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自然环境”类话题作文写作指导及评点

2023-05-23 05:32:04
相关推荐

“自然环境”类话题作文写作指导及例文评点

导语: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自然环境”类话题作文写作指导及例文评点,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教学内容:

指导学生能围绕有关环境或自然话题,根据作文要求,进行写作。

教学目标:

1、能根据有关环境或自然的话题要求,进行准确立意、选材。

2、运用作文技巧,进行写作。

3、能运用一篇优秀的作文,改写出相似话题或要求的不同类作文。

教学过程:

一、话题导入

我们生活在大自然中,处在各种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中。神奇的山峰,广袤的原野,欢快的溪流,深沉的海洋,都会引起我们的沉思;朝晖夕阳,寒来暑往,花开花落,都会引起我们的遐想。在沉思和遐想中,我们会有所感悟。

俗话说“一切景语皆情语”。睿智的人总能从所处的环境中,从大自然的气象万千中,得到人生的真谛。今天我们来探讨一下,有关环境和自然的作文,应该如何去写。

二、话题分析

1.明确写作主旨

(1)如以环境和自然为话题的作文,作者会借环境或自然现象写出什么感悟?

学生讨论后,自由发言。

教师可归纳总结:必定是就某一环境或自然现象有感而发,要么是借景抒情,要么是托物言志,要么是以物象征某一意象,要么是就某自然现象或环境感悟生活或人生的哲理。

请学生回顾所学的写环境或自然景物的文章,体会作者是如何立意。如《春》、《济南冬天》、《海燕》、《白杨礼赞》、《鼎湖山听泉》、《三峡》、《陋室铭》、《小石潭记》等。让学生先讲,教师可适当选一两个提问或讲解。

(2)请学生就一自然现象“风”,进行感悟。

让学生自由讨论,在班级中交流。

教师可归纳:“风”有自然界的,想到春风,给大地带来生机;夏风给人带来凉爽;秋风既可飘来果香,也可横扫落叶;冬风凛烈,象征严酷。有母亲手中摇出的风;也有社会上兴起的各种流行之风。既有可亲可爱的,也有可憎可恶的。朱自清先生在《春》一文中的一句话:“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这让我想到了最伟大最深沉的母爱。一位歌手唱的《风筝》,它象征着自由奔放,无拘无束。从可怕的沙尘暴联想到环保问题。

(3)从多角度立意是使作文的立意达到较高要求的途径之一。刚才同学们围绕“风”这个话题,根据题目的提示,分别从自然界和人类社会这两个方面切入,有的从有形的角度出发,抒发自己的情怀,有的从无形的角度立意,或歌颂新时代新风尚,或揭露抨击坏风气,追求深刻、新颖。多角度立意需要进行发散思维,既可以从家庭、学校、社会的角度想开去,寻找新的视角,更可以凭借自己的阅读积累展开广泛的联想,使自己的立意高人一筹、别开生面。

在写以环境或自然为话题的作文,一定要从“自然界——有形”写到“人类社会——无形”。在写作时,可根据作文所给的材料,来确定无形(文章的主旨);如材料主旨不明显,或较笼统,可进行多角度地进行联想,主旨越细小越好,达到以小见大的效果。

2.精心选择材料。以环境或自然为话题,必不可少对环境和自然描写的内容。描写不能面面俱到,所描写的内容必须与文章的主旨有联系,能从多方面多角度地展示主旨。第二类的材料是揭示主旨的语句。语句既能紧扣环境景物的特征,又能精炼地表达出作者的写作意图。第三类材料是过渡的材料,要选择那些具有触发点的材料,由写景物既自然又贴切转到写人写情写理方面。

3.写好景和物。

首先要抓往主体,要根据主旨明确所写主体景物和环境是什么,其特征是什么;其次迅速辐射联系,写出与主体景物有关的与主旨有关的周围的联系物;必要时可展开联想,可顺时间进行联想,也可顺空间进行联想。

要写出景物的时令性,地域性,典型性,让人感到真实可见;要有层次地写出同一景物的"不同方面,不同景物的共同特征;能从视觉、听觉、味觉、嗅觉、融觉、感觉等多方面进行描写;能动静结合,运用对比衬托,运用多种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进行描写;能融情于景,情景交融。

