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弟子规》读书心得

2021-11-03 10:40:01
相关推荐

《弟子规》读书心得

当细细品完一本名著后,想必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心得,让我们好好写份读书心得,把你的收获和感想记录下来吧。可是读书心得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弟子规》读书心得,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弟子规》读书心得1

许多人会认为《弟子规》是小孩子学的,大人就不用学了吧?那么实际上这种观念是一种错误的观念。“弟子规”这三个字,“规”就是规矩,“弟子”是什么呢?“弟子”是学生的意思。谁的学生呢?圣贤人的学生。所以《弟子规》我们晓得它是根据孔老夫子在《论语》里面的一句话来作为整篇的纲目,《论语》里的这句话是这样子:“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汎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这一句话是出自于《论语》第一篇《学而》篇里面第六条。所以整个《弟子规》就以孔子的这句话作为纲目来进行开解。所以我们很明显的看到,《弟子规》是孔老夫子要求他的学生的、必须要做到的。孔老夫子的学生,你看颜回、子贡、子路、冉求都是大贤大德之人,都不是小孩子啊,他们都是成年人。所以孔老夫子这个教诲不仅是说要孩子,要去做、要去学,更重要的大人也要去做、也要去学的。我们想要做圣贤人的好弟子,就必须要在这个《弟子规》上面扎根。

因此我们可以这样说,《弟子规》是男女老少、各行各业都是要学习的,都应该学习的。为什么呢?因为这是孔老夫子的教诲,而孔老夫子自己说得很清楚,他也是述而不作,他所叙述的是古圣先贤之道,都是过去老祖宗代代相传的教诲,孔老夫子自己没有发明创造,是转述前贤的教诲,所以这种规矩、这种生活的规范教育就是让我们能够得到幸福、成功的人生,圣贤的根基。

《弟子规》又一次让我更深的懂得了做人、做事的道理,可光知道还不行,还要学会做。怎么才能做呢?学知识。怎么学呢?学习可分为直接学习和间接学习,我们可学别人的,别人的也不一定全对,把他们当成自己的一面镜子,我们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该学的学,不该学就不学。我觉得《弟子规》对我们很有帮助,我会时时刻刻用这本书来鞭策自己的。

《弟子规》读书心得2

今年寒假,学校要求我们背《弟子规》。回到家我问妈妈什么是《弟子规》,妈妈说《弟子规》主要讲在学习和生活中应当遵循的行为准则,妈妈还说要我对照自己的行为认真阅读,背诵。我一听来了兴趣,心想自己平常是家里的乖乖女,应该不会与书中所说的有多大差距。

我每天详细阅读《弟子规》却发现自己在学习和生活中有许多缺点。

《弟子规》中说:"列典籍,有定处,读看毕,还原处。""虽有急,卷束齐,有缺坏,就补之。"可是我偏偏和书作对,我的书桌上放着练习本,练习册,漫画书……所有和学习有关,无关的书全都放在书桌上,东一本,西一本,我的书桌成了"旧书摊",要想找一本急用的书,有时比登天还难。现在我得好好收拾收拾,保持一个良好的读书环境。

《弟子规》中还说:"出必告,反必面。"但是我出去玩却常常忘记和家人打招呼。有一次我出去玩,没有告诉妈妈,我回到家里妈妈狠狠地说了我一顿,我读过《弟子规》以后,我知道自己做的不对,我出门时要和妈妈打招呼,回家时也要跟妈妈说一声。这样妈妈就不用担心了。

我读完了《弟子规》,了解了自己的缺点,在以后的日常生活中,我一定要改掉缺点,做一个完美的好孩子。

《弟子规》读书心得3

时代没有停止前进的脚步,社会正在经历着月新日异的变化,科学技术的变革与创新已然成为了新常态,这一切的变化归根到底缘于人自身的变化。人可以改变自己,也可以为环境等客观事物所改变。人的力量不言而喻是伟大的,但这伟大之中往往会少了一些纯粹的东西,那就是人之所以为人的一些最初始的东西,这恰恰是我们不能丢掉的东西。

