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六年级母校印象作文

2023-07-10 04:45:01
相关推荐

六年级母校印象作文

我生长、生活在桃源,出于对母校的思念,一年半载,总免不了去这块热切的园地溜达溜达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资料,欢迎大家阅读!更多相关信息请关注CNFLA的相关栏目!

篇一:

说起母校,当时在学校不觉有什么可爱。在网上和同学聊天,大家互相问候着,在离别唏嘘中竟对母校有些依依的感觉。象朋友之间离得远了,相见的机会少了,渐渐地忘他的坏处,印象中只有他的好了。毕业很久了,大家走南闯北很忙碌也很辛苦,没有时间回母校看看,心中竟十分怀念起母校来。依依思念也被回忆无数次延展,母校的形象也在朦胧中变地清晰而美丽起来。

母校像个温柔内敛而举止优雅的女人。不张扬却很沉稳,不矫情却很温柔。母校不怎么有名气,没有别的学校那么悠久的历史。但母校一步步走来,用今天书写自己的历史,更是开拓者别样的美。

曾读到朱志清先生的《荷塘月色》时,我脑子中首先出现的就是母校的荷塘,也很美。母校的荷塘不大,却很雅致。每到夏天荷叶在晶莹的水面上高低交错、大小有致。荷花便在其间若隐若现,有的含苞欲放、有的娇美盛开、有的迎风弄姿、有的摆身回眸,亭亭立立地千种百样各有各的美来。此时,若拂来微风,满塘白的、粉的、淡粉的荷花在碧绿的叶间摇摆多姿。使人觉得这朵好,那朵也不错。不忍让哪一朵逊下一筹去。倘在有雾的早上,更是云遮雾罩犹芙蓉出水般,仿佛满塘荷花都成了活的精灵,显出别样的好来。但雾在荷花盛开时节,是不多见的。

我也曾在月色中看过荷塘。那是中秋的晚上约两三好友,怀揣着离家的悲愁来到荷塘。金黄的月色,照在亭亭的荷叶上,薄薄的雾气刚从池水中升腾起来。光影交错层叠,荷花益加的妩媚和娇羞起来。真是“犹抱琵琶半遮面,千呼万唤始出来”。

荷塘往后便是“行知园”。穿过拱形圆门,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的名言“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雪万学,学做真人”赫然在目,激励着无数地学子。“行知园”也取陶行知先生的“行知”命名。在立壁后面种着无数的花木。有叫得出名的,有叫不出名的。像龟背竹、橡树、兰竹等等,各显异态。枝繁叶茂、盘根错节、遮天蔽日地阳光从枝叶地间隙里一缕一缕、一丝一丝撒下来,斑斑点点散落在地上。空气湿润得仿佛一把能拧出水来。

园子中心弯曲着人造的浅湖“行知湖”。湖中央是曲折的走廊一直延伸到湖边。湖边也建有亭台轩榭,镂空的雕花、浮雕的景致极尽优美。湖中喂养着许多各色的鱼。从湖边散步而过,粼粼波光中尾尾游鱼往来穿梭。有的竟跃出水面,抛出优美的弧线,在人的赞叹声中重落回水里。鱼可以在浮华中重回平淡,相较之下人便不易了。

园子我很喜欢,亚热带的气候,孕育着不同的生命,更像个热带雨林,喜欢湿润的空气在皮肤上湿湿的、柔柔的感觉。这里我很喜欢,但并不经常来。每当傍晚时分“月上树梢头,人约黄昏后”是不宜来的,成双对的恋人隐没其间渐入佳境。倘真要来须邀两三好友,一路高歌笑谈行来,恋人们必定退避三舍。倘孤家寡人在黑灯瞎火中行来,不是吓着别人,就是吓着自己。

图书馆在第一教学楼旁边。两层高,分为:“社会书库”、“自然书库”、“期刊杂志”三大部分。据传言,图书馆藏书20万册。楼上楼下都有阅览室,借出来书就可以在阅览室看,当然自己带书来看也是欢迎的。图书馆我经常去借书,但很少有在阅览室看的。总也擦不干净的桌椅、翻书的悉悉嗦嗦声,压低嗓门的`说话声、刻意的安静弄得人无法走到书的世界。图书馆平时可谓“门庭冷落车马稀”,或许别人也和我想到一处了。当然,图书馆也有走俏的时候。每逢期考前的三四周,以前分散在校园四处游走的人,一齐涌到图书馆,图书馆的座位以下就被抢空了。来迟了的,只有悻悻而去在觅佳境了。人满为患的滋味真不好受。如果学期一开始就这般用功,图书馆至于“千金易得,一座难求”吗?

