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学习吴孟超先进事迹观后感范文(精选3篇)

2022-11-11 21:18:03
相关推荐

学习吴孟超先进事迹观后感范文(精选3篇)

当品味完一部作品后,相信大家的视野一定开拓了不少吧,是时候写一篇观后感好好记录一下了。观后感你想好怎么写了吗?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学习吴孟超先进事迹观后感范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学习吴孟超先进事迹观后感1

看到一则报道,说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医学专家吴孟超在查房时,总是先把手揣在衣服里暖热后,才开始为病人检查。在许多人看来,这不过是平淡生活中微不足道的细节,但就是这一个小小的动作,让我牢牢地记住了这位老人,除了在医学领域所作出的巨大贡献以外,更为重要的是他是一位懂得的老者,因为具备了这个前提,他才能从高高的神坛上走下,坦然地接受我们凡俗的尊敬。就像吴老在教育他的学生时说说的那样:关心和爱护是实实在在的,应当体现在生活的每一个细节当中。

在我们的文化与生活中,爱是一个永恒的话题,但具体到每一个人,爱又是一个有点概念化的语词,让很多人在实际的生活中无处说起。每每谈及,都有些毫无来由的紧张,仿佛这个小小的字眼承载着我们难以承受的重量。时常也会感动于身边媒体中那些令人动容的故事,可总是无法让自己的行为和爱坦然地对等起来。而年逾花甲的吴教授用他那始终如一的耐心与执着,为我们进行了一次关于爱的生动的人生教育,他用自己多年的人生经历告诉我们,原来爱也可以这么从容,从容到我们一不经意间的流露,便可以让接受的人感激涕零。

其实,只要稍加留意,便可以发觉我们身边到处充满了学习的标本,那风中的相偎相依,那前途迷茫时的伸手相助;那面对贫困时的感同身受,遭遇苦难是的风雨同舟;甚至是那爱莫能助时的一声叹息,那满溢同情的着意一瞥;那公交车上起身让座,那人群中的伸手相搀,每一点行动都让我们感动,每一分爱意都是那么坦然与从容,每一幅画面都可以让人泪流满面。

毕业后来到医院工作,我得以从一个特殊的视角来体验爱的真谛。在这个洁白的世界里,任何人的关系有了诠释的多向性,白衣天使、白衣战士们在生与死的边缘,成为每一个忧患者心中的救星。爱在这片特殊的领域内成了点点滴滴的生命甘泉,成了丝丝缕缕希望的曙光,每一位穿着白衣的人于病人来讲,都镀上了一层熠熠闪光的神奇。的确,当以生命相托时,那零星的爱意就是沉溺于深水中的人说能抓住的稻草,明知稻草不一定能带来一片曙光的前程,可抓在手里毕竟能够增添一份踏实。可爱之深则责之切,当这份爱有些不若所想的时候,在失望之余,便有了超乎寻常的反应。可医生和护士毕竟是普通的人,即使穿上了白衣,也不能完全避开人生的诸多烦恼,完全超脱于尘世之外,当他们的客观或者主观影响了日常行为的时候,便遭到匪夷所思的局面,这可能对他们一些不公平,但从另一个立场看他们所面对的毕竟是一些亟待帮助的人,正如我们面临医疗纠纷时所产生的尴尬一样,这的确是一个两难的问题。

前不久安徽省立医院的护士长丁艾梅因过度劳累而英年早逝,引起全国新闻媒体得广泛关注,同时也使得这段比较紧张的医患关系得到很大程度的缓解。有人说,微笑是世界上最好的润滑剂,没有人能拒绝微笑。同样,爱是我们共同的语言,是生活中最好的黏合剂,可以把冰冷的两颗心温暖如春地连在一起。丁艾梅并没有惊天动地之举,她同样要应对每一个普通护士所面对的一切困难,并且还有需要关心的家庭、尚还年幼的孩子,但她把爱当作自己行为的准则,并且始终如一地坚持了下来,正如有报道中所说,在丁艾梅这里这里,爱心已经不再是一句空洞的口号,切实地转化为实实在在的行动。正是这点点滴滴的坚持,积累成她身上可贵的闪光点,使她成为时代的一个标志。

我们经常说,沟通从心开始,而交流总是从握手开始的,由握手到交心,这是一个过程,那么,亲爱的朋友们,在你伸出手之前,为了爱能在彼此之间更好地传播,请先暖热你自己的手。

