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广西壮族端午节的风俗

2021-08-07 10:50:02
相关推荐

广西壮族端午节的风俗

端午节,为每年农历五月初五。据《荆楚岁时记》记载,因仲夏登高,顺阳在上,五月是仲夏,它的第一个午日正是登高顺阳好天气之日,故五月初五亦称为“端阳节”。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广西壮族端午节的风俗,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广西壮族端午节的风俗

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大部分地区的壮族都过端午节。这一天壮族人民用糯米包成各式各样的粽子,煮熟后自己食用,有的地方将一些投入江中,以祭奠诗人屈原的英灵。有的地方则有着各种各样的规定,例如:这一天不吃肉,只吃凉粽子,表示对屈原的清孝;有的地方则当月不剃头,以示孝敬等。有的把雄黄酒喷洒到房屋的四周,说是可以辟邪;有的则喝雄黄酒,或者用雄黄酒洗澡,表示消灾;有的地区则用艾草、枫叶或茅草插在门口上,说是可以驱邪等等。而靠近江河边的壮族,则举行赛龙舟活动,他们用长竹筏做龙舟,在河面上进行比赛。

而居住在文山地区的一部分壮族在端午节这天则杀鸡、宰鸭、鱼等来祭奠伟大的屈大夫,就像祭奠自己的祖先一样供奉。这一风俗已经持续了两千多年,直到现在壮族人民一样还在深深的缅怀着为国家、为民族而牺牲的屈大夫。

据司马迁《史记·屈原贾生列传》的记载,屈原,是春秋战国时期楚怀王的大臣.他倡导举贤授能,富国强兵,力主联齐抗千秦,但遭到楚国贵族子兰等人的强烈反对,屈原被免了职,赶出了都城,而且还被流放到了沅、湘流域.在他流放的过程中,写下了忧国忧民的《离骚》﹑《天问》﹑《九歌》等不朽的诗篇,对后世有着深远的影响。

楚顷襄王二十一年(公元前278年),楚国京都被强秦所破,屈原看到自己的国家被外敌侵略,怒愤交加,心如刀割,与五月五日抱石投进汩罗江以身殉国.传说屈原死后,楚国的百姓们非常悲痛,都纷纷涌到汩罗江边去凭吊屈大夫.渔夫们则划起船只,在江上来回的打捞屈大夫的遗体,有位老人拿出为祭奠屈大夫准备的饭团和鸡蛋等食物,扔进江里,说是为了让水中的鱼龙虾蟹吃饱了就不会去咬屈大夫的身体了,一为老医师则拿出一坛黄酒倒在江里,说是让药酒药晕了江中的蛟龙水兽,以免伤害屈大夫的身体.后来又为了怕饭团被蛟龙吃掉,人们想出用楝树叶包饭,外缠彩丝,发展成棕子。以后,在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龙舟竞渡、吃粽子、喝雄黄酒的风俗;以此来纪念爱国诗人屈原。

那端午节又与壮族有什么关系呢?这我们还得从庄桥说起。首先,屈原和庄躥都是百越人,也就是我们今天壮族的祖先。公元前299年,庄躥因不把东地割让给齐国而据地自治,屈原也因反对楚国割让东地给齐国,被认为是庄躥的同谋,并迁怒了楚顷襄王,被辞官流放。尽管史料中并没有庄躥和屈原有任何的直接联系,但从屈原死后庄躥接受楚顷襄王的招安来看,庄躥是被屈原的思想影响了的。楚顷襄王二十一年(公元前278年),楚国京都被秦国攻占,屈原悲愤交加,抱石投入汩罗江以身殉国。也因为屈原的爱国之心打动了庄躥回归楚国,愿意接受楚顷襄王的招安,誓死保卫楚国。

垂沙战役后,庄躥据东地反楚自治,与楚为敌,屈原是楚人,非常怀念之前的团结局面,垂沙之战,使楚国四分五裂,这是屈原最不愿意看到的局面,所以屈原才因“忌讳”而不写庄躥反楚自治之事。屈原在晚年之所以颠沛流离于沅、湘流域,把全身心投入到国家的.社稷之中。但到了最后换回的却是国家的四分五裂,国破家亡。屈原的爱国精神深深地打动了庄躥的爱国之心,救国之情。这也就是为什么在屈原以身殉国后庄桥接受楚顷襄王的招安。

根据史书的记载,楚顷襄王一十九年(公元前276年),时值战国中晚期,庄躥到达滇池地区,在庄躥与秦争夺楚巴、黔中郡时,道路被秦所断,只有率众返回滇池故地,灭掉夜郎国,然后王滇,建立滇国,开始了其统治滇池地区的历史。

汉武帝元封二年(公元前109年),汉武帝征服滇国,设置益州郡,后来因滇国内多次发生内讧,末代滇王被杀。句町国战胜滇国,大部分的滇国民众成为战利品或者战俘,被-迫南迁,一部分到达广西西部一带,有一部分则到达云南文山等地区,与当地的土著居民融合或生活在一起,成为了现在壮族的祖先。

现在端午节已经被联合国纳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做为百越族的后裔,在感到欣慰的同时,我们有着更沉重的责任去发扬和继承端午文化和百越文化,让壮族的后代子孙都要记住我们的祖先所留给我们的一切!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关于风的作文 关于战争的作文 高中生优秀作文 猜猜我是谁作文 触动心灵的作文 报答作文 玉兰花作文 500字写事作文 铭记作文 写作文的技巧 观察植物的作文 大学生活英语作文 描写学校的作文 六年级毕业作文 作文网站 四级作文题目 作文美丽的校园 成长故事作文 校运会作文 高中作文素材大全 民间故事作文 时评作文 我是谁作文 美育作文 心声作文 母亲节作文 暑假英语作文 礼仪作文 乌龟作文 爱心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