图书馆也有终年热闹的去处,那便是“电子阅览室”。一个个借用互连网查资料的幌子,袖子弄的老高,运指如飞的正用QQ、ICQ和中国人民、世界人民增进团结、加深友谊呢?这里是天天爆满的。毕竟,网络离世界更近。

“因为在故乡有所恋,而所恋又只在故乡有,就萦系着不能割舍了。”在叶圣陶先生的《藕与莼菜》中读到这样的话,心一下热了。我在这里学习生活了五年,有过欢笑和悲愁。把无数个今天翻到昨天的中间,我长大了、成熟了、毕业了、离开了、工作了。母校就如我的故乡般亲近、可爱。或许没有机会再回去了,而母校总在我的心头,像淡淡的哀愁,不需要记起,永远也不会忘记。

所恋在这里,这里就是我的故乡了。

篇二:

屈指数来,离开母校——桃源师范学校已经有28年了。风霜岁月早已把过去许许多多的人和事冲个淡忘,而唯有母校的校容校貌和在母校那几年就读的学习情境至今让我记忆犹新。

那时的校门是建在靠沅江方向,六根粗壮的四方水泥柱支撑着校门,所有门柱一律用麻石粉刷而成,敞亮厚重。如若走出校门,跨过马路,登上桃源雄伟的防洪大堤,沅江风景及对面双洲的亭台楼角都会尽收眼底,在欣赏似绿带、似画风的美景时,你还会不时地目睹漂泊在江上的或上或下的过往船只,好一幅“武陵人捕鱼为业”的壮丽画面。

而当你走进校园,你会立刻被幽静的园林和富有诗意的“红楼”、“白楼”所吸引,特别是矗立在楼前的宋教仁、丁玲的塑像让你一定会肃然起敬。绕道操场边的林荫道一周,你会观赏到偌大的图书馆,格调特殊的音乐厅,高大的培训楼,宽敞便宜的食堂,错落有致的教学楼、宿舍楼。那时,我们只知道“红楼”是学校的行政指挥地,是“决策楼”,而“白楼”是已故伟人、名人的纪念楼。

回忆起那时的学习生活,还真饶有不一般的兴趣。记得那是20xx年9月,我们20xx、20xx两个民师班融入了学校的大集体,在我们这些“学生”中,已做爸爸、妈妈的可说是不乏其人。担任我们197班班主任的是张维国老师,他胖胖乎乎,武武敦敦,满脸络腮胡,说话慢条斯理,对待我们真是无微不至;但他在学习上,从来不给我们丝毫的特殊。记得有一次,为解答几个地理难题,弄得全班学生都没赶上中餐,他风趣地问大家:“东八区的居民们,不吃中餐饿不饿?”我们笑着回答:“饱了,饱了!”

虽说我们是民师班,但我们和其他班级比较一点也不落后。记得参加学校的“我爱教师职业”的演讲比赛,我们班推出了安乡籍的田承洲,他口若悬河,无论从语音、语调,还是从文稿内容、演讲风格都博得全校师生的一致赞赏,金杯属于他,当然也属于我们集体。我们班的拿手项目当然还有很多,诸如:排球、书画等等;

在这所学校,我们感受到了方伟杰、甘崇道、彭定满、李中英、康建纯、张志华、李银清等学校领导人的管理才能,领略到了王清宇、胡正谱、张维国、王其芳、唐竹云等许多教师的教学才华。

我生长、生活在桃源,出于对母校的思念,一年半载,总免不了去这块热切的园地溜达溜达,或观赏,或慰师,或寻友,或求学,而每一次踏入母校的大门,都会顿生一股抹不掉的校园情。

而今母校早已改制,却怎么也改不了我心中对母校的牵挂与怀念。每每与母校的郭铁成专家参加学术会时,都会长聊不已。

愿所有辛勤培育过我们尚且健在的老师们健康长寿!愿正在为母校辛勤工作的同行们工作顺利!愿母校的明天更辉煌!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我懂得了什么作文 相信自己作文 难忘的一天作文 高考语文作文 我的理想作文300字 关于传统节日的作文 除夕之夜的作文 心愿作文400字 新概念作文大赛 家庭趣事作文 读书心得作文 友谊的作文 乐作文 我的好朋友600字优秀作文初一 难忘的除夕夜作文400字 家乡的春节作文600字 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作文 我的同桌作文300字 美好的一天作文 乡村生活作文 初一作文600字 四年级下册作文我的乐园 元宵节作文400字 关于时间的作文 距离作文 自由作文 话题作文 这就是我作文600字 百善孝为先作文 热闹的春节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