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有关文化景观建设的调研报告

2021-05-23 12:30:04
相关推荐

有关文化景观建设的调研报告

为了有针对性做好市政协的各项调研工作,今年初,市政协请市委、市政府领导出题,政协做文章,先后征求到了多项有针对性的调研课题。我们选择其中有关中心城区文化景观建设这个课题。一月份以来,在徐汉芝副主席的带领下,市政协教文卫体委员会部分委员和民革XX市委会党员中的部分政协委员联合对宜春中心城区的文化景观建设进行了深入的考察调研,并赴湖南XX市、本省XX市,学习考察两地的城市文化景观建设,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宜春中心城区城市文化景观建设开局良好

1、XX市中心城区文化景观建设有着良好的历史基础。宜春城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韩愈在宜春担任刺史时,曾写下“莫以宜春远,江山多胜游”的诗句来赞美宜春。宋代理学家朱熹在任潭州(今长沙)知州期间,曾多次前来宜春(古称袁州)游览,留连于这里群山秀美、石奇川清,也留下了“我行宜春野,四顾多奇山”的诗句。宜春历来为赣XX区域中心,早在上世纪80年代,县级XX市就是全国第一批生态试点城市,撤地设市后,在原县级XX市城市建设基础上,XX市中心城区规模迅速扩大、基础设施日益完善,城市面貌日新月异,相继荣获全国绿化模范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城市道路交通“畅通工程”一等管理水平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和国家卫生城市等称号。

2、中心城区城市文化景观建设基础设施良好、工作有序推进。2000多年的悠久历史,地处江西南的山水城市XX市,自然的恩赐和长期的城市建设的打造,宜春中心城区绿色主调明显,绿色山水城市文化彰显。城区绿化美化工作,每年都有大幅度的提高,到2008年度,建城区绿化覆盖面积达1404公顷,绿化率达43.6%。按中心城区35万人口计算,人均拥有绿地40平方米,是全国城市人均数的6倍多。外地人来宜春惊叹日新月异的变化,市民对休闲环境满意度越来越高。

3、打造中心城区城市文化景观、提升城市品位理念已经深入人心。近几年来,XX市在做大中心城区规模的同时,更加注重城市建设质量,城市规划、城市建设中文化景观建设的重要性已经形成共识。围绕打造“宜居城市”目标,实施的“13579”绿色工程建设,打造了中心城区城市以绿色为主基调的文化景观,而且形成了“城在林中、水在城中、人在景中”的城市规划建设思路,城市文化品位提高,提升了城市形象。

二、宜春中心城区城市文化景观建设存在的问题

XX市虽然有着悠久的历史,在现代工业化阶段过程中城市建设有了一定的发展,但城市文化景观建设与最佳宜居城市的要求尚有差距。

1、城市建设特色不明显。每座城市及建筑要有自己特色,古老的袁州府衙,就着高地而建,大门因地形河流朝北开,与历来中国古代府衙大门向南开风格大不相同,为全国少见,因此,民间传说较多,也引起了很多专家学者的关注。在现代城市建设中,宜春与我国其他城市一样追求现代建筑风格,城市特色不明显,宜春现代建筑物与其他城市没有差别,宜春中心城区建设缺乏有指示和象征意义的特色建筑。

2、城市建设过程中古文化、古建筑缺乏保护。前些年来,由于片面追求城市规模的扩大,古文化、古建筑保护意识淡薄,在城区改造中古建筑破坏严重,原有的城市城墙、城门基本无存,原秀江北岸(现秀江西路)一带的青石路与沿江吊脚楼、中山路的骑楼、鼓楼一带清末民国初期民居,均在城市改建中拆除,造成了很多遗憾。

