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语文课文《组歌》教学设计4篇

2022-03-08 16:10:01
相关推荐

语文课文《组歌》教学设计4篇

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学设计准备工作,教学设计把教学各要素看成一个系统,分析教学问题和需求,确立解决的程序纲要,使教学效果最优化。那么优秀的教学设计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语文课文《组歌》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语文课文《组歌》教学设计篇1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理解、积累“执拗、憔悴、馈赠、真谛、璀璨、长吁短叹、盛气凌人”等词语。

2、了解纪伯伦及其艺术风格。

3、了解课文内容,领悟诗中拟人形象的情感内涵。

能力目标

1、强化朗读,体会诗意推进的肌理和层次。

2、品析文中意味深长的语句,理解诗中多样化的拟人手法。

3、领会两首诗的思想感情,学习借物抒怀的艺术构思。

德育目标感悟诗作闪烁着的理性光辉,引导学生热爱自然、敬畏生命。

教学重点

1、反复诵读,感受诗作清丽流畅的语言风格。

2、深透理解文章的情感内涵。

教学难点分析:

诗中语意递进伸展的层次。

教学方法:

诵读法自读·点拨法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语设计

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走进纪伯伦的《组歌》中的两首:《浪之歌》和《雨之歌》,去感受他独树一帜的艺术风格。(板书课题、作者)

二、资料助读

纪伯伦简介

三、诵读,整体感知文意

1、学生听读课文,初步感知文意。标示段序并疏解疑难字词。

执拗(niù):固执任性,不听从别人的意见。

憔悴(qiáocuì):形容人瘦弱,面色不好看。

馈赠(kuì):赠送(礼品)。

真谛(dì):真实的意义或道理。

璀璨(cuǐcàn):形容珠玉等光彩鲜明。

镶嵌(qiàn):把一物体嵌入另一物体内。

酷肖(xiào):酷似。

海誓山盟:男女相爱时所立的誓言和盟约,表示爱情要像山和海一样永恒不变。

长吁(xū)短叹:因伤感、烦闷、痛苦等不住地哎声叹气。

盛气凌人:傲慢的气势逼人。

2、学生自由朗读,体会纪伯伦散文诗清丽流畅的语言风格。

3、教师范读,学生用简洁的语句表述自己的感受。

4、学生诵读全文,主动质疑,提出问题,师生合作交流。

学生的质难问题有:

(1)“呜呼!彻夜不眠使我形容憔悴。纵使我满腹爱情,而爱情的真谛就是清醒。”这里的连接词使用好像不合常规?

(2)“尘世人生也是如此:开始于盛气凌人的物质的铁蹄之下,终结在不动声色死神的怀抱。”这句话如何理解?

教师点拨

四、指导研习,深层理解课文内涵

1、学生齐读全文后,合作研讨:

(1)这两首诗中,作者的想象多数时候是紧贴着海浪和雨水的自然物理特性展开的。《浪之歌》中第二、四节写到的潮汐现象,你了解吗?诗作中又是如何塑造海浪与海岸的热恋形象的?

(2)《浪之歌》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3)《雨之歌》中塑造的雨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请分析诗中雨的形象递进伸展的层次。

学生交流,教师引导。

五、课堂小结

六、布置作业(课后习题)

板书设计

组歌(节选)

纪伯伦

《浪之歌》

拟人

海浪:海岸的情人

人间:世界的守护者

杰炽作热

《雨之歌》

深雨:滋润万物情

“传情的信使”

语文课文《组歌》教学设计篇2

教学目标

1、感受两首散文诗中的形象特点,把握其丰富的思想内涵。

2、品味文章优美的语言,领悟蕴含其中的深刻哲理。

教学重难点

1、诗歌朗读,品味语言,体会感情。2、借助想象,理解形象,思考人生。

课时安排:第一课时(浪之歌)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导入:同学们,有一位诗人,美国前总统罗斯福曾称他“是东方刮起的第一次风暴,席卷了西方,给我们西海岸带来了鲜花”。而他带有强烈东方意识的作品被称为“东方赠给西方的最好礼物”。你知道这位诗人是谁吗?

纪伯伦。

二、作者

有没有同学知道纪伯伦的情况?

