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应用文 > 工作总结

乡村干部生存状态调查报告

2019-12-11 14:28:43
相关推荐

乡村干部生存状态调查报告

村庄基层干部是一个呼喊了解、需求关心、盼望取得社会公平评价的弱势群体

20世纪90年月的中国乡村基层任务情况可谓“困难困苦”。那时,城市规划扩张占用了乡村大片的良田,乡村青丁壮劳动力多量外流,特殊是1994年执行“分税制”今后,县、乡两级财务收入只占全国的21%,而财务供养人员却占到了全国的71%,以致于形成大大都乡镇根本处于一种“有政无财”的为难境地。那时,全国几百万名村庄基层干部天长日久的中间任务就是向农人群众伸手“要钱”(征收农业税、农林特产税、屠宰税)、“要粮”(收取“三项提留”、“五项统筹”)、“要命”(抓方案生育、刮宫流产)、“要人”(组织农人群众义务投工修公路、大搞农田水利根本建立工程),此外还要应付上级项目繁复的“晋级达标”评选运动等等,他们从岁首繁忙到年尾所支付的一切辛勤和汗水都属于“出力不奉迎”和“冒犯人”的活儿。但是,即便在那样一个“大情况顺应不良症”的非凡期间,人们也很少听到全国有哪个当地的村庄干部被农人群众在青天白日之下殴打致死的奇闻。却是目前,悉数作废农业税后,乡村基层任务情况逐步变得比早年宽松多了、平稳多了、轻易多了,相反却在一些当地接连发作农人暴力抗争的群体性事情,以致于让不少村庄基层干部患上了“自杀性流行症”。这种违背常理的恶性事情背面终究埋没着何种机密和行为逻辑呢?

重复考虑的后果是悟出了一个事理:昔时村庄基层干部向农人群众伸手“要钱”的时分,凡间饰演“双重人物”——既是国度和当地当局的“署理人”,又是全体村民的“当家人”。他们作为“署理人”往往追求“经济收益最大化”,而作为“当家人”行事时,他们又必需妥帖处置“讨取”与“报答”的关系,在二者之间寻觅一个“平衡点”,使两边达到相互了解、相互谅解、相互支撑、相互容纳、最终宽和的结果,然后完成“社会风险最小化”。这是长时间从事乡村实践任务的基层干部的一种指导艺术。不然,一旦当乡镇、村与农人之间的好处链条发作断裂,乡镇机关干部、“七所八站”职工、中小学教员、离退休人员等等几百号人就会呈现“断粮断炊”的景象,更不要说维持村庄基层政权正常的运转了。所以,阿谁期间的村庄基层干部白昼黑夜都泡在农户家里做思维疏浚任务,对各家各户的经济进出情况、出产生涯坚苦、邻里矛盾胶葛和家庭内部状况等等都一目了然。用他们本人的话说,村庄基层干部就仿佛懂得全科医术24小时价班的医生——“白昼上门诊,晚上出急诊,深夜再会诊”,一天到晚根本没有一点儿偷闲时间,从岁首忙到年尾也顾不上照顾本人一家老少和几亩责任田。他们常常以静静贡献、委曲求全的扎实任务,舍小家、顾人人,一起支撑起党在广阔乡村地域的在朝根底,与共和国一同渡过了乡村公共产物供应极端缺少的非凡期间。从这个意义说,全国几百万名村庄基层干部是一个富有乡村基层任务经历和战役力的乡土精英群体,是一个相同呼喊了解和需求关心的弱势群体,也是一个亟待“去妖魔化”、盼望取得社会公平评价的重大群体。

