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厦门市高考质检作文

2023-10-15 02:58:02
相关推荐

2017年厦门市高考质检作文

作文几乎是语文考试的一道让每个考生感到棘手的题目,接下来小编搜集了2017年厦门市高考质检作文,仅供大家参考,希望帮助到大家。

【原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小卢的妈妈学会了微信,成了女儿的微信好友。结果没过多久,小卢诉苦说:“微信聊天时,我妈总发一些中老年表情包,又说我发的表情莫名其妙。同学聚餐时,我在朋友圈发了张美食照,我妈说这菜太油了不健康;男同学送我一束花,我妈说先找到工作,恋爱可以放放……我感觉背后时刻有双眼睛。”后来小卢将她妈妈设为分组可见,妈妈发觉后很委屈。

对此,你有什么看法?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材料内容解读。

作文材料源自微时代父母子女沟通的生活情境,包含了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局。事件起于妈妈关爱女儿,欲加强交流沟通。但这种沟通引来女儿小卢大倒苦水,认为自己和妈妈存在代沟,“全方位”的关注(监管)让自己不舒服。事件的结果是女儿采取“防叨扰”的措施和妈妈感到委屈。

互加微信好友,聊天与点评,考生并不陌生这种网络生活;而母女之间在虚拟空间沟通的不顺,以及由此产生的矛盾与尴尬,也让考生有话可说,有理可析。

但是,形成怎样的看法,如何表达自己的看法,却并不是件简单的事情。这首先需要关注材料所呈现的矛盾。小卢与妈妈之间的矛盾没有是非对错之分,只是在言语方式、生活观念、审美趣味等方面错位而已。小卢的妈妈刻意想紧追时代的脚步,学会了新的交往方式,想走进女儿的生活与情感世界,密切关注女儿的生活与情感动向,却不料正是这样的刻意与热情,反而引来了女儿的反感和厌烦,被女儿设为分组可见,只差拉黑了。

小卢的妈妈与女儿之间的尴尬并非个例,而具有代表性,它是代际之间沟通障碍的缩影。令人遗憾的是,小卢妈妈并没有反思自己的行为方式,没有思考为什么女儿会不满,而“只是觉得很委屈”。她的委屈大概是自己原本只是想做女儿的朋友,只是想关心女儿的生活和情感,女儿却不理解这种好心。

所以,作文可以就两代人之间的沟通与融合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在表达自己看法时,需要置放于材料所提供的语境中具体分析。不能无视“微信”这一关键词。“微信”正是时代不断变化的表征。在新的时代条件之下,人们的交流方式也在变化,过去靠书信、靠面对面的交流,而现在更多地借助于虚拟网络,我们的家庭、我、他人如何适应这种变化?如何避免材料中母女间的那种苦恼和委屈?……

材料所提供的情境限定在母女之间、家庭领域,我们的思考的核心焦点是代际沟通。可以综合材料含义立意,也可以从妈妈的角度或小卢的角度立意。围绕代际沟通,可以作适度的延展。比如代际沟通的目的、方式、效果,亲子沟通不畅的原因,沟通中折射的代际价值观差异,如何化解时代的沟通障碍等等都可以是学生思考的方向。

立意概说

此则材料在立意上没有限定,材料只呈现情境和矛盾,考生从具体情境出发,基于对矛盾的分析和探究,在立意上就是合理的。无视材料或者抓不住材料的矛盾在立意上就可能出现偏差。具体说来,可从以下角度转化为问题来思考。

角度一:妈妈

对妈妈被女儿“分组可见”后的委屈你怎么看?

角度二:女儿

1、小卢抱怨妈妈发“中老年表情包”你怎么看?

2、小卢感觉“背后时刻有双眼睛”你怎么看?

3、小卢将她妈妈设为分组可见你怎么看?

角度三:综合

1、微时代父母子女该如何沟通交流?

2、盯着子女是关爱还是管制?

3、子女该如何对待父母的过度关爱?

4、微时代,父母该如何爱孩子?

5、微时代,父母孩子的沟通存在怎样的问题?

