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结合实际学习科学发展观调研报告范文

2021-05-01 09:55:02
相关推荐

结合实际学习科学发展观调研报告范文

20xx年,为适应全国高考连年扩招的形势,顺应莘莘学子追求知识的良好愿望,在上级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下,经过学校领导及全体教师的不懈努力,五中终于恢复了停办已久的高中部,成为秦州区为数不多的完全中学之一。六年来,五中高中部由20xx届的2个班,117人发展到今天18个班1200人。高考上线人数(二本)也有当年的2人,跃升至20xx年23人。高考升学率由20xx年1.7%跃升为20xx年的10.40%。凸显出强劲的生机与活力。成绩尽管可喜,但前景依然令人忧虑。学校高中部的发展仍然存在着许多难以确定的困难与问题,试分析如下:

一.完全中学与独立高中两难选择的问题

根据我国教育发展实践的阶段性研究,近年来似乎全国都在进行高初中分离的工作。五中却在这样的形势下恢复了完全中学的模式,似乎有点冒天下之大不韪的嫌疑。当然也与我省大面积实行高初中分离的形势不相吻合。市区两级教育主管部门也从调整城区教育资源配置的需要出发,提出了高初中分离的指导性意见,五中高中部发展的走向就又成为五中教师关注的一个焦点。五中初中部在秦州区乃至全市都有较大的影响,是秦州初中教育的一面旗帜,如果撤并,无疑会对秦州初中教育的发展造成一定的影响,这无论从五中人的感情上还是秦州百姓对五中初中教育发展的期待上都让人难以接受。这是一个现实的两难选择。

二.金字塔型的硬性构架制约着教育的均衡性问题

由于历史的原因,天水市高中教育形成了以一中为龙头,各县区一中为腰身,其他各学校尾随的金字塔型的发展格局。全市的中考招生在秦州区而言,一中先期筛选,三中随后录用,四五中沙里淘金。高考的结局自然也就成为倒的金字塔。这种看似正常的学校发展布局,实际与国家教育均衡发展的指导原则是有冲突的。扶持薄弱学校,让每位学子享有优质的教育资源和教育服务,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而天水高中教育多年来形成的这种塔形布局,严重影响天水教育良性竟争环境的形成,也在一定的程度上挫伤了二三流学校的教师工作的积极性。

三.先进的教育理念与教育现实相矛盾的问题

转变观念是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也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切实体现。但观念的转变绝非一朝一夕的事。近年来,各种新的教育理念教育观点层出不穷,让广大教师应接不暇,且无所适从。尤其是高中阶段:“质教育”和“应试教育”似乎成为截然对立的两个观念,好像一提素质教育就不需要去看学生的成绩,好像一提成绩就必然是应试教育。在这种二难选择的夹缝中生存的教师其内心的茫然与困惑又有谁能在较高的理论层次上给以化解;怎样处理好二者的关系又有谁能够一语中的,道清辨明呢!五中高中部作为秦州教坛的新手,没有过硬的升学率有何来立足之地?一要生存,二要发展,仍是摆在五中人面前的难题。

四.办学的显性效果和隐性效果相分离的问题

学校发展的评价者往往强调的事“绩效”,即看得见,摸得着的,最好有数据、典型、亮点和可操作的东西。高中办学效益的好坏说穿了就一个标准——高考升学率。但教育事业需要着力的是“习、熏、悟、化”的长效功夫,更应该重视的是教育的这种看不见摸不着的隐性效果。学校的环境,布局;校长老师的一言一行;墙壁上的一字一画;学校对学生言行的点滴要求等等无一不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一所好的学校,就应该是一座摄人心魄的文化殿堂;一个好的老师,就是学子心中做人处世的标杆。北京教育学院梅汝莉女士认为:“显性的,往往只是冰山一角,而隐于水下的才是冰山庞大的底座。塑造一个人也是这样,考试的成绩只表现了其知识与能力的一小部分,常常展示不了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些造就命运的基石。现在我们从事的有效教学,根本不是有效的促进学生的人格全面健康的发展,而是变成了有效考试的教学。这种急功近利的办学思维遮蔽了对教育规律的认识和社会主核心价值观的落实。”今天教育评价体系的不科学已成为制约学校发展的绊脚石。构建科学的符合时代精神,符合教育规律的新的评价体系已成当务之急。但由于国家的教育体制的问题,这个当务之急恐怕短时期内难以得到有效的解决。这是全体中学教师的困惑,也是五种人的困惑。