“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书是圣贤的教育。“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这是《弟子规》的总叙,大意是首先在日常生活中,要做到孝顺父母,关爱兄弟姊妹。其次在一切日常生活言语行为中要小心谨慎,要讲信用。和大众相处时要平等博爱,并且亲近有仁德的人,向他人学习,这些都是很重要非做不可的事,如果做了之后,还有多余的时间精力,就应该好好的学习六艺等其他有益的学问。这本书讲授了做人及学习方面所应该恪守的规范,尤其是为家庭教育与社会教育提供了很好的参考。读了这本书之后,我开始反思自己的所作所为:为人是否做到“凡是人,皆须爱”;处事是否做到“己所能,勿自私”;学习是否做到“心眼口,皆新要。结果是显而易见的,可是为什么我做不到呢?

我曾在网上看过一段视频,内容是关于《弟子规》改变了一个22岁的男孩一生的故事。他被十三所学校开除过,打架斗殴、贪图享乐、挥霍无度、沉迷网络游戏,可以说是恶贯满盈。在外浪荡的六年间未曾给父母打过电话,也从没关心过家里的一切,如今22岁的年龄却有着犹如60岁的老态龙钟的身体。一次偶然的机会他接触了《弟子规》,这成为了他一生的转折点。他开始远离过去的浪荡生活,决定洗心革面重新开始。特别是当他得知母亲一直都没有放弃他,坚信他一定能变好之后,他百感交集。母亲的默默付出没有白费,她终于能在有生之年看到了儿子的转变。他曾问过母亲:“事以至此,像我这样烂人一个,命运早已有定数,为什么还那么在意我呢?”母亲当时只说了一句话:“不管你怎么变,都是我的孩子,而且事在人为,不要相信什么命,如果真的有命运,那也只能掌握在自己手中。”于是他耐着性子看完了母亲为他准备的一套著名企业家胡晓林讲授的关于学习《弟子规》后对身心和企业的影响与转变的光盘。至此他才知道人要具备的最基本的道德素养是孝道,他终于理解父母的辛苦和内心所遭受煎熬,于是他遵照母亲的建议,在养老院做了四个月的义工,一边学习《弟子规》,一边做着最脏最累的活,并且没有任何报酬,但正是这短短的四个月让他收获了从未有过的快乐。他感慨地说:“是《弟子规》让他重新拥有了一个完整的家,让他找寻到了人生的方向,懂得了人生的价值在于在有限的时光里为别人、为社会乃至国家做力所能及的事情,这样就此生无憾了。”

我被他的经历所感动,不仅是我,还有千千万万个听过他演讲的人都被感动了。这就是《弟子规》的力量,足以改变一个人一生的命运,也可以说,这就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中国是一个有着几千年文化传统的文明之邦,我们的传统文化是有生命力和凝聚力的,她熏陶和培育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

我也正需要这样的改变啊!我最对不起的人是父母,最应感谢的人也是父母。是他们起早摸黑地挣钱供我上学,是他们孜孜不倦地教我做人的道理,然而我只是理所当然地向他们索取,却不曾做到过“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我亏欠了父母十四年!他们那曾经年轻俊丽的面容早在这十四年间换了一副模样,记忆中的笑容也越来越多地为憔悴所替代。时光如箭一去不复返,我要从现在开始改变,虽然我买不了什么贵重的礼物,但是心意比礼物更重要。我平时很少给在外工作的父亲打电话,一是因为父亲工作太忙了,二是因为我忽略了。这次,我一定要打一个电话给父亲,因为这天是父亲的生日。电话接通了,我听到父亲那劳累的声音,内心禁不住抽搐了一下:“爸,生日快乐!您辛苦了。”父亲听到之后愣了一下,过了几秒钟后才乐呵呵地答应着,我听得出来,父亲的话语里隐藏着几分激动,几分惊喜,我想那一刻他一定很开心吧!而我也体会到了从未有过的快意。

人不能忘本!这“本”既是指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所保留下来的灿烂文化,也是我们祖先世代相传的传统美德,我们不能把老祖宗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荒废掉,而是要让她发扬光大,世代相传!