以上为不完全列举。抓住材料中的`问题思考即为合理立意。合理的立意保证了写作的方向性问题,但不能保证写作的高分,评卷还要看学生的具体思辨,能否言之成理很重要。

范文一:莫让分歧的见解隔膜亲情

妈妈在微信上见地不同的规劝让小卢心生隔膜之意,一气之下将妈妈设为分组可见。生活中,父母与孩子间因意见不同,价值观不同,而彼此心生隔膜的事情也时有耳闻。依我看来,莫让分歧的见解隔膜亲情,而应让尊重的清流沟通心渠,才是处世良方。

妈妈成为微信好友,对女儿小卢的生活提出自己的忠告,小卢却心觉妈妈的意见老套过时,心生抵触之意,这样的现象常常出现:父母与孩子因职业选择分歧而“冷战”;孩子与父母因对公共事物的见地不同而不合;孩子因父母与之相左的生活意见而不悦……

在当下信息多变,思想多样,价值多元的时代中,我认为父母与孩子在思想认识和价值序列的不同存在以下多方面的原因:父母与孩子信息接受渠道的不同;父母人生经历与孩子的不同;父母所处时代影响与当代价值影响的不同。

我认为,以下几点意见可以帮助小卢及其他年轻人与父母冰释隔膜,消除误解。

沟通是心灵间架起的桥梁,小卢若能与妈妈先沟通交流她们之间的问题,而不是意气用事将妈妈设为分组可见。

卡尔维诺曾说:“心灵的成长最忌讳自我封闭。”确实如此,只有打开“封闭”的心灵,让人与人心灵的距离更近些,才能消除误解的樊篱。

换位思考是理解的基础。若小林以妈妈的出发点思考,就不再是忍受妈妈的唠唠叨叨,而是感受春雨般的关怀。父母是培养孩子的园丁,就算他们与你意见相悖,也是关怀的体现,就算他们的忠言逆耳,也是发自肺腑的关爱。

尊重是相互理解的关键。尊重是心灵间的仰望,尊重是人文素养的体现。若小林能从心底尊重父母,尊重他们的情绪,就不会做出互相伤害的事情,人与人相互尊重,才能为社会再增添暖意,唤回人性的春天。

茨威格在《异端的权利》中这样说:“我们的世界大得能容下很多真理。”其实在原则之外,我们都可以包容对方的“真理”。

心灵沟通、换位思考、相互尊重,我们携手,打破的就不仅仅是亲情的隔膜,或许可以是心灵的樊篱。

范文二:沟通为桥,亲情为流

小卢的烦恼亦是现代许多年轻人的烦恼。从表情包到美食照,无不体现着新老两代人间思想与观念的冲突。但真正导致小卢的抱怨与妈妈的委屈的,并非简单的“代沟”二字。其背后掩盖的,正是父母与子女之间沟通与尊重的缺失。

现代网络社交的发达,更在进一步加深两代人之间的沟壑。于年轻人小卢看来,朋友圈一类社交场合以年轻人之间轻松却又保持一定距离的方式相处,以朋友间调侃式互动与所谓点赞之交为主。而刚进入社交网络行列的父母,难以适应新思潮,将生活中交友观念融入朋友圈,更何况是面对自己关切的子女。但却因此,以自己不合时宜的关心造成了彼此的烦恼。

小卢所采取的行动无疑是粗暴而非理性的。面对妈妈的举动,他本可以选择面对面的沟通,选择双方的交流与互动,但他却将妈妈设为分组可见,抛却对母亲的不尊重,其所为更是一种长期浸淫网络社交模式下的冷漠,于此互联网时代原子化的社会成为比特流动的社会,在面对那张错综复杂的社交网时,亦使人抛弃了许多现实社交的常识,而加剧了“孤岛效应”,因长期封闭化,单向化交流而使个人愈发盲目而顽固。在朋友圈选择单向输出,以求他人关注的圈子,妈妈深情地输入,便让小卢冷漠地切断了沟通渠道。

妈妈的所为,亦值得考量,面对女儿的表情直言莫名其妙,看到女儿的照片大肆评论之时,是否应反向体验女儿的感受,而非以家长权威来压迫,使女儿感到被监视的压力?妈妈在委屈之时是否也应思考,自己是否曾去了解年轻人们的圈子,而非仅以个人惯性思维去面对这个新鲜的世界,逼迫女儿的反向接受与适应?正如《华严经》中有言:“众镜相照,众镜之影,见一镜中,如是影中复现众影,一影中复现众影,即重重现影,成其无尽复无尽也。”究竟是什么使父母与子女两面镜中映出彼此丑陋的面目?

