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中考语文记叙文常考类型解题方法及例题

2021-05-28 16:05:02
相关推荐

中考语文记叙文常考类型解题方法及例题

一、常考的题型

1、标题的含义是什么?

2、标题的作用是什么?

3、为什么设这个标题?这个标题好不好,好在哪里?

二、分析标题的含义

1、 表层含义:标题的字面含义、在文中的含义; 深层含义:引申义、比喻义、象征义

2、标题如果是比喻性的,文中往往不是围绕标题的字面含义来展开叙述,我们应该联系文章的具体内容,弄清比喻义或象征义,这样我们就可以领悟出标题的深刻含义

三、题目作用的归类:记叙文题目的作用常见的有以下几类:

1、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2、作为文章线索(文章情节围绕这一线索展开)。

3、作者感情的出发点。

4、修辞(具有象征意义、语带双关、比喻、拟人)

5、是全文的“文眼”(提示文章中心)。

6、吸引读者兴趣。

[注]1、一个标题往往同时具备多种作用,答题时要作全面的分析。

2、题目中运用修辞的,要还原它的本义后再分析作用。

[提示]文章的题目如果是一个人,或是一件物品,或是一个内涵丰富的动作等,很可能就是该文的行文线索。

四、具体解析标题的含义

例1《走一步,再走一步》

表层含义:父亲鼓励我一步步走下悬崖

深层含义 :大目标化解成小目标,一个个击破,取得最后成功。

解析:揣摩标题关键字“走”,联系文章内容看文题指的是:全文写“我”爬上悬崖却恐惧得不敢爬下来,后来是在父亲指点鼓励下“我每次只移动一小步,慢慢爬下悬崖。”

结合文末主旨句分析,“每当我感到前途茫茫而灰心丧气时… …我提醒自己,不要想着远在下面的岩石,而要着眼于那最初的一小步,走了这一步再走下一步,直到抵达我所要到的地方。”因此文题具有更深层的含义,暗含人生哲理。

例2《爸爸的花儿落了》

表层含义:夹竹桃凋谢

深层含义:父亲去世,也预示我长大了

解析:揣摩标题关键词“花儿落了”。文题一语双关。“爸爸的花儿落了”一方面实指夹竹桃的败落,一方面象征天性爱花的爸爸的辞世。

结合文末主旨句揣摩标题深意,“走过院子,看那垂落的夹竹桃,我默念着:爸爸的花儿落了。 我已不再是小孩子。” 因此文题也暗含着另一层含义:我在爸爸去世之时,终于体会到自己已经长大了,不再是小孩子了。

例3《变色龙》

表层含义:善于变色的蜥蜴

深层含义:见风使舵的沙皇警察

解析:揣摩标题关键词“变色”

变色龙是蜥蜴类的一种,能随时改变皮肤的颜色,以适应环境的需要。联系课文内容,小说主人公奥楚蔑洛夫警官在处理狗咬人事件中围绕“小狗的主人是谁”态度发生五次变化,这种反复无常的态度和变色龙极为相似。 因此,文题的含义其实是指像奥楚蔑洛夫这样见风使舵、趋炎附势、媚上欺下的沙皇警察。(结合主旨)

例4 课文《我的第一本书》

“我的第一本书”仅仅指那半本课本吗?你还可以作怎样的理解?