3、城市文化景观主题不突出。到目前为止,中心城区景观建设还没有明确主题。景观大道建设特色不明显,地方文化因素少。一是公园、广场建设特色不突出。春台,据记载是宜春候刘成在宜春最早辟出的五台之一,至今有2100多年历史,宜春台上的楼门牌号,则始建于宋代,也有1000多年历史,古往今来的名人贤士,凡有来宜春的,莫不以登临宜春台为快事。宜春台是宜春经济社会的见证,春台公园也是宜春最早建立公园。但春台公园以宜春历史发展过程中为主题的展示却很少,与其他公园一样仅是市民的休闲场地且让杂乱的市场所掩。袁山,因汉高士袁京隐居之地而得名(袁州、袁河袁水也源于此),袁山耸翠也早已为宜春古八景之一,新建的袁山公园,每天吸引着成千上万的市民前来到此休闲、健身,但袁山公园山顶为昌黎阁,仅山腰有一座高士袁京雕像,袁京 ——袁山——袁河——袁州主题没有在公园中充分反映。鼓楼广场,古天文台,根据太阳照射影子测时及其他我国古代一些知识内涵建筑物,具有一定的文化品位,与袁州谯楼一起组成一个展示以测时、守时、授时于一体的古天文台为主题的广场,现在却成了商业领地。新建的广场、公园也大多大同小异,没有明显特色。二是小区命名定位模糊。中心城区绝大多数住宅小区的名称,即没有突出建筑物特色也没有地理位置特色,更没有体现宜春文化,有些住宅小区名称甚至很混乱。三是道路、站台缺乏地域文化。中心城区有一条宜春路,用自己的市名命名一条道路,比较少见。而此路在二十多年内曾经叫过环城西路、宜万路、迎宾大道、宜阳路。宜阳本是宜春的别称,是因为避讳不能叫宜春而改叫宜阳,现中心城区既有宜阳新区又有宜阳路,很混乱,又缺乏文化底蕴。公交是城市窗口,宜春中心城区公交站台名也很混乱,有的站台名使用公司的早己改变了办公地点却继续补称呼为站台名的(如农机公司),有的站台命名本来就是错误的(如宜春学院西校区),还在继续用,有的站台名用城市道路命名(如袁州大桥北站台叫高士路,在高士路与袁山大道交叉的位于高士北路的站台叫高士路口),等等,给外地到宜春的人一种混乱印象。

三、宜春中心城区城市文化景观建设的建议

1、要提高对城市文化景观建设理解和认识。文化景观,相对于“自然景观”而言,是地表人文景观的复合体。人类为某种实践的需要有意识地利用自然所创造的景观,如城市、乡村、种植园等。城市文化景观是文化景观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城市文化景观的发展既受制于城市区域地形、气候、河流等自然条件,又受本城市经济社会活动强度影响。城市文化景观的形成是城市历代建设者长期建设的结果,因此,每一历史时代的城市建设者都应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既不能割断历史,又不能对后代建设者造成困难。宜春中心城区城市文化景观的建设,首先应该是宜春中心城区自然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共同结果,中心城区的地形、河流、气候是其发展的自然条件基础,经济发展水平是其发展的社会条件。因此,宜春中心城区城市文化景观建设应该充分利用好其自然条件优势,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城市文化景观建设内容上包含两个方面:一是城市街道、住宅小区、公园、广场、建筑物等的设计、建造及命名都因体现该城市特色、具有一定的文化内涵,这是城市文化景观的基础,是城市的灵魂,是跻身高品位城市的必要条件。二是适当打造一些有代表性的文化景观带(区),这是城市文化景观建设的点睛之作,也是宜春城市能否形成影响的关键。宜春要打造宜居城市,建设城市文化景观,两者不可偏废。

2、要突出主题进行城市区域文化规划。文化是城市建设的灵魂。从历史看,城市建设的规划布局、外形设计、图文装饰等,除了反映当时的经济发展水平,更多体现的是社会的政治形态、思想理念和民俗风情等精神文化内涵。今天,我们惊叹古建筑的神奇精湛,是因为这些杰作让我们从心灵深入感悟先人的思想智慧,聆听他们的欢歌悲泣,透视他们的音容笑貌,凝固的“历史”融化为鲜的现象,让我们在探寻中触摸到那个时代的灵魂,而文化是铸就这“灵魂”的精髓。在现代社会,城市建设对物质功能与文化内涵的统一协调要求更高,文化才能正直展示现代城市的精神和品质,人们希望城市是凝固的音乐,有形的诗歌;是文明的摇篮,思想的熔炉。它既搏动着时代的生命,又绵延着历史的血脉;它既是生存栖息地,又是求索知识智慧的宝库,更是追寻人格升华的殿堂。可以说加强城市文化建设是现代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宜春中心城区可以根据文化景观建设划分三个区域:宜阳新区、XX区(指宜阳新区以外的城区)秀江北岸、XX区秀江南岸。宜阳新区为近几年发展的城市新区,为XX市委、市政府所在地,要凭借行政中心和城市新区的优势,加速发展现代服务业,建成中心城区的现代服务业中心。城市建设要凸显现代风格。建设宽敞的道路,豪华的酒店,高档的休闲会所,便利的超市银行,建筑风格可以以高楼大厦为主。老城秀江北岸为古城拓展区,主体是在上世纪80年代以后城市扩张部分,包括化成森林公园、袁山公园、秀水公园、化成寺等。要以禅宗文化、农耕文化、月亮文化和高士袁京为起源的袁州袁水根源文化建设为主,建筑风格体现宗教特色。老城秀江南岸为XX区,以古城文化、状元名人文化建设为主,包括宜春台、古天文台、古城墙、昌黎书院、古府衙(待恢复)、文笔峰、状元洲等,有春台公园、鼓楼广场、春台公园南、北广场等。建筑风格要体现古香古色为主。