2002年笔者分开镇时,对阿谁期间的村庄基层任务留下两点深入记忆:一是村干部平常只记得“夏历”而不晓得“公历”,乡镇干部平常只记得“阳历”而不晓得“周末”和“礼拜天”,只要在县级党政机关任务人员才干过上正常人的生涯。二是村庄乡村基层干部终年从事百分之百的苦活儿、累活儿,却只能获得10%的报答;而在县级以上党政机关任务人员平常习气于“一杯清茶、一盒烟,一张报纸看一天”的落拓任务情况,却可以获得高工资、高津贴、高福利。比方,从1992年6月-2001年12月,笔者在镇担任党委书记www.qwen.cn时期的月工资由102元(根本工资89元+工龄工资7元+下乡津贴6元)进步到536元,快要10年工夫才添加434元(由镇财务付出)。而当笔者2001年12月调任信阳市播送电视大学副校长后,月工资从536元猛涨到1200元(由市财务付出),2002年1月正式转入信阳师范学院任务后,月工资规范又从1200元翻倍添加到2400多元(由省财务付出)。为何相同一个国度公事员,“屁股挪一挪窝儿”待遇居然发作大相径庭。

在推进乡村税费变革进程中,存在着“政策破绽”

从1999-2005年,我国乡村税费变革的总体历程是由“减轻、标准、不变”的过渡性目的转向最终作废农业税。在这一期间,中心和省级当地财务转移付出的重点是保证乡镇机关干部、中小学教员和离退休人员的工资兑现,而没有思索若何处理离退职村干部、农人无职老党员和村民小组长的待遇问题。如许就使本来曾经享用村集体经济补助的人在资金筹集渠道上呈现了“断流”和“空挡”的景象。由于,这局部人在乡村税费变革以前享用经济补助的筹资渠道是“乡镇企业补一点、村级集体经济出一点、当地财务拨一点。”但在乡村税费变革试点进程中,农人除交纳7%的农业税和1.4%的农业税附加外,不再承当其他任何项目的“乱收费、乱分摊、乱罚款、乱集资”。在“人多粥少”的状况下,村庄基层干部对辛辛劳苦征收上来8.4%的农业税费天然会接纳“近水楼台先得月”的优先支配权,而只得把离退职村干部、农人无职老党员和村民小组长“放置不议”。特殊是在农业税作废后,在职村干部的工资待遇和办公经费悉数归入县级财务预算处理,而离退职村干部、农人无职老党员和村民小组长却酿成了“没娘管的弃儿”。于是,我国乡村基层任务中长时间构成的“一致阵线”开端呈现了裂痕和敌对。比方,镇党委于1993年3月制订出台《关于离退职村干部享用经济补助的若干规则》,对中国成立以来在“土改”、“四清”、“农业学大寨”、“大包干”等等各个分歧前史期间参与乡村集体任务、且长时间据守在基层任务第一线的离任村干部,依据他们任职工夫长短和奉献巨细,辨别赐与一次性津贴或享用分歧比例的定额补助。这充沛表现了上级党组织对离退职村干部的关心和保护,还也充沛调动了在职村干部的任务积极性,维护了基层干部在农人群众中的威信,极大地推进了乡村变革和经济社会的开展。所以,那时镇身体尚好且有必然影响力的离退职村干部都自动出来在村里做些力所能及的任务,但凡在职村干部在群众任务中处理不了的难题,普通都是依托老支书、老村长出头“说和、解套”。村党支部和村委会在一些严重节日,常常组织慰劳运动,仔细听取离退职村干部、农人无职老党员的定见和建议,协助他们排忧解难,一朝一夕天然构成了一种尊敬和关喜欢老干部、老党员的优越风气。可以说,阿谁期间的在职村干部真正把离退职村干部和农人无职老党员当做“宝物疙瘩”对待,老支书、老村长、老党员应用曩昔的“余威”和在群众中留下的影响力而成为在职村干部任务上的“靠山”,他们在平常的任务中交往非常频频,小我情绪和私交也相当融洽。但是,目前的乡村基层党组织和村庄干部与离退职村干部和农人无职老党员简直落空了一切联络和沟通,有的老支书、老村长、老党员甚至由于结伴越级集体上访而成为“不受欢送的人”,就连他们曩昔亲手培育生长起来的“接棒人”也把本人当做“仇敌”对待,平常在村子里碰头时也不搭嘴措辞,两边长时间“内讧互斗”的最终后果是同归于尽。

