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改变的名人故事

2023-09-17 03:55:03
相关推荐

关于改变的名人故事

最好的好人,都是犯过错误的过来人;一个人往往因为有一点小小的缺点,将来会变得更好。下面小编跟大家分享几个关于改变的名人故事,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关于改变的名人故事

苏洵改过

苏洵二十五岁那年,被史彦辅和陈公美两人拉着,把峨嵋山玩个里外透彻。游山途中,他们听说西北数百里外的岷山也很壮美,于是再去岷山游历,一转悠又是半年。饱览岷山秀色之后,苏洵回来歇了几日,这才发现妻子面带忧虑,只是不愿形诸言表。原来程夫人并不指望夫君能够光宗耀祖,却将满腹期望全部寄托在两个儿子身上,终日教他们读书认字,却又自叹精力不足。

苏洵从她对孩子认真管教上,看出了自己的顽劣和不足,他渐渐意识到自己如若继续散漫下去,将来可能会落到让儿子们耻笑的境地,这才认真琢磨起自己和家庭的未来。过了不久,他的母亲史夫人不幸病故,二哥从外地赶回家为母亲守丧三年,兄弟两个到了一起,免不了聊起自己的前途,苏涣有意问道:“三弟啊,你游历了那么多的名山大川,能不能写点文章,让我看看这纸上山川如何雄秀奇美啊?”这一下真的把苏洵难住了,他觉得满肚子都是锦绣河山,却不知如何将它吐到纸上,想画画不成,想写写不出,急得他满头是汗。

苏涣见状一笑,略转话题:“三弟,你别着急。哥哥我有一件心愿,想请三弟帮助圆了。”苏洵忙问:“什么心愿?”“我们苏家先人原是很有一些来历的,可自大唐以来,我们只知眉州刺史苏味道是我们的先人,往后就语焉不详了。从下往上推,也只知道祖父叫苏杲、曾祖叫苏祜。三弟既然喜欢周游,何不找些老人聊聊,再去查查别人的族谱,把我们苏家族谱编出来呢?”苏涣慢慢说道。

苏洵一听,觉得这件事做起来蛮有意思,便一口应诺下来。眉山的程家、史家都是亲戚,苏洵一经询问,他们都拿出族谱和先人的往来书信,再加上眉州府里还有些陈年案卷,很快苏洵便追根溯源,查到了唐朝刺史苏味道的名字,可惜这位先人事迹,让他看了脸上发烫。再往前,查到了汉代的苏建和苏嘉、苏武、苏贤三兄弟,还有先秦的苏秦和苏公。这时苏洵的兴趣越来越浓,为了弄明这些人的来历,他为自己列下了长长的书单,把《史记》、《汉书》、还有更早的《左传》、《国语》、《战国策》都罗列到床前案头,读了个通透,一直读到二哥“丁忧”期满,离家上任,这时的苏洵已是欲罢不能,他发现自己心有余而力不足,必须发愤读书,才能将心中所思,形诸文字——这年他已二十八岁。

叶天士改过学医的"故事

叶天士自恃医术高明,看不起同行薛雪。有一次,叶天士的母亲病了,他束手无策,多亏薛雪不计前嫌,治好了他母亲的病。从此,叶天士明白了天外有天,人上有人的道理。于是他寻访天下名医,虚心求教,终于成了真正的江南第一名医。

柳公权戒骄成名

柳公权从小就显示出在书法方面的过人天赋,他写的字远近闻名。他也因此有些骄傲。不过,有一天他遇到了一个没有手的老人,竟然发现老人用脚写的字比用他手写的还好。从此,他时时把“戒骄”记在心中,勤奋练字,虚心学习,终于成为一代书法大家。

司马光警枕励志

司马光是个贪玩贪睡的孩子,为此他没少受先生的责罚和同伴的嘲笑,在先生的谆谆教诲下,他决心改掉贪睡的坏毛病,为了早早起床,他睡觉前喝了满满一肚子水,结果早上没有被憋醒,却尿了床,于是聪明的司马光用园木头作了一个警枕,早上一翻身,头滑落在床板上,自然惊醒,从此他天天早早地起床读书,坚持不懈,终于成为了一个学识渊博的,写出了《资治通鉴》的大文豪。

孔子认错

一次,孔子和他的弟子子路、子贡和颜渊到海州游览.孔子听到隆隆的声响,对子路说:“山的那边在打雷和下雨,为何还要赶着去?”子路说:“这不是雷雨声,而是海浪拍岸之声.”孔子从未见过大海,想到海边去看看大海,于是孔子一行乘车到了海边的朐阳山下.

孔子和他的弟子爬上了山顶,只见水天相连,海阔无际,他们都兴奋极了.这时,孔子感到又热又渴,他让颜渊下山去舀海水来喝.

颜渊拿了盛器正要下山,忽听得身后有人在笑,大家都觉得很奇怪,回头一看,是个渔家孩子,于是就问他笑什么.那个孩子说:“海水又咸,又涩,不能喝.”说完,他把盛了淡水的竹筒递给了孔子.

孔子喝了水,解了渴,十分感激那个孩子,正想道谢,忽然海风吹来了一阵急雨,子路一看着急了,大声嚷道:“糟糕,现在到哪里去躲雨呢?”

那个渔家孩子对大家说:“你们都不用着急,请跟我来!”说完,那孩子就把孩子一行领进一个山洞,这是他平时藏鱼的地方.孔子站在洞口边躲雨,边哲学雨中的海景,不由得诗兴大发,吟出了两句诗:“风吹海水千层浪,雨打沙滩万点坑.”孔子的三个弟子都齐声赞扬孔子的诗做得好,那孩子却持反对态度,他对孔子说:“千层浪、万点坑,你有没有数过?”孔子心服口服地对孩子的反诘表示赞同.

雨停后,那孩子又到海上打鱼去了.孔子回想起刚才发生的几件事,歉疚而又自责地对三个弟子:“我以前讲过唯上智与下愚不移,看来这并不妥当,还是应该提倡‘学而知之’,‘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孔子在当时已是名扬天下的贤人,但是,在一个孩子面前,他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和错误并勇于承认.

【关于改变的名人故事】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严格要求自己 作文 赞扬中国的作文 描写晚秋的作文 朋友的事作文 怎么教孩子写作文 职业选择作文 一分耕耘一份收获作文 渴望为题的作文600字 打女朋友的屁股作文 关于鸟类的作文 高考英语作文题目大全 雨的作文开头 我最好的朋友300字作文 初中优秀叙事作文 人与自然800字作文 作文美丽的校园四年级 善于发现身边的美作文 暑假趣事作文提纲 今天真冷啊 作文 我的班主任英语作文 作文乐在其中600字 英语口头作文 种土豆的作文 高二开学作文800字 二年级关于植物的作文 love作文 从今天开始作文600字 暑假记事英语作文 关于端午的作文开头 成人大专考试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