3、要在中心城区绿色基调基础上,突出宜春地方文化特色。利用园林植物配置能够体现一个城市的文化历史,以植物景观展示传统的城市文化,如荷兰的郁金香文化、日本的樱花文化以及我国北京的香山红叶、杭的柳浪闻莺、海口的椰风海韵,这些植物景观都和城市的历史文化密不可分。另外,市花、市树是受到大众广泛喜爱的.植物品种。也是比较适应当地气候、地理条件的植物。它们本身所具有的象征意义已上升为当地文明的标志和城市文化的象征。如太原的国槐蕴含着三晋文化的底蕴、杨州的琼花和香港的紫荆花都是具有悠久的栽培历史、深刻的文化内涵的植物。树龄在百年以上或具有科研、历史价值和纪念意义的树木是历史的见证,中活的文物,是具有很高的文化价值的历史遗产,许多城市都是以其特有的乡土树种、花卉而留给旅游者深刻的印象。宜春中心城区最大亮点在于城市绿化、生态环境优美,城市文化景观建设应在绿色主基调基础上,突出宜春地方文化特色。在城市绿化美化工作中,要多用宜春本地优势树种,而不应以外地树种(特别是外地高大乔木)为主(原因有三:①外地树种可能容易水土不服,成活率低,还可以会因其大量毓侵害本地种群;②成本高;③没有特色,大家一窝峰引进,你有我也有),要以樟树、油菜树、桂花树等树种作为城市绿化美化主要树种,大力推广种植宜春特有树种落叶华木莲。围绕做强油茶产业,建议在中心城区宜阳新区建设规划建设一个油茶树主题公园,大力宣传宜春油茶、油茶花。

4、要提高城市建设文化品位。城市文化建设是一个渐进和长期的过程,要制定规划,突出整体和系统。城市布局、建筑体貌、文化设施、装饰美化以及娱乐休闲等都应纳入规划,构成整体,形成系统,并严格坚持,克服随意性,避免脱离实际、急功近利的短期行为,保证文化建设的渐近、持续发展。宜春中心城区城市建设文化品位的提高目前应该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一要规范城区道路命名,城区环城路要采用一环、二环……,恢复古有的宜春名人命名的道路名,如鹧鹧路,新建道路采用宜春名人命名,像宜春路、宜阳路尽量不用;二要规范住宅小区命名,要突出建筑风格和地理位置特色,用地域加特色命名,如“正荣·丽景滨江”比较正规,以 “正荣”为开发商,“丽景滨江”炒房产所处位置;三要规范公交车站命名,应以当地地名命名(优秀使用知名度的地名),尽量不用企事业单位等名称命名,也不要用城市道路名命名,以某某路路口命名要准确。四要充分利用中心城区政治文化中心的优势,举办一些活动,提高城市知名度,提升城市文化品牌,可利用城区河流,在每年端午节秀江上举办龙舟赛的基础上,邀请十县市区和市直较大的机关、在宜大企业各出一个队参赛,做大做强宜春中心城区龙舟赛活动。在适当时机举办中国(宜春)油茶茶花节。定期举办登宜春明月山、观宜春月、述宜春月亮情专题论坛,做大做足“宜春月”文章;五要控制高层建筑,城市向空中发展,是人地矛盾的产物,高层建筑节约了用地,但也出现了视污染和对城市景观构成的不协高等问题。宜春中心城区是中小城市,城市发展必须考虑空间协调问题,必须要考虑高层建筑问题。要对城市高层建筑进行规划;要控制袁山公园周边地区高层建筑,要控制秀江、清沥江两岸高层建筑;要对所有新建高层建筑进行严格的环境效应论证;要叫停所有会引起环境问题(主要指视觉污染、对城市景观构成的不涉调)的高层建筑。

5、要建设一些标志性的和象征宜春文化的景观区(带)。城市文化景观建设是一个长期的系统工程,需要几代人的努力。一方面我们要保护好已有的景观,一方面要做好规划,建立制度,在城市规划建设领导机构下,增设专家顾问小组,吸收文化名家专才参加,凡城市规划建设首先由专家小组评议,强化科学决策,解决清源问题,严把城市文化建设规划、实施的第一关。建立城市文化建设管理制度、运作制度,实行管理的制度化,操作程序化,严把具体实施中的每个环节。从管理体制和机制上强化规范,杜绝主观意志而打破规划制度,乱占乱建,违规运作,确保城市文化建设顺利推进,长足发展,努力打造城市特色。在有限有时间和财力下,集中建设一些有标志和象征意义的文化景观区。