学习吴孟超先进事迹观后感2

吴孟超,这个名字对我并不陌生,他是2005年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不过当时对他的了解也仅限于此,我只知道了他是一位医术卓越的肝胆外科医生,他在学术上成就斐然自不必多说,迄今为止全国只有十四人获此殊荣。

然而让我敬仰的是,他不仅仅是一位科学大家,更是一位好医生、好老师、好党员,这其中的事迹更让人动容。在迎接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前夕,我有幸身临吴孟超先进事迹报告会中国科学院专场,现场聆听他的战友、学生和患者讲述他的感人事迹和他本人发自肺腑的话语。作为听者,感动之处不禁潸然泪下,令人心潮澎湃、思绪万千。

像我这个年龄的人,是在正统的共产主义理想教育下长大的,并很早就把它作为人生的奋斗目标。我不得不承认,在市场经济大潮到来的时候,我还欠缺与时俱进地与之相融的能力,因而感到迷惘、感到彷徨、感到孤独。这场报告会,让我重温了一堂生动的党课,又经过了一次人生意义的心理历练。吴老是我为人、做事的楷模,他的事迹使我有了继续坚守的信念和力量。

作为党员,学习他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的做法。

吴老说,“我一生中有过两次宣誓:当医生我是宣过誓的,加入中国共产党我是宣过誓的,宣了誓,就要信守诺言!”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这句话在吴老那里可不仅仅是美丽的装饰,而是实实在在的行动。他甚至是用别人不解的行动来实践这一宗旨。

2005年冬天,吴老被推荐参评国家最高科技奖,上级确定的考核谈话时间与原定的手术计划相冲突。吴老得知后,坚持手术不能推迟。不解的人以惯性思维问到:这是个什么病人,怎么这么重要?吴老说:“一个河南的农民,病得很重,家里又穷,乡亲们凑了钱才来上海的,多住一天院,对他们都是负担。实在抱歉,让你们等我了。”这就是吴老,他把患者的生命看得比天还大,把老百姓的利益看得高于一切!

在吴老所在的医院,有一条不成文的.规定:在确保诊疗效果的前提下,尽量用便宜的药,尽量减少重复检查。为了减轻患者的负担,他宁愿不辞辛苦手工缝合手术刀口。他曾批评主刀的大夫:“你干吗非要用那个器械?咔嚓一下几十块钱,病人的负担该多重?你不会用手术线?那一根才多少钱?”挨了批的大夫不敢回嘴,可在他离开的时候还不解地嘟囔:“没见过院长拦着医生为医院赚钱的!”

什么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什么是群众的利益高于一切?在吴老这里还需要苍白无力的阐述吗?他的行动就是最好的诠释。当听到这样的事迹,我才为自己也是一名共产党员而挺直了腰板,才让我重新相信我曾经的选择没有错!

作为科学工作者,学习他“标新立异,一丝不苟,奋勇拼搏,亲自动手”的精神。

医界有一句话:德不近佛者不可为医,才不近仙者不可为医。吴老是一位倾心为民、德技双馨的一代名医。

他创立了我国肝脏外科的关键理论,他创造了我国肝脏外科手术的经典方法,他推动了我国肝癌基础理论研究的创新发展,因而他当之无愧地获得了国家最高科技奖。然而让我感触最深的还不是这些,而是这样一位大家的科学态度和精神。

跟随他身边近30年的护士长说:“很多人都想知道,吴老的手术成功率为什么那么高,为什么做得又快又漂亮。我很清楚,他不完全是靠技术,更不是靠运气。他真正的过人之处,是他对待每一台手术都极其认真负责。”

“尽管吴老医术高超、经验非常丰富,但他对每一台手术都做了非常充分的准备。不管这个病人是谁,不管病情轻重,不管病人的CT、磁共振等影像检查结果多么肯定,他都要在动手术的前一天,再次和B超室的医生做一次术前病灶确认,上手术台之前,还要在看片灯上再次查看病变部位,验证一下,好做到万无一失。”

“当遇到比较复杂的病情时,吴老一定要召集专家会诊。一次会诊不满意,就再来一次,甚至换一批专家会诊,充分吸纳各个方面的意见,直到把所有可能出现的问题都预见到,把各种应对措施都制定好,他才会上手术台。”

于是,吴老成功地做了不少堪称“中国第一”的手术;于是,吴老是全医院中做手术最快的大夫;于是,在手术过程中,他就像一个叱咤风云的将军,大胆谨慎,有繁有简;于是在走出手术室,摘下口罩的时候,吴老才会轻轻地说一句:“比我想象的容易。”

可是,我心里深深地知道,没有之前那些严密、认真准备的不容易,这样轻轻的一句“容易”谈何容易!