4.抒出真情实感。以环境或自然为话题的作文,其真情实感来自于环境或自然中的景物情景,找到景物蕴含的精神,也就找到了要抒发的情感。又因景物的本身没有感情色彩,可以根据表达主旨的需要,赋予景物以某种特别的感情色彩。有时不知要抒发什么情感,只要联系现实生活进行是非的评价,进行美丑的褒贬,再加入爱憎的情感,就有了真情实感了,但必须要与描写的环境自然做到形神一致。

三、范文欣赏1

山水之约

在肇庆住的时间长了,朋友跟我说,要去拜谒鼎湖这一块明净的山水,以洗涤城市生活的积垢。

鼎湖是一个什么地方?相传黄帝曾在此铸鼎,因而得名。黄帝的传说遍布华夏,当然这只是一种附会的说法,然而,到了鼎湖,才体会到黄帝缘何要选择这片自然绝妙的山水。

抬眼望,山连山,山峻逸而高拔。这山的颜色翠绿得有些让人心旌摇荡。据说这儿的树多达上千种,不是吗?假如没有成千上万的树色氤氲,又怎能荡涤人心?假如没有一川郁郁葱葱的林莽所遮蔽,又如何造化得这等神奇隽秀?你看那拔地而起的松槐,它们是那样自在闲逸,你留心那虬屈盘桓的藤萝,竟感念于数百年风雨的磬声。这儿带有过渡带色彩的树种俯拾即是——被称为绞杀手的榕树,盘根错节,如丝如柱的气根垂落成琴弦;苦丁和荔枝演绎着森林变迭;连理交枝的木棉龙眼,被游人系上红线奉为神灵;菩提和白茶,是守护佛门的两棵净树。如果有什么可供奉和拜祭的话,我想人们应该供一供这山间的树色和自然的造化。每一片叶子,系结着一个故事;每一棵神树,增添了一段迷幻。

鼎湖山的水呵,几乎是这古老神话中的琼浆玉液了,脱下鞋,俯下身子,捧起一抔温润的碧水,它是那么的纤柔,喝一口,整个心胸仿佛要被酥醉和同化了。假若能长上双翅,自己真要变作一只痴情于一漂碧水的鸟儿,凭着流溪,唱着和歌,守偎着这里的恬静与安逸。难怪那些南来北往的游客,一到这里,都急急脱下鞋来,踏入水中,让这自然的纤纤玉指触摸自己疲惫的双足,让心灵感受这山泉的心跳,让想象随这水声敲响童话中的门扉。(节选自《杭州的情韵》)

【精彩点评】

这是一篇不错的写景散文,最大的特点是写景抒情,情景交融。写景干脆利落,抒情明快简练。在写水的清澈、温润时,作者通过想象来抒情,说自己要幻化成一只痴情的鸟儿,“守偎着恬静与安逸”,情与景交相融会,表达出一种感人的意境。

范文欣赏2

绿色的呼唤

不知从何时起,谈起沙漠,我们不再会有驼铃阵阵、大漠孤烟的联想;谈起天空,我们不再会用“湛蓝”“清澈”这些美丽的词语;我们看不到绿树葱葱,嗅不到花香阵阵,听不到泉水潺潺,忘记了世界原本是绿色的天堂……

1851年,印第安索瓜米西族酋长曾为了天空和大地失去的温馨,为了空气失去的新鲜,为了流水失去的晶莹发表过扣人心弦的演说。100多年来,那声音依旧在回响:“大地是我们的母亲,大地的命运就是人类的命运,人类唾弃大地就是在唾弃自己。”但是,人类是个健忘的种族,接下来依旧是肆意无度的砍伐和杀戮:参天大树变成了舒适的家具、精致的地板、供观赏的木雕,飞禽走兽成了肥美的肉汤、昂贵的披肩、别致的骨饰……

为此,自然之母流过了太多的眼泪。她不相信人类——她最钟爱的乳儿就是这样回馈他们的母亲的:拔光了她的秀发,熏坏了她的眼睛,把她光洁的皮肤刨创得千疮百孔。愤怒和不满让她一次次地发出咆哮:洪灾、泥石流、干旱、酷热,还有令人心悸的海啸……可这些又能使多少人真正的警醒?又有多少人在为此奔走呼告?又有多少人会为那些挣扎在灭绝线上的生物流下同情的眼泪?