(学生介绍纪伯伦)

(不知道也没有关系)那就让我们一起去认识纪伯伦吧!

荧屏出示纪伯伦的照片及有关资料,学生齐读:

哈利勒·纪伯伦(1883—1931)黎巴嫩哲理散文家、小说家、神秘主义诗人、画家。阿拉伯现代小说和艺术散文的主要奠基人,20世纪阿拉伯新文学道路的开拓者之一,是阿拉伯第一个文学流派“叙美派”(即“阿拉伯侨民文学”)的中坚和代表。与印度诗人泰戈尔齐名,被并称为“站在东西方文化桥梁上的两位巨人”。曾留学法国,后长期侨居美国,创作多歌颂自然景色和爱情,流露感伤情绪,诗集有《泪与笑》、《疯人》、《先知》等,长篇小说《新的翅膀》反映东方妇女的生活和社会地位,除文学创作外,他也擅长绘画。他是位热爱祖国、热爱全人类的艺术家。纪伯伦认为诗人的职责是唱出“母亲心里的歌”。“爱”和“美”是纪伯伦作品的主旋律,文学与绘画是他艺术生命的双翼。他的作品多以为主题,通过大胆的想象和象征的手法,表达深沉的感情和高远的理想。

他的作品既有理性思考的严肃与冷峻,又有咏叹调式的浪漫与抒情。他善于在平易中发掘隽永,在美妙的比喻中启示深刻的哲理。他清丽流畅的语言征服了一代代世界读者。

那么纪伯伦的这不可多得的礼物你想一睹为快吗?其实现在你们每个人的手中都有一份,请打开课本50页,一起来欣赏这份特别的礼物。

板书课题:组歌浪之歌雨之歌(荧屏出示浪和雨的图片)

这个单元的选文都是散文诗,通过前面几篇课文的学习,同学们对“散文诗”这种文学体裁的特点已经有所认识,哪位同学能对此谈谈?

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小结:所谓“散文诗”,就是具有散文抒情特征的诗,它在抒情手法上相当随和地接近散文:不分行,具有一般分行诗所缺少的散文美,如内在的韵律,宽广的抒情层面以及在一定程度上不排除逻辑思维等。但它又毕竟是诗(或者是一种形式特别的诗)体裁较为短小,具有诗质的致密等。

1、字词学习

(1)需掌握的字的读音

炽热(chì)祷词(dǎo)礁石(jiāo)馈赠(kuì)夜阑人静(lán)

彻夜不寐(mèi)憔悴(qiáocuì)天穹(qióng)千山万壑(hè)

璀璨(càn)镶嵌(qiàn)翱翔(áo)酷肖(xiào)

(2)掌握下列的多音多义字

(4)词语积累

生生不息:不断地成长、繁殖。

津液:中医对体内一切液体的总称,包括血液、唾液、泪液、汗液等。

冷却:物体的温度降低或使物体的温度降低。俊俏:(相貌)好看。

衷情:内心的情感。纹丝不动:一点儿也不动。

夜阑人静:夜深人静的时候。阑:将近。馈赠:赠送(礼品)。

彻夜不寐:整夜不睡觉。彻:通,透。寐:睡。天穹:天空。

璀璨:形容光彩夺目。纤细:非常细。

何其:多么(多带有不以为然的口气)。启迪:开导;启发。

敏感:生理上或心理上对外界事物反应很快。心扉:指人的内心。

和谐:配合得适当和匀称。翱翔:在空中回旋地飞。

清润:清亮湿润。炽热:极热。

海誓山盟:指男女相爱时立下的誓言,表示爱情要像山和海一样永恒不变。

执拗:固执任性,不听从别人的意见。

坚忍:(在艰苦困难的情况下)坚持而不动摇。倾诉:完全说出(心里的话)。

长吁短叹:长一声短一声不住地叹气。形容发愁的神情。吁,叹息。

憔悴:形容人瘦弱,面色不好看。真谛:真实的意义或道理。

酷肖:酷似。千山万壑:形容重山叠岭。

镶嵌:把一物体嵌入另一物体。

不动声色:指在紧急情况下,说话、神态仍然跟平时一样,没有变化。形容非常镇静。动,变动,变化。声色,说话的声音和脸色。

鸣锣开道:封建社会官吏出门时,车马前面有人敲锣要别人让路。现常用来指为某种事物的出现制造舆论,开辟道路。

盛气凌人:以骄傲的气势压人。形容骄傲自大,气势逼人。盛气,态度傲慢。凌,欺压。

2、听读把握形象,体会情感

播放浪和雨的FLASH动画,教师配乐朗诵。学生边听边欣赏画面,同时思考:你看到了怎样的浪和雨的形象?请在横线上添加修饰语,并找出文中有关语段。学生交流自己的感受,并且有感情地朗读有关语段。

