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历史论文参考文献

2021-05-27 11:10:02
相关推荐

历史论文参考文献

导语:我国拥有着五千年文化的历史,有着许多著名的爱国英雄人物。下面是小编分享的历史论文的参考文献,欢迎阅读!

篇一 东革阿里历史参考文献

东革阿里作为传统药品使用已有数百年历史,最早可回溯到1700年马来西亚的殖民年代。历史相关资料有:

a.《罗格日志》,1851年出版,第439页。奥克斯雷说,马来西亚的土著人习惯服用东革阿里煎剂来治疗间歇性发烧。马来妇女产后也服用东革阿里汤剂作为滋补品。

b.《马来药典》,1939年由约翰·杰姆兰特和H.W.汤姆森撰写, 他们如此描述东革阿里:“用其根部制成的浸剂和煎剂被马来人当作滋补品饮用”。

c.《马来半岛经济产品词典》,1936年由I.H.勃克黑尔撰写,对东革阿里有详细的描述:“根,尤其是根部的树皮,被作为一种退热剂使用。树皮极其苦,尽管在半岛上很多,但贸易量小,后从Borneo出口到新加坡。这种药内服后口碑很好,以至于人们相信外用也有效。他们把根捣碎,敷在患处,用以治疗头疼、溃疡、伤口和止痛,甚至是梅毒引起的疼痛”。

d.官方的《印度Materia Medica》,1908年出版,作者A.D.纳德卡尼,东革阿里被描述为生长在马来西亚的一种小树,其树皮和根可作为发烧的退热药。该书还说,根是仅次于奎宁的治疗疟疾的一种药。

篇二 历史专业参考文献

[1]晁福林.春秋时期的鬼神观念及其社会影响[J].历史研究,1995(5):20-35.

[2][汉]浒慎.说文解字[M],北京:九州出版社,2001.

[3][英]詹·乔·弗雷泽.金枝[M].徐育新等译.北京:大众文艾出版社,1998.

[4]詹勤鑫.心智的误区-巫术与中国巫文化[M]. 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

[5]王俊.略论先秦鬼神思想的演变及历史位[J].文化研究,2006(10):191一192.

[6][清]孙希旦.礼记集解[M].北京:中华书局,2012.

[7]徐元造撰,王树民、沈长云点校.国语集解[M].北京:中华书局,2002.

[8]吕友仁.周利译注[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4.

[9][汉]司马迁.史记[M],北京:中华书局,2012.

[10]张志祥.周易与巫术文化[J].重庆与世界,2011(2):97-99.

[11]杨天宇.仪礼译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3.

[12]杨伯峻.春秋左传注[M].北京:中华书局,1995.

[13]吴小强.秦简日书集释[M].长沙:岳麓书社,2000.

[14]何平立.略论先秦巫史文化[J].上海大学学报,1993(3):70-76.

篇三 复旦大学《中国古代史》(上)参考文献

一、引论

1、钱穆《国史大纲·引论》,商务印书馆,1994年

2、陈寅恪《冯友兰中国哲学史上册审查报告》,《金明馆丛稿二编》,三联书店,2001年

3、韦伯《学术作为一种志业》,《韦伯作品集·I学术与政治》,广西师大出版社,2004年

4、谭其骧《历史上的中国和中国历代疆域》,《长水集续编》,人民出版社,1994年

5、谷川道雄《战后日本的中国史论争·总论》,《日本学者研究中国史论著选译》第二卷,中华书局,1993年

二、文明、民族与国家

1、江上波夫《骑马民族国家》,中译本张承志译,光明日报出版社,1988

2、宫崎市定《东洋朴素主义的民族与文明主义的社会》,中译本商务印书馆,1962

3、顾颉刚《古史辨自序》,河北教育出版社“二十世纪中国史学名著”,2003

4、李学勤《走出疑古时代》,长春出版社,2007

5、苏秉琦《中国文明起源新探》,三联书店,1999

三、周克商

1、傅斯年《历史语言研究所工作之旨趣》,《史语所集刊》1-1,1928年

2、张光直《中国青铜时代》,三联书店,1983

3、杨宽《西周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4、许倬云《西周史》,三联书店,2001

5、李峰《西周的政体》,三联书店,2010

6、王明柯《华夏边缘的形成:周人族源传说》,收入氏著《华夏边缘:历史记忆与族群认同》,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四、从春秋五霸到战国七雄

1、许倬云《春秋战国间的社会变动》,收入氏著《求古编》,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84

2、王明柯《边缘人群华夏化历程:吴太伯的故事》,收入氏著《华夏边缘:历史记忆与族群认同》,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3、杨宽《战国史(增订本)》,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4、阎步克《从稍食到月俸:战国秦汉禄秩等级制新探》,收入氏著《乐师与史官:传统政治文化与政治制度论集》,三联书店,2001