解析 揣摩标题关键词“第一本书”,联系文中内容(第一本书不同寻常的经历),结合相关抒情议论的句子,理解这第一本书蕴含的深意。我的第一本书不仅仅指那半本课本,也指“我”人生的第一课。这人生的第一课,蕴含着生活的艰辛,人间的温情,同学的友谊和上学的乐趣。它既是求知的第一本书,更是人生的第一本书。

例5

《背影》:答: 1)充当全文线索; 2)抓住外貌特写镜头来表现父子深情。

《阿长与〈山海经〉》:1)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突出阿长为我买《山海经》这件事;2)表现阿长真诚、善良和乐于助人的品质;3)表达“我”的感激和怀念之情。

《心声》:1)语带双关——表层意义是李京京在课堂上十分渴望读课文。2)深层意思是需要得到老师和同学的肯定、理解和尊重;3)需要父母和好,家庭温暖,需要亲情和友情。

例题精析:

钟点工的三千元晚宴

那天,她被邀请去吃饭。

是她的主人邀请她去吃饭,她听儿子说,那里的饺子特别好吃,当然,儿子也没有吃过,是班里的同学说的。

她一直很自卑,不善言辞。给儿子去开家长会时,总是一言不发的那个。儿子鼓励她说,妈,你应该笑啊,你笑时多好看啊。

儿子虽然出身寒微,可是一直很努力。她也总包饺子给儿子吃,但儿子说,他的同学们说了,那里的饺子好吃极了。说这话的同学,家里的父母不是有钱人就是当官的,只有儿子,是没有机会去那样的饭店的。

因为,她只是一个清洁工,有时间的时候,给有钱人家做钟点工。她的儿子和这家女主人的儿子居然在同一所学校就读。

女主人开着本田车,和她一样的年龄,可穿的衣服十分昂贵,哪一件都要几千块。有一次她给女主人洗衣服,一不小心把真丝的衣服烫坏了,女主人发了很大的火,她想辞职,可女主人说:“你老实,还勤快,别辞职了,算我不对。”

她没有想到女主人会请她吃饭。

正是母亲节。女主人说,“你打车到丽晶饭店207等我,我一会儿就到。”她哪里舍得打车,还是坐了公共汽车,然后又倒了一次车,下车后又步行了一里多地。

丽晶饭店在这个城市的边上,豪华而充满了浪漫气息,里面种满了高大的热带植物,她进去就蒙了。服务生把她引到207,她进去,看到一屋子女人,华衣丽影,只有她,寒酸地站在那里。

有人说:“你是谁呀?走错门了吧,是不是打扫房间卫生的?”

“这是207吗?”她问。“是呀,你找谁?”她正茫然拘束间,女主人到了,她拉着她的手说:“这是我的朋友,今天母亲节,和我们一起过个节。”

很显然,她不是这类人,她们都有车有很体面的工作,或者老公是这个局那个局的局长。她没有老公,老公前年出车祸死了,她只是一个人,带着一个l2岁的孩子。

“来,坐,”女主人拉着她的手说:“来,你点菜。”她有些发傻,因为她从来不会点菜。

她也去过饭店,带着儿子,一张嘴就是鱼香肉丝,八块钱,一大盘子,儿子馋了的时候,她就带着他去吃。

现在,面对眼花缭乱的菜谱,她摆着手说:“不会,我不会点。”

她是真的不会点。

女主人熟练地点着菜,那些菜名她听也没听过,那些客人们还在悄悄地观察她,议论她。菜上来之后,她看到一盅粉丝一样的东西,她说:“这粉丝味道好。”所有人都笑了,她也跟着笑。女主人说:“那是鱼翅呀。”她的脸红了,她们相互敬着酒是洋酒,她也喝了一点儿,一下就呛了,洋酒怎么会这个味道?还这么贵?!她实在是想不清楚。

主食上的是饺子,各种各样的饺子,的确是好吃,她吃得很多,最后都吃撑了。到现在,她仍然不明白女主人为什么请她,为什么让她和这些有钱的女人们在一起?

散了的时候女主人让她把饺子和剩菜打了包,开车送她回家。她小心翼翼地问:“这一桌子菜多少钱啊?”女主人说:“没多少,三千多。”她出了一身冷汗,三千多,那得包多少饺子吃啊?

她婉转地问女主人为什么请她,女主人说:“没事,今天母亲节,也是你的节日,就是在一起吃个饭。”

回到家,饺子还热着,她叫儿子:“快来吃,丽晶的饺子,你最想吃的!”儿子说,是不是谁带你去的,她说:“是呀,你怎么知道?”