预期交流成果:

热情洋溢的浪一往情深的浪无比忠诚的浪多情浪漫的浪

温柔善良的浪痴情的浪缠绵的浪任性的浪

滋润万物的雨让山河欢乐的雨让花草欢笑的雨

传递爱情的雨充满爱心的雨启迪心扉的雨……

三、感知课文的内涵

1、教师范读,学生齐读。

在这首散文诗里,海浪被诗人赋予了一个浪漫的花的形象,它首先作为“海岸”的情人出现,在前四节里,铺陈出的是一个热恋中的女性形象,在周而复始的潮汐的律动中与爱人难舍难分。接下来,这个女性化的形象融进了更深广的喻义,它成为一个人世界的守护者——“夜阑人静,万物都在梦乡里沉睡,惟有我彻夜不眠”,在星空、美人鱼、礁石和情人组成的画面中,它发出永恒的共鸣,“时而歌唱。时而叹息”,而海浪的歌唱也就是海浪的叹息。

也因此,我们方可领悟到诗中海浪的爱情的内涵,那不仅仅是对海岸的爱情,是更广阔的对世间万物所怀的满腹的爱情,这博大的爱情闪耀着母性的光辉——

“爱情的真谛就是清醒”,因为爱着这世界,所以哪怕“彻夜不眠让我形容憔悴”,也要守护着这个世界,它的和谐,它的美。

在这里,我们恰恰看到了诗人自己的形象,诗人正应是这世间种种美好价值的守护者,正如诗的末尾所写:“这就是我的生活;这就是我终生的工作”,在这里,海浪的形象已经幻化为诗人自己的坚定的声音。

诗中海浪的形象是极为感人的。她对情侣海岸一往情深,爱的热烈,爱的深沉。黎明,她信誓旦旦地在情人耳畔许下忠诚的誓愿;傍晚,她又为爱情唱着祈祷的诗篇。潮涨时,她热情洋溢,紧紧与情人拥抱;潮退了,她难舍难分,依恋地扑到在情侣的脚下。面对她这诚挚炽烈的情爱,海岸是异常感激的,他亲吻她,还容忍了她的“任性”。但与海岸连在一起的“礁石”,却不同情她、理解她,不管她如何向他献媚、微笑,倾吐心声,始终装聋作哑,置之不理。他这种态度,使海浪感到伤感、苦恼。寂静的夜晚,大地万物都在睡神环抱中沉沉酣睡,唯有她辗转反侧,难以安眠。然而,她的恋情并没有因此而减退,也没有因此而动摇对爱情的信念,决心只要“一息尚存”,就要“这样消磨岁月”,显示出无限的忠诚。海浪对海岸的这种态度,也正是诗人对祖国深厚情爱的反映。

海浪除具有人的特点,能借以很好地表达诗人的情感外,还具有浪的特点。如她的“任性”,总不能平静的心胸,晨昏情感的变化,潮水涨落时不一的举动等等。

四、学习《浪之歌》。

1.再读课文

浪唱出了怎样的歌?学生讨论、交流。

1—4节:海岸的情人,唱出难舍难分的炽热恋歌;

5—7节:人世间的守护神,唱出宽广博大的情歌。

第一部分(1~4),描写海浪与海岸的恋情。

作者在开头就用拟人手法把海浪与海岸比作一对情人,为人们描绘出一位热恋中的女性形象,在周而复始的潮汐的.变化中与爱人难舍难分。海浪对情侣海岸一往情深,爱的热烈,爱的深沉。黎明,她信誓旦旦地在情人耳畔许下忠诚的誓愿;傍晚,她又为爱情唱着祈祷的诗篇。潮涨时,她热情洋溢,紧紧与情人拥抱;潮退了,她难舍难分,依恋地扑倒在情侣的脚下。面对她这诚挚炽热的情爱,海岸是异常感激的,他亲吻她,还容忍了她的“任性”。

