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汉宫秋》读后感

2022-03-23 17:05:01
相关推荐

《汉宫秋》读后感

品味完一本名著后,从中我们收获新的思想,何不静下心来写写读后感呢?那么你会写读后感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汉宫秋》读后感,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汉宫秋》读后感1

《汉宫秋》是马致远的代表作,其故事取材于历史,但其情节却已跳出了历史的范畴,多有虚构,比如西汉弱而匈奴强的历史背景,毛延寿通敌叛国和王昭君投水自尽等事件。然而,正是这样的虚构,却凸显了全剧的主题,从而成就了《汉宫秋》的艺术价值。

就全剧人物来看,毛延寿算是个引子。如果没有他,也就没有选美,王昭君也就不会入宫,后面诸多情节也就不会展开。然而造成王昭君与汉元帝之间悲剧的原因,却不在毛延寿。尽管他投敌叛国,但在本质上却是“敌强我弱”的形式所造成的。所以当匈奴使者来汉的时候,他可以当面逼迫汉元帝交出王昭君,否则就要以“百万雄兵”“刻日南侵,以决胜负”。而在这种情况下,汉元帝手足无措,群臣也以“莫以美色误国”的名义给汉元帝施加压力。这与他出场时宣称“四海宴然,八方宁静”的情形形成鲜明的对比。

作者这样巧设情节,一方面揭示了汉元帝的昏庸无能是造成他与王昭君爱情悲剧的原因,另一方面也借此感怀时事,回望南宋为元所灭的历史。此剧所描述的情节,与金元之际国内民族斗争有着许多相似之处,比如元世祖围攻南宋时曾向南宋索要大批宫女;而在灭南宋之后,更将大批宫女妃嫔掠回宫,等等。

在《汉宫秋》中,主人公不是王昭君,而是汉元帝。作者总是通过各种各样的情节描绘勾画汉元帝的性格特征。比如他与王昭君相爱,首先是因为被王昭君的.琵琶声所吸引,进而又为王昭君的美色所倾心。可以说,汉元帝对王昭君之爱仅限于此。用清代戏曲家洪升的一句话来描述最合适不过:“情之所钟,在帝王家罕有。”言下之意,在帝王之家,女性的地位总是无足轻重。汉元帝在意王昭君的技艺,也在意王昭君的姿色,但他对王昭君舍身赴国难的精神却毫不动容。

尽管他在与王昭君分别时凄切惨然、悲伤不止,但也仅限于为失去了一位才貌并重的妃子而悲痛。作者这样描写,表明了汉元帝对王昭君之爱的真实性,也自然而然地表露出汉元帝薄情寡义、贪恋美色的昏庸本性。

全剧对于王昭君的描写并不多,却创造性地设计了她投水自尽的情节。王昭君慷慨赴死,不仅保全了民族气节,同时也表明了她对汉元帝的忠贞,并换来了汉与匈奴的和平。这与以汉元帝为首的西汉朝廷苟且偷安、“只凭佳人平定天下”的形象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作者这样描写,充分地表现出了他对王昭君的同情与赞美,也表现出了他对汉元帝等人的极力否定与嘲讽。

江山与美人之间往往令人难以抉择,但对于汉元帝一类的昏君而言,他们却没有任何选择的机会。由此,可以让人们联想到很多类似的情形,如陈后主、宋徽宗亡国等,这正是《汉宫秋》所体现出的现实价值。

《汉宫秋》读后感2

“槛菊萧疏,井梧零乱,惹残烟”晚秋的夜,凉如水。天上的银河清幽冷寂。一声声古韵琴调,荡漾着缥缈的烟雾。

那“大珠小珠落玉盘”的激昂,“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流泉水下滩”的婉转,“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qiang鸣”的雄壮……震荡着那罗帐昏烛下的清秀面颊上,停留千年的清泪。

当花瓣如旋转飞舞的雨蝶纷纷飘在冷寂的庭院,她在悠扬的琴声而为止的旋律里,望着最后一片带着雨珠的蝶儿轻悠悠地飘落,那颗玻璃般的心,凉了,像秋夜的空气一样。她用那纤纤玉手拾起这逝去的蝶体,怜爱地望着这美丽的遗体,她将它偷偷夹在她父皇的书卷里,希望父皇有一天能见到它,能明白深宫里女儿的用意,她将她失落的泪,幽怨的琴声,如玻璃般剔透脆弱的心,一齐倾吐。她眼角中闪着泪花,那是希望,那是喜悦。

然而,那蝶儿却一去不返,在那声声古韵琴调里,在页页古韵的书卷里,无声无息地,默默地,掩埋在千年的寂寞里……

辗转千年,在声声古韵里,那缥缈的烟雾里,氤氲的泪花里,分明有一道,划过天空的,七彩泪痕……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动物的作文 那一刻我的世界春暖花开作文600字 我的好朋友作文500字 一件有意义的事作文 有关亲情的作文 高中语文作文 家乡的作文 诚信让生活更美好作文 感恩作文400字 童年趣事的作文 有关春节的英语作文 自我介绍作文300字 与你同行作文 高考作文多少分 对手作文 我的发现作文 珍惜时间的作文 关于责任的作文 找春天作文 炒鸡蛋作文 菊花作文 窗外作文 桂花作文 作文雪 熟悉的地方也有风景作文600字 20年后的我作文 谢谢你作文 家作文 水浒传读后感800字作文 倡议书作文4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