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小学数学教学设计思路的范文

2021-05-15 14:20:02
相关推荐

小学数学教学设计思路的范文

篇一: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找规律》教学设计及思路

1.基本技能:让学生发现、经历、探究图形简单的排列规律,通过比较,从而理解并掌握找规律的方法,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操作、推理能力。

2.数学思考:在教学过程中,发展合理推理能力,并合理、清晰的阐述自己的观点。

3.解决问题:合作中逐步形成评价与反思的意识。

4.情感态度:培养学生发现和欣赏数学美的意识。 教学重点:

发现图形的排列规律。

教学难点:

体会一组图形重复出现多次就是排列规律。

教具学具准备:

课件、学具、水彩笔 、练习卡

教学过程:

一、游戏引入,感知规律

师:这节课,老师想带领小朋友们做几节律动,看谁的眼睛亮最先学会,好不好?

(教师示范:拍手两下拍肩两下。师重复两次后边做边说:学会的可以跟着老师做。师生一同接着活动,重复四、五遍后教师喊停)

师:真不错,那再换一组头部运动:前后左右前后左右。(学生随着老师的示范不由得跟着做下去。)

师:做得真好!刚才小朋友们为什么学得这么快? 生:因为动作太简单。

生:就是几个相同的动作重复做下去。

师:那你们能不能也创造一组这样的动作让大家跟着做一做?

(学生思考,自己比划。)

师:好,谁先上来把你创造的动作教给大家,看谁最勇敢。 生:摸摸鼻子摸摸耳朵,摸摸鼻子摸摸耳朵……(一生边说边做)

(听课的老师学生都笑了。执教教师认真的跟着做起来,其他学生虽然觉得好笑,也跟着做起来。)

师:真棒!创造了这样特殊的动作让我们大家做,其他小朋友还有没有自己的动作。

(这时学生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都争先恐后的说“我” “我”,教师又叫了一名学生进行展示。)

师:象这样的一组动作重复做下去就叫做规律。这节课,我们就学习找规律.(板书:找规律)

二、引导探索,认识规律

1.观察场景,探究规律

师:小猪笨笨开了一个水果店,为了开业时就吸引更多的顾客,就把水果店周围装饰了一下。看,漂亮吗?用什么打扮的?(出示课件)

生:有花、彩旗、灯笼。

师:你们还能发现什么?它们是乱摆乱放的吗?

生:有红旗和黄旗,有红灯笼、紫灯笼、绿灯笼,还有红花和蓝花。

生:它们排列的也有规律。

师:那好,我们就来研究都有怎样的规律。(出示盆花的课件)花是按怎样的规律排列的?把你看到的说给你的同桌听一听。(学生同位合作)

师:把你的发现告诉大家。

生:红花蓝花红花蓝花。

师:能完整的说一说吗?

生:我发现花在排列时是一盆红花一盆蓝花,再一盆红花一盆蓝花,再一盆红花一盆蓝花这样重复地排列下去的。

生:花是按红蓝为一组重复地排列的。

师:大家同意吗?

生:同意。

师:是啊!花是按这样的规律排列的,再看看灯笼呢?(课件出示灯笼的排列,留给思考的时将)

生:灯笼是按一个红一个紫一个蓝,又一个红一个紫一个蓝这样排列的。

师:是这样吗?(是)彩旗又有怎样的规律?(彩旗课件)看谁找的最快。

生:彩旗是两个红旗两个黄旗为一组排列的。

师:是的,花是按红蓝一组重复排列的,灯笼是红紫蓝为一组重复排列的,彩旗是两红两黄有规律的排列的。从这里找到了这么多的规律,棒极了!

(出示彩色气球课件)

师:看,小猪笨笨正在挂气球呢!后面还有两个没有挂上,你能帮小猪挂上吗?

生:后面是一个红气球,一个黄气球。

师:你是怎么想得?

生:因为前面的气球是按一红一黄两蓝有规律的排列的,所以后面是一红一黄。

师:小朋友们同意吗?

