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综合

(2024年)拉萨的天空:教学反思与范文

2024-05-23 14:11:04
相关推荐

《拉萨的天空》教学反思范文4篇

作为一名到岗不久的人民教师,我们要在课堂教学中快速成长,通过教学反思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课堂经验,那么应当如何写教学反思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拉萨的天空》教学反思范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拉萨的天空》教学反思范文篇1

拉萨对于生活在农村的孩子来说,一切都显得那么陌生遥远。那里的天空究竟有多蓝,有多美,他们没有真切的体会。在教学时,我紧扣文本中的一个“蓝”字入手,让学生在反复品味文中描述蓝天的语句的同时,激起了心中对这片美丽天空的无限遐想,产生独特而到位的体验。不过,深究课文内容,不难发现,作者在体现拉萨天空蓝的同时,也用大量笔墨力在描绘拉萨天空的“净”即“透亮”,这两个关键词仿佛整篇课文的两条命脉,贯穿在整篇课文之中,因此,教学时,这两个方面我都引导孩子重点去体会,去想象,去感受。

本节课上,我没有以自己的讲解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而是让学生划出文中描写天空蓝的句子,仔仔细细读一读,想想看到了什么,感受到什么。让学生直接面对文本,给了他们充分的时间去读书,与文本对话。孩子们都能紧扣文本,展开联想,不仅吸收了文本内容所负载的信息,更在对话中体现了互相交流,双向互动的过程。

此外,我适时地让学生观察课文插图,插上想象的翅膀,感受拉萨不一样的天空,在学生在充分领悟了文本语言的基础上,由直观的图片,从感官上让孩子再次感受拉萨天空的美,此时的学生真正感受到了对拉萨的向往和热爱。

这样的语文课,孩子是喜欢上的,这是一种精神上的享受。

《拉萨的天空》教学反思范文篇2

第一单元的三篇课文都是写景的文章,前两篇教学时引导学生抓住作者描写的景物,边读边想象,把词句还原成一幅幅生动的画,学生读得入情入境。然而这篇课文通篇描写的是拉萨的天空,如何让学生读懂文中词句,读懂拉萨的天空,读懂作者的心呢?

从学生阅读的角度来看,他们已经学了两篇写景的文章,积累了一些学习此类课文的方法。学这篇课文可以放手让学生自读自悟,检查他们的学习能力。于是,教学时,我先教给学生一个新的读课文的方法——默读,让学生用眼看,用心读,去体会每个词句的意思,然后在想不明白的地方打上问号。刚开始,学生不明白什么是默读,强调了几遍,学生回了。一个个专心默读着课文,并不时在一些词句上打上句号。

在组织交流时,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励他们向智慧挑战,我提出了学习竞赛的建议,以小组为单位比赛,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加分,理解了个别组提出的问题加分。比赛结束哪组得分高,哪组同学就是最富有智慧的。

学生兴趣盎然,学习过程精彩纷呈,提了不少有价值的问题。有对词语的不解,比如“映衬”“神往”“依山而建”“圣地”“隆冬”,有对句子的不理解,如学生对“说话的声音能碰到蓝天”“伸出手来能摸到蓝天”“鞠一捧蓝天可以洗脸”产生了质疑。大家相互启发,一一解答了问题。体悟到拉萨天空湛蓝、透亮的特点。

课文结尾将拉萨的天空比作了圣地的窗帘?,其实是有点抽象的,很难和学生讲清。我试着让学生说说——“这是怎样的窗帘”,转换了角度,再次将重点聚焦在天空的美上,学生就比较容易产生形象的感知。

《拉萨的天空》教学反思范文篇3

拉萨对于学生来说,一切都显得陌生而遥远。它的天空蓝得如何独特,学生没有真切的感受。因此,一开始利用多媒体充分地向学生展示各种拉萨蓝天的图片,把学生引领进辽阔、纯净、如仙境般的天地,拉萨的蓝天在学生面前充分展示了自己的魅力。

此时让孩子们用一个词来形容拉萨的天时,他们异口同声从心中喊出了“蓝!”。情境的创设一下子拉近了学生与文本的距离,在品味文中描述蓝天的语句时,他们凭借多媒体画面与自己既有的生活经验,在心中涌起了对这美丽的天空的无限遐想,产生了独特而到位的体验。“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教师和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和感悟,以及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多维度的思维和情感都在对话中碰撞、交流,最后达到交融的境界。但对话的中心始终必须是学生。因为文本的意义是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自行发现、自行建构起来的。我们必须强调学生阅读的自主性和独立性。在本课堂教学中,让学生直接面对文本,充分地去读书,与文本对话。

