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应用文 > 说课稿 > 化学说课稿

《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说课稿 |教案设计

2019-12-17 02:00:01
相关推荐

一、 说课背景2005年的8月是每个镇中人都会记住的日子,因为五峰县实验初中在我校挂牌成立了!县研训中心为扶持我校,来蹲点一个月,教研员向老师亲自指导我们进行校本教研,来提高教研水平和教学质量。在随堂听了苏老师的“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一课后。评课时我们认为苏老师以实验探究的一般步骤为主线讲课,效果不是很好,苏老师在紧接着的第二节课中以如何进行观察和描述讲课,效果明显好于前一节课。为深入开展校本教研,向老师要求我也上同一课,看是否有所提高。现在我之所以有勇气参加说课比赛,是因为“学生自我参照性评价”的理念支持着我。我实践新课程仅仅一年,在各位老师的面前我是地地道道的学生,与一年前的我为参照进行比较,我的进步显著。今天在刘老师构建的“表现场”中展示自我,就是希望得到专家的指导和帮助。我说课的课题是“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二、 教材分析1.教材的地位及其作用人教版九年级上第一单元课题2“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第一课时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是介绍在实验中如何观察、描述和记录,第二课时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的探究”是说明实验探究的方法。是两节典型的入门实验课。本节课的教材中设计了一个对比观察蜡烛点燃前、燃着时、熄灭后的步骤,让学生关注物质的变化过程及其现象,学会动态、辩证的看问题。并学会观察的具体内容(颜色、状态、气味、硬度、密度、熔点、沸点、发光、发热、新物质的产生等)。是一节如何实验的方法课,在整个教材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本次课由于向老师的施压,有压力就有动力。我再次认真钻研了教材。有了两个大的收获:教材为什么安排探究蜡烛燃烧有CO2、H2O这些产物生成?苏老师可能没有很好的理解这个问题,才以介绍实验探究的一般步骤:提出问题→猜想假设→设计方案→实验验证→得出结论为主线讲课。本节课的重点是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和描述。CO2 、H2O这些产物生成,就是一个用肉眼看不到的现象!怎样呈现出来?让我想到了“路遥知马力”、“疾风知劲草”古人这些哲理性诗句,想到了刘老师在暑假培训时讲到的如何给学生构建“表现场”。我们何不给CO2、H2O也构建一个“表现场”让它们也和冷却的烧杯、澄清石灰水较量一下,让同学们认识,记住。教材的设计真是妙不可言,只有深入探究的人,才能体会到“我探究、我成功、我快乐!我一定能行!”第二个问题是教材为什么安排点燃蜡烛熄灭后的白烟?这是学生经常看到的一个现象,对于为什么会有白烟我们不一定有过深入思考,我认为这可以让学生观察蜡烛三态的循环变化来深入探究蜡烛的燃烧。让学生思考蜡烛的液体为什么会上升?是蜡蒸气还是液态蜡在燃烧?为什么白烟中有蜡固体?其实蜡烛燃烧到吹灭产生手烟,先是固体→液体→气体→固体。学生通过一系列的观察和实验证明,有利于学生掌握动态的对比观察方法。我开始认为还有利于对蜡烛的熔点、沸点的感知和观察。后来一位物理老师提醒我,蜡烛是非晶体,没有固定的熔点、沸点。又纠正了我的一个知识性错误。2、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①学习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②初步培养学生观察实验、表述实验现象的能力。(2)、过程与方法:通过教师提出课题,而后进行师生讨论、确定方案,学生分组实验探究,最后总结交流,填写实验报告,掌握系统观察的内容与方法。(3) 情感与价值观:①通过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②通过探究,使学生体会发现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③通过学生分组实验使学生认识到实验是学习化学的重要途径,并培养同学之间的合作能力。3、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培养学生对实验现象的观察、记录和描述能力激发学生对探究实验的兴趣;教学难点:训练学生主动发现实验现象;准确表述实验现象。 三、 教法分析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作文题目亲情 暗恋的作文 这一天作文 作文 我的名字 小学的老师作文 秋天的作文怎么写 小松鼠作文 我和爸爸作文 春天300字作文 家乡作文800字 母亲600字作文 感动600字作文 生日快乐作文 写感动的作文 感动中国作文 见闻的作文 与众不同作文 三年级上作文 变化作文素材 善意作文 春天里的作文 关于爱国作文 作文学习 泰山的作文 青春期作文 家乡的特产作文 小狗作文300字 重拾 作文 梦想作文500 写端午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