写到这里的时候,我不由得记起了汪德昭先生为我们立下的所训:“标新立异,一丝不苟,奋勇拼搏,亲自动手。”吴老面对科学工作的态度恰是这十六个字的生动写照。如果没有标新立异,他何以取得那么多的中国第一、甚至世界第一?如果不是一丝不苟,他的手术怎么会做得又快又好?至于奋勇拼搏,亲自动手,我记住了一组数字:吴老从医68年,做过14000多例肝脏手术。作为一位快90岁的老专家,他目前仍坚持在临床一线,仅去年就主刀手术190台。

报告人以平和的语气,声音也并非很洪亮地报出这组数字,然而会场上却立刻爆发出意想不到的热烈掌声。一个中国甚至世界知名的大师竟然还在做着一个普通医生都在做的手术,而且数量如此之多。这与那些成天夸夸其谈、上下“忽悠”却鲜做实事的“科学家”相比,吴老才是一个真正的科学家。

我想,越是期待的东西可能正是自己当前最缺少的东西,这掌声正是一种对于科学研究真正回归的最大企盼。

作为老师,学习他惜才爱才、甘为人梯、倾囊相授、虚怀若谷的大家风范。

一位良师可以让学生受益一生。

吴孟超的老师是医学大家裘法祖。老师给了吴孟超一生的影响,其一就是教了他怎么干净利索地做手术,其二则为他指出了将薄弱的肝胆外科作为以后业务的努力方向。于是这一指点,指点出了中国肝胆外科的创始人,一个人又带起了中国肝胆外科整个学科。

裘法祖是一位良师,他的学生吴孟超也是一位良师。

如今在肝胆外科领域,有不少领军人才,都是吴老从普通学生和普通医生中发现、培养起来的。比如,他会将偶遇的一位“外语水平不错、工作认真细致、科研思维也好”但眼下却名不见经传的普通大夫推荐到国外留学;若干年后,他还会冒着风雪交加的严寒,夜间驱车6个多小时去拜访这位学生,邀她回国工作。于是这一次并不经意的接触和一次格外的垂青推荐成就了一位中国工程院院士。吴老的爱才之心、惜才之情由此可见一斑。

吴老技高于人而心胸坦荡。他开办进修班,自编教材,亲自示范,把他独创的“吴氏刀法”毫无保留地教给每一个进修学生。有人提醒他:“外科医生靠的就是一手绝活,教给别人,你的优势就没了。”吴老却说:“我国有几十万肝癌患者,我一个人救不了那么多病人,只有把技术贡献出来,才能挽救更多的生命!”

吴老不仅毫无保留地授之于人,而且甘为人梯。有的学生在临床实践中感到“吴氏刀法”还有可以改进和完善的地方,但考虑到这是老师的成就,不敢贸然尝试。吴老知道后,热情地鼓励说:“后人有质疑前人的胆识,学生有超过老师的勇气,我们的事业才有希望,你们不要有顾虑,要大胆地去试。”于是,肝脏手术技术一次再一次地得到发展,手术成功率不断提高。

吴老胸襟开阔、虚怀若谷,虽身居领先地位却绝不居高自傲、固步自封。他甘愿做学生的学生,从学生那里学习了先进的腹腔镜技术,从而最早把这项技术应用到肝脏手术上。

吴老还是一位严师。他的学生现在有的已近60岁,提起老师还是吐舌头:“老师凶!”每到吴孟超查房,年轻大夫们就全身紧张,他会手拿病历,一项项让他们背着说出病人的各种化验数据!病历上的字写错一个都不成!

老师是过于严厉了!可严才是真爱,正所谓严师出高徒!