《弟子规》读书心得4

《弟子规》是中华民族的经典,它关系到家国,人格。薄薄一本书,在每代人的虔诚阅读和信奉中,嵌入了人类的精神史。

我们必须认同“精神的力量”是人类生存和发展,战胜自然战胜自我,走出困惑实现人生理想的唯一决定的力量。唯有被精神信仰引导的人,才能完成个人真正的人生旅程。《弟子规》正是这样一本使我们洗涤灵魂,寻找精神,塑造信仰的伟大经典。

《弟子规》是中华民族的经典,它关系到家国,人格。薄薄一本书,在每代人的虔诚阅读和信奉中,嵌入了人类的精神史。我们必须认同“精神的力量”是人类生存和发展,战胜自然战胜自我,走出困惑实现人生理想的唯一决定的力量。唯有被精神信仰引导的人,才能完成个人真正的人生旅程。《弟子规》正是这样一本使我们洗涤灵魂,寻找精神,塑造信仰的伟大经典。

人生在世,品行不是天生的,它须在幼小的时候开始培养。《弟子规》中要求我们先端正品德。其中包括孝、悌、礼、仁、忠等。在做到这些后,它又教了我们一些学习方法。不但要认真学,还要实践,这样才能真正地读好书,成为有用之才。我读完《弟子规》后,再衡量一下自己的品行,确实有一定的差距。

在孝方面,现在想起自己的过去,虽然没有做过对不住父母的大事,但对他们也没有尽过多少孝心。反而他们对我千衣百顺,照顾到家,我想得到的东西,想方设法地满足我。父母为我所做的一切我觉得都是应该的。有时,父母过于关心我,哆嗦了几句,我反而讨厌他们。现在想想那多不应该啊!现在自己既为人子女,就应按《弟子规》所讲的“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最起码做到这些,才能对得住苦养自己成人的父母。另一方面,自己作为母亲的我就应正确引导孩子诵读《弟子规》。让她慢慢品出其中的真谛,潜移默化,从小养成良好的品行,为日后健康成长奠定良好的基础,这也是作为母亲的最大的收益。

另外,我对书中提到的“宽为限,紧用功。()工夫到,滞塞通。心有疑,随札记。就人问,求确意。”这几句话,感触最深,亦是受益非浅的。因为这几点也是我在工作中做得最不足的地方。如有时领导布置做的工作,总是拖拖拉拉,不到最后一刻都不想去做。有时遇到不懂的问题,不但没有记录下来,深入研究或查阅资料,而且也没有虚心向别人请教,含糊了事。这两种错误都是我所犯的,这样的工作效率通常不高。现在读过了《弟子规》后,我终于明白了我的缺点所在,若今后能按照它上面所说的去做,相信我的工作效率会更上一层楼。

我想,一个人活着就要讲点道德,有点品位,这才赢得别人的赏识。而《弟子规》中所讲的道理,正是教人伦理纲常的最基本的常识。今后,我还会深入内心地反复读诵《弟子规》,从中学会做人处事的道理,并提高自己的修养。

