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中考经典名人故事素材

2023-08-23 07:52:01
相关推荐

中考经典名人故事素材集锦

1、李斯与韩非

韩非是韩国人,但他的文章在韩国未被君主重视,传到秦国,秦王见而惊呼:我如得此人,和他交游,死而无憾。秦攻打韩国,韩王只得让韩非出使秦国,如此,韩非便来到了秦国。

李斯对秦王说:秦打韩,韩非不会同意,放之归韩,他又会为韩出谋,应杀了他。秦王答应了。李斯就送毒药给韩非,韩非知道李斯的为人,竟饮而亡。

就这样,同学李斯害死了同学韩非。

2、郭沫若救人

1962年,郭沫若游普陀山时拾到一首绝命诗,他马上派人找到了那位因三次高考落榜而决意魂归普陀的姑娘。郭老当即书赠了蒲松龄落第自勉联: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并耐心地开导她,使姑娘重新鼓起生活的勇气。她当即作诗感谢郭老:梵音洞前几彷徨,此身已欲付汪洋;妙笔竟藏回春力,感谢恩师救迷航。

郭老的回春妙笔仍然是通过促使姑娘的思想发生变化,使生欲战胜死念而起作用。

3、郭沫若的一字之师

一次,郭沫若在台下看《屈原》,第五幕第一场婵娟怒骂宋玉:宋玉,我特别的恨你,你辜负了先生的教训,你是没有骨气的文人!郭老听后,感到骂得不够份量,就到后台找婵娟商量。郭老说:你看,在‘没有骨气的’后面加上‘无耻的’三个字,是不是份量会加重些?旁边一个演员灵机一动说:不如把‘你是’改成‘你这’,‘你这没有骨气的文人’,这多够味,多么有力。郭老连声称好。后来,他还为此写了一篇《一字之师》的文章。

4、《草叶集》引来的爱

英国女子安妮读《草叶集》,爱上了52岁的惠特曼。一封封信寄往大西洋彼岸,又远涉重洋来美国,耽了八年。但诗人并不爱安妮,安妮只得重返英国,给诗人信中说:我心中始终爱你,即使天老地荒也不会改变。14年过去了,安妮在无望的等待中死去。

5、惠特曼收到的退稿信

作品:《草叶集》。退稿时间:1855年。退稿信:窃以为出版大作当属不甚明智之举。

6、普希金的数学

少年时,普希金就想成为一名诗人。一次,数学教员让他在黑板前演算代数题。他只胡乱地写了几条公式。结果怎么样?爱克司等于什么?等于零。普希金笑着回答。您,普希金,在我这门课上一切结果都是零。您还是写诗去吧!教员说着,把普希金撵出了教室。

为此,有的同学编了个顺口溜:

普希金在读什么?

请您赶快拿给我!

立即滚出教室去,

不能让他课堂坐!

7、《草叶集》问世前后

1855年7月,纽约一个印刷厂的工人出版了诗集《草叶集》,他就是36岁的惠特曼。初版只收了十二首诗,出版了一星期,书店里连一本也没有卖掉,到第二年出增订版为止,仅卖了11本。

但是,当时,有个惠特曼最尊敬的最有声望的人爱默生对惠特曼给予极高的评价。他说:你正处在伟大的经历的开端,我祝福你。之后,惠特曼又经数年努力,《草叶集》又增加一些有名的新诗,他终于在美国文坛上赢得了很高声誉。

惠特曼说:没有信仰,则没有名副其实的生命和品行;没有信仰,则没有名副其实的国士。

8、文天祥在狱中

文天祥囚于土室,狭窄得仅能容人躺下,幽暗潮湿,四周又有炉灶、仓库、瘐死者的尸骸和腐鼠。土室里空气恶臭、闷热,令人窒息。然而,体质孱弱的文天祥居二年而无伤。文天祥自信地宣称:彼气有七,吾气有一,以一敌七,吾何患矣。他认为浩然之气就是正气,以一正气敌七邪气,充分体现了精神、意志力量的伟大。