第二部分(5~7),描写海浪作为守护者守护着人间世界。这部分比上一部分的女性化形象融进了更深广的喻义,在星空、美人鱼、礁石和情人组成的画面中,它发出永恒的共鸣,“时而歌唱,时而叹息”,而海浪的歌唱也就是海浪的叹息。

透过浪花、海岸这些形象,我们不禁想起了诗人自己,想起对祖国炽热而苦苦的恋情。熟悉诗人的人都知道,他的祖国——处于封建主义、殖民主义统治下的黎巴嫩——给予他的并不是很多。远在他少年时代,为了生存,他同家人不得不背井离乡,不远万里来到美国求生。后来,立志报国的诗人,又被“莫须有”地遭到放逐。在自己的国土上,连立足之地也没有,不得不长期旅居异国,身老他乡。然而,这种因贫穷和统治阶级的罪恶而造成的与故土的别离,不仅没有淡化他对祖国的思恋,冷却他炽热的赤子深情。相反,他爱之更深,思之也更切,他除将海外流离的阿拉伯作家组织起来,共同为祖国独立和自由民主而抗争呼号,还常常在自己的诗作里,对祖国寄寓深厚的恋情。而在本文中,作者借助海浪与海岸这对热恋形象,曲折地表达了他对祖国忠贞不渝的情感和火热的衷肠。但是当“山崖”对海浪的态度是装聋作哑,置之不理,山崖的这种态度,使海浪感到伤感,苦恼。寂静的夜晚,大地万物都在睡神怀抱中沉沉酣睡,惟有她辗转反侧,难以安眠。然而,她的恋情并没有因此而减退,也没有因此而动摇对爱情的信念,决心只要“一息尚存”,就要“这样消磨岁月”。显出无限的忠诚。海浪对爱情的这种态度,也正是诗人对祖国深情厚爱的反映。

诗的末尾所写:“这就是我的生活;这就是我终生的工作。”在这里,海浪的形象已经幻化为诗人自己的坚定的声音。

2、诗中的海浪形象是极为感人的,她对情侣海岸一往情深,爱的热烈,爱的深沉。从那些地方可以看出来呢?试用自己的语言加以概括。——海浪对情侣海岸一往情深,爱的热烈,爱的深沉具体体现在:黎明,她信誓旦旦地在情人耳畔许下忠诚的誓愿;傍晚,她为爱情唱着祈祷的诗篇。涨潮时,她热情洋溢,紧紧与情人拥抱;退潮了,她难舍难分,依恋地扑到情人的脚下。

3、面对海浪这诚挚炽烈的情爱,海岸是怎样表现的?——海岸是异常感激的。把海浪紧紧地抱在怀中,亲吻她,还容忍她的任性。

4、与海岸连在一起的山崖是如何对待海浪的呢?海浪对山崖的这种态度是怎样表现的呢

作者借“浪之歌”要表达什么意思和感情?

——山崖对海浪的态度是:不同情、不理解,不管她如何向他献媚,微笑,倾吐心声,都始终装聋作哑,置之不理。对山崖的这种态度,海浪感到伤感,苦恼。她辗转反侧,难以入眠。但是她的恋情并没有因此而减退,也没有因此而动摇对爱情的信念,决心只要“一息尚存”就要这样消磨岁月。显示了海浪对爱情的无限忠诚。这也正是诗人对祖国深厚情爱的反映。在这首散文诗中,作者借助海浪与海岸这对热恋形象,曲折表达了她对祖国忠贞不渝的情感和火热的衷肠。

5、“尘世人生也是如此:开始于盛气凌人的物质的铁蹄之下,终结在不动声色死神的怀抱。”这句话如何理解?

(1)“纵使”,至少在汉语里,有鲜明的强调意味,用在这里,使文意为之一紧,因而在效果上不仅获得了某种转折的味道,而且使这段话在语义层次上变得更为丰富和有气势。和诗的结尾连在一起,凸显出诗人一种类似于我们所熟悉的“虽九死其犹未悔”的形象。

(2)师:有人说,《浪之歌》是一首情诗。那么它是不是一首单纯的情诗呢?饮水思源,读文寻根,要对这个问题寻根究底,现在让我们一起走近纪伯伦,去了解一下他的内心世界吧!