《弟子规》读书心得5

近期,根据公司要求,部门组织员工学习了《弟子规》,通过学习《弟子规》,使我了解到这是一部中华传统文化的经典,有着弘扬和建设中华民族精神的作用,是我们民族的灵魂。它全面系统地阐述了做人、处事、交友、尊老、爱幼等道德行为规范。对当今建设文明和谐社会是百益而无害的。它能胜于法制强行,它能在人的心灵上起到道德言行的约束,它能唤起人们的“仁爱”“慈悲”之心,从而能树起人生的正确坐标,远离是非避邪之路。弟子规让我们学习怎样和他人和谐相处,养成一种尊敬他人的良好习惯。弟子规提高了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让人们树立起正确的伦理道德和人生观,同时对我们现实生活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我想,一个人无论是在生活中还是在工作中,总要不断完善自我,培养良好地道德情操,才能赢得人们的尊重,适应社会发展潮流,从而更好地解决各种发展难题。而《弟子规》中所讲的道理,正是教人伦理纲常的最基本的常识,今后,我要进一步深入反复读诵《弟子规》,真正了解弟子规的精髓,从中学会做人处事的道理,提高自身修养,指导工作实践。

俗话说,书读百遍,其意自现,通过反复学习弟子规有关内容,使我深刻体会到做人父母的要重视和培养道孩子的品德素质,从《弟子规》学起。让他们接受古圣先贤的教育,令其明辨是非,善恶,尊老爱幼。自己要以身作则,处处为孩子作好表率,引导和启发孩子们的“孝心”、“爱心”和“感恩心”开拓孩子们的道德智慧,为他们传授圣贤教育的典范。对个人而言,要真正了解和掌握弟子规深刻内涵,同时把这些基本道理运用到工作实践中,相信我的工作会有一个新的起色。

总之,我认为《弟子规》是圣贤教育的指南,它不但适用于家庭教育,并且还适用于各阶层不同年龄人的学习和效仿。是正规人生纠正错误的良方,在工作实际中,就是要正确理解和运用弟子规中所阐述的道理,使其成为自己工作实践中的指路明灯。

《弟子规》读书心得6

假期里我读了一本名字叫做《弟子规》的书,熟读的过程使我渐渐感悟了《弟子规》的意思。

原来自己觉得只要听父母老师的话就行,但读完这本书后才发现做人要有这么多的规则,因此,想做一个受人敬重的人就得有规有矩,有礼貌,尊老爱幼,守信用。我就说一说我读后的感受。

首先是〈入则孝〉,这里主要是教育我们如何孝顺父母、亲人。他们所说的,所做的都是为了我们好,所以无论如何,我们都应当听从他们的.教诲,用自己的真心去爱他们。因为,毕竟是他们生下了我们,养育了我们,我们总不能忘记养育之恩吧,更何况天下没有不爱儿女的父母!弟子规里面也有写到 “亲爱我,孝何难,亲恶我,孝方贤。”它的意思是:不管父母、亲人爱不爱你,用什么样的方式对待你,你都要尽你做人的孝道,尊敬父母、亲人。

其次是〈出则悌〉,它是教我们怎么和别人相处的。比如“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意思是:兄弟朋友要互相尊敬,要和睦,如果不和睦,父母就要为你们操心,和睦,就少了父母亲的一份担忧,就等于是孝敬父母了。所以,我们一定要和兄弟姐妹们和谐相处,这样我们的父母看了才会从心里面为我们感到高兴,我们也会因此更快乐的。 〈谨而信〉,我们生活中做什么事,时时刻刻都要谨慎。俗话说:无规矩,不成方圆。穿衣服要系钮扣,要整洁,还要符合自己的学生身份;无论是说话做事都要适可而止,否则容易被别人“说闲话”。尤其是不应该在背后议论其他人的长短,这样是不道德的。 人要宽容大方,诚实可信,远离私心杂念,力求心胸宽广,这样才会健康快乐。仁,代表仁慈、亲仁。对外人仁慈,对亲人仁慈,对朋友仁慈,对同事仁慈……