5、杜正胜《编户齐民:传统政治社会结构之形成》,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90

6、李开元《复活的历史:秦帝国的崩溃》,中华书局,2009

7、宫崎市定《关于中国聚落形体的变迁》,《日本学者研究中国史论著选译》3,中华书局,1993

8、増淵隆夫《先秦時代の山林藪沢と秦の公田》,收入氏著《新版中国古代の社会と国家》,岩波书店,1996

五、始皇帝

1、杜正胜《编户齐民:传统政治社会结构之形成》,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90

2、西嶋定生《中国古代帝国的形成与结构:二十等爵制研究》,中华书局,2004

3、阎步克《士大夫政治演生史稿》,第四章《文吏政治与秦帝国的兴亡》,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

4、西嶋定生《秦漢帝国》,讲谈社学术文库,1997

5、西嶋定生《中国古代国家と東アジア世界》,第一篇第二章《皇帝支配の成立》,東京大学出版会,1983

6、睡虎地秦墓竹简整理小组编《睡虎地秦墓竹简》,文物出版社,1990

7、辛德勇《秦始皇三十六郡新考》,氏著《秦汉政区与边界地理研究》,中华书局,2009

六、汉的成立

1、田余庆《说张楚——关于“亡秦必楚”问题的探讨》,氏著《秦汉魏晋史探微》(重订本),中华书局,2004

2、李开元《汉帝国的建立与刘邦集团:军功受益阶层研究》,三联书店,2000

3、陈苏镇《汉代政治与〈春秋〉学》,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1

4、陈伟《张家山汉简〈津关令〉中的涉马诸令研究》,《张家山汉简〈二年律令〉研究文集》,广西师大出版社,2007

5、西嶋定生《秦漢帝国》,讲谈社学术文库,1997

6、增渊龍夫《汉代民间秩序的构成和任侠习俗》,《日本学者研究中国史论著选译·第三卷》,中华书局,1993

7、阿部幸信《漢初「郡国制」再考》,《日本秦漢史学会会報》9,2008

七、汉代的国家支配

1、吴宗国主编《中国古代官僚政治制度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2、杨鸿年《汉魏制度丛考》,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

3、祝总斌《两汉魏晋南北朝宰相制度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

4、严耕望《中国地方行政制度史·甲部·秦汉地方行政制度》,中研院历史语言研究所专刊45A,1961

5、阎步克《品位与职位:秦汉魏晋南北朝官阶制度研究》,中华书局,2002

6、阎步克《从爵本位到官本位:秦汉官僚品位结构研究》,三联书店,2010

7、西嶋定生《中国古代帝国の形成と構造:二十等爵制の研究》,中译本中华书局,2004

8、渡辺信一郎《漢代国家の社会的労働編成》,收入《殷周秦汉史学的基本问题》,中译本中华书局,2008

八、汉武帝的攘外与安内

1、田余庆《论轮台诏》,氏著《秦汉魏晋史探微》(重订本),中华书局,2004

2、逯耀东《抑郁与超越:司马迁与汉武帝时代》,三联书店,2008

3、陈苏镇《汉代政治与〈春秋〉学》,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1

4、西嶋定生《秦漢帝国》,讲谈社学术文库,1997

5、西嶋定生《武帝之死》,《日本学者研究中国史论著选译·第三卷》,中华书局,1993

6、渡辺信一郎《汉代的财政运作和国家物流》,《日本中青年学者论中国史·上古秦汉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

九、王莽崛起与外戚政治

1、陈苏镇《〈春秋〉与“汉道”:两汉政治与政治文化研究》,中华书局,2011

2、牟润孙《汉初公主及外戚在帝室中之地位试释》,氏著《注史斋丛稿》,中华书局,1987

3、下倉渉《漢代の母と子》,《東北大学東洋史論集》8,2001

4、侯旭东《汉魏六朝父系意识的成长与“宗族”》,氏著《北朝村民的生活世界——朝廷、州县与乡里》,商务印书馆,2005

5、阎爱民《汉晋家族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6、徐冲《从“外戚传”到“皇后传”:历史书写所见“汉魏革命”的一个侧面》,《早期中国史研究》1,2009

十、西汉后期的复古改制

1、阎步克《士大夫政治演生史稿》第九章《“奉天法古”的`王莽“新政”》,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

2、陈苏镇《汉代政治与〈春秋〉学》第四章《西汉后期和王莽的改制运动》,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1