在朗读中直面内容,展开联想,学生不仅吸收了文本内容所负载的信息,而且在对话中实现了文本意义与阅读主体之间的.互相交流、双向互动。

在对话中学生把自己对文本的解读创造性地进行了表达,在这种酣畅淋漓的表达中,我们感受到了学生对拉萨的向往和热爱。

《拉萨的天空》教学反思范文篇4

《拉萨的天空》是一篇优美的课文。全文紧扣一个“蓝”字来写,通观全文,一个“蓝”字贯穿始终,湛蓝、蓝宝石、蓝天、蓝得令人神往、蓝晶晶、掬一捧蓝天可以洗脸,作者浓墨重彩去描绘“蓝”,让人产生极想去走一走、去看一看的情怀。

我在教学本课中,抓住这一课文的特点,在教学设计上有意让学生去体验字里行间流露出来的感情色彩,如教学“掬”——掬一捧蓝天可以洗脸。让生思考这个字为什么是“提手旁”?用动作去体验一下。于是学生用手作出双手并起、高高捧住的姿态,在直观的教学中他们立即理解了:“掬”就是捧起的意思,文中用“掬”字更体现出一种圣洁,轻轻用手捧起仿佛就能碰到蓝天,用这美丽的蓝天流泻的“透亮”洗脸,这是多么奇妙的啊!

再如教学“蓝晶晶”一词中的“晶”,学生对这个品字结构的“晶”字特别熟悉,于是我用字理识字的方法去教学这个字——晶,虽然由3个“日”字组成,但是它代表的是天上亮闪闪的星星。你瞧!(我动手演示着课件)一颗又一颗的星星,多么亮啊!中国的语言文字就是这样奇妙,每重复一次,意思就加深一层,这类字可以成为品字结构。文中的“蓝晶晶”就是——(生回答)“特别特别的蓝”,你们还能举出这样的例子吗?在这样的引导和启发下,学生们兴致勃勃,他们说出了“品““磊”(生回答:石头多)、“众”(生回答:人多)、“淼”(生回答:水多),“众”(人多)学生们均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学得可带劲了!

当然,我在这课中的设计仍然有一些感觉不够到位的地方:如频繁地运用及切换课件,有些课文的内容无须都投影出来,巫乃刚老师曾说过课件能够用在“最需要用的地方”,如重点词句、句子的比较,我想:效果一定更好,更有针对性。再如自己感觉对第2段的教学中运用比较手法的句子让学生体会得还不够到位:“有贴着山顶的白云映衬,湛蓝的天空显得越发纯净;有拉萨合畔草地的对照,湛蓝的天空显得更加明洁。”假如能让学生看画面后,自己再结合生活中的例子去说一说、比一比,相信会更理想!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显示评论内容(4) 收起评论内容
  1. 2024-05-23 15:16叶卫云[火星网友]IP:3389417449
    拉萨的天空一定是很美,希望有机会能够亲身去感受一下。
    顶4踩0
  2. 2024-05-23 14:59猫九[浙江省网友]IP:3407027810
    @念尘范文分享让我对提高写作水平有了新的思路,希望以后能看到更多这样的分享。
    顶5踩0
  3. 2024-05-23 14:43念尘[宁夏网友]IP:3414308297
    我觉得教学反思对于学生和老师来说都很重要,希望能够看到更多相关的内容。
    顶8踩0
  4. 2024-05-23 14:27逗我玩呗[黑龙江省网友]IP:3416293753
    这篇文章真是太有启发性了,让我重新审视了教育方式和教学效果。
    顶7踩0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信任缺失英语作文 秋天在哪里 作文 作文十篇 防电信诈骗作文 童年的趣味作文 作文温暖的旅程 最亲近的人作文 作文我的家人 钥匙作文600字 英语作文高二 平凡作文600字 英语作文报道格式 打女仆屁股作文 小学教资作文 规矩作文300字 值日作文二年级作文 Sp实践作文 坚守规则作文 中秋写景作文 未来可期作文 秋日物语作文 作文批改神器 欢乐中秋作文 作文高一 缉毒警察作文 学会放弃 作文 奋斗主题作文 自我风采作文 英语作文手写 追 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