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七年级语文上册《寓言四则》优秀教学设计

2021-04-26 12:20:05
相关推荐

七年级语文上册《寓言四则》优秀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分析故事情节。 (2)翻译《智子疑邻》《塞翁失马》,积累文言词语。

(3)用自己的话多角度阅读寓言,培养发散思维能力。

(4)学习改写、编写寓言,进一步培养发散思维能力。

2、过程与方法

通过阅读寓言,从不同角度灵活理解寓意,揣摩、理解寓言故事巧妙、合理的想象,通过续编或自编进行想象思维训练。

3、情感、态度、价值观

联系生活实际感悟寓意,培养健全人格。

教与学重点:

1、分析故事情节。 2、多角度概括寓意。

教与学方法:

诵读法;自读与点拨相结合;探究拓展法。

课前准备:

老师准备录音机、投影机; 学生预习,扫清文字障碍,熟悉故事。

教与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在文学宝库里,有一种诙谐幽默的文章——寓言,用假托的故事寄寓意味深长的道理,给人以启示。寓言一般比较短小,故事的主人公可以是人,也可以是拟人化的动植物或其他事物。你能根据老师的简单介绍说一说寓言的一般特点吗?能否举出你知道的寓言故事的题目?

二、学习新课

(1)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读课文,积累词语(加点的词语需解释)。出示投影仪

凡人 庇(bì)护神 饶头 爱慕虚荣 遽(jù) 堕(du) 髀(bì) 跛(bǒ)

2、听录音,然后学生诵读《赫耳墨斯和雕像者》《蚊子和狮子》,复述故事。

3、听录音,然后学生诵读《智子疑邻》《塞翁失马》。

学法指导:在预习的基础上请学生解释词语并能翻译句子,其他学生补充修改,个别问题老师解释。文言词语的古今异义、一词多义、词类活用以及文言句式等不需要给学生讲太多太细,只要求学生结合上下文把意思讲对即可。目的是为了帮助学生积累文言词句,为以后学习文言文打基础。

本环节用的时间稍多一些。

(2)读出自我,合作交流

1、学生再读课文,概括《赫耳墨斯和雕像者》《蚊子和狮子》两篇文章的寓意,并说说你是根据哪些具体情节概括出这些寓意的。

学法指导:本环节的设置是为了让学生明白,概括寓意不能脱离寓言故事情节,一定要通过分析具体的情节来理解寓意。如《赫耳墨斯和雕像者》中描写到的“赫耳墨斯想知道他在人间受到多大的尊重”,又“笑着问道:‘赫拉的雕像值多少钱?’”后来看到自己的雕像又想到“身为神使,又是商人的庇护神,人们对他会尊重些”。而“白送”的回答却使他狠狠地摔倒了低谷。这些情节生动的刻画出了一个盲目自大的形象,告诉人们要谦虚,要有自知之明,不能妄自尊大。

2、学生再读《智子疑邻》《塞翁失马》,适当加入情节,复述课文。

学法指导:本环节目的是让学生在理解文言语句的基础上读懂故事,以便提炼故事的寓意。

(三)重点赏读,质疑探究

《赫耳墨斯和雕像者》《蚊子和狮子》

1、改动寓言情节后让学生讨论寓意,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出示投影(改动后的《赫耳墨斯和雕像者》《蚊子和狮子》),学生讨论,这样改动情节后寓意有什么变化?为什么?

赫耳墨斯和雕像者

赫耳墨斯想知道他在人间受到多大尊重,就化作凡人,来到一个雕像者的店里。他看见宙斯的雕像,问道:“值多少钱?”雕像者说:“一个银元。”赫耳墨斯又笑着问道:“赫拉的雕像值多少钱?”雕像者说:“还要贵一点。”赫耳墨斯听后,默不作声,悄然离去。

蚊子和狮子

蚊子径直朝狮子飞过去,趁狮子没有准备,张嘴就咬,而且专咬狮子鼻子周围没有毛的地方。狮子气得用爪子把自己的脸都抓破了,也没抓到蚊子。蚊子战胜了狮子,就吹着喇叭、唱着凯歌飞走了。

