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离别的礼物》六年级上册课文教学设计

2021-05-19 15:05:02
相关推荐

《离别的礼物》六年级上册课文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通过语言、动作、心理等描写的分析把握人物形象。2.弘扬尊敬和关心长辈的社会道德风尚。

二、教学重点:

1、学习通过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描写等来刻画人物形象的写法。

2、教育学生形成高尚的思想道德情操。

三、教学难点:

分析揣摩人物的心理。

四、教学设想:

通过对本课人物形象的分析及主题思想的挖掘,延伸到学生身边的社会生活中去,用师生讨论探究的方式,对学生进行深刻的人文主义教育。

五、教学过程:

1.散读课文,复述故事情节。2.考虑:①课题中的礼物是什么?作者围绕这礼物写了哪几个人物?

②彼得的爸爸为什么把彼得的爷爷送进孤老院?他又为什么要送这礼物呢? 本文共写了四个人物:彼得、彼得的爸爸、彼得的爷爷和女人。一床羊毛毯,是彼得的爸爸在把彼得的爷爷即将送进孤老院的情况下而送的,这就是离别的礼物。

3.那么文中人物各自对这离别的礼物的态度有何不同呢?你如何评价这几个人物?

爷爷:抚摩着毯子说:“啊!这毯子真好!哪儿不会有这么漂亮的毯子。”

不断夸赞彼得的爸爸:“你爸真是个好人,这要花不少钱呢?”(语言)

十分珍爱毯子。宽厚、慈爱。那个女人:好像被钉在那里,两眼没离开那床毯子。忽然转身向着爸爸,冷冷地说:“肯定花了不少钱!哟!还是一床双层的呢?不管怎么说,他无需一床双层毛毯!”(神态、语言)

“钉”字写出她十分吝啬毯子自私、刻薄。彼得:“她是对的,爷爷不需要一床双层毛毯。来,把它剪开,成为两床。”

“爸爸,听我说,剪成两半,一半给爷爷,另一半保存起来。”

“是的,一层毯子足够送走一个老头,省下一半,留着以后会用得着的。”

(语言心理描写)*讨论交流:这篇小说塑造最成功的人物是哪一个?关于爷爷 ——(1)“我去把口琴拿来,吹一支古老的曲子给你听听。”从下文爷爷拿来的是毛毯看,爷爷这句话是心口不一的",爷爷想让离别清松一点,但爷爷毕竟舍不得离开这个家,所以拿出来的是毛毯,不是口琴。(2)“爷爷总是把事情说得那么轻松。每当彼得提到离别,爷爷就说是他自己的主意。” 爷爷的善解人意让人感动,为了彼得与爸爸的感情,爷爷委曲求全。“爷爷就说是他自己的主意”显然又是一句违心的话,为的是家的和谐与温馨。(3)“你爸爸要娶的是一位好姑娘”一节,爷爷再一次表现出极大的宽容,爷爷理解自己的儿子,为了不让孙子产生不满之情,一再把离去的原因归为他自己的要求。“碍手碍脚”从爷爷口中说出来,让人心酸,因为这是真实的情况,每一个人年老时都会碰到这样的问题,爷爷忍不住说了这一点,爷爷的内心也是悲伤的。(4)“您的心地太好了!”再一次表现出爷爷的宽厚,本因为这个女人才被迫离开这个家,却为了儿子与孙子,为了这个家的和谐而宽以待人。(5)“这个主意不坏” 爷爷温和地说,“我不需这么大的毯子。” 爷爷这时并没有真正明白彼得的想法,他这样说显然想把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不愿意亲人为着一床毯子闹别扭。

关于彼得——

(1)小说一开头就点明环境和人物的心境,形成沉郁的氛围,埋下了伏笔。“夜色迷人”,然而彼得却一点欣赏的心绪都没有,故事的起因——爸爸要送走爷爷很快交代出来。作者巧妙地借彼得的心理活动交代这一切。(2)“彼得难过得真想哭,但他忍住了。”为下文彼得想出那样解决问题的办法埋下伏笔。彼得懂得自己该做的,他要以自己的方式承担责任。(3)“彼得忍不住了,对爸爸说……”这两小节写彼得的语言,表现出他的机智,彼得用的是反讽,一语惊醒全家人。关于爸爸——(1)小说开始部分没有直接写爸爸这个任务,但从爸爸所买的双人毛毯可以看出爸爸是个孝敬父亲的人,这也为故事高潮埋下伏笔。(2)“爸爸清了清喉咙,吞吞吐吐地说……”明确写出爸爸的懦弱。(3)“爸爸像往常一样,逼得没法只好发火了。”“像往常一样”不是闲笔,侧面写出爸爸内心善良有主意。关于那个女人——(1) 那个女人是小说中最不可爱的人物,虚伪、自私、吝啬等性格集于一身。小说以漫画式的笔法勾勒出这个人物形象。(2) “脸蛋光得有点刺眼,活像洋娃娃。”外貌描写给读者鲜明的印象,作者对这个人物讽刺的态度也很明显。 (3) “娇声娇气”再一次描写出那个女人的做作。 (4) “忽然转向爸爸,冷冷地说”、“喋喋不休”——露出真相,为老人花了一些钱就很计较,吝啬,虚伪,自私暴露无遗。 4.本文在彼得一家三代人的痛哭中戛然而止,他们各为什么而哭?请大家展开合理想象,说说看。

5.学生讨论

(1)你赞成彼得最后的做法吗?作为同龄人,你能为彼得想出别的做法吗?

(2)你就是彼得的爸爸,在那个脸蛋光得有点刺眼、活像个洋娃娃的女人和亲身父亲之间,做一个抉择的话,那么你最终抉择谁呢?

A、老人

B、女人

(3)比较《散步》《离别的礼物》你体会到了什么?6. 作业:通过刚才的分析,我们知道:这祖孙三人的哭声里,包含着极其复杂的感情,请同学们透过文字,细心体会彼得、爸爸、爷爷三代人此时此刻的内心世界,以第一人称“我”的口吻,先动笔写一写,然后再用人物心灵独白的方式说一说。让我们走出课文,走进人物内心世界,现在你就是文中的小彼得,爷爷、爸爸、女人,此时此刻,你在想些什么呢?7.小结:同学们,伸出你的手,伸出我的手,让我们挽紧,抓住今生的这份缘,牵住今生的幸福,与我们的亲人相守一生,相爱到永久!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1字作文 作文500字初一 我们作文600字 帮助别人 作文 英语作文句子 作文温暖600字 理想作文素材 逆行者作文 英雄人物作文 关于读书作文 日落的作文 帅作文 7年级作文 推荐好书作文 根作文 文化作文素材 墙作文 交警作文 英语广告作文 争吵作文 骑车作文 通知英语作文 写景物作文 杜甫作文 关于中国的作文 真情的作文 风景600字作文 公园作文300字 长江作文 绘画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