儿子说:“有一次我去她家里找你,你不在,我遇到她.她问我,母亲节快到了,你想送给你妈妈什么礼物?我想了想,我也没钱呀,我就和她说,如果有钱,我就请你去丽晶饭店吃饭。”

儿子还说,当时女主人摸了一下他的头,然后说:“你的愿望会实现的。”

她知道女主人为什么请她吃饭了,因为,她满足了一颗少年的心;她要向人们证明:天下所有的母亲都是平等的,无论贫贱富贵。

就是从那天起,她不再自卑。扫大街怎么了?没有老公怎么了?她是一个母亲,和天下所有的母亲一样,她有爱,有自尊,有听话好学的儿子,还有一个理解她的女主人。

她应该做一个自信的母亲,好好地生活,为了儿子,为了自己,为了女主人的那片苦心。

(选自2010年第7期《微型小说选刊》 有删改)

12.小说中女主人为什么要请钟点工赴豪华晚宴?(2分)

13.根据小说情节,说说女主人是怎样一个人,她最宝贵的品质是什么?(4分)

答:

14. 小说第三段为何要写到钟点工的自卑?(3分)

答:

15.小说的主人公是谁?请说明理由。(3分)

答:

16.小说的标题好不好?为什么?(2分)

答:

参考答案:

12.(2分)满足少年的心愿;她向人们证明,天下所有的母亲都是平等的,无论贫贱富贵。

13.(4分)钟点工烫坏衣服要辞职,女主人挽留;女主人还请她赴高档晚宴;可以看出女主人是一个善良、富有同情心的人;她最宝贵的品质是虽富有,却能平等待人。

14.(3分)为了与后面钟点工变得自信形成对比;突出了女主人关爱的激励作用;深化了主题。

15.(3分)女主人。因为小说主要刻画了她的善良;颂扬了她的平;等待人的品德。

16.(2分)好;因为题目存在强烈反差,设置了悬念,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

破茧成蝶

①乡居年代,我曾在蚕房里住过两年,我洞悉蚕在其生命轮回过程中每一个隐秘的细节。由黑珍珠一般的子儿,到肉嘟嘟的蚕儿,到沉睡茧中的蛹,最后羽化成蛾,这个神秘的精灵就完成了一次生命的变异。

②观察这样的过程是需要耐心的。不过,我愿意等,我始终认为,这样的等本身就是诗意的。当可爱的蚕儿吸取了充足的甘露润泽之后,便用生命的丝线织茧而栖,沉沉而睡。生命被无尽期的黑暗覆盖,沉埋于寂静之中。其实,它是在做一个坚实的梦,蕴蓄着一次生命的复活。

③终于,它咬破自己织制的茧子,出来了,由蛹化蛾,完成了生命本质的飞跃,给我惊喜的震颤。请原谅我的固执,让我称它为蝶。因为它让我想到化蝶的传说。我想,这个细小的生命,它短暂的沉睡,类似于一次死亡。而当它痛苦地咬破自己织制的茧,羽化成蝶,就完成了生命的复活。这个小精灵,在其短暂的一生中,是那么专注于自己的生命,用重生来拒绝死亡,穿越了生死的界限,让生命得以绚烂。透过它的生命过程,从某种性质上说,它接近于神话中涅磐的凤凰

④我感动于破茧成蝶带来的美学意蕴。很多时候,我看着它振动透明的薄翼,时而以舞者的姿态翩飞于屋檐下,时而款款行走于墙壁之上。这只蝶使我的思绪得以穿越虚与实的空间。我在想,当初它的.沉睡,就是在做着一个蝶梦,一个死与生相连的梦。这个梦既洋溢着古典的气息,又充满着生命的哲思。

