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长春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军需处长》的教学设计

2021-06-12 13:50:01
相关推荐

长春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军需处长》的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13个生字,正确读写下面词语:“冰坨、呼啸、恶劣、残酷、袭击、严峻、覆盖、晶莹、丰碑”等。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3.深刻领会文章所表达的思想内容,从中受到感染和教育;正确理解“丰碑”的含义。

4.学习作者按照思想感情发展变化的脉络进行记叙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

重点是在读懂课文理解内容的基础上,体会课文的叙述顺序,引导学生初步领会文章先抑后扬及侧面描写的表现手法;难点是理解“丰碑”的含义。

教学准备

幻灯片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在海拔2000多米的云中山上狂风呼啸,大雪纷飞,红军队伍在冰天雪地里艰难地前进,他们可能吃不上饭,可能睡雪窝,可能一天要走一百几十里路,可能遭到敌人的突然袭击。将军在思索着,这支队伍能不能经受住这样严峻的考验呢?这节课,就让我们带着同样的思索来学习一篇课文“丰碑”。(教师板书课题)

二、教师范读课文

学生注意生字及自己不认识的字的读音,标出自然段序号。

三、学生朗读课文

1.集体朗读,读准字音,语句通顺。

2.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

3.投影本课生字,让学生做填空练习。

4.正确理解下列词语:

丰碑:高大的石碑,比喻不朽的杰作或伟大的功绩。

袭击:本课指出其不意的打击。

恶劣:非常不好,很坏。

严峻:严肃、严厉。

覆盖:遮盖。

晶莹:光亮而透明。

冰坨:成堆的冰块。课文把云中山比作大冰坨,说明天气非常寒冷。

安详:形容人的表情平静,动作从容不迫。

考验:通过具体事件、行动或困难环境来检验是否正确。

镇定:遇到紧急的情况不慌不乱。

5.再读课文,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作者是按什么顺序来写的?

四、自学课文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看看还有什么不懂的问题,在小组讨论后,把认为有价值的记录下来。

可能会有这样几个问题:

1.在整篇文章中,将军的态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为什么?

2.文章开始描写了天气的寒冷,这一内容有什么作用?(或:为什么说红军队伍面临的考验是严峻的?)

3.为什么说大雪覆盖的军需处长成了一座晶莹的丰碑呢?

五、研究问题

1.自读课文,思考上面的问题

2.小组讨论,互相交流:以4人为一小组,可选一组长进行组织,争取小组成员都参与讨论。

3.交流讨论结果

(l)先通过理解第l-2自然段,明确为什么说红军队伍面临的考验是严峻的。先理解什么是“严峻的考验”,然后从环境恶劣、装备差这两方面理解考验的严峻。(抓重点词:①4个“可能”;②大冰坨、狂风呼啸、大雪纷飞③通过理解将军的一句话,体会他的心情。

(将军很担心,说明考验的确严峻。)

(2)了解军需处长牺牲时的形象。

①理解“单薄破旧”的含义。②启发学生联系前两自然段谈。(天气冷,装备差。)感情朗读第7自然段

(3)理解将军的心情

①结合第8-12自然段,谈谈:面对这位冻僵的老战士,将军的心情是怎样的?(先概括地说,将军先愤怒了,后又被感动了,再联系有关词句重点理解。主要抓“吼道”、“红着眼睛”、“豹子”、“抖动”等词。)

②感情朗读第8-10自然段。(体会将军愤怒的心清。)

③当将军知道被冻死的就是军需处长时,他久久地站在雪地里,他在想什么呢?

(4)理解描写军需处长死去时的神态的语句,体会他的献身精神。

①再次显示大雪覆盖军需处长的画面,结合语言文字谈谈从哪儿看出来被冻死的军需处长的神态很镇定、安详?(引导学生结合描写军需处长动作的句子来谈。)

②再谈谈他为什么会这么镇定和安详?

