亡羊补牢》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远方作文 关于六一的作文400 生活中互相帮助的作文 对自己说作文 新学期新计划作文300 友情的作文400字 保护黄河作文 感动为题的作文600字 九月作文写景 关于人作文 美丽的乡村作文600字 作文月亮400字 战胜困难作文 我的同学作文600字 特别的一天作文 他真的很棒作文 关于时尚的英语作文 亡羊补牢作文 关于重阳作文 我爱绘画作文600字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作文 今又重阳作文 五年级作文写多少字 学校生活二三事作文 写作文听什么歌写得快 中国式家长作文 描写大自然声音的作文 思念作文450字 好奇心的作文 什么小传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