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荆轲刺秦王》的阅读答案

2021-05-03 13:45:01
相关推荐

《荆轲刺秦王》的阅读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5题。

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至易水上,既祖,取道。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为变徵之声,士皆垂泪涕泣。又前而为歌曰:“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复为慷慨羽声,士皆瞋目,发尽上指冠。于是荆轲遂就车而去,终已不顾。

既至秦,持千金之资币物,厚遗秦王宠臣中庶子蒙嘉。

嘉为先言于秦王曰:“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不敢兴兵以拒大王,愿举国为内臣。比诸侯之列,给贡职如郡县,而得奉守先王之宗庙。恐惧不敢自陈,谨斩樊於期头,及献燕之督亢之地图,函封,燕王拜送于庭,使使以闻大王。唯大王命之。”

秦王闻之,大喜。乃朝服,设九宾,见燕使者咸阳宫。

荆轲奉樊於期头函,而秦武阳奉地图匣,以次进。至陛下,秦武阳色变振恐,群臣怪之,荆轲顾笑武阳,前为谢曰:“北蛮夷之鄙人,未尝见天子,故振慑,愿大王少假借之,使毕使于前。”秦王谓轲曰:“起,取武阳所持图!”

轲既取图奉之,发图,图穷而匕首见。因左手把秦王之袖,而右手持匕首揕之。未至身,秦王惊,自引而起,绝袖。拔剑,剑长,操其室。时恐急,剑坚,故不可立拔。

荆轲逐秦王,秦王还柱而走。群臣惊愕,卒起不意,尽失其度。而秦法,群臣侍殿上者,不得持尺兵;诸郎中执兵,皆陈殿下,非有诏不得上。方急时,不及召下兵,以故荆轲逐秦王,而卒惶急无以击轲,而乃以手共搏之。

是时,侍医夏无且以其所奉药囊提轲。秦王方还柱走,卒惶急不知所为。左右乃曰:“王负剑!王负剑!”遂拔以击荆轲,断其左股。荆轲废,乃引其匕首提秦王,不中,中柱。秦王复击轲,被八创。

轲自知事不就,倚柱而笑,箕踞以骂曰:“事所以不成者,乃欲以生劫之,必得约契以报太子也。”

左右既前,斩荆轲。秦王目眩良久。

(节选自《荆轲刺秦王》)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持千金之资币物 币:货币

B.比诸侯之列 比:并,列

C.卒起不意 卒:通“猝”,突然

D.乃引其匕首提秦王 提:掷击

5.下列各句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

A.荆轲和而歌 蟹六跪而二螯

B.燕王拜送于庭 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

C.以故荆轲逐秦王 申之以孝悌之义

D.乃欲以生劫之 乃瞻衡宇,载欣载奔

6.把第I卷文言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于是荆轲遂就车而去,终已不顾。(3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愿大王少假借之,使毕使于前。(3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第I卷文言文中“易水诀别”这一场景描写有何作用?请概括作答。(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4.A。币:财物。

5.B。A:表修饰/表并列;B:介词,在;C:介词,因为/介词,用。D:判断词,是/连词,于是。

6.(1)于是荆轲就登上车离开了,始终没有回头。

(2)希望大王能够稍微原谅他,使他能够在大王面前完成他的使命。

7.(1)烘托了一种凄凉,悲壮的气氛;

(2)音乐作为场面的背景,烘托气氛,增强感情,使文章更具感染力;

(3)突显荆轲为正义行侠的豪迈气质。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期待作文 半命题作文 发现作文 初一的作文 变形记作文500字六年级 关于梅花的作文 作文大全400字 感恩父母 作文 新年英语作文 足迹作文 拔河作文 高一作文 趣事作文 春节作文600字初二 推窗风来作文 在尝试中成长作文 我的妈妈作文200字 小学三年级作文题目 中考作文题目大全 关于母亲的作文 初一作文500字 小学六年级作文 青春作文素材 我爱读书作文 我的爱好作文 开学典礼作文 晚霞作文 改变作文 我的梦作文 初三英语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