⑤其实在生活中,很多时候,我们就如那小小的蚕儿,经常会陷于一种生存的窒息状态,或是处于绝望的境地。对于我们个体生命而言,有时心灵也会结上一种“茧”。如果我们能用心去咬破自己构筑的外壳,尽管这一过程会很痛苦,但于生命的重生,它又实在是一种必须。

⑥所以破茧成蝶,是人生的一种境界。能够破茧成蝶,就会重获生命的欢愉和快慰。

20.选文的标题“破茧成蝶”,请你结合全文谈谈你对这一标题内涵的理解。(2分)

答:(1)

(2)

21.第4自然段画线句中,“我”的思绪在“虚”与“实”之间的“穿越”,既指认识上由感性到理性的 过程,又指写作上由此及彼的 过程。(3分)

22.第3自然段“化蝶的传说”指的是什么故事,引用它的目的是 。(3分)

23.第5自然段划线句是说“我们”犹如“蛹”处于 之时,而“我们”要想“破茧成蝶”,必须 。从这里,我们可以获得什么样的启示。(4分)

24.明朝诗人于谦《石灰吟》诗云:“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石灰曾在深山,像蚕一样“被无尽期的黑暗覆盖,沉埋于寂静之中”,它在经历“千锤万凿”“烈火焚烧”,甚至“粉身碎骨”的“痛苦”考验之后,才赢得了“清白”昭世的美誉。这首诗与《破茧成蝶》一文同样采用了“托物言志”的手法,所言之“志”是否完全一样?你认为《石灰吟》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志?(4分)

参考答案:

20.(1)沉睡茧中的蛹,咬破自织之“茧”,羽化成蛾。(1分)

(2)个体生命挣脱自织之“茧”,获得重生。(1分)

21.(1)升华(飞跃)(1分) ;(2)联想(类比)(1分)

22.(1)梁山伯与祝英台为爱殉情,双双化蝶。(1分)(2)丰富文章的内容,增强文章的诗意美。(2分)

23.(1)织茧而栖,沉沉而睡(沉睡茧中)(两者任选其一即可)(2)突破自织之“茧”,从生存的窒息或绝望境地中走出来。(1分)(3)只有不断突破、超越自身或外在的障碍,才能实现自我生命的不断更新和升华。(2分)

24.不完全一样。(1分)虽两者遭遇困境、甘受考验,但《石灰吟》通过对石灰的赞美,着重表达了自己要以石灰为榜样,能经得起任何严酷的考验,做一个无比坚强、正直清白的人。(关键答对《石灰吟》所言之“志”,给3分以上)

访 兰

父亲喜欢兰草,过些日子就要到深山中去一趟,带回些野兰来栽培。几年之间,家里庭院就有了百十个品种,像要做一个兰草园圃似的。方圆十几里的人都跑来玩赏。父亲不但不以此得意,反而倒有了几分愠怒。此后进山去,便不再带回那些野生野长的兰草了。这事很使我奇怪,问他,又不肯说:只是又一次进山的时候,特意招呼我说:“访兰去吧!”

我们走了半天,到了山的深处。那里有道瀑布,十几丈高地直直垂下,老远就听到了轰轰隆隆地响,水沫扬起来,弥漫到半空,日光在上面浮着,晕出七彩迷离的虚幻。我们沿谷底走,便看见有很多野兰草,盈尺高的,都开了淡淡的兰花,像就地铺了一层寒烟。香气浓极了,气浪一冲,站在峡谷的任何地方都闯到了。

我从未见过这么清妙的兰草,连声叫好,便动手要挖起一株来。我想,父亲会培育这仙品的——以前就这么挖回去,经过一番栽培,就养出了各种各样的品种、形状的呢。

父亲却把我制止了,问道:“你觉得这里的兰草好呢,还是家里的那些好?”

我说:“这里的好。”

“怎么个好呢?”

