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学科教案 > 历史教案 > 七年级历史教案

第13课 两汉经济的发展 教案设计 教案

2019-12-11 14:28:02
相关推荐

◆您现在正在阅读的《第13课两汉经济的发展教案设计》文章由<免费趣文网>收集。

两汉经济的发展

教学目标

基础知识识记要求

了解

两汉水利与农业的进步、手工业的提高、商业的繁荣

体会

“两汉盛世”名不虚传

能力训练过程方法

综合归纳

通过思考和概括两汉农业和手工业的成就,培养综合归纳能力

理解分析认识升华

通过思考和概总结两汉经济繁荣的原因,提高理解分析能力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作用和反作用的关系

情感态度价值观

辩证观点

两汉经济的发展与400多年政治统一、文化积累是分不开的

民族自豪感

两汉是我国封建社会经济的发展时期,农业有很大发展,手工业取得许多新成就,居于当时世界领先地位,这是炎黄子孙的骄傲

教学重点两汉治理黄河和农业的进步、丝织和冶铁技术的提高

教学难点学生想象力的培养和两汉经济发展原因的分析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1、复习提问:西汉和东汉初年,统治者采用了什么经济政策?各出现了什么局面?(启发学生回答)

A、西汉初年统治者重视农业,轻徭薄赋,奖励农耕,提倡节俭,出现了“文景之治”。

B、东汉初年,光武帝减轻农民的赋役负担,惩处贪官污吏,出现了“光武中兴”。

2、过渡讲解:由于两汉初期的统治者重视经济,使得当时经济比前代有了很大的发展。请看66页“导入框”的内容。

组织学生学习和探究新课

治理黄河和农业的进步

1、指导学生阅读66-67页“治理黄河和农业的进步”和“动脑筋”内容,思考回答:汉朝有哪些人先后治理过黄河?分别产生了什么效果?

A、汉武帝治理黄河。由于黄河水患影响了财政收入,汉武帝改变态度,亲临黄河督工,命令随行官员背柴草堵塞决口。此后,黄河80多年无大灾。

B、汉明帝派王景治理黄河。经过几十万人一年的筑堤、疏河,使得被淹土地又变成良田,并维持黄河800多年不改道。汉朝农民为兴修水利做出了巨大贡献。

2、教师接着指导学生根据67页“汉代牛耕图”和“耧车”图,回答:

A、牛耕在什么时候出现?(春秋后期,那时要用三个人驾驭两头牛拉犁耕地。)

B、西汉的牛耕有了什么进步?(已装上“犁壁”,便于翻土碎土;普遍使用“二牛抬杠”法,提高了效率。)

1.1耧车起了什么作用?(大大加快了播种速度。)

1.2当时农作物品种怎样分布?(南方种水稻,北方种小麦,广泛种桑麻。)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走亲戚作文500字 未来的汽车作文400字 过年作文500字左右 美好的一天作文300字 最美的相遇作文600字 这也是一种美丽作文 我的妈妈作文300字三年级 桃花300字优秀作文 带一本书去旅行作文 找春天作文200字 捕捉幸福作文600字 近三年高考满分作文 窗外的风景作文600字 成长的快乐作文400字 挠妈妈脚心作文 哈尔滨之旅作文 写景的作文400字左右 写物的作文450字 感悟自然作文600字 找春天作文400字 写人的作文600字初中 介绍自己的家人英语作文 难忘的经历作文600字 堆雪人作文600字 消防安全作文400字 作文好词好句摘抄积累 描写乡村美景的作文 我长大了作文450字 我的梦想作文350字 小学生三年级作文3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