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小学科学教学设计的规范化及学科化论文

2021-06-09 09:35:02
相关推荐

小学科学教学设计的规范化及学科化论文

摘要:在新课改的今天,小学学科的教学设计已经经历了无数的变革。笔者在教学的基础上,重点论述了小学科学教学设计中呈现的规范化与学科化的缺失问题,进一步针对这个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建议,希望进一步拓展对科学知识的理解,彰显小学教学设计的学科性,促进小学科学教学设计的规范化。

关键词:小学学科;教学设计;规范化;学科化

在新课改的要求下,教学设计已经发展为一门实践性和应用性很强的学科。那么什么是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在教学理论的指导下对教学中的各个环节进行具体的设计,让课堂的学习效果达到最好。一堂课的好坏,关键在于教师教学设计。教学设计好,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可以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的兴趣。教学设计可以体现一个教师的教学素质,也是一个教师重点学习的地方。但是在真正的小学科学的教学中,部分教师的教学设计存在着严重的非规范化和非学科化,因此就需要深入分析这个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

一、小学科学教学设计的规范化与学科化的缺失问题

笔者在小学科学的教学实践中发现了一些规范化和学科化缺失问题,我们应该引起重视。(一)规范性缺失教学设计就是在教学理论的指导下,教师根据课程的需要以及学生的特点等设计属于自己的课堂,使课堂能够按照教师设计的一样进行。有了好的教学设计,教师上课就可以自然流畅,学生的配合度也会很高。但是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有的却不遵守科学的规范性,上课表现的很随意。科学讲究的是要有一定的规范,而且有一定的程序。但是教师在教学中,会先介绍科学的内容,后介绍科学的背景,这样就会导致课堂教学的混乱,也就是教学设计的混乱。这说明教师对科学知识的不了解和教学过程的不熟悉,但是这样会影响教师教学的效果和学生学习的效果。这样就达不到教学的目标,影响教师在学生中的信誉度,对教师以后的教学产生很多不好的影响[1]。(二)学科性缺失教师在小学科学的的教学设计中,不注意科学的学科性,认为科学是无关轻重的。科学相对于数学、英语、语文来说,确实属于第二学科,但是科学作为一门学科,也是具有学科性的。教师在教学设计时,对于科学中的一些要素的概念模糊不清,对于其真实的含义表述不清,这就导致小学科学的学科性缺失。正因为面对的群体是小学生,教师才更应该注意科学的学科性,让科学中的概念、解释、现象等能够清楚地展示给学生,让学生能够真正学到知识,进而增加对科学的重视。

二、小学科学教学设计的规范化与学科化的解决策略

(一)加强对科学的理解,打造优质的教学设计任何的实践只有在充分对其理解的基础上才能实现对其优质的设计,所以小学科学的教学设计也不例外。作为小学科学教师,只有在充分理解科学的基础上,更重要的是要有自己的独特的理解,才可以打造好的教学设计。教师要有坚实的科学的基础,仔细的研读小学科学的教学目标和教学理论,分析小学科学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如果缺乏对学科知识的深入理解,教师就无法有效地传递特定学科的中心思想、原理和基本概念,也不能为教师自己或学生所理解,很难想象在这样的情况下能进行有效的教学活动。只有当教师对科学有了深入的了解,才能对学生有详细的介绍,让学生跟上教师的节奏,学习小学科学[2]。

(二)重视教学设计,完善课堂规范性教学设计是连接教师和学生重要的纽带,因此教师要重视教学设计。教师要有宏观的实践,充分运用系统化的原则,把小学科学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群体等联系在一起。因为教师是课堂的主导者,尤其是小学科学的课堂,教师应该扮演引导者的角色,让学生能够顺着教师的思路走下去。教学设计要考虑到多方面的事物,这就需要教师有很强的宏观能力,对课堂上可能出现的现象有一个详细的.设计,做到心中有数。比如教师在教学“氧气”的时候,除了基本的我们生活需要氧气外,有的学生可能会问到“无氧的状态是什么样子”,这个时候教师就要在教学设计中考虑到这个问题,并在上课的过程中,准备充分的道具。只要这样,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不断地完善自己的教学设计,考虑到在教学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一系列问题,这样才可以让学生获得更多的知识,对科学感兴趣[3]。

(三)引入研究性学习教师在教学设计中要引入研究性的学习机制,让学生在讨论中逐渐获得对知识的学习,在实地的研究中实践科学的知识。研究性学习可以分为两个方面:课堂研究性学习和课下研究性学习。课堂研究性学习主要针对的就是教师运用课本中出现的图画与文字,在课堂上提出相应的问题,由学生经过充分的、激烈的讨论后找到问题的答案。比如:(1)小学科学中动植物的分类及属性?(2)我们每天吸氧气,大气中的氧气会不会较少?(3)水蒸气都去哪儿了?等等这些问题。教师通过PPT的方式向同学们展示这些问题,并将学生分成若干组,由学生讨论,得出答案,最后由教师进行点评。课下研究性学习主要是教师让学生在生活中对课上学到的知识进行亲自实践。因为我们学到的知识就是为了我们更好的生活,就是用来指导实践的。比如,小学生可以在夏天到柳树荫下感受树叶的蒸腾作用;在家里水壶上观察水蒸气现象等,这样学到的知识才是有用的[4]。

(四)作业的规范性和学科性教师的教学设计中一定会涉及到课后的作业,因此,课后的作业在设计上一定要设计合理,符合小学生的特点,既不要太多,给学生造成压力,也不能太少,使学生失去兴趣。因此,教师一定要注意作业的规范性和学科性,作业要有针对性和适当性,让学生能够认识到科学的重要性,而不是因为它是副科就忽视它。这对教师又是一个非常大的挑战。

三、总结

作为小学科学教师,我们在教学的实践中,一定要注意教学设计的质量和实用性,使其适用于自己的课堂;同时教师也要不断地对自己的教学设计和课堂效果进行反思。科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教师一定要抓住这一特点,在教学设计中加强小学生对科学的实践性,使其在真实的教学环境中做到对知识的学习。

参考文献

[1]黄晓钰.支架式教学模式在小学科学中的教学设计[J].读与写(上,下旬),2013,14(09):1-2.

[2]黄晓,孙丽伟.小学科学教学设计的规范化和学科化[J].全球教育展望,2014,23(04):111-120.

[3]张祖忻,章伟民,刘美凤.教学设计:原理与应用[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107-108.

[4]何克抗.教学系统设计[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94-95.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关于冬天的作文 清洁工作文 状物作文 优秀作文开头 春的作文 感恩父母作文300字 三年级植物作文300字 我的家乡作文200字 六年级第一单元作文 榜样的力量作文 关于雨的作文 写猫的作文 植树作文 作文书 关于爱的作文400字 我的好朋友英语作文 借物抒情的作文 童年的回忆作文 托物言志作文 超越作文 英语作文模板 六年级 作文 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作文 myself作文 春节作文450字 感恩的心作文 关于秋天的作文 初二作文600字 家庭作文 坚守作文600字初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