教师荧屏出示资料,指一生读:

纪伯伦是位热爱祖国的艺术家。在生命的最后岁月,他写下了传遍阿拉伯世界的诗篇《朦胧中的祖国》,他讴歌毕生苦恋的祖国:“您在我的灵魂中——是火,是光;您在我的胸膛中——是我悸动的心脏。”

现在说说你有什么新的感受?

(明确:他通过诗歌的形式倾诉了对祖国的无限热爱之情。在这首诗中,海岸其实喻指祖国,浪就是作者自己的化身。海岸对爱情的这种执着,正是诗人对祖国深厚情爱的折射。)

你觉得那些段落最能表达这种感情呢?你能传达出这种感情吗?请你带着这种新的感受,这种对祖国的深爱,再来为大家读一读。指生朗读。

(3)有的人认为这首诗不仅仅表达了爱国之情。你是否同意这个观点呢?

(学生谈自己的看法。)

明确:浪对美人鱼、对有情人、对礁石、对落难的人、对美女丽人也有着同样的爱,尽管礁石对它的态度是冷漠无情的。可见,浪还是一个博爱者。纪伯伦曾在他的诗中写到“整个地球都是我的祖国,全部人类都是我的乡亲”,“我爱故乡,爱祖国,更爱整个大地”。而这种博爱思想很好地体现在这首诗的第五自然段,我们一起来读一遍,体会作者的这份深情。

学生齐读第五段。

(4)诗植根于情,作者写作散文诗,其根本就是要抒发内心充溢的情感。而这种情感往往借助于具体可感的想象来传情达意。这在文学手法上叫什么?

学生回答,明确:借物抒怀(托物抒情)。《浪之歌》借海岸与海浪这对热恋形象,表达了诗人对祖国炽热的爱,而《雨之歌》借雨的形象,表现了作者无私奉献的情怀。

五、小结

这是首清丽流畅,极富浪漫与抒情的散文诗,爱与美的主旋律回荡其间,令人陶醉不已。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乏发现美,让我们拥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拥有一颗善感的心,去感受大自然的无限风光,去感悟人生的无数哲理吧

六、作业

以读处理第一题,完成第二题。

语文课文《组歌》教学设计篇3

教学目标:

1、朗读课文

2、学习文中拟人化写作手法

3、学习借物抒怀的艺术构思

4、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5、仿写美文

教学重点:

1、朗读课文

2、学习文中拟人化写作手法

3、学习借物抒怀的艺术构思

教学难点:

仿写美文

教学用具:多媒体

教学方法:

讲授法,品读法,讨论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先自我介绍一下,我姓孔,孔子的孔,大家叫我也老师就可以了。(提前下发一张纸)请每个同学在右上角也写上你的名字。

现在开始我们今天愉快的课。

1、本单位我们主要学习了什么体裁的文章(散文诗),谁能给大家介绍一下它的特点[散文的形式,诗歌的语言,而诗歌的语言是特殊的语码,不仅讲究格律,充满意象(诗中用来表达思想和情感的具体形象)且具有联想的功能](2’)

二、导学达标:

1、在学习新课之前,我们先来欣赏一小段视频,想象一下,我们同学正漫步在碧海蓝天的松软沙滩上,看到波浪一层一层的涌过来,远处传来海鸟的鸣叫,似乎还可以闻到海水淡淡的咸味,你会产生什么样的感想,请把它们写在你的纸上。给大家两分钟时间。(6’)

2、请同学来读一读(分享一下)(2’)

师总结:(鼓励)但是诗人纪伯伦是怎样想的呢?打开书第10课。

板书:题目,是节选,共有五首

3、谁来给大家介绍一下作者

教师补充:他活了多大年纪(48岁),英年早逝,但生命的长度并不影响生命的宽度,虽然他12岁就被迫离开了祖国,但这使他对祖国的热爱反而更加的炽热,即使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他仍伏案写作,这也使得他的成就与泰戈尔比肩,成为将近代东方文学推向世界的先驱者。(2’)

4、展示学习目标。找学生朗读(1’)

5、检查字词的预习情况;读音,展示,抄在纸上一遍。(2’)

6、朗读课文,注意节奏和重音,尤其是逻辑重音。(你要突出的部分)(10’)带着问题“意象是什么?”

