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皇权与绅权读后感

2022-09-20 13:55:01
相关推荐

皇权与绅权读后感

当品读完一部作品后,你有什么领悟呢?让我们好好写份读后感,把你的收获和感想记录下来吧。是不是无从下笔、没有头绪?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皇权与绅权读后感,欢迎大家分享。

这个月我为大家推荐的书是《皇权与绅权》,这本书是著名社会历史学家吴晗、费孝通于1948年完成编写。这本书大致可分为两个部分,先讲皇权、绅权的由来,后讲皇权、绅权的发展变化。

在秦大一统之前,春秋战国这一时期是由早期的贵族分封制逐渐演变到郡县制,由贵族领主之间的没有直接、明文规定的任免关系演变到到君臣之间的等级森严,直至秦朝将君主的名号定为皇帝,君主的统治权力也得以命名为皇权。郡县制的普及使得皇权逐渐在中国古代政治中站稳脚跟,所以我认为郡县制是皇权的基础。

绅权是在大一统的专制皇权统治下一些经济基础好的和掌握知识的人选择与皇权这一政治中的老虎合作,各取所需,皇帝需要他们协助管理国家,他们则可以在皇权的庇护下得到一些特权,比如刑不上大夫、明朝的秀才及以上不纳税等等,他们组成了士大夫、乡绅团体。

士是读书人也就是即将做官的人,大夫就是官员,乡绅则是由退休官员、官员亲属等居于乡间的人组成。由于中国疆域广阔,皇权很难由朝堂到乡间全覆盖,基本到县而止,所以乡绅就得以掌握地方霸权、协理地方,他们掌握地方霸权的资本就是知识和钱财,这里和前面所讲的知识指的是礼法、习俗、道德等关于社会规章制度的知识,而不是自然科学知识。

从秦朝到清朝,皇权和绅权都得到一定的发展变化,我认为二者都得到壮大、膨胀,原因就是士大夫、乡绅阶级的壮大。首先来讲皇权,皇权壮大最直接的体现就是自秦汉以来皇帝与大臣议事,大臣可得一坐席,到唐宋得一站席,再到明清得一跪席。

背后的原因就是官员做官自恃的资本越来越薄弱了,从东汉兴起的门阀发展至隋唐不过二十余家,知识十之八九都聚集在他们手中,其余人很难得到受教育的权利,只有门阀子弟可以凭借教育和祖荫得以做官,寒门子弟即使做了官,也很难得到话语权,这一点在东西两晋最为明显。而且门阀之间也互相各有关系,或师生,或亲戚,所以皇帝在选人协理政事时,可供选择的人实在不多,这就使得士大夫们有足够的底气。

唐末、五代十国的乱世使得中国的政治文化传承出现了断层,严重摧毁了社会阶级,门阀被完全摧毁,他们所掌握的古代政治文化的精髓失传了(我认为其中比较可惜的就是知识阶级失去了自春秋传承至唐的矜持与风骨)。人才选拔制度没有平稳过渡,经过了一番剧烈的波折,唐朝的科举录取人数不过十几个,到宋朝录取的.人数急剧膨胀到数百人。

客观上来讲,宋朝建立之初,人才的质量确实不高,毕竟刚刚结束乱世,只精通半部论语的赵普都可以做宰相,所以扩大录取人数,用数量弥补质量。在地方上的任命也由唐及之前的一地主官才被称作官,其余都是属吏,到宋朝的一地有十多个官员,所以士大夫阶级迅速膨胀,这也是宋朝冗官的一个原因。

皇帝在选官时备选人数增多,大多数官员都是可替代的,这就使得皇权壮大了起来。同时士大夫、乡绅阶级人数的迅速增多就导致了绅权的膨胀,所以宋朝之前的绅权还比较保守、孱弱,宋朝及之后的绅权就比较放纵、肆无忌惮。所以结论就是皇权在朝堂上越来越膨胀,绅权在地方上越来越膨胀。他们共同的原因都是士大夫、乡绅阶级的壮大。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汤姆的一天英语作文 读书伴我行的作文 从我做起作文 关于学农的作文 变色龙为什么会变色作文 关于书的作文结尾 回忆我的作文 感受幸福的作文 嘉然小作文 选择坚持作文800字 母爱的伟大作文200字 写一处景物的作文450字 介绍剪纸的英语作文 一件感人的作文400字 我们班的老师作文 中国诗词大会作文素材 关于碰瓷的作文 小白兔350字作文 最成功的人英语作文 我的小目标作文 我心中的鲁迅作文 以身作则的作文 描写秋天的作文三年级 关于勤奋作文 不断提升自己的作文 我的家乡朝阳作文 观察植物的作文 远方的家乡作文 2016年全国一卷语文作文 经验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