我却说不出来。家里的的确比这里的好看,这里的却远比家里的清爽。

“是味儿好像不同吗?”

“是的。”

“这是为什么?一样的兰草,长在两个地方就有两个味?”

父亲说:“兰草是空谷的幽物,得的是天地自然的灵气,长的是野山水畔的趣姿:一栽培了,便成了玩赏的盆景。”

“但它确实叶更嫩,花是繁大了呀。”

“样子似乎是,但美得太甜、太媚,格调也就俗了。”

父亲的话是对的,但我却不禁惋惜了:这么精神的野兰,在这么个空谷僻野,叶是为谁长的,花是为谁开的,会有几个人知道而欣赏呢?

“这正是它的不俗处。它不为被欣赏而生长,却为着自己的特色而存在着。所以它才长得叶纯,开得花纯,楚楚的有着它的性灵。”

我再也不敢去挖野兰了。高兴着它的这种纯朴,悲叹以前喜爱着它却无形中毁了它。

父亲拉着我坐在潭边,我们的身影就静静地沉在水里。他看兰,也在看我,说:“做人也是这样啊,孩子,人活在世上,不能失了自己的真性,献媚处事,就像盆景中的兰草一样,降低了品格。低俗的人是不会对社会有贡献的。”

我深深地记着父亲的话。从那以后,已经是十五年过去了,我一直未敢忘。(选文有改动)

1.文章中最能体现野兰特色的一个词是:__________.

:纯朴。

2.对文章中“一样的兰草,长在两个地方就有两个味?”中的“昧”,你是如何理解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里的“味”既指气味,同时还指兰草的品格、气质(答对1点给1分)。

3.简要分析第一段中画线句子所包含的意思。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父亲喜爱兰草并不是供人玩赏,供人玩赏的兰草就失去了真性,降低了品格,变得低俗。

4.第二段的景物描写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描写兰草的生长环境,衬托野兰的高雅不俗;为后文赞美野兰作铺垫(答对1点得1分,答对2点得3分)。

5.下面是关于“访兰”过程中父子对话的分析,选出分析不恰当的一项,并说明理由。

A.通过对话,对野生兰草和栽培兰草作对比,既照应开头,又为后文议论作铺垫。

B.通过对话,具体写出野生兰草和栽培兰草的不同特点,寓褒贬于对话之中,发人深思。

C.通过对话,交代了“访兰”的具体内容与“我”认识到野生兰草的特性,并因此而惋惜。

D.通过对话,揭示了父亲约“我”“访兰”的目的,写出“我”的感情和认识的变化。

答:选项是

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惋惜是因为野兰生长在幽谷而不被众人所知,并不是因为认识到了它的特性。(选对1分,说明理由正确得2分)。

6.文章主要写的是对“兰草”的欣赏、品评,可文题却用“访兰”而不用“赏兰”,为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访”有寻求的意思,对兰草的寻访表明了“父亲”与“我”对兰草的高雅、纯朴品格的敬仰,同时用一“访”字,把兰草人格化,从而更突出了兰草的象征意义。

7.简要分析作者借“兰草”这一事物,揭示了怎样的人生哲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个人只有保持纯真质朴的品格,不献媚,不低俗,才能为人们所敬重,才能有益于社会。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三年级下学期作文 自强不息作文素材 描写小兔子的作文 我渴望作文600字 英语电影影评英语作文 100字作文摘抄 六一的作文400 介绍动物的英语作文 横式结构作文 洗碗作文300字 鲁迅故居作文 家风作文300字 学生作文网 巴西龟 作文 小学三年级英语作文 写事作文700字 植物生长过程作文 对未来的憧憬作文 假期旅行英语作文 心中的美景 作文 我最欣赏的人作文 让世界充满爱 作文 高考英语作文预测 小学二年级作文怎么写 哈利波特英语作文 不一样的世界作文 关于思念的作文 狮子林作文 青春风采作文 家规家训家风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