学法指导:通过讨论,让学生进一步明确,寓言的寓意是从故事情节中得来的,如果改动情节,那寓意相应也有变化。如,改动后的《蚊子和狮子》去掉了蚊子向狮子宣战和取胜后的得意忘形、撞在蜘蛛网上被蜘蛛吃掉这两个情节,那么原文中讽刺蚊子的骄傲之意便不存在了。而《赫耳墨斯和雕像者》中的赫耳墨斯打听到宙斯和赫拉雕像的价钱后,为什么一言不发,悄然离去了?他心里这时是怎么想的?显然,原文中讽刺自知之明、妄自尊大的人的寓意也要改变了。

同时,教师还可以进一步点拨,寓言的故事情节都是作者依据现实生活想象创造的,阅读寓言故事,首先要分析故事情节;而创作寓言,更不能忽视对情节的具体想象。

2、学写寓言,进一步锻炼想象思维与发散性思维

(1)续写寓言情节练习

教师投影出示两个续写题目:

赫耳墨斯听到自己的雕像作为添头“白送”之后,他的心情如何?他说些什么?

蚊子战胜狮子,吹着喇叭,唱着凯歌飞走,却被蜘蛛网粘住了,以后还会发生什么故事?

说 明:以上两题内容,学生可任选一题,做到练习本上,然后在班上读,其他同学讨论。

(2)自编寓言练习

教师出示题目: 嘴和眼睛对话 树和斧子

筷子和勺子 画笔和颜料

蜜蜂和花朵

学法指导:学生可以任选一题目进行构思,并在最后点明寓意,然后全班交流,讨论。

在学生分析故事情节、概括寓意,并能续写情节的基础上,做这一练习。学生此时的思维正处在活跃高峰,会有很高的兴致。这个练习一方面可以锻炼学生的想象力,依据生活去合理想象;另一方面,也促使学生动脑分析生活,正确认识生活,可谓一举两得。因课堂时间关系,不可能做长时间交流,但在讨论时,教师应注意引导学生,考虑情节是否合理、具体,情节与寓意是否一致,寓意能否揭示一种生活道理,当然不要轻易否定学生,可以给学生提点具体修改意见。

《智子疑邻》《塞翁失马》

1、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概括这两则寓言大意。

学法指导:这是本节课中激活学生思维的一个重要环节。可以先由学生四人小组讨论,尽可能每个人都说,然后再转入全班性的讨论。第一次讨论结果可能单一,可能深度不够,或者概括的语言表述不够准确,教师可以灵活指导,提问,如讨论《智子疑邻》时,可问:对正确的意见应该采取怎样的态度?如何正确对待别人提出的意见或建议?学《塞翁失马》,可以问:好事坏事能转化吗?必然转化吗?举例说说好事、坏事在什么条件下转化?这样使学生思维处于活跃状态,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概括寓意,同时也指导学生尽可能把话表述得简洁、准确。

2、结合生活体验进一步深刻理解寓意。

得与失、福与祸在生活中其实是对立的关系,结合你自己的生活体验,谈谈你对《塞翁失马》的寓意的理解。

学法指导:讨论中,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注意福与祸的转化,需要一定条件,不能让学生误解成福与祸的转化是必然的。如,家庭突遭打击、变故,陷入困境,这是祸,但如果能从容、镇静,在困境中拼搏、奋起,那么,这又不失为一种宝贵的精神财富。当然,在困境中一蹶不振,丧失信心,甚至失去生活勇气,那么,这祸就只能是祸了。所以,要注意把握好转化的点和条件。

3、寓言故事一般比较短小而含义深刻,有许多成语就出自寓言,请你从这两则寓言中各概括一个成语。

三、课堂练习

积累运用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赫( )拉 宙( )斯 庇( )护 饶( )头

粘( )住 何遽( ) 堕( ) 髀( ) 跛( )

2、填空:

(1)用假托的故事寄寓意味深长的道理,给人以启示和教育的.文学体裁叫- 。《赫尔墨斯和雕像者》《蚊子和狮子》均选自 ,其作者相传是 (国名)的 (人名)。

(2)《智子疑邻》选自 ,作者是 (时代)末期著名 家 (人名),他是诸子百家中 家思想家的代表。

(3)《塞翁失马》选自 ,此书为 (朝代)淮南王 等编写。

3、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1)天雨墙坏 雨: (2)暮而果大亡其财 亡:

(3)其家甚智其子 智: (4)堕而折其髀 堕:

(5)胡人大入塞 大:

4、翻译下面句子:

(1)其家甚智其子,而疑邻人之父。(2)此何遽不为福乎?(3)近塞之人,死者十九。

5、请给下列成语各配上另一个成语,结成对子。

守株待兔——( ) 狗仗人势——( )

雪中送炭——( ) 愚公移山——( )

A.精卫填海 B.锦上添花 c.狐假虎威 D.缘木求鱼

课内阅读

6、《赫耳墨斯和雕像者》中“赫耳墨斯又笑着问道:赫拉的雕像值多少钱?”这一“笑”字隐含着怎样的意思?

7、《蚊子和狮子》中,蚊子在与狮子战斗前吹了一次喇叭,战斗后又吹了一次喇叭,蚊子两次吹喇叭的原因分别是什么?

8、请分别用一个成语概括《赫耳墨斯和雕像者》和《蚊子和狮子》两文的寓意。

四、拓展延伸

阅读下面两则寓言,说说它们各揭示了怎样的道理?

乌龟和老鹰

乌龟请求老鹰教他飞翔,老鹰劝告他,说他的本性根本不适合飞翔。乌龟再三恳求,老鹰便把他抓住,带到空中,然后扔下。乌龟摔倒石头上,摔得粉碎。

寓意:

狐狸和葡萄

狐狸饥饿,看见架上挂着一串串的葡萄,想摘,又摘不到。临走时,他自言自语地说:“这是酸的。”

寓意:

五、教师总结

通过学习,我们了解了寓言故事的一般特点,学习了通过分析故事情节,从不同角度去理解寓意,并且练习创作了简单的寓言故事。请大家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仔细观察生活,分析生活,还可以多读一些寓言故事,正确认识生活。

六、布置作业

做《语文配套练习册》P133——P137

推荐阅读《中国古代寓言故事》《克雷洛夫寓言》《伊索寓言》等

七、板书设计

寓 言 四 则

赫耳墨斯和雕像者 蚊子和狮子 智子疑邻 塞翁失马

蚊子:吹 冲 吹 唱→粘→叹息 其子说 马亡→祸 其父→福

赫耳墨斯: 狮子:抓 邻人之父亦云 马归→福 其父→祸

看见 笑着 心想 寓意: 寓意: 子折髀→祸 其父→福

雕像者: 丁壮→死祸 父子保→福

寓意: 寓意:

八、学后记

九、教后记

课堂练习提示:

1、hè zhu bì ráo zhān jù du bì bǒ

2、寓言 《伊索寓言》 古希腊 伊索

《韩非子·说难》 战国 思想 韩非 法 《淮南子·人间训》 西汉 刘安

3、下雨 丢失 以……为聪明 掉下来 大举 十分之九,意思是绝大多数

4、(1)这家人很赞赏儿子聪明,却怀疑偷盗是隔壁那个老人干的。(2)这难道不是好事吗?

(3)靠近长城一带的人,绝大多数都战死沙场

5、D C B A

6、此“笑”揭示出他内心的骄傲,极其传神地表现了他轻视别人的心理活动。

7、战斗前是因为分析敌我条件后,充满胜利的信心。战斗后是得意忘形,吹嘘自己的胜利。

8、自命不凡(妄自尊大);骄兵必败。《乌龟和老鹰》说明任何事物都有自己的规律性,不可违背规律。

《狐狸和葡萄》是说,有些人能力小,做不成事,就借口说时机未成熟。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初一写人作文 元宵节作文结尾 以爱为话题作文 说说我自己作文 课外活动作文 打破常规作文 时事评论作文 关于孔子的作文 人间真情的作文 有关母亲的作文 持之以恒的作文 写给男朋友的小作文 作文批改评语大全 有关环保的作文 雨露作文 我的新老师作文 三年级作文国庆节 十字路口作文 爱护环境的作文 小学国庆节作文 写老师的作文题目 四级英语作文预测 学会放弃作文 跨越再跨越作文 红楼梦高考作文 我喜欢的老师作文 我的大学生活作文 小学生想象作文 关于规则的作文 经典作文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