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八年级口技教学设计中板块三串式的运用论文

2021-06-18 09:25:09
相关推荐

八年级口技教学设计中板块三串式的运用论文

自新一轮课程改革开展以来,教育专家和一线教师一直努力探究建设新型语文课堂的方法,真正体现“自主、合作、探究”的理念。本文研究以“板块三串式”来设计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即从语文教学内容上来划分教学板块,以任务驱动的形式来呈现语文板块教学内容,分“板块设计”和“三串设计”两个层次。

1.板块设计

“板块设计”是针对学生学习任务进行整体思考的逻辑结构设计,强调学生学习任务的板块结构,表达为“学习任务性”板块结构。针对此结构,现提供一个具体案例作说明。

在进行苏教版初中语文《口技》第二板块“朗读课文,训练语感”的学习任务时,设计以下四个教学任务展开教学活动:听读课文(要求:听准字音;听清节奏)读准字音(少顷;犬吠;惊觉欠伸;吃语;黝声;意少舒;曳屋许许声;几欲先走;中间力拉)读准节奏(①会宾客大宴,于厅事之东北角;②夫黝声起,妇拍儿亦渐拍渐止;③中间力拉崩倒之声)朗读课文(要求:①读准字音,字正腔圆②读清节奏,缓急有致③读出韵味,抑扬顿挫)。

这种以学习任务为逻辑的板块结构是对教材进行整体思考和编排之后形成的学习任务板块。

2.三串设计

“三串设计”就是针对每一个板块的学习任务,思考如何展开教与学活动的具体设计,可以分成:①教师的有效问题串设计;②学生的有效活动串设计;③每个活动后目标达成反馈串设计。

教师的“有效问题串设计”是语文课堂教学设计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它是针对每一个板块学习内容(学习材料或者学习任务)以及目标,设计具体的师生开展学习的核心问题(或者叫主问题),也就是具体的能引导学生展开学习的问题。上述《口技》案例中四个教学任务是学生完成“朗读课文,训练语感”板块的四个学习渐进过程,是学习目标层次的逐步提升,它是学生训练语感的具体分解和可操作化实施。所以,这种问题串设计不但能体现学生学习活动的思维层次,而且也能体现学习目标的具体化。

学生的“有效活动串设计”是在教师的有效问题提出之后,学生采取哪种学习方式的设计。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一个主动积极的建构过程,学生是根据先前认知结构,主动和有选择地感知外在信息,而不是被动接受外在信息。因此,教师应针对每一个语文教学任务,依据学生的认知特征和基础,选取适合学生的、多样化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有效活动。同时,教师还要给出相关的明确的活动要求,明确在语文课堂活动过程中,教师能给予学生怎样的支持。在上述《口技》第二板块教学任务中,针对第一个任务:设计先由学生倾听录音朗读,听清字音、节奏,再圈点勾画后自由朗读以正确巩固的学生活动;针对第二个任务,设计学生同伴间互读互纠后,全班齐读两遍以正强化;针对第三个任务,学习方式设计为学生自由朗读后小组内互助明确,再全班齐读加强正确记忆;针对第四个任务,对学生明确朗读要求即根据学习任务要达成的目标,设计由学生按要求依次独立完成朗读任务,再按照朗读要求组织学生评价,及时反馈朗读情况后再展读、演读等,以达成训练语感的目的。这种结合学生的认知基础,多样化设计学生学习活动,是初中语文有效课堂教学设计中不可不考虑的重要环节。

“目标达成反馈串设计”是针对学生学习活动后,用什么方式来评测活动效果的.设计。“目标达成反馈”方式一般有:①学生代表发言反馈方式。②教师巡视及时解决的反馈方式。③同伴互帮互助的反馈方式。④学生台前表达讲授学习结果的反馈方式。⑤由个别学生(或者小组)和其他学生进行互动式生生交流。同样在上述《口技》第二板块教学设计中,针对第一个任务,由于该学习目标较易达成,因此只要求学生认真倾听时做圈点勾画,语文教师巡察学生的倾听和圈点勾画来反馈其学习;针对第二个任务,在前面基础上,语文老师关注学生互读互纠过程,及时帮助学习一般的学生;针对第三个任务,在学生独立学习活动后,如果出现节奏朗读分歧情况,在本学习小组内不能解决的话,交由全班分析明确后,全班齐读加强巩固来反馈;第四个任务是对前三个学习任务的进一步拓宽和综合,也是对前三个任务学习效果的及时检验与反馈,这对于部分同学有难度,所以反馈方式是采用学生代表发言,其他同学倾听后按要求评价,语文教师做朗读指导,学生依照指导完善朗读并在小组内及时训练,然后小组内择优在全班竞赛式朗读,最后全班朗读,其实学到这里有不少同学已经能够熟读成诵了,这也为以后背诵任务教学树立了典型。

以“板块三串式”来设计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即从语文教学内容上来划分教学板块,以任务驱动的形式来呈现语文板块教学内容,在课堂上清晰呈现语文课要解决的几个问题,如“教什么”“怎么教”“教到什么程度”,使语文教学流程更清晰,语文教学设计更高效,能真正检验学生学什么、怎么学、学的效果怎样的教学本质。

参考文献:

[1]余映潮。《余映潮的中学语文教学主张》。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3年1月版。

[2]刘晋生。《余映潮“板块式教学”思路的启示》。晋中学院学报,2009年第2期。

[3]万荣庆。《数学“板块三串式”课堂教学设计结构简介》。中学数学教学参考:中旬,2011年第12期。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关于梅花的作文 作文大全400字 感恩父母 作文 新年英语作文 足迹作文 拔河作文 高一作文 趣事作文 春节作文600字初二 推窗风来作文 在尝试中成长作文 我的妈妈作文200字 小学三年级作文题目 中考作文题目大全 关于母亲的作文 初一作文500字 小学六年级作文 青春作文素材 我爱读书作文 我的爱好作文 开学典礼作文 晚霞作文 改变作文 我的梦作文 初三英语作文 感谢作文 小作文是什么意思 什么即景作文 环保主题作文 我学会了包饺子的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