为人师是一件极神圣、严肃的事情。我常常会这样想。每当想到此,越想就越感到没有足够的底气来担当。作为一名老师,吴老也是为师者的楷模,给我榜样的方向和力量。

吴老自己说:“作为一名医生和老师,看病、治病、做学问、带学生,是我的本职工作。”这不是什么豪言壮语,它朴实无华;也不需要成为大师,人人可以为之,但现实却远远不是人人都能做到的。吴老不仅做到了,而且做得很好,于是他成为了大师。我自知与吴老无法相提并论,吴老所达到的高度是我无法企及的,但我还是可以像他一样做人、做事,尽管没有他做得那么好。

吴老是夜空上的一颗星,纵然够不到,但当我困惑、迷惘时,他指引我前进的方向;在我困难和疲倦时,他给我坚守的力量。

学习吴孟超先进事迹观后感3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这是三国时期蜀相诸葛孔明为报先主刘备知遇之恩在《后出师表》中饮泪成书的一句肺腑忠言,至今仍为世人所称道。战位有高低,使命尽相同。21世纪的今天,吴孟超同志作为我国医疗科学战线的一面旗帜、共产党员的优秀代表、践行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的时代楷模,同样被今人所传颂。古今对比,人活在世上一辈子,始终决定他的生命状态的核心是一个人的价值观,亦或称之为一个人的主观心灵的力量驱动。我们站在今天,站在历史的当下,吴孟超先进事迹激活了我们对价值观的深刻思考,他用自己的生命激情,为党和国家的事业、人类的发展、医学的进步做出了更加丰富的诠释,提供了更多价值的“附加值”。作为一名党员,他把一生献给了党的伟大事业;作为一名军人,他用一生躬行践履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作为一名医生,他将一生凝结为以心献行以行献爱的力量源泉;作为一名国人,他用一生追求卓越的专注、矢志报国的信念、艰苦奋斗的实践向全世界证明了中国的自强不息和一代人的高超胆识。

“只要能拿得动手术刀,我就要站在手术台上;只要还有一口气,我就要为国家肝胆外科事业作贡献。”这句阐释自身追求的朴素话语,是吴孟超同志作为一名医生仁心大爱的真情流露,是一个普通党员人生观心灵力量的真诚独白,更是一名军人为党为国为民奋斗一生的真实写照。古人云,“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吴孟超同志生动感人、催人奋进的先进事迹值得我们去学习去比肩去对照实践,但更多的是让我们感受那种对党性的感悟,对境界的升华,对心灵的穿越,对智慧的启迪,对精神的点燃。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写道:“诗人对宇宙人生,须入乎其内,又须出乎其外。入乎其内,故能写之。出乎其外,故能观之。入乎其内,故有生气。出乎其外,故有高致。”我们要把学习吴孟超同志先进事迹内化为混合动力、外化为长效拉力,始终以他那种追求光明、爱党报国的坚定信念,勇攀高峰、不断创新的进取精神,奉献社会、倾心为民的高尚品格,忘我工作、不懈奋斗的人生境界,甘为人梯、自强不息的使命意识,作为自己终身努力的不竭动力和常青载体。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让我们学习吴孟超同志为党尽忠、为祖国奉献、为军队立功、为人民服务的风范和精神,时刻以他的先进标志为人生坐标,以他的先进事迹为毕生榜样,瞄准优秀学习实践,贴近先进对照实践,成就模范努力实践。春风杨柳万千条,六亿神州尽舜尧。只要我们始终坚持共产主义信仰不动摇,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真理不犹豫,始终坚持落实科学发展观不偏移,始终坚持践行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不停步,始终坚持紧紧抓住主题扣住主线不松劲,始终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不懈怠,自觉在具体工作中把党和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可以确切的讲,今天是吴孟超个人先进事迹,明天就是吴孟超集体先进事迹,现在国际组织将一颗小行星命名为“吴孟超星”,以后世界将推崇中国吴孟超效应或吴孟超定律。一言以蔽之,“多少事,从来急;天地转,光阴迫。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汤姆的一天英语作文 读书伴我行的作文 从我做起作文 关于学农的作文 变色龙为什么会变色作文 关于书的作文结尾 回忆我的作文 感受幸福的作文 嘉然小作文 选择坚持作文800字 母爱的伟大作文200字 写一处景物的作文450字 介绍剪纸的英语作文 一件感人的作文400字 我们班的老师作文 中国诗词大会作文素材 关于碰瓷的作文 小白兔350字作文 最成功的人英语作文 我的小目标作文 我心中的鲁迅作文 以身作则的作文 描写秋天的作文三年级 关于勤奋作文 不断提升自己的作文 我的家乡朝阳作文 观察植物的作文 远方的家乡作文 2016年全国一卷语文作文 经验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