(一)结合水源保护、建立清沥江城市湿地公园。清沥江发源于明月山,在城区注入秀江,为秀江重要支流,也是宜春中心城区重要水源,属于水源保护区范围。清沥江入秀江段,地势比较低平,两岸洲、滩、水塘等湿地较多,现多为菜地、果园地,夏季时节,到处蛙声一片。建议沿沙陂桥向上游建清沥江湿地公园,湿地公园的主题可以考虑保护青蛙、野鸭及其他湿生动植物资源。湿地公园最终目标是集城市湿地、农耕湿地、文化湿地于一体的国家湿地公园。

(二)结合月亮文化,打造一系列月亮景观。把化成湿地中的江心洲打造成月亮洲,开发观月、赏月之洲,与明月山一起形成登宜春明月山、观赏宜春明月;把化成森林公园建成月亮森林公园,改造公园中的湖(湖的本来形状就像一弯新月),把它命名为月牙湖,打造其为与敦煌的月牙泉齐名的湖泊。

(三)结合状元文化,开发状元洲。状元洲上建立状元文化知识展馆,收集文化名人资料,与宜春图书馆建设共同开发,致力建成吸引外地游客的一个景点。

(四)结合禅宗文化,全面推进化成岩公园建设。宜春是一个城中有山,有水和有庙的独特城市,化成公园可以在现有的基础上打造禅宗园林景观,让信男善女有理想的膜拜之地,也可以成为一道禅宗旅游风景宝地,增加文化内涵。

根据市局《关于开展农村文化三项活动调研的通知》的要求,我局组织人员深入全县各文化单位和全县乡镇进行了认真地调查研究,分析了现状,找出了农村文化三项活动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并通过发放问卷调查、召开座谈会的方式征集了方方面面的意见和建议,提出了加强我县农村文化三项活动的措施和建议,现将调研情况汇报如下:

一、 全县农村文化三项活动开展基本情况

(一)活动开展情况。我局严格按照县政府制定并印发的《XX县农村文化“三项活动”工作实施方案》,对三项活动的资金分配、活动开展、资金使用等方面从严管理,并认真组织活动开展。2010年,县采茶剧团下乡演出146场(其中列入农村文化“三项活动”52场),观众10.5万人次;县电影公司下乡放映电影2275场,观众达43.5万人次;县文化馆配合各乡镇开展富有地方特色的群众文化活动78场,参与活动人数6016人;接待市歌舞团演出10场。全县农村文化“三项活动”覆盖面进一步扩大。服务质量和水平进一步提高。

(二)人才队伍情况。县剧团现有演职员工37人,其中二级职称4人,三级职称19人,四级职称10人。平均年龄42周岁;县文化馆现有人员6人,中级职称2人,初级职称1人,职工3人;县电影公司现有职工8名。其中中级职称4人;全县乡镇文化站现有人员19人;新干老年艺术团演职人员23人;青铜艺术团演职人员40人;村文化辅导员(含农家书屋管理员)120人。