重点朗读〈雨〉第五段:押韵,对仗,突出了诗的特点

重点朗读〈雨〉第八段:诗人感情的升华,从“个人”的感受到对爱情的理解(增词)真的是在写爱情吗?

7、在文章中我们看到了哪些意象?使用了什么的手法?

8、诗人透过文字的表象,实际上借浪和雨的形象表达的是对谁的热爱与奉献?

9、讲授:这种写作手法就是借物抒怀。

举例:多媒体,小组讨论发言请同学来举例,还有那些“借什么表达了什么情感?”的句子。

三、达测:以“————————之歌”仿写一篇美文,展示图片。

师:“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每一景每一物都有它独到的美。老师准备了几张图片,供我们同学参考,有岁寒三友‘松、竹、梅’,亭亭玉立的荷花,朴实无华的玉米,积极向日的葵花,屹立千万年而今却不断哭泣的冰川。”

给同学五分钟时间写作,运用拟人化手法,借物抒情。收集上交作品,朗读,品评。

四、布置作业:未完成作文的作为作业。

板书

纪伯伦(1883——1931)48岁

他的成就与泰戈尔比肩,是近代东方文学推向世界的先驱者

语文课文《组歌》教学设计篇4

1、学习文章优美的语言中内含丰富的哲理。

2、理解作者采用第一人称,借助丰富的想像,表现出对人生的思考。

1、朗读课文,体会感情。

2、理解作者笔下的海浪和雨的形象。

1课时。

一、预习

1、给下列加粗字注音:

炽热(chì)

祷词(dǎo)

执拗(nìu)

俊俏(qiào)

衷情(zhōng)

馈赠(kuì)

憔悴(cuì)

真谛(dì)

夫穹(qióng)

璀璨(cuǐ

càn)

镶嵌(xiāng

qiàn)

翱翔(áo)

长吁短叹(xū)

千山万壑(hè)

2、解释下列词语:

执拗:固执任性,不听从别人的意见。

憔悴:形容人瘦弱,面色不好看。

馈赠:赠送(礼品)。

真谛:真实的意义或道理。

璀璨:形容珠玉等光彩鲜明。

镶嵌:把一物体嵌入另一物体内。

酷肖:酷似。

海誓山盟:男女相爱时所立的誓言和盟约,表示爱情要像山和海一样永恒不变。

长吁短叹:因伤感、烦闷、痛苦等不住地唉声叹气。

盛气凌人:傲慢的气势逼人。

纹丝不动:一点儿也不动。

二、导入

诗人有一颗敏感而多情的心。在他笔下,浪和雨有生命,有灵气,有个性,它们与自然万物和谐共处,构成生生不息的美妙世界;同时,它们又闪烁着理性的光辉,给人以启迪。

作者简介:纪·哈·纪伯伦,黎巴嫩诗人、画家。著有散文诗集《泪与笑》《先知》《沙与沫》等。本文选自《泪与笑》。《组歌》共包括五首散文诗,这里选的是其中两首。

三、朗读课文

要求读出感情和节奏,初步体会两首诗表现作者怎样的感情。

四、学习课文

1、学习《浪之歌》:

⑴朗读课文,学生在散文诗旁用旁批的形式写下自己的短评:

如《浪之歌》开头写浪花对海岸的深情,浪花的性格是活泼的,她像一个纯情的姑娘日日夜夜嬉戏在海岸身边……

学生讨论、交流。

⑵学生找出文中自己喜欢的句子,并加以评析:

鼓励学生畅所欲言,表达自己独特的感受。

⑶理解海浪的形象:

明确:海浪的形象是一个博爱者的形象。

2、学习《雨之歌》:

⑴朗读课文,找出自己喜欢的句子,并加以评析。

学生交流自己的见解。

⑵理解文章丰富的内蕴。

明确:

风情雨态是难以描摹的,更何况所写的并非是在特定情景中的某一场雨。作者在短短的篇幅中描绘了种种的雨:轻轻洒下的,如金线泻地,珍珠抛落;伴同雷电而来的,瓢泼而下,疗救饥渴的大地;叮咚作响的,轻叩着人们的心扉。

