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班主任 > 班级管理

2009年中小学班级管理:关于建设班级精神共同体的思考

2019-12-31 19:00:01
相关推荐

苏霍姆林斯基说:“班级建设的最高境界是形成一种平和愉悦的精神共同体——它既是教育工作追求的自然归属,也是我们的快乐所在。”毫无疑问,这是教育管理的极至,是典型的教育理想主义的深情呼唤,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特别是班主任老师值得倾力追求的目标。 由此,我们可以进一步作出这样的理解和思考:作为精神共同体的班集体,其核心作用就是以集体主义精神的强大凝聚力,把个体的思想情感和目标聚合为集体共同的思想、相似的情感和统一的目标,从而有力地支撑班集体这座大厦。 “人→从→众”的启示“人→从→众”所蕴含的规律告诉我们,班集体精神共同体凸现的是班集体建设途径——任何一个优秀的班集体都是由个体一步步地走向群体的聚合,每一位成功的班主任所历经的全部过程都可以用这三个字概括。如果我们再作深层次的解剖会发现,一个精神共同体的成功聚合,最初的起点全在乎个体的人。做好“个体人”的工作是做好班级精神共同体构建工作的关键。 要做好“个体人”的工作,我们无论如何也不应当绕过人性教育。人性教育的核心是善性启蒙和理性教育。 班级建设离不开善性启蒙 所谓善性启蒙,就是有目的、有系统地启动和张扬人的善良本性。教育的目的就在于扬善弃恶,着力培养人的良知、仁爱、平等、正义、互助等美德。称职的班主任必须认真实践善性启蒙教育,关注每一个发展的人。须知优秀的班集体不是朝夕可就,它需要夯实根基,这个根基对于班集体来说是学生。 班主任实施善性启蒙要善于抓住时机,找准切入点。低龄段是人的善良本性表现最充分、最质朴的时期,这个时期是促进善性发展的最佳时期。班主任应紧紧围绕“同情”和“爱人”切入并予以强化,借以使学生建立起善性品质和关怀他人的品质,使之成为建设班级精神共同体最牢固的保证。 善性启蒙教育除了要把握好时机外,方式方法的运用也特别重要。因此,班主任应有目的地创设各种情境和氛围,包括营建和充分利用家庭良好氛围及同学团结氛围。从心理学角度来看,应用概念的灌输和强化仍属必要形式,因为概念灌输形成的意识对于青少年学生来说会伴随他们终身而不忘。最佳的概念灌输形式不是纯概念行为,而是围绕概念设计情境,发掘其中的人性美和人情美,以求得感染和熏陶。比如关于“诚信”的教育,班主任就可以通过开展“诚信之星亮晶晶”的主题班会,让学生明白当今社会诚信危机多么让人忧虑,人与人之间拥有诚信何其重要;还可以让学生互赠有关诚信的名言或相约成为诚信之人。 班级建设离不开理性教育 所谓理性教育,就是通过教育建立和强化人的理性意识、理性概念和理性行为。由于人的理性行为并非与生俱来并且极易波动,经常要受到非理性因素的影响,故教育的责任就是要强化学生理性的防线,让学生懂得理性的优势和非理性的后果,同时赋予学生理性判别和调控的方法、技巧,养成“三思而行”的行为习惯。班主任老师要适时而为,趁势而行,把理性教育与规则教育结合起来,与心理健康教育结合起来,与各类活动结合起来,与生活实践结合起来,与职责义务结合起来,使理性教育充分社会化、生活化。 傅道春教授在一次校长会上作了题为《新课程与教师行为变化》的报告,他设计了一道测试题,让与会的48名校长画一幅画介绍自己的学校,结果只有4位校长画了学生。如果把同样的问题拿给班主任思考,结果会怎么样呢?大概也只会是班级总体的表述,缺失的同样是鲜活的个人。 傅道春教授的测试题说明了什么?说明“人”尚未真正走进每一位教育工作者的心里,还更多地停留在不断翻新的理念诠释中。由此想到,身为班主任,我们是否真正装进了全部的学生以及学生的不同个性?他的心中是否只有一个“众”而忽略了“人”? 如果缺少对“人”真诚的关怀,便不会有真正意义上的班集体,更谈不上形成更高境界的“精神共同体”,即便勉强组合,也不过“貌合而神离”,是假集体。忽略了“人”的教育,是割舍了教育的命根。我们总要期望所有的班主任老师都能做好“有头有尾”的工作,顺着“人→从→众”的轨迹,走进教育的大世界,向着教育的真谛不断靠近。(作者单位系四川省大邑县南街中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坚持作文开头 记事的作文500字以上 关于长辈的作文 谜语作文 畅想十年后的自己作文 属予作文以记之的作 集体的温暖作文 四年级游览顺序作文 爱国抒情作文 成功的要素作文 关于漫画的作文400字 用游览顺序写一篇作文 割稻谷的作文 关于和谐的作文素材 我的老师作文250字 溺水的作文500字 白云山风景作文 宝塔山作文 假如我是孙悟空作文500字 慢下来会更精彩作文 写四川的作文 北京印象作文 优秀高中作文 以励志为主题的作文 我的梦想大学生作文 包粽子500字作文 九年级英语各单元作文范文 下雨蚂蚁搬家作文 没有付出就没有收获英语作文 我心目中的好老师作文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