二、我县农村文化三项活动的主要做法及成效

(一)组织领导上实行“三个强化”,致力为农村文化活动开展提供坚强保证

农村文化“三项活动”政策性强、涉及面广,必须依靠强有力的组织保障。县委、县政府及县文化主管部门切实加强领导,实行“三个强化”。首先,强化领导机构。成立了农村文化“三项活动”领导小组,由县委、县政府有关领导任组长和副组长,县文化、财政等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县党政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对农村文化 “三项活动”十分重视,经常过问工作进展情况,专题研究并印发了《XX县农村文化三项活动实施方案》;多次深入潭丘乡中洲村、荷浦乡莒洲村等地,实地观摩指导群众文化活动。同时,县委、政府还着力解决剧团演员等一系列困难和问题,先后特批县采茶剧团招收年轻的新演员11名,并拨付资金购买了一部演出小客车;在县城南新区无偿划拨33亩土地,投入3000多万元筹建县文化服务中心。县农村文化“三项活动”领导小组具体负责此项工作的组织实施、指导和协调。为明确责任,县文广局还将送戏下乡、送电影下乡、指导乡镇群众文化活动等三项工作分别由2名班子成员负责,形成了分工合作、齐抓共管的合力。其次,强化组织协调。在农村文化“三项活动”实施过程中,县文广局、县财政局注重搞好与其它有关部门、各乡镇、村组的工作协调,坚持每年科学安排农村文化“三项活动”;积极协调与县交通、稽征等部门的关系,为县电影公司运输数字电影放映设备的三辆三轮摩托车免除了公路养路费;对县电影公司人员实行分片包乡村负责制,尽量利用其本乡本土的人缘、地缘优势,每人负责1-2个乡镇电影放映工作。通过几年的努力,如今县电影公司人员已与各乡镇、村组干部形成紧密、融洽的工作关系,所到之处可谓如鱼得水。再次,强化资金保障。县财政每年都安排了农村文化“三项活动”专项经费,先后拨款10多万元为县剧团添置了灯光音响、服装道具等;将村级文化建设帮扶作为一项刚性任务纳入了县直各有关部门新农村建设挂点帮扶的目标管理考评范围,县文广局、财政局、国土资源局等部门还积极捐资、捐物帮扶挂点村的群众开展文化活动,援建了一批村级农民业余剧团、村文化活动室等。2005年以来,县、乡两级政府及有关部门共安排600多万元资金用于支持农村文化三项活动。一石激起千层浪,各级政府的资金投入,有力地激发了基层农村投资自办文化的积极性。潭丘乡9个行政村就有6个办起了文化活动室(或文化大院),其中:潭丘村投资50万元,南山村投资20多万元;中洲村、潭丘村、大塘村还办起了农民业余剧团。全乡形成了可喜的农民自办文化热的“潭丘现象”。

(二)活动开展中狠抓“三个关键”,全力为农民群众提供优秀的文化产品和优质的文化服务

农村文化活动开展得怎样,农民群众的满意度是主要的衡量标准。为了提高广大群众对此项工作的认可度和满意度,我们注重精心谋划、狠抓关键,严格把关,不断提高农村文化“三项活动”的质量和水平。第一,狠抓节目质量关。组织县剧团、县文化馆等单位,精心创作、排练一批优秀作品。县剧团每年都推出5至6台全新的剧(节)目,打印成“菜单”样式,任由农民群众“点单”。其中,采茶剧《陶母截发》、《割肉还娘》、《乾隆买桔》、《假相大白》等剧受到市文化部门和广大干部群众的好评。县电影公司紧跟电影产业新动向,不仅及时采购了众多的国产大片和进口影片,并针对我县农业支柱产业发展的实际需要,下载了《柑桔高产栽培技术》、《香菇栽培技术》等科教片,采取“一村一片”的方式,深入全县巡回放映,受到农民群众的热烈欢迎。对于下乡演映的节目,县文广局实行事先审查制,从源头上保证了节目的高质量。第二,狠抓优质服务关。在组织送戏、送电影下乡过程中,我们十分注重搞好优质服务。特别是XX县采茶剧团,坚持发扬“扁担剧团”精神,以不懈的努力和贴心的服务羸得了广大群众的交口称赞。每次演出之前,剧团采取“四自”方式,坚持自带行李、自办伙食、自搬道具、自搭舞台。即使是在2007年获省厅赠送的流动舞台车以后,条件改善了,但“扁担剧团”吃苦耐劳、无私奉献的精神没有丢,对山高路远、交通不便的部分村庄,他们克服了路况差、车难行的困难,坚持送戏进村。每到一地,他们均散发宣传单、张贴海报,或手敲铜锣走村串巷,努力吸引更多的观众。演出过程中,剧团坚持做到“四个一样”,即:观众多少一个样、条件好差一个样、城里乡下一个样、领导在场不在场一个样,确保演出质量不打折扣。每次演出结束后,坚持“三不走”,即:借东西未还不走,场地未打扫不走,未征求意见不走。台上演文明戏、台下做文明人,剧团还经常为演出地做好人好事,捐钱捐物,或利用演出前后的空余时间积极参与当地新农村建设。4年来,除600多场演出纳入了农村文化“三项活动”资金范围外,另无偿演出317场,是名副其实的“送”戏下乡。较高的专业水准和过硬的素质、优质的服务,使“扁担剧团”声名远播,名不虚传。县电影公司组建了9个放映小分队,分赴全县各地放映。无论是年近60的老放映员,还是身体孱弱的女职工,都坚持顶严寒、冒酷暑,不避风雨、跋山涉水送电影下乡。他们或用摩托车搭载,或靠肩挑背驼,将沉重的放映设备送到每一个放映点;待到放完电影返回住地时,往往已是深夜一二点钟,但从没有人有过怨言。在抓好县内文艺团体优质服务的同时,我们对县外优秀演出团体如江西省木偶剧团、XX市采茶剧团、XX市歌舞团等不仅热忱欢迎,而且指定专人负责,协助他们制订演出计划和演出线路,并提供事先帮助联系、演出过程全程陪同等服务。第三,狠抓督查指导关。我县农村文化“三项活动”不仅有方案、有计划、有安排,更重要的是有督查指导。县文广局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文艺股(效能办)人员不分工作日或双休日、节假日,不分白天夜晚,经常深入演映现场明查暗访,实地监督活动过程,征集农民群众的意见和建议,检查演映效果。对于各乡镇开展群众文体活动,县文化馆和各乡镇文化站坚持派人实地指导,活动开始前进行文艺辅导,帮助编排、演练节目;活动过程中派人现场督导,确保每次活动取得实效,不走过场。在县、乡两级文化部门的督促、指导下,我县不仅专业团体演映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而且带动了群众文化事业蓬勃发展。地处赣江中心的荷浦乡莒洲岛举办了“红桔旅游文化节”,溧江乡举办了“西瓜节”,七琴镇棠木村举办了“农民音乐会”,麦斜镇晓坑村举办了“农民文化节”,七琴镇还举办了“走进燥石”摄影作品展、剪纸作品展,金川镇举办的端午节包粽子大赛,等等。繁荣活跃的群众文化不仅成为我县新农村建设中一道靓丽的风景,而且产生了实实在在的社会效益,在农村形成了“四多四少” 的局面,即:忤逆不肖的少了,孝敬公婆的多了;打架斗殴的少了,邻里和睦的多了;搞封建迷信的少了,移风易俗的多了;赌钱打牌的少了,勤劳致富的多了。社会主义新农村精神风貌为之一新。如:曾经秩序混乱、民风强悍的中洲村,如今已变成省级新农村建设示范点,《井冈山报》以题为《从“麻烦”村到“模范”村》作了连续报道,生动地反映了该村在农村文化建设的带动和影响下发生巨大转变的历程。