当下,镇不少农人一提起某个村支书的名字,随口就会说:“村支书算个!”(本地老庶民骂人的话)。在镇最典型的人物是陈高山村党支部原书记陈登峰,该同志在1950年搞“土改”时参与任务,1952年参加中国共产党,先后担任过村团支部书记、民兵营长、出产大队管帐、副大队长、大队长等职。自1973年起开端担任村党支部书记,直到1998年冬天突发脑溢血病倒在农田水利的建立工地,在乡村基层任务第一线静静贡献了快要半个世纪。他任陈高山村党支部书记时期,在全村党员干部和农人群众中享有“一呼百诺”的高尚声威,是县198个村党支部书记中的“一面旌旗”,曾经延续中选河南省第七届、第八届人大代表。1990年3月,时任中共河南省委书记的侯宗宾在大别山区观察任务时,特地到陈高山村旁听和体验陈登峰给农人党员上党课的场景。就是如许一位阅历资深、颇具声威、身份非凡的村支书,在1999年春季退休后,对照镇党委制订的《关于离退职村干部享用经济补助的若干规则》的前提和规范,也只享用到相当于在职村干部全年待遇60%的经济补助,每年大约为1800元左右。2002年河南省进行乡村税费变革试点后,他仅仅享用了3年离任生涯补助。现在,陈登峰一年至少要花去医疗费5000元以上,加上他和老伴两人正常的生涯费用开支,均匀每年最少需求上万元的经济起原。这关于一位年近80岁且半身不遂的退休白叟来说,简直是一个“地理数字”。2006年开春后,他只好“变卖祖屋”作为成本,和老伴一同搬进县城与小儿子一家人一起生涯。当前,在镇14个村,相似陈登峰如许的离退职村干部还有20多位,有的做小贩沿街叫卖,有的在山上放牛,有的打零工,有的捡褴褛,有的投亲靠后代生涯……这些长时间辛勤劳累在乡村基层任务第一线的离退职村干部体弱多病,生涯窘迫,老景苍凉,处境困难,“走在村里抬不起头,站在人前没体面,回抵家里尽受气,想找组织没人搭理”,他们往日留在农人群众中的社会影响和政治威信曾经荡然无存。总之,农业税作废后把上百万离任村干部和农人无职老党员长时间“晾晒”起来,这不只仅是他们小我的悲痛和无法,更是对党和国度长时间以来扶植的乡村基层社会“政治代言人”和“当局署理人”形象的极大挖苦和精力损害。

作废农业税后,基层干部与农人群众的好处链条中缀,的体系体例还在寻觅之中

从2006年1月1日起至今,我国正式进入了所谓“后农业税时代”。比来几年,我国进行乡村综合变革的中心内容是乡镇当局机构变革、当地财务体系体例变革和乡村义务教育体系体例变革,变革的首要目的是构建“行为标准、运转协调、公平通明、清廉高效”的乡镇当局,使其由曩昔的“管治型当局”向“效劳型当局”改变。但在实践操作进程中,全国大大都省份首要基于减轻当地财务压力的思索,热衷于“撤乡并镇”、“兼并村组”和“减人、减事、减支”,而对若何包管乡镇机构变革后“高效运转”却迟迟没有树立响应的鼓励约束机制。还,不少当地在推进乡镇机构变革的“政治风暴”中接纳“无情变革、不得迁延、不留过渡期”的强硬办法,对乡镇暂时借谐和暂时聘用人员执行“一概清退,不予赔偿”的政策,对乡镇分流人员辨别赐与3000-5000元不等的一次性津贴,对“集中处置失落”的村干部不予赔偿;而关于乡镇、村在编人员的工资福利待遇和办公经费则由县级财务全额供应。如许就使“被排斥出局的人”与“挤进编制内的人”在心思上发生了宏大的反差。特殊是此次被清退失落的村干部曩昔承当税费征收义务重,支付劳动和汗水多,蒙受非难和辱没大,获得了解和报答少,但在离任后却背负一身的“三角债”(农户拖欠税费不交,村干部本人垫资完成乡镇义务,村集体再给离任村干部打白条),他们天然就成了在职村干部的的“敌对面”。比方,河南省在2005年下半年仅用3个多月工夫就撤并乡镇236个,兼并各类事业站所3117个,精简乡镇指导职数接近1/3,清退乡镇暂时人员20551人,分流乡镇超编人员170022人,仅此一项均匀每年可为省级当地财务支出削减20亿元左右(昔时的农业税作废后,村庄基层组织缺口资金29亿元,除中心财务转移付出18个亿外,尚需省级当地财务本身消化10.8亿元)。还,全省一致规则:较大的村的干部职数由本来的7-9人减为5人,较小的村由5-7人减为3人。变革中固然也强调“要把乡镇任务从曩昔直接手企业、抓出产运营、催收催种、收费罚款等烦琐事务中摆脱出来,转向典型示范指导、供应政策效劳、营建开展情况和维护社会不变上来”,但因为缺乏响应的配套办法和鼓励约束机制,目前的村庄干部居然不晓得本人“应该干什么”。