此情景下,最好的方式,莫过于彼此抛开成见与间隙,以真诚的沟通,代替虚无的微信,以求得双方的理解,对不同思想观念的包容与宽容,这不仅是父母与子女之间需要搭建起的桥梁,更是现代社会疏离的人际关系中更应拥有的。

子女多些尊重,父母多些理解,双方多些沟通,社交网络中流动的不应仅有冰冷的比特,更应有温暖的亲情。

范文三:人情需要“理解”的双线桥

约翰·多恩直面人与人之间交流关系时曾言:“没有人是一座孤岛。”时下,以微信为首的扁平时代,让人与人的连接轻而易举,“孤岛”之间逐步密切了直线交流。然而,全方位生活铺陈难免使私人的围城被“好友”步步“进犯”。如何搭造和谐的交流双线桥?这需要理解、尊重加以托持。

小卢的诉苦,“感觉背后时刻有双眼睛”的无奈,在我看来是其母过度关注而造成的不自在。诚然,“不健康”、“先找到工作”都是为母者殷切的叮咛,是其爱与关切的体现。但我们否认,父母与子女之间存在天然的年龄鸿沟,面对微信这样一个半开放、半私人化的平台,小卢为代表的年轻人们更希望借此展现青春活力、丰富有趣的生活体验,也期待着他人为自己的向阳面点赞;而父母长辈则习惯“以小放大”,通过孩子们文字图片的细枝末节,积极表现自己的关心之情。孩子不能体谅长辈的深情,长辈难以理解孩子的烦躁,一退一进之间,交流便难以愉快通畅,小卢不堪其扰的“分组可见”也可理解。

然而,这样暴力地斩断己方通道的作法并不可取。“分组可见”的结果是让妈妈“很委屈”。毕竟在人的独立性被反复强调的当下,亲缘沟通匍匐于社交沟通之下,长辈们渴望借微信这一平台重新了解孩子,回唤年轻人对日渐凋弊的亲情的关注。长辈尚且愿意为爱硬挤进一方屏幕、学用微信,作为子女的我们为何不能从光鲜的虚拟世界走出,去理解、包容他们呢?

无论父母也好,子女也好,都应领悟到人情的连接,需要彼此尊重,用心倾听对方所感。微信作为这样一个方便交流的软件,即是在两者间构筑了平等和谐交流的基座。而如何在上面添砖加瓦,让双线桥更加厚实,需要双方坦诚、互爱。唯此才能使交流畅通无阻。

令人遗憾的是,当下仍有许多人不懂理解尊重的内涵,一昧死守阵地,不让他人窥视半分的人有;一昧进犯,全力扒去他人“外衣”者有之。由此我们应该正本清源,倡导人人尊重、互相理解、换位思考的社会风气,如此双线桥才能稳固。

人情理解需要“理解”的双线桥,彼此理解,人情更温暖!

【2017年厦门市高考质检作文】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写乡下风景的作文 手机的好处和坏处作文 消防演练作文400字 坚持作文600字记叙文 我多想半命题作文 今年高考浙江作文 包饺子作文700字 可乐鸡翅作文400字 写小动物的作文400字 什么的人作文400字 凝视作文600字 我喜欢的一句名言作文 校园的一角作文300字 家人的爱作文400字 泉州洛阳桥作文 三年级上册第七单元作文 独立自主的作文素材 感恩老师的作文600字 什么贵在真作文 发财树作文300字 我身边的人作文600字 我真开心作文300字 家庭联欢会作文 亲情作文600字记叙文 写端午节作文的开头 关于腊八粥的作文 明天的我作文600字 随感作文200字 六年级写人作文500字 印象最深刻的一件事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