现在什么人都有,但有几个是做到“仁”的?俗话说的好,人无完人吗!多接近有德行的人,只要我们尽量做好自己应做的,并把握好分寸,至于别人怎么说怎么做,那就是他们的事情了! 《弟子规》又一次让我更深的懂得了做人、做事的道理,可光知道还不行,还要学会做。怎么才能做呢?学知识。怎么学呢?学习可分为直接学习和间接学习,我们可学别人的,别人的也不一定全对,把他们当成自己的一面镜子,我们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该学的学,不该学就不学。我觉得《弟子规》对我们的成长很有帮助,我会时时刻刻用这本书来鞭策自己的。

《弟子规》读书心得7

《弟子规》这本书是依据孔子的生活规范编写的,那里面提出要做到友爱兄弟姐妹和孝顺父母、做到言行细心谨慎和诚实无欺;父母呼唤要及时回答、父母吩咐的事情要立刻去做不要拖延、父母教导应当恭敬的听从、父母批评应当顺从的理解;要学会做到用心去体贴父母、做任何事情要有规矩,即便是小事也不要不告诉父母自我擅自做主;不要私藏公物,那样品德就有了污点,父母明白了也会很悲痛。父母爱我我孝敬父母,这并不是件难事,父母不爱我我也要孝敬父母、爱父母,即便父母有了过失,我们也要做到和颜悦色的劝告。

经过背《弟子规》我懂得了很多事情、也教会我很多好的生活规范,原先我在看电视时妈妈和我说话我没有回应,此刻我能够做到立刻回答;原先我有些挑食,此刻我什么都吃了;原先我和谁都不主动问好,此刻我能做到主动打招呼了;原先我很任性,凭着自我的性子做事情,此刻我学会了听从父母的教诲。此刻妈妈说我长大了,是个懂事的好孩子。

《弟子规》读书心得8

在这个愉快的暑假之前,邝老师让我们背《弟子规》,这样可以懂得各种场合的礼貌。背了《弟子规》以后,我知道了《弟子规》主要讲的是要孝敬父母、尊敬长辈,兄弟姐妹之间要有爱、日常生活中的行为、做人要有信用等……

其中我最有印象的两句话就是: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这两句话的意思是:爸爸妈妈呼唤我们的时候要马上答应,然后去做。还有爸爸妈妈教导我们的时候要恭敬地听,爸爸妈妈说我们不好的地方的时候要赶紧接受。

以前妈妈爸爸批评我的时候我经常说:“真是的,这么不耐烦,哼!”然后跑到我的卧室里面生气。读完《弟子规》这本书以后,当爸爸妈妈再批评我时,我虽然也会说气话,可是不会跑到房间里去生气了。即使跑到房间里去生气,也不会像以前那样气的那么久。爸爸妈妈都称赞了我。我开心极了!我一定要遵守《弟子规》里面的各种教导和礼仪。

《弟子规》读书心得9

《弟子规》的学习对我在班主任工作方面有很大的帮助,在班级管理方面有很强的指导作用。首先,《弟子规》是依据圣人孔子的教诲编成的,每一段语句都是三个字,既押韵、好背、琅琅上口,又不乏童趣。让严肃可敬的规矩变成一种意识,让更多的学生学会约束自己的行为,直击心灵的是两个字“孝”和“教”.”“孝”是我的立身之根,“教”是我的立业之本,理解这个根本,就向“做一名优秀而幸福的教师”的目标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孝悌是中国文化的基础,古人云:“百善孝为先。”一个人能够孝顺,他就有一颗善良仁慈的心,有了这份仁心,就可以利益许许多多的人。学生也不例外,只有学生学会了感恩父母,树立正确的思想观才能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和生存能力。通过解读本节内容,让学生学会恭敬顺从父母,体谅父母的艰辛,化孝为其动力,提高学习成绩。

《弟子规》中的规矩,看似平常无奇,但是如果我们认真去实行,那带给父母的欢欣快乐,可不是有性的东西可以媲美的。现在我们在家庭就能培养出这么好的言行举止,将来自然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现在的小学生,普遍缺乏这种教育,所以现在学习这本经典也是恰当的。特别是现在,社会伦理失纲,人心不古,有志之士呼吁重新定位我们的教育,突出人本思想,突出人文关怀,创建和谐社会,和谐世界,学习经典也就显得尤其必要。