党的十六大以来,党中心、国务院把处理好“三农”问题提拔到国度微观层面来思索,作出了“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开展”的严重计谋决议计划。当前,乡村公共物品的供应体系体例由曩昔首要依托农人本身处理转向以国度投入为主,全国约有1.5亿乡村中小学生享用免费义务教育,8.15亿农人参与型乡村协作医疗,4534万乡村坚苦群众享用最低生涯保证,乡村水、电、路、气等根底设备前提也获得了较大的改善。党中心和国务院之所以要费“九牛二虎之力”,其首要目标就是经过调整国度与农人之间的好处分派关系,一方面让9亿多农人“疗养生息”,一方面试图缓解乡村基层党群干群“高度严重”的关系。但是,当时乡村一些当地面对的严肃实际是“乡村原有的基层组织系统收集毁坏了,村庄基层干军队伍闭幕了,离退职村干部和农人无职党员心灰意懒了”,乡镇当局酿成“守摊型当局”,村干部退步成“跑腿型干部”,村庄基层政权演化成了“一座孤岛”。由于,所谓的“乡土经济精英”,即那些在变革初期先敷裕起来并对本地经济开展有着必然影响力的人物,当前早已分开故乡走向城市开展和寓居,与同乡们落空了联络;所谓的“乡土社会精英”,即一些乡村文明人和宗族首领人物,曾充任过民间交流的中介人人物,现在要么体弱多病,要么不受村庄基层组织注重,再也不热衷于村庄内部的琐事了;所谓的“乡土政治精英”即乡镇机关干部、七所八站职工和村党支部、村委会成员、村民小组长等成员,在乡村基层社区治理和群众生涯中发扬指导、决议计划、组织、协调、整合的功用和效果的人也所剩无几。如当前河南省乡镇一级如许的人只剩下几十号人,村一级只剩下三五小我,单靠这些人去管理好中国重大的乡村社会可谓是“爱莫能助”的。在作废农业税后,我国乡镇基层当局、村级集体组织与农人群众之间的好处链条中缀了,彼此相互牵制、相互约束、主动调理的平衡机制掉灵了,的机制、体系体例是什么呢?我们当前还没有找到。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书迷作文 成长作文开头结尾 难忘的作文400字 春季的作文 奶奶作文600字 童年的作文怎么写 阳光作文800 观察日记的作文 快乐童年的作文 优秀的作文题目 编童话作文 作文第二次 人物的故事作文 作文400字写人 开心作文400字 中考作文主题 猫的作文300 观后感作文500字 纪念日作文 500字作文写人 写作文100字 全国作文大赛 小鸭子的作文 我的闺蜜作文 我明白了作文 雨 作文600字 作文照片的故事 300字想象作文 作文开头好句 感谢作文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