五.低水平的生源与高标准的高考要求的矛盾问题

就全市而言,三中够一中中考录取线的学生,每年在30到50之间;四五中够三中线的学生,两校也就在20到40之间。五中的生源毋庸置疑来自知识的"掌握处于低水平层次的初中生群体。属于金字塔结构的最下方,成绩的分布是低水平层次的均衡,平头无突出的顶端。而高考尽管已属大众化的教育阶段,但其选拔型的性质并没有发生根本性的变化,无情地以卷面分数的利刃,由金字塔的尖端依成绩标准向下,然后定线切割,而处于薄弱校的学生,自然孙山名下的板块。但家长对子女成才的渴求度并不比那些优质生源学校学生的家长低。社会评价好校的标准也是以高考升学率为唯一准绳的。薄弱校的悲剧命运又何时是一个尽头。

六.城区学生与农村学生求知权的对立问题

我们知道,在中国,城乡差距不仅体现在老百姓的生存状态上,也体现在他们受教育的权力的不均等上。由于城乡差别的严峻现实,优质的教育资源多集中在城区,而乡村学生所能享受的教育资源是极为有限的。优质二字无从提起。源于此有些乡村极有潜质的学生其中考成绩却平平甚至低下,但这些学生一旦拥有和城区学生相同的教育空间,相对优秀的教师,其成绩则突飞猛进。入校时成绩中平甚至偏低的学生,通过自身的努力,以农村学生特有的坚韧的意志品质,刻苦学习,三年之后往往赶上甚至超越高一入校时比他高近百分的学生。故三中不惜采取对农村学生大幅度降分的手段,置城区一大批线上生与不顾,与四五中进行农村生的争夺战。这样原先颇有优越感的城区学生反而一转而为弱势群体,只能望名校兴叹退而求其次。这从另一面来看,对城区学生又是不公平的。如果这个问题不能在短期内得到化解,将有引发群体性上访的可能,在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尤需关注。

那么五中发展的机遇又在哪儿呢?

一,机遇在五中人强烈的生存困境中

面对如此的境遇,五中人要有化困境为机遇的强烈的使命感。不管高初中撤并与否,始终保持五中人特有的坚韧不拔的顽强拼搏精神,始终如一,执着前行,相信有前面几届出手不俗的成绩,一定会为五中的发展迎来更好的环境。

二,机遇在团结奋斗的领导班子中

这个班子不论是主管还是副手,都是一群只问耕耘,不问个人名利,潜心教书育人的实干家。相信在他们的手中五中一定能把握住每一次发展的机遇,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不断创造美好的未来。

三,机遇在学校日新月异的发展建设中

五中近年来的工作,得到了市区两级教育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校园面积在这寸土寸金的城市中心区却不断得到扩展,这既展示着秦州区党政领导班主对教育的高度重视,也体现了五中在秦州人民心目中的地位。随着教学综合楼、学生宿舍竣工的日益临近,五中在硬件建设上将跨入秦州一流学校的行列。到那时花园式学校,绿色环保学校,园林式学校,充满着浓郁诗意一座极富文化韵味的学校将会矗立在我们的面前。

四,机遇在充满活力的教师队伍身中

五中的教师没有老学校的那种暮气。他们是一群充满活力,富于激情,有着强烈事业心的人。年轻使他们敢为人先;年轻,使他们富于创新精神;年轻,使他们勤学好问;年轻,使他们勇于探索。经验都是前人们自己趟出来的,我们自己趟趟不也就有了经验吗?几年的高中教学实践,我们不也教出了北外的学生吗?抓住了培养教师这根线,就找准了学校发展得动力源。硬件要硬,软件也要硬。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关于祖国的作文 小学四年级秋天的作文 关于金鱼的作文 我读懂了友谊初中作文 300字写人的作文 那一缕阳光作文 图表英语作文模板 小草作文结尾 同桌的你作文200字 歌声作文800字 爱国 作文 三年级学生作文题目 妙不可言作文 做更好的自己作文 梦想让生活变得更美好作文 写感动的作文 六下四单元作文400字 二年级作文小狗 mba英语作文万能模板 期待作文500字 秋之韵作文400字 五年级作文提纲怎么写 二十年后的我作文400 骄兵必败作文 描写校园秋天的作文 写人优秀品质的作文 服装设计师作文 感动的一件事作文600字 军训作文400字左右 关于秋天的作文三年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