2.图形的规律

师:刚才我们找到了一些物体的排列有规律,其实生活中的图形也有规律。(出示课件)

师:你能不能找到这两幅图的规律?(留给学生思考的时间) 师:按你找到的规律,把后面空白的图形涂上颜色。(学生拿出发给的图涂色)

△△△△△△△△△△△ △

蓝 黄 红蓝 黄 红蓝 黄 红 蓝

(教师巡视,发现有涂完的同学,可以让互相介绍自己的想

篇二:小学数学公开课:《分一分》教学设计思路

1、教学内容:

西师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上)第四单元第一课时《分一分》,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认识平均分、学会平均分、应用平均分。

2、教材分析:

本单元表内除法与表内乘法一样,是数与代数部分最基础的知识,也是整个除法运算知识结构的起点,是在学生已经比较熟练掌握表内乘法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学生学习除法的初步认识是建立在分一分的基础之上的,因此这节课是这一单元的重点。

3、学生分析:

游戏活动在低年级的教学中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教学时指导学生在情境和活动中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积极思考和动手操作实践,能有效让学生建立“平均分”的概念,亲历具体“分”的过程,掌握“分”的规律。

4、设计思路:

(1)结合小学生的思维特点和认知规律,本节课由浅到深,按照“从生动的直观,到抽象的思维”这一认识规律,使学生认识平均分,会学平均分的不同分法。

(2)以学生为本,提倡课堂活动的开放性,整个教学都在故事情境和活动中进行,使学生学得愉快,指导学生个人、小组合作动手操作实践、在活动中通过分东西体验到什么叫“平均分”,体验平均分的不同分法,锻炼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并且在从感性到理性的认识过程中,手脑并用,发展学生“做数学”的能力。

①创设故事情境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结合一年级学习的数的分成,说出6的不同分法。从中引出“平均分”的概念。

②继续故事情境,探究按每份相同的个数平均分的方法。小组合作探究,让学生学会与同伴合作、交流。

③结合本班实际情况,创设分组学习的生活情境,探究平均分成几份的方法,让学生发现数学就在他们身边,生活中充满着数学知识,他们学习的是有用的(有价值的)数学。

(3)运用图片和实物相结合的展示方式,既有利于把带学生带进创设的故事和生活情境之中,又能够形象直观地展示教学的各个环节,有效地增强教学效果。

(4)在教学中注意渗透思想教育:有好东西应该大家一起分享;感恩教育。

篇三: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教案范文

(一)教学过程

一、 谈话开始,营造轻松的学习氛围

同学们家里有厨房吗?你们进过厨房吗?进去做什么?厨房里有什么数学问题吗? 二、情境引入,学习新知

那么我们来看看小丽家厨房里的数学问题。(课件出示例1图)小丽妈妈正在为全家人做自己的拿手绝活——烙饼。(板书课题:烙饼问题) 1、师:“从图上你能得到哪些信息?” 学生观察、理解图中的内容。

(这一环节是通过创设出生活化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利用烙饼这一事例,调动学

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使学生处于主动思考解决问题的最佳状态。)(启发引导:在用第二种方法烙

第三张饼的时候,本来一次可以烙两张饼的锅现在只烙了一张饼,这里可能就浪费了时间,想想,会不会有更好的方法?启发学生发现:如果锅里每次都烙两张饼,就不会浪费时间了,问:一张饼正反面分别要烙3分钟,怎样安排才能每次都是烙的两张饼呢?学生动手实验)

教师提问:“妈妈烙一张饼最少需要几分钟?” “如果妈妈要烙2张饼最少需要几分钟,怎样烙?”

小结:我们烙两张饼时,可以先同时烙饼的正面,用了3分钟;再同时烙饼的反面,用了3分钟这样烙两张饼就需要6分钟。

师:“爸爸、妈妈和小丽各吃一张饼,一共要烙几张饼呢?”