这正气,就是孟子所说的天地间至大至刚之气。其实质就是一个人内在的秉性。

9、文天祥成仁就义

文天祥21岁时就考中了状元。元朝军队大举进攻南宋后,文天祥变卖家财组织义军万人,去保卫南宋都城临安(杭州),次年任右丞相。临安失守后,他坚持抗元,转战于南方数省,终因双方力量悬殊被元兵俘虏。文天祥被俘后,多次求死,未能如愿。在押往元朝大都(北京)路上,他绝食8天,仍奇迹般地活了下来。押解到北京后,他受到隆重的接待,但在敌人的利诱面前,他没有一丝的动摇。元丞相以礼相见,文天祥长揖不拜。宋降臣前来劝降,他忿怒唾面大骂。元人将他关在阴潮的土牢里,折磨了四年,也未能松懈他的一点斗志。他于狱中写了许多诗篇,在《正气歌》中历数各朝各代不畏XX、勇于牺牲的仁人志士,以表达自己反抗元朝统治的决心和视死如归的浩然正气。他向劝降的元世祖忽必烈立而不跪,面对忽必烈许以元朝丞相一职的诱惑,他严肃回答:天祥是大宋状元、宰相,宋亡,只能死,不能活。殉国前,他向象征祖国的.南方跪拜后,神色安然地就义,时年47岁。文天祥就义后,人们在收敛遗体时,发现他衣带上的遗墨:孔曰成仁,孟曰成义,唯其义尽,所以仁至。读圣贤书,所学何事,而今而后,庶几无愧!

至元十九年十二月,天祥临刑,当过市时,意气洋洋自若。观者如堵,天祥从容谓吏曰:吾事毕矣。问市人孰为南北,南向,再拜。死。(陈弘绪《文天祥传》)

10、孙子论反间计

《孙子兵法?用间篇》:故三军之事,莫亲于间,赏莫厚于间,事莫密于间。非圣智不能用间,非仁义不能使间,非微妙不能得间之实。微哉!微哉!无所不用间也。间事未发而先闻者,间与所告者皆死。

11、孙中山临终语

1925年3月12日,孙中山临终时说:……和平……奋斗……救中国……。每年的3月

12日,成为我国的植树节。

12、孙中山论志

孙中山说:我们到现在说忠于君固然是不可以,说忠于民不可不可呢?忠于事又是可不可呢?我们做一件事,总要始终不渝,做到成功,如果做不成功,就是把性命去牺牲,亦所不惜,这便是忠。

(《孙中山选集?三民主义?民族主义第六讲》)

13、孙中山的家事遗嘱

1925年2月24日,病危时,孙中山留下一份《家事遗嘱》:余因尽瘁国事,不治家产,其所遗之书籍、衣物、住宅等一切均付吾妻宋庆龄,以为纪念。余之儿女已长成能自主,望各自爱,以继余志。此嘱。

3月11日,他在上述口授的遗训上补签了名字,次日逝去。

14、汪精卫与孙中山

当时,汪精卫让孙中山留遗嘱。孙中山苏醒后说:我看你们是很危险的。我如果是死了,敌人是一定要来软化你们的;你们如果不被敌人软化,那么我又有什么话可讲呢?汪精卫等请求说:吾们跟总理奋斗数十年,向未怕过危险,以后还怕什么危险?向未被敌人软化,以后还有什么敌人能软化吾们?不过总要总理先告诉吾们几句,令吾们有所遵守,吾们方知道怎样可以向前奋斗。孙中山见汪等如此恳求,就说:你们要我说什么话呢?汪精卫就将准备的遗嘱读给孙中山:余致力国民革命,凡四十年……孙中山听毕表示极满意:好的,我很赞成……时1925年2月24日。

3月11日,晨一时,孙中山由夫人扶腕,用钢笔在遗嘱上签了字。

15、中山陵的三座中山像

中山陵有三座中山塑像,一座是供奉于祭堂正中的石雕坐像,一座是墓室内的大理石卧像,一座是藏经楼前站立的铜像。

当时,宋庆龄、何香凝等人反对复古,坚持让孙中山雕像穿中山装,蒋介石、胡汉民、谭延恺主张穿长袍马褂。结果,两派争执不休,出现了两座不同服装的雕像。另一座铜像是日本友人梅屋庄吉赠送的。

【中考经典名人故事素材集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舍与得作文800字 高考语文作文优秀素材 以过年为话题的作文 海南语文高考作文 我有一个想法作文300字 高考作文万能开头结尾 北京旅游作文600字 冬天的雪作文200字 家乡的变化作文800字 优秀高考作文800字 堆雪人的作文400字 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单元作文 作文难忘的一件事300字 端午节的作文150字 心中的风景600字作文 原来我也很坚强作文 爸爸的谎言作文 一件开心的事400字作文 爱是什么作文500字 童年的回忆作文300字 六一为主题的作文 关于写景的作文300字 关于传统文化的英语作文 新学期新期望作文 家乡的美景作文200字 以传承为话题的作文 难忘的旅行400字作文 失物招领英语作文初一 关于读书的作文400字 难忘的旅行作文4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