(5)体会军礼的庄严及将军由衷的崇敬之情。

①句子对比

a.他举起右手,敬了一个军礼。

b.他缓缓地举起右手,举到齐眉处,敬了一个军礼。

②通过说这两句话有什么不同,体会军礼的庄严。

③感情朗读第11-12自然段。

(6)理解“丰碑”的含义:

①联系第13自然段,再结合上文,谈谈为什么被大雪覆盖的军需处长成了一座晶莹的"丰碑(先理解“丰碑”的意思,再说说为什么是晶莹的丰碑;从外表和精神两方面来体会。)

②结合最后一自然段理解战士们的脚步声为什么是“沉重而坚定”的。

(沉重:失去军需处长心情沉重;坚定:a.为军需处长的精神感动和鼓舞;b.充满必胜的信心。)

③理解最后一句话

六、总结

是啊,这座晶莹的丰碑不仅感染了将军,感染了这支队伍,也深深地感染了我们,让我们把这座晶莹的丰碑牢牢树在心中。

板书计划

军需处长

丰碑 袭击 恶劣 严峻 覆盖

晶莹 冰坨 安详 考验 镇定

可能……可能……可能……可能……

这支队伍能不能经受住这样的考验呢?

如果胜利不属于这样的队伍,还会属于谁呢?

第二课时

一、创设情境,谈话导入新课

1.播放多媒体音乐与画面,利用导语引入新课。

2.通过这种音乐和谈话,你觉得应用怎样的情感来学习本文?

二、渲染气氛,唤起情感,感知全文

1.边看录像边复习旧课

2.师生配乐(演示课件)朗读三、四段,学生边听边思考:课文为什么

以《丰碑》为题?

三、抓住重点,以读悟文,想象语境,用心感受

1.学习第三段第一片段

(1) 当将军听到有人冻死,他为什么愣了一下?(感到突然,更使将军担

心队伍的生存。)

(2) 当他块步走进人群中,他看到了什么(演示多媒体课件,请学生配乐

朗读第七自然段,语调缓慢、悲壮。)---思考:镇定、安详这两个词说明了什么?(说明军需处长舍己为人、视死如归)

(3) 请你想象一下:从军需处长那微微向前伸着的手,你可知道他当时可

能想干什么或说什么?(学生想象略)

2.第二片段

(1) 当将军看到这些情景之后,显得怎样?要带着怎样的感情朗读8、9、

10自然段?(声调稍高、语速稍快、情感悲痛气愤)

(2)从这几个自然段你觉得哪几个词用得好,体会到了什么?(如:抽动

抖动……用得好,说明将军内心十分悲痛气愤,恨不得枪毙军需处长,足见将军对战士的热爱。)

3.第三片段

(1)当将军知道这人就是军需处长时,他为什么愣住了?(演示多媒体课

件,让学生配乐朗读第11、12、13自然段并思考,语速缓慢,由悲痛到激动。因为将军错怪军需处长心里感到惊讶、内疚,又为牺牲了这么可爱的战士而感到悲痛、崇敬。)

(2)用“湿润”、“晶莹”各说一句话,教师适时点评

(3)你是怎样理解“他成了一座晶莹的丰碑”这句话的?(实际是指军需处长那舍己为人、视死如归的精神永远活在人的心中是一块不朽的丰碑。)

4.第四段---你觉得应该怎样朗读文中最后一句话?为什么?(小组读、

品,教师小结,集体有感情朗读--用肯定的语气读,将军的任何忧虑担心都不复存在,因为这支队伍聚集了勇于献身的干部战士,一定能经受住考验,胜利一定属于这支队伍。(那声音‖似乎在告诉人们:如果‖胜利不属于这样的队伍,还会‖属于‖谁 呢?--〈课件演示〉)

四、再设情境,升华情感

1.观看录影歌曲《哥哥》,升华情感,谈感受或提问题

2.教师小结

五、布置作业

1.背诵课文

2.小练笔《我读<丰碑>》

板书计划

军需处长

视死如归、舍己为人

成 了

镇定、安详(牺牲)

崇 敬

愣(惊讶、内疚)、抽动、抖动、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高考作文素材名人名言 myweek英语作文5句话 关于植物的作文300字左右 国庆小记作文 游白帝城作文 c位现象作文 古筝考级作文 晚霞的作文300字 普通话作文 美丽花园的作文 学期计划作文 会动的植物作文 优秀作文结尾摘抄 关于元宵节的作文400 寓言故事作文200 校园里的记忆作文 读西游记有感450字作文 小康社会作文 早春作文400字 欧阳修论作文翻译 我真快乐作文450字 课间趣事600字作文 爱国故事作文400字 总分总结构的写景作文 读着作文 写麻雀的作文400字 我的学校生活英语作文 重拾友谊作文600字 以排比句开头的作文 攻克难题的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