“要烙3张饼,锅里每次最多只能烙2张饼,那3张饼怎样烙时间最短呢?” 2、学生操作,探究烙3张饼的方法。

让学生用发的圆片烙一烙,同桌说说用了几分钟,是怎样烙的。(圆片的正、反面上分别写着正、反两字来代表饼的正、反面。)教师参与到小组活动中。

(相信学生,放手让学生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才能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3、学生演示烙饼法。

师:谁愿意把你烙饼的方法介绍给大家。(学生上黑板动手烙,边烙边说) 让大家来比较:“这些烙法,哪一种能让大家尽快地吃上饼?”

得出结论:9分钟是烙3张饼所用的时间最短的,我们就把(烙3张饼所需时间最短的)这种方法,叫快速烙饼法。(教师板书快速烙饼法)

教师在黑板上演示烙三张饼的方法并小结:先把饼1、饼2同时放进锅里,先烙饼1、饼2的正面,3分钟后,取出饼1,放入饼3,再同时烙饼2的反面和饼3 的正面,3分钟后,饼2烙好了,取出饼2,再放入饼1,再同时烙饼1和饼3的反面,又过了3分钟,饼1和饼3烙好了,这样烙3张饼就用了9分钟。 师:老师是用什么方法烙的?(也是用快速烙饼法)

师:使用这种方法时,你发现了什么?(1、使用快速烙饼法,锅里面必须同时放2张饼。2、用的时间短。) 让学生用烙3张饼的快速烙饼法再烙一次,边烙边说给你的同桌听。

(烙3张饼的最佳方法是解决烙饼问题的关键。我让学生演示烙饼过程,学生通过动手操作,探索尝试,再进行比较,既可以有效地帮助学生理清思路,为后面的学习打下基础,又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4、拓展延伸:

师:(出示表格,边说边点击表格)刚才烙2张饼时可以2张2张烙,所需时间是6分钟,烙3张饼时可以用烙3张饼的`最佳方法,所需时间是9分钟。想一想,如果烙4张饼,怎样烙时间最短? 学生发言。班内交流,并比较哪个小组的方法最好。

教师小结后提问:“如果要是烙5张饼,怎样才能让大家尽快地吃上饼?需几分钟”

1

小组活动,通过小组交流,使学生找到最佳方法。

教师小结后提问:“如果要是烙6张饼,怎样才能让大家尽快地吃上饼?需几分钟” 学生发言。班内交流,并比较哪个小组的方法最好。

教师小结后提问“如果要是烙7张饼、8张饼??10张饼最少需几分钟?”

(通过以上活动,可以使学生找到最优方法,体会优化思想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在这样过程逐步形成课件表格.

饼 数 2 3 4 5 6 7 8 9 10

5、探究规律。

烙 饼 方 法 同时烙两张饼 快速烙饼法 两张两张地烙

先烙两张,后三张用快速烙饼法 两张两张地烙

最少所需的时间(分)69 12 15 18 21 24 27 30

让学生仔细观察表格、小组讨论交流,说一说自己的发现。(根据情况决定是否给学生启示:1、仔细观察烙饼的张数和烙饼所需要的时间,你发现了什么?2、仔细观察烙饼的张数不同烙饼的方法有什么不同?) 学生在充分交流探讨的基础上,得出结论:1、如果要烙的饼的张数是双数,2张2张的烙就可以了,如果要烙的饼的张数是单数,可以先2张2张的烙,最后3张用快速烙饼法最节省时间。

得出结论:每多烙一张饼,时间就增加3分钟,用饼数乘烙一面饼所用的时间,就是所用的最短时间。(饼数×3=所需最少的时间。)

教师:“谁能很快地说出烙11张饼用多长时间?烙15张饼呢?”