百年梦想,高峡出平湖,尊重自然,合理地利用自然的条件,我们看到的是三峡工程巨大的能源和无尽的利润;乱砍滥伐,忽视长远利益,自然呈现给我们的是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恐怖,沙漠向东部步步紧逼的急迫。当人类砍倒最后一棵树时,斧锯便落向了人类自己的头颅;当所有的动物都灭绝后,人类也无疑会步入万劫不复的深渊。

最后的一点绿色,可惜;最后的一滴眼泪,可怜;最后的一丝忏悔,可悲。当汹涌的飞沙弥漫着卷你入潮时,留下的只会是久久的哀叹和遗憾;当干涸的羁风急促着慌忙拉你入谷时,留下的只会是长长的悔恨和惋惜。

听!草原、森林、海洋,她们在哭泣;走兽、游鱼、飞鸟,她们在呐喊。为了曾经秀美的碧水、青山,为了曾经辽阔的清澈、蔚蓝,看一看前面的路吧!再这样走下去,人类无疑一步步走入自己设置的地狱。洗净手上的鲜血吧!从现在开始爱护每一个生命,爱护每一滴水,爱护每一片绿阴……

让我们对绿色作一次深情的呼唤,呼唤美丽的阳光,呼唤蔚蓝的天空,呼唤清澈的湖水,呼唤人与自然的和谐。让我们手拉着手,对这个世界一起呼唤:关爱地球,还我碧水蓝天!

【简评】

小作者具有雄辩性的语言,极富情感魅力,她向我们诉说了人类不尊重自然,破坏自然环境的惨痛事实,从而呼吁人类要保护自然,爱护地球。纵观全文,小作者注重事实与道理的结合,讲究句子的灵活多变、匀称有力(长短句相错,齐整句排列,上下句对称等),讲究语言的流畅优美、富有情感,注重对比手法的运用,使文章既有一股不容置疑的雄辩之美,又有一股激荡人心的情感之美,是一篇警人深思、富有感召力的佳作。

【技法点拨】

情景交融,就是在写景时要把自己的情感自然顺畅地表达出来。“一切景语皆情语”,文章是表达情感的载体,景随情移,情随景迁,两者要做到完美融合。运用这一技法应该注意:1、要把握好写景与抒情的关系。写景是基础,把景物写好,抒情才有了依托;抒情要与写景浑然一体。2、要把握好抒情的度,抒情要在写景的基础上自然生发,篇幅也不能过多。3、抒情要透露自己独特真挚的情愫,这样的文字才富有诗情。

四、出示训练题目

以“面对”为题,选择家乡的一处风景名胜,用情景交融的手法,写一篇500字左右作文。

五、组织讨论如何审题、选材、组材等问题。

提示:模仿《山水之约》的写法,注重景物及其特征,借助于修辞,用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情感,抒情避免太直、太浓,要含蓄、自然一些。如朱自清的《春》,在写春风、春树、春雨、春景时透露出欣喜的情感,是一篇情景交融的好文章。

【“自然环境”类话题作文写作指导及例文评点】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摘抄作文大全 感悟大自然800字作文 关于水灾的作文 游神仙居作文 雨后景色作文 描写海豹的作文 意外的收获满分作文 脸作文 我的中秋节作文300字 坚持自己的立场作文 摘杨梅作文400字 内心的呼唤作文 朋友作文300字 感谢妈妈的英语作文 温州乐园作文 真实的自我作文 跨进十二月作文 2019年全国二卷作文 我真想笑作文 在合作中成长作文 看图写作文一年级下册 我有一个梦想高中作文 以小见大优秀作文800字 三年级语文300字作文 作文我的发现450字 新疆的四季作文300字 向青春致敬作文 作文我最喜欢的一件事 快乐的暑假作文500字 作文回忆往事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