作者借助丰富的想像,艺术地描绘了“雨”的生活,借写雨来赞颂人类七情之中最美好的感情──爱,并借以袒露诗人自我仁爱博大的襟怀,表现出对人生的思考。

作者是在写雨的精魂,精魂离不了形体,从形体描摹入手,从与各种各样外物的关系中展开,不求工巧,而求离形得魂,从一枝一叶中让人想见全貌。如第四节写雨在云彩和田野间传信,天低云暗,雨丝绵绵,似乎把云彩与田野连结起来了,雨霁风止,云淡了,龟裂的土地平复了,确实如“这位干渴难耐,我去解除;那位相思成病,我去医治。”“雨”是旷达的,对于自己的放逐,虽然有过泪,但它明白。“尘世人生也是如此:开始于盛气凌人的物质的铁蹄之下,终结在不动声色的死神的怀抱。”对“死”的淡然态度,把“死亡”看成是必然到来的结局,因此甘于牺牲自己,造福万物。

五、口头仿写训练

朗读《浪之歌》第五节“曾有多少次,当美人鱼从海底钻出海面,坐在礁石上欣赏星空时,我围绕她们跳过舞;曾有多少次,当有情人向俊俏的少女倾诉自己为爱情所苦时,我陪伴他长吁短叹,帮助他将衷情吐露;曾有多少次,我与礁石同席对饮,它竟纹丝不动,我同它嘻嘻哈哈,它竟面无笑容。……”

要求运用“曾有多少次,当……时,我……;曾有多少次,当……时,我……;曾有多少次,我……”句式来说一段话。

学生讨论、交流。教师引导学生说话要有一个中心,前后句连贯,衔接自然。

六、拓展阅读

教师向学生推荐纪伯伦《组歌》中其他三首:《美之歌》《幸福之歌》《花之歌》,要求学生用旁批的形式写下自己的短评,并摘抄散文诗中的佳句。以下是《花之歌》原文:

我是大自然的话语,大自然说出去,又收回去,把它藏在心间,然后又说一遍……

我是星星,从苍穹坠落在绿茵中。

我是诸元素之女:冬将我孕育;春使我开放;夏让我成长;秋令我昏昏睡去。

我是亲友之间交往的礼品;我是婚礼的冠冕;我是生者赠与死者最后的祭献。

清早,我同晨风一道将光明欢迎;傍晚,我又与群鸟一起为它送行。

我在原野上摇曳,使原野风光更加旖旎;我在清风中呼吸,使清风芬芳馥郁。我微睡时,黑夜星空的千万颗亮晶晶的眼睛对我察看;我醒来时,白昼的那只硕大无比的独眼向我凝视。

我饮着朝露酿成的琼浆;听着小鸟的鸣啭、歌唱;我婆娑起舞,芳草为我鼓掌。我总是仰望高空,对光明心驰神往;我从不顾影自怜,也不孤芳自赏。而这些哲理,人类尚未完全领会。

七、小结

纪伯伦《组歌》与一般哲理诗一样,也采用拟人化手法,但又与一般哲理诗不同,它不以得出某种哲理为目标,而是最终形成一个有丰富感性内容的,难以被抽象为简单道理的形象。在<浪之歌>里,海浪的形象是一个博爱者的形象,从中可以看到诗人自己的影子,诗人是世间种种美好事物的守护者。在《雨之歌》里,雨的形象是一个奉献者和使者的形象,它滋润万物,也把距离遥远的事物联结起来。

八、布置作业

1、研讨与练习二。

2、选用课时作业优化设计。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恐怖作文 我的玩具作文 我的幸福 作文 作文大纲 约定作文 作文我想对你说 我的幸福作文 勤劳的作文 三年级下册的作文 跑步的作文 作文批注 作文300字四年级 日常生活作文 乒乓球作文 逆境作文 英语作文七年级 后悔的作文 动物园的作文 青春600字作文 分手作文 励志作文素材 的自述作文 的那一刻作文 作文好题目 展望作文 母亲节 作文 作文好的开头 初一下册作文 沙滩作文 成长600字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