(通过拓展性的设问,既对前面所学知识进行了巩固,也为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提供了时间和空间。) 三、实践应用

课件出示114页做一做第1题。

教师:“现在美味餐厅的厨师也遇到了难题,餐厅里来了三位客人,每人点了两个菜,而餐 厅里只有两位厨师,假设两个厨师做每个菜的时间都相等,怎样安排炒菜的顺序才比较合理呢?” 1、引领理解题意。 2、全班交流 四、全课总结

1、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2、师:同学们回家后可以找一找生活中还有哪些问题可以用今天所学的知识来解决

(二)

教学过程:

一、预设情景

师:同学们,当你们家里来客人的时候,都是怎样招待我们的客人呢?谁愿意起来说一说?(找代表发言。) 你们可真是懂礼貌的好孩子啊!星期天的时候,小明家的门铃响了·!(出示幻灯片,门及门铃声) 师:原来是李阿姨来做客,仔细观察,你能发现哪些有价值的数学信息呢?(小明的妈妈让小明去给李阿姨沏茶)

二、自主探索学习新知,引入课题。

1.师:同学们回想一下,在你们家里来客人的时候你给客人沏过茶么?那谁愿意起来说一说你的沏茶过程呢?(找代表发言) 师:谁还有补充?

师:你们想知道小明在沏茶的时候都做了哪些工作么?(出示情境图)

师:小明在沏茶的过程中遇到了一个问题,你们愿意帮助小明解决一下么?(出示情境图)仔细观察你能知道小明遇到了什么问题么?能够帮助他解决么?拿出你手中的图片同桌摆一摆,并算一算一共需要多长时间?开始吧! 汇报交流

师:好哪一组想来说一说你们俩的方法?

(一、)洗水壶、接水 、烧水、洗茶杯、找茶叶、沏茶)共13分 (二、)洗水壶、接水、烧水、沏茶)共11 分最优方法洗茶杯赵茶叶 师引导学生用完整的语言说。

师:好,还有更快的方法忙?那我们来看这两种方法,你认为哪一种能尽快地让客人喝上茶?(让学生自己算一算。)

小结:为什么第二种方法快呢?(第二种是因为同时作了三件事所以最节省时间,所以我们再做一些事情时,能同时作的事情越多,所用时间就越少) 引入课题

同学们,现在大家帮助小明解决了问题,让客人以嘴快的速度让客人喝上了茶,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我们在做事的时候,都要合理的安排时间,这样才能够节约时间。(板书课题:合理安排时间) 2.到了中午,妈妈要用自己最拿手的烙饼来接待李阿姨, (出示图片)

师:仔细观察从图中你能发现哪些有价值的数学信息? 你能提出那些有价值的数学信息?

次数 第1次 第2次

1号饼 正面 反面 总共需要几分钟

烙一张饼需要多长时间?2张饼需要多长时间? 师:大家想一想应该怎样烙?

2号饼 正面 反面

需要几分钟

师:烙一张饼的时候可以先烙饼的正面再烙饼的反面,我们烙两张饼的时候可以同时烙两张饼的正面和反面一共用的时间是(6分) (出示表格)

师:老师这里也有一个问题:小明、李阿姨、还有小明的妈妈,每人都吃一张饼,一共需要几张饼? 请你替小明的妈妈想一想怎样烙才能尽快的让

大家吃上饼呢?

下面用圆片在小组内摆一摆,把设计的方案填在表格里,然后请小组代表发言(记录在表格中)

次 数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1号饼 正 反

2号饼 正反

总共需要几分钟

小组讨论(1-5分钟)

师:谁来给大家说一说,你们小组设计的方案是什么?好,你们这组来说一说吧! 师:好,谁还有比他们这组更快的方法吗?师:那你认为哪一种方案能尽快让大家吃上饼? 师:为什么?(时间最短)

师:咱们来看一看是不是这样的?老师这有三个圆,分别代表三张饼,第一次先同时烙饼一、饼二的正面,需要几分钟?三分钟。第二次同时烙饼一的反面和饼三的正面,三分钟后,饼一烙好了,这是同时烙饼二和饼三的反面,再过三分钟,饼二和饼三也烙好了。 师:使用这种方法你发现了什么? (锅里每次都有两张饼) 师:同意吗?