(三)资金管理上做到“三个到位”,努力提高农村文化资金使用效益

管理出效益。在农村文化专项资金的使用管理上,县文广局积极XX县财政等部门,切实加强管理,严格程序,做到“三个到位”,确保了专款专用,使有限的资金发挥最大的社会效益。一是经费计划安排到位。每年上级关于农村文化资金的计划下达我县后,县文广局就及时与县财政部门协商,按照省市有关要求,结合我县实际,制订具体的资金安排计划,做到资金计划符合政策、切实可行。二是票据报帐手续到位。按规定,县文广局规范了农村文化资金专用票据的报帐手续,做到每张票据有村委会(学校、农林场)负责人签字、财政所负责人签字,五名观众签字并注明联系电话号码,并逐级盖章。原有部分手续不齐全的票据,包括省、市文艺团体来我县演出的报帐票据,均要求该演出活动单位“补课”,补齐有关手续后方可报帐。三是资金拨付及时到位。对于已经开展了演映活动的专业文艺团体和开展了群众文化活动的乡镇,经审查其活动真实有效、票据手续齐全后,县文化局均及时商县财政部门,按程序迅速拨付资金,做到不积压、不拖延,把资金及时拨付下去。由于资金使用管理得当,我县农村文化资金实现了封闭运行、专款专用,没有任何挤占挪用现象,有限的资金全部用在了农村文化活动的“刀刃”上。在2007年度县审计部门的专项审计以及2008年全省强农惠农资金专项检查中,县文广局农村文化专项资金使用管理情况符合政策规定,顺利通过了专项审计和检查。

三、存在的问题与意见和建议

(一)存在的问题。一文化单位设施缺乏,硬件设施还跟不上,特别是没有专门的车辆,电影公司下乡放映只能靠骑自行车、摩托车,携带机器设备存在不少安全隐患;县文化馆经常要深入农村辅导组织开展群众文体活动,只能坐客车,遇到去边远山区还需步行,造成工作效率不高和辅导不及时,影响了群众的积极性。二是农村文化专业人才偏少,从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活动的健康发展;三是乡镇文化站人员待遇低,多数人员被安排其它工作,文化活动开展受到影响。四是文化人才学历结构编低,知识结构相对老化,缺乏发展后劲。

(二)意见和建议。将城市农民工提供文化服务,列入农村三项活动管理范围;加大培育农村文化专业骨干及农村文艺队伍,对农村业余剧团、村文化辅导员给予经费补贴政策;采取国家政策资金为主、地方政府配套的方式给县电影公司XX县文化馆配备流动放映和群文辅导车各一辆,以降低安全隐患,进一步提高文化服务质量和“三项活动”效益。

