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学科教案 > 语文教案 > 初二语文教案

6 幼时记趣 教案设计 教案

2020-01-02 06:00:01
相关推荐

◆您现在正在阅读的《6幼时记趣教案设计》文章由<免费趣文网>收集。

教学重点:

1.理清作者对童年趣事的记叙。

2.学习具体生动描写事物的方法。

教学难点:

对“物外之趣”的理解。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我们每个人都拥有自己美好的童年。童年的歌谣、童年的伙伴、童年的趣事……是否还历历在目呢?清代文学家沈复也有过快乐的童年,他写的一篇《幼时记趣》,就记叙了他儿时一些趣事,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这篇文章,感受一下作者洋溢在字里行间的童真童趣。

二、学习课文

⒈整体感知

(1)简介作品及作者

《幼时记趣》选自《浮生六记》。《浮生六记》是一本自传体散文,记叙了作者夫妇的家居生活和自己的坎坷经历,文字朴素自然,情感真挚。

作者沈复(1763—1807年以后),字三白,清代苏州人,文学家。沈复儿时就表现出富于想像、幻想的性格特点。沈复写《浮生六记》,忆及童年时仍充满童心童趣,这是很珍贵的。

(2)教师范读课文,要求学生注意教师范读时的节奏,边听、边在书上勾画生字、词。

(3)解决字词

利用工具书及书下注释,给下列画线的字注音并解释词语。

小鹤怡然土项为之然大物虾蟆

解释下列词语。

明察秋毫物外之趣私拟作项为之强素帐鹤唳怡然鞭数十

(4)学生借助工具书及书下注释,完成正音、解词。

(5)学生自由朗读,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6)在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的基础上,理清文章脉络。

思考题:本文是如何布局谋篇的?划分文章的段落层次并归纳段意。

学生思考、讨论。

明确:文章没有连贯的情节,先总后分地叙述了童年生活中的趣事,全文紧扣一个“趣”字来写,可分为两部分。

第一部分(第1段)总写童年视觉敏锐,常常明察秋毫,故时有物外之趣。

第二部分(2-4段)具体叙述童年观察事物的奇趣。

可分为两层:

第一层(第2段)写“夏蚊成雷”景象,把蚊比作鹤,把它想像成“鹤唳云端”。表现出作者幼时富于联想、想像的性格特点。

第二层(3-4段)写神游山林,观虫斗、驱虾蟆的情景,充满童真童趣。

④学生诵读课文,把握文章写作思路。

2.精读课文

(1)反复诵读课文,正确理解疑难句意。

①学生自由诵读,借助文下注解和工具书进一步研读课文,圈点疑难文句。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作文200字三年级 600字作文记叙文 劳动者作文 幻想作文 放假的作文 温情作文 小猫咪的作文 家训作文 他们 作文 夕阳的作文 三年级上册的作文 丢作文 作文梦想600字 美好生活作文 作文写作技巧 镜子作文 幸福600字作文 我懂得了作文 植物作文怎么写 坚持作文素材 英语的重要性英语作文 春日作文 雪人作文 作文句子摘抄 关于自己的作文 温度 作文 趣作文 习俗的作文 生活作文400字 防火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