3、甘怀真《西汉郊祀礼的成立》,氏著《皇权、礼仪与经典诠释:中国古代政治史研究》,华东师范大学,2008

4、西嶋定生《皇帝支配の成立》,氏著《中国古代国家と東アジア世界》,东京大学出版会,1983

5、渡边信一郎《中国古代的王权与天下秩序》第三章《天下观念与中国古典国制的成立》,中华书局,2008

6、金子修一《古代中国と皇帝祭祀》,汲古书院,2001

十一、东汉王朝的建立

1、阎步克《士大夫政治演生史稿》第十章《儒生与文吏的融合:士大夫政治的定型》,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

2、陈苏镇《汉代政治与〈春秋〉学》第五章《汉室复兴的政治文化意义》,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1

3、胡宝国《汉代政治文化中心的转移》,氏著《汉唐间史学的发展》,商务印书馆,2003

4、西嶋定生《秦漢帝国》第七章《後漢王朝の成立》,讲谈社学术文库,1997

5、宇都宫清吉《刘秀与南阳》,《日本学者研究中国史论著选译·第三卷》,中华书局,1993

6、渡边信一郎《中国古代的王权与天下秩序》第三章《天下观念与中国古典国制的成立》,中华书局,2008

十二、东汉地方社会的秩序

1、严耕望《中国地方行政制度史(甲部)——秦汉地方行政制度》,(台湾)中研院历史语言研究所专刊之45A,1961

2、杨鸿年《汉魏制度丛考》,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

3、胡宝国《〈史记〉与战国文化传统》,氏著《汉唐间史学的发展》,商务印书馆,2003

4、周长山《汉代地方政治史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

5、陈直《望都汉墓壁画题字通释》,收入氏著《文史考古论丛》,天津古籍出版社,1988

6、紙屋正和《秦汉时期县长吏任用形态的变迁》,《日本中青年学者论中国史·上古秦汉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

7、富谷至《木简竹简述说的古代中国》,人民出版社,2007

十三、东汉后期的政治冲突

1、钱穆《国史大纲》,商务印书馆,1994

2、杨鸿年《汉魏制度丛考》,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

3、安作璋、熊铁基《秦汉官制史稿》,齐鲁书社,2007

4、祝总斌《两汉魏晋南北朝宰相制度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

5、唐长孺《九品中正制度试释》,氏著《魏晋南北朝史论丛》,三联书店,1955

6、唐长孺《东汉末期的大姓名士》,氏著《魏晋南北朝史论拾遗》,中华书局,1983

7、川胜义雄《六朝贵族制社会研究》第一编《贵族制社会的形成》,中译本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

8、阎步克《孝廉“同岁”与汉末选官》,氏著《乐师与史官:传统政治文化与政治制度论集》,三联书店,2001

十四、帝国与边境:五胡时代的序幕

1、王明珂《游牧者的抉择:面对汉帝国的北亚游牧部族》,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2、西嶋定生《秦漢帝国》,讲谈社学术文库,1997

3、严耕望《中国地方行政制度史(甲部)——秦汉地方行政制度》,(台湾)中研院历史语言研究所专刊之45A,1961

4、马长寿《北狄与匈奴》,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5、马长寿《氐与羌》,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6、罗新《匈奴单于号研究》,氏著《中古北族名号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7、田余庆《拓跋史探》,三联书店,2003

8、王明珂《华夏边缘的漂移:谁是羌人》,氏著《华夏边缘:历史记忆与族群认同》,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十五、中平六年与汉魏革命

1、唐长孺《东汉末期的大姓名士》,氏著《魏晋南北朝史论拾遗》,中华书局,1983

2、川胜义雄《六朝贵族制社会研究》第一编《贵族制社会的形成》,中译本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

3、杨鸿年《汉魏制度丛考》,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

4、祝总斌《两汉魏晋南北朝宰相制度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

5、方诗铭《曹操·袁绍·黄巾》,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

6、柳春新《汉末晋初之际政治研究》,岳麓书社,2006

7、于涛《三国前传:汉末群雄天子梦》,中华书局,2006

8、徐冲《关于曹魏的侍中尚书》,《国学研究》16,2005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家乡文化作文 我的天空作文 七年级作文600字 同学情作文 写长城的作文 打扫卫生的作文 写景的作文怎么写 七年级600字作文 故乡作文600字 英语作文70词 最喜欢的动物作文 坐飞机作文 做手工作文 放假作文 天安门作文 我长大了的作文 万里长城作文 英语建议信作文 一年级作文100字 假期作文400字 中国文化作文 关于书籍的作文 春节作文200 研学之旅作文 写食物的作文 关于美景的作文 传统文化英语作文 一封家书作文 春天的美景作文 我的家乡作文三年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