按照年初市委、市政府、市政协办公室联合印发的《2015年度市政协重点民主协商活动计划》要求,市政协港澳台侨和外事委员会在张永侠副主席的带领下,组织部分委员成立专题调研组,就提升XX市民精神文化生活水平协商议题进行了深入调研。调研组听取了市委市政府有关部门情况介绍,实地走访查看了市民精神文化生活服务设施与场所,询问调查了有关市民精神文化生活公共服务与活动开展情况,并在充分座谈讨论的基础上,形成了调研报告。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市民精神文化生活水平显著提升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在着力加快阜阳经济跨越发展的同时,坚持以人为本,统筹发展社会各项事业,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广泛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力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扎实推进公民道德建设工程,努力让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有力促进了市民精神文化生活水平的提升。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初步形成。近年来,各级党委和政府坚持不懈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学习宣传活动,大力宣传党的十八大以来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取得的巨大成就,坚定干部群众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各级各部门依托基层宣传文化阵地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颍淮大讲堂等,大力开展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统领的市民公约、村规民约、学生守则、行业规范、职业规则等公民道德教育实践活动。开展最美人物、时代楷模、凡人善举等学习宣传活动。开展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围绕农村留守儿童、空巢老人、残疾人开展志愿帮扶活动。近年来,XX市各行各业涌现出一大批先进人物。省级以上道德模范人数领先全省,目前有7名全国道德模范及提名奖获得者,15名省级道德模范及提名奖获得者,73名“中国好人”,66名“安徽好人”,300名“阜阳好人”。全社会形成了见贤思齐、遵德守礼的良好风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深入人心,成为主流意识。

2、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快速提升。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大力推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文化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基层文化服务网络实现全覆盖,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全面保护,文化艺术创作成绩显著,涌现出一批如电影《农民工》、禁毒剧《白祸》等深受市民喜爱的艺术作品。文化产业发展加快,产值达50亿元,约占全市gdp的5%。阜南、临泉、颍上、XX县被命名为“中国民间艺术之乡”。积极发展体育事业,竞技体育水平进一步提高。我市运动员邓琳琳获得奥运会世界冠军,一批运动员在世界、亚洲、国家和省级体育比赛中取得优异成绩。仅2014年,我市共获得国际赛事金牌1枚,国家级体育赛事金牌1枚、铜牌2枚,省级体育赛事金牌63枚、银牌47枚、铜牌48枚。深入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再次荣获“安徽省文明城市”称号。

3、文化阵地建设成效显著。立足皖北区域性中心城市建设,已完成340亿元投资用于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市图书馆、博物馆、科技馆、文化馆、工人文化宫和大剧院已完成规划设计,其中规划馆基本建成,烈士纪念馆已投入使用。XX市文化艺术节、颍淮群众文化周、阜阳非物质文化展演周、安徽省民间杂技艺术节、颍上管仲文化节、界首大黄庙会及苗湖书会、太和书画艺术节等一大批文化活动平台,极大地丰富了市民文化生活。新华图书城和全民运动中心建设进度加快。阜阳各县市区青少年活动中心投入运营。截至2014年末,全市有艺术表演团体369个(含个体),文化馆9个,公共图书馆7个,博物馆8个。公共图书馆藏书量58.5万册,广播人口覆盖率100%,电视人口覆盖率100%。全年报纸出版量1897万份;期刊出版量0.8万册。体育场馆10处,县级全民健身广场6个,乡镇级全民健身广场56个,农民体育健身工程1205个,全民健身苑195个,社区体育俱乐部39个,全民健身晨晚练点494个。2014年举办大型全民健身活动112次,参与活动人数16万余人。市民文化活动空间不断拓展,精神生活内涵日益丰富。

4、市民精神文化生活消费支出增长加快、比重提高。近年来,XX市民在收入稳步上升、物质生活基本无忧的基础上,教育、文化、旅游、娱乐、服务消费支出大幅增长,并已成为城镇居民消费新的增长点。我市城镇居民人均教育文化娱乐服务支出成为仅次于食品、衣着的第三消费大项。特别是旅游、教育、文化娱乐服务消费大幅度增长。

5、市民精神文化面貌焕然一新。随着我市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公民素质和城市文明程度的不断提高,市民的精神面貌已焕然一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原则培育了阜阳人民追求平等的强烈意识;市场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激发了阜阳人民开拓进取精神。市场经济发展中维护公平竞争的各种法律规范和保障,增强了阜阳人民的诚信意识和法治精神。加上阜阳深厚传统文化的积淀、熏陶与影响,阜阳人民形成了自信乐观、豪爽大气、诚信友善、爱国敬业、拼搏进取的精神风貌。

二、影响市民精神文化生活水平进一步提升的制约因素与存在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年来随着阜阳经济社会快速发展,XX市民精神文化生活水平有了大幅度提升。但是,作为安徽省欠发达地区,阜阳经济发展水平还处于赶超阶段,人口基数比较庞大,历史欠账较多,还有一些制约市民精神文化生活水平进一步提升的客观因素,发展中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1、经济发展总体水平有待进一步提升。截止2014年末,XX市主要经济发展指标虽然在全省增速位次靠前,但财政收入尤其是人均指标较为靠后,严重制约着阜阳文化、艺术、教育、体育、科技、卫生等基本公共设施与服务的投入和发展。投入不足,文化基础设施与文化项目建设比较滞后。各级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影剧院大都建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硬件设施简陋、老化、残损、短缺问题严重,影响和制约了市民精神文化活动的开展。经济发展总体水平不高,导致部分党政领导干部重经济建设,轻文化、社会建设的发展路径与思想倾向,对精神文化建设重视不够,长期以来投入总量偏少、比重偏低。

2、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较为滞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既是市民精神文化生活的媒介与来源,又是城市文化与精神的依托与载体,同时,还是政府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满足人民群众基本文化需求应当提供的公共产品与服务。由于历史欠账较多,阜阳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还不够健全与完备。一是市、县、镇、村(社区)四级公共文化基础设施网络不够完善,功能不够健全。市级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大剧院建设滞后,县市区文化馆、图书馆、影剧院和群众文化社区建设薄弱。二是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建设滞后,还不能完全满足居民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三是文化活动开展不够丰富。还没有出台政府采购、项目补贴等办法措施,社会各类文化企业、团体参与公共文化服务积极性不高,群众性文化活动还不活跃。全民阅读、全民健身活动,推动送书送戏送电影下乡、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等活动较少。“阜阳艺术节”、“群众文化艺术周”、“送欢乐下基层”等一些文化活动还存在一定的包装行为和主体错位现象。四是公共文化队伍数量不足、人员老化,难以适应新时期文化发展需要。五是文化产业布局分散,结构不合理,文化产业主体多数处于自生自灭,小打小闹,单打独斗,各自为战的壮态,经营规模小,创新能力弱,市场竞争力不强。六是文化资源开发利用不足。阜阳 “管仲文化”、“欧苏文化”、“淮河文化” 蕴藏着深厚文化内涵,资源开发利用不够。七是文化专业人才匮乏,人才总量少,专业化水平不高。演艺团体专业人才缺乏,缺乏领军人才,严重影响着文化事业与产业的发展。八是公共文化服务多头管理、条块分割的体制障碍导致公共文化资源分散,难以发挥整体效益;以群众文化需求为导向的公共文化服务多元供给机制尚未建立。

3、市民行为不文明现象仍然突出。伴随经济的快速发展,阜阳城市基础设施逐步完善,城市管理水平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市容面貌明显改观,城市品位不断提升,市民安居乐业,幸福指数不断提高。但仍有一些市民的文明素质与城市发展存在差距。突出表现为:一是公德意识不强。少数市民受利益驱动,侵占公共资源。有些居民违规建房私搭乱盖,违反城市规划建设。一些商家占道经营,侵占公共场所,影响城市管理与整洁。部分城市商业综合体门前广场被商业活动占据,没能很好为居民提供休闲娱乐。二是不文明行为影响城市形象。因公厕少,管理“私有化”,部分公厕常常关门,超市厕所不开放,少数行人在临街小巷里小便。尤其是夜间大排挡极少数消费者随地小便行为时有发生。三是交通规则意识淡薄。行人随意横穿马路、闯红灯,车辆违章行驶、乱停乱靠,个别车辆通过斑马线缺乏对行人的礼让意识,影响了城市交通秩序。四是城市脏、乱、差现象依然存在。摆摊设点,占道经营,随便乱丢乱倒垃圾,随地吐痰、乱涂乱贴,公共场所抽烟、喧哗,随意损毁损坏桥上栏杆、河堤护栏、花草树木、公园设施等行为时有发生,破坏了城市的文明环境。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洗袜子作文 番茄炒蛋作文 开学第一天的作文 雪作文500字 传统节日英语作文 烤红薯作文 描写乡村的作文 五年级写人作文 前行作文600字 向往的生活作文 关于奉献的作文 雪作文300字 冬天作文500字 初春的作文 春节作文的开头 奋斗作文800 乡村景色作文 说明文作文400字 积极向上的作文 真情流露作文 英语作文30字 杭州西湖 作文 梧桐树 作文 黄鹤楼作文 礼物作文400字 腊梅作文 醒来 作文 碰撞作文 旅行作文600字 写人叙事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