学习的过程就是一个认同的过程,而对自身产生影响则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例如,我们学习《弟子规》,背诵下来应该是很容易的事情,但是真正对一个人产生有益的影响,那就需要时间了。一个人处世必定有一些原则,在他们潜意识中受到这些原则的制约。学习了《弟子规》,就是要把圣人教诲贯彻到生活中,落实到一言一行中。

学习《弟子规》,我想不仅是一个提高个人修养的过程,更是一个思想升华的过程。对一个人的成长来说,是十分必要的。爱周围的人,爱这个世界。只有这样,这个社会才变成和谐的社会,这个世界才变成和谐的世界。

《弟子规》这本书是少儿诵读经典之一,是古代圣贤的智慧结晶,它以无尽的思想光辉指引人们在茫茫的历史长河中前进,是教育子弟养成忠厚家风的最佳读物。若能认真地阅读《弟子规》,真正了解《弟子规》中的含义,它将会使你受益匪浅。

我想,一个人活着就要讲点道德,有点品位,这才赢得别人的赏识。而《弟子规》中所讲的道理,正是教人伦理纲常的最基本的常识。今后,我还会深入内心地反复读诵《弟子规》,从中学会做人处事的道理,真正孕育出正人君子的品行。这样既可打造健康、和谐社会,也可提升自己的修养,何乐而不为?

《弟子规》读书心得10

《弟子规》是依据大教育家孔子对弟子的教诲编写而成,书中的句子短小精悍,句句蕴含着生活的哲理。上学期,学校给孩子免费赠送了这本经典之作,而且要求教师与学生一起诵读,同时号召家长也参与到活动中,感受经典的魅力。

为了对孩子的行为起到很好的规范作用,我和孩子一起学习了《弟子规》。在学习过程中,我们也受到了教育。记得苏子芪有一段时间,当别人和她说话时,老是一副漫不经心的样子,有时甚至千呼万唤才能叫出来。自从背了《弟子规》后,每当遇到这样的情况,我们会不由自主地背诵:“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静听,父母责,须顺承。”每当听到这些句子时,她会马上行动起来。渐渐地,孩子慢慢地改掉了很多不良习惯。现在,家里有客人来访,她会主动问候;吃饭时,也懂得谦让,请大人先入座自己最后入座;生活中,也学会了与人分享玩具、美食。

一本经典,在和孩子一起诵读的过程中,也在不停地提高着自己的修养和学识,也对日常生活习惯的不停地检验,哪些地方合适?哪些地方不合适?哪些地方需要改正?哪些地方需要继续努力?真是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

《弟子规》让我和孩子在诵读的过程中,受到思想教育,精神的洗礼。一本书,教育两代人,更重要的是孩子在诵读的过程中,不仅培养了读书兴趣,而且指导了行动,找到了努力方向,这大概就是经典的魅力吧。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过端午节作文200字 我心中的诚信作文600字 端午节英语作文50词 心得体会600字作文 小学生春游作文怎么写 五一放假作文350字 相约好时节作文800字 童年小伙伴600字作文 教师节写老师的作文 生活中的矛盾作文600字 在考验中成长作文600字 描写小白兔外貌的作文 介绍我自己的作文300字 致未来的自己作文600字 谁动了我的奶酪材料作文 从失败到成功作文600字 话说洋车夫作文300字 花季里的阳光作文500字 高中英语小作文范文 妈妈您辛苦了作文800字 我的家风家训作文800字 我们该记住的作文600字 父爱的天空作文800字 环保从我做起作文600字 做小实验的作文400字 那一束光作文 我的五一作文100字 新时代新青年作文 快乐五一三百字作文 其实我还没长大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