师:同学们通过看表格,也发现了使用这种方法,锅子里每次都有2个饼,这样就不浪费时间,我们把这种烙三个饼的方法,叫做烙三个饼的最佳方法,所用时间是多长呢?生:(九分钟) 师:同学们那么烙4个饼最少要用多少时间呢? 师:还有比这更快的方法吗?(2、2共12分钟出示表格)

师:五个饼呢?(2、3共15 分)六个呢?(2、2、2或3、3共18分钟)

师:我们找出了烙1、2、3、4、5、6的最佳方法,同学们现在观察表格,饼数与所用时间有什么关系?生1、2、3

总结出:每多烙一张饼时间就多用三分钟

烙N个饼的个数×三分钟=烙N个饼的最少时间 师:你自己验证一下是不是这样?

师:下面请你用我们总结出的方法算一算烙7、8、9、10、个饼的最佳方法和时间? (表格出示)

课堂小结: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的是数学广角中:怎样合理的安排事情最节省时间,在我们生活中也经常遇到这样的问题。 三、当堂训练。

1.下午放学回家,小红的妈妈要给一家人,做米饭吃。仔细观察你能发现那些有价值的数学信息呢? 2.同学们,小红今天由于在路上穿的衣服比较少,回家后感冒了,医生叮嘱她要按时吃药,小红现在要以最快的速度吃上药休息,你能帮小红安排合适的程序么?(学生自己独立思考,然后小组内交流,找代表

4

正 反

3号饼

3 3 3 9

需要几分钟

发言。)现在天气比较凉了为了我们的身体健康,身上的衣服一定不要少了。

饼,是单数个,采用交替成型法来烙。”

师:也就是始终不让锅里空出位置,同时都有两张饼在烙。 (6)那你能很快说出烙9张、10张饼最快要多长时间吗?

师小结:通过刚才的研究,我们发现,不管烙几张饼,只要尽量不让锅里空出位置,同时烙两张饼,就能节省时间,提高效率。 三、优化问题与华罗庚

师:像研究泡茶、烙饼怎样安排最节省时间这样看似简单的事情,也能成为数学家,你们信不?请看—— 四、巩固练习

师小结:生活当中有许多事都要经过认真的思考、合理的安排,才能做的有条理、有顺序,才能节省时间,提高效率。大家看,小明的同学小红近来感冒了,她想吃完药赶快睡觉,你觉得小红应该怎样安排以上事情?(做一做第2题) 五、提升“合理”、拓展认识

对他们的合理安排,你们有何想法?

1、为了节省时间,强强在乘车时认真看书。2、为了提高学习质量,红红边吃饭边看《少儿英语电视》节目。 生:合理安排不但要考虑节省时间,也要考虑人的安全和身体健康。 六、全课总结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不仅帮助小明和小明的妈妈解决了问题,同时也有了自己的收获,谁能谈谈自己的收获?

七、课外延伸:

师:在生活中还有哪些合理安排可以节省时间的事例呢?

(三)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数学广角》教学设计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学习新知(课件出示例1图)

星期天的中午,小雨的妈妈在厨房准备为全家人烙饼。(板书:烙饼)

师:请同学们猜一猜,这节课我们会学习有关“烙饼”的什么知识?

生:教我们怎样烙饼。 师:板书:怎样烙饼

生:烙饼需要多少时间。 师:板书:烙饼需要多少时间

师:怎样烙饼最节省时间。 师:板书:怎样烙饼最节省时间

二、探究烙饼的“优化”问题。

(一)探究烙1—2张饼

师:今天这节课就学习这些问题,请看大屏仔细观察,从图中你得到了哪些数学信息?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读书真好作文 高考优秀满分作文 微笑作文450字 赞美学校的作文 点滴真情作文 写风景的作文400字 留住什么作文 小学一年级作文大全 我的朋友作文800字 静待花开作文 初二作文题目大全 状物作文400字 舌尖上的美味作文 饺子的做法作文 九年级作文800字 包容作文800字 写景作文开头和结尾 初中作文400字左右 青春的味道作文 为什么点赞作文 爬长城的作文 最温暖的陪伴作文 四年级下册作文题目 橘子洲头作文 一年级作文30字 红色革命作文 梅花的作文300字 描写油菜花的作文 我的童年作文500 珍惜当下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