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高中作文 > 高三作文 > 高三议论文

2016深圳一模前20名优秀作文点评

2020-01-10 03:15:01
相关推荐

2016深圳一模前20名优秀作文点评

坪山高中语文教师点评

1.“万马奔腾”与“一骑绝尘”(55.5分)

独马出征难败军,孤木独立难成林。万马奔腾的豪放,不输一骑绝尘睥睨的身姿;群竹成林,不输梅花独立孤傲的风采。(开门见山,观点鲜明,句式整饬,有吸引力。)

一骑绝尘的独领风骚,比不上万马奔腾的雄奇壮观。(按语:简明扼要地表达了论点,思路清晰。)远望一骑逍遥天际似乎有着别样的潇洒,但怎比得上万马飞驰而过尘土飞扬来得震撼人心魄。(此句可见作者已有成熟的思考能力。)就有如一人台上演出,没有音响,没有环境,没有气氛,没有灯光,纵你技艺再精,也不过孤芳自赏。(比喻贴切,通俗易懂,又形象生动。)

一骑绝尘即便有万夫莫开的傲人姿态,终不如万马奔腾众志成城的威武景象。(紧紧围绕主旨。)一骑绝尘,便有再大的能耐不过是用尾扫起一抔尘土散漫开来留人一个孤傲的背影(此句过长,“散漫开来”后加上逗号会更好。)又怎比得上万马奔腾开天辟地的气势以及破山裂石的力量。虎牢城关,吕奉先一人当关,有万夫莫开之势也无匹之之力,终成三英之名;乌江江头,项羽终是寡不敌众,自刎江畔。一骑绝尘的潇洒终究是被万马奔腾的气势所湮没。(按语:此段可见阅读功底,有一定的知识积累,对素材的运用较为贴切。)

两方交战,气势为先。(紧扣中心。)谁都不能否认张翼德长板坡(此处为错别字,应写为“长坂坡”。)上的气势磅礴,谁都不能否认高庞枪挑十余铁滑车的气势冲天,也没有人能否认斯巴达克斯在面对罗马第一军时的气势如虹。(素材丰富,令人眼前一亮。排比句式,很有说服力。)一骑绝尘有着独领风骚的气势,亦不可小觑,更不可说不震撼人心,但相较万马奔腾而言,这仅是小势。(按语:此句一出,可见作者有很强的理性思维能力。)古代最令人震撼的便是那幅“黑云压城城欲摧”的景象,即便身不在其中,也如在其境,十分震撼人心。想必如果一骑绝尘与万马奔腾相撞,前者立刻或被摧毁,而哪个场面更加震撼,就立分高下了(此句将二者直接对比,更能让人信服。本段从另一个角度论证自己的观点,有层层深入之感。)

多方竞争,气势为先。(从“双方”到“多方”,观点似有递进,但是如此说理似乎不是很有必要。)一个人有气势,一群人更有气势。每个人在进行事业(按语:搭配不当。)时背后都会站着一群人,也有个别孤芳自傲,遗世独立。(此句欠流畅。)背后有一群人支持,即便没有钱的支持,没有技能的支持,这股气势有如浩瀚大海、磅礴云山,令人震撼,而因这股气势造就的成功也令人震撼。(文中多次出现“气势”、“震撼”这两个词语,似有才穷之态,读来不甚畅快。)于是,这个群体汇成一股万马奔腾的气势。而一个人没有他人的支持,甚至足够优秀(关联词不当,“甚至”应改为“即使”。),但也只能形成一缕一骑绝尘的气势(按语:“但”有些多余,可删去。“一缕”形容“气势”,搭配不当。),留下一个无人问津的萧瑟身影。(此段观点不够清晰,有些重复和凌乱,读来甚为饶舌。)

因此,万马奔腾的场面更加震撼人心;万马奔腾的成就更加辉煌耀眼。

(开篇出手不凡,但这样的结尾虽说有点明主旨的效果,终显得有些套作,给人一种虎头蛇尾的感觉。)

总评:本文主要有三大优点:1.句式整齐,多用排比,较有气势;2.文学修养较好,素材丰富,且所用材料主要集中在战争、历史等方面,风格鲜明。3.有较强的议论文写作能力,思维成熟,观点鲜明,对文题及素材的解析很到位。

但从整理结构来看,本文虽然中心明确,但在观点的表达上过于单一,逻辑性和层次感有待加强。(坪山高级中学陈洁老师点评)

2.“繁星满天”与“月明星稀”(56.5分)

月明星稀的夜里,一轮玉壶光转,煞是耀眼可人,可星辰却因此黯淡了光辉,这夜幕几乎成为明月的独角戏;而繁星满天的夜里,一颗颗星辰虽不如明月光洁,但照亮了每个人的夜空,如众宾欢宴,群歌齐唱,一派繁华热闹。比起月明星稀的“一枝独秀”,我更爱着繁星满天的“百花齐放”,如此,我们的世界方得“春满园”。(开篇引述材料,通过对比,点明中心观点。不“批评”对立面,而是比较说明,观点简明有力。)

“参差多态乃是人生幸福的根源。”尼采如是说。遥想远古洪荒,尼罗河的洪水滋养了神秘的古埃及文明,爱琴海的清风吹拂着古希腊的飘飘衣袂,黄河水拍打在华夏子孙的心间。(画面宏阔)千百年间,若没有世界各地散落的参差多态的文明星辰,何以有今人幸福群星闪烁之时?若当时有某种强大力量将全人类文明统一,则人类上下千年的历史将会如何谈起?(假设论证,围绕中心)我十分庆幸生活在这样一个多元的时代,唯有“繁星满天”的生活,方能让我们真正生活在自由与欢乐之中。(正面论证,通过人类文化多元的追溯,从“面”上讲解文化的“繁星满天”)

论及“繁星满天”总忍不住想起中国东周时期的楼下学宫和拉斐尔描绘的那幅《雅典学院》。春秋战国与古希腊繁荣时期大议是重合的,楼下学宫与典雅学院相隔千里,却都以学术的争鸣,思想的碰撞而名声远扬。在这里,没有绝对的权威,没有绝对的对错,只有各种宝贵的思想的无限可能性和自由畅快的学风。从孔孟,到老庄,再到苏格拉底,柏拉图,(注意时间顺序)无数思想家的繁星荟萃,化作远照千年的光芒,成为我们的共同的财富。(从“点”上论证文化“繁星满天”之美)

然而,时间往后推进,汉武帝后儒学独尊,儒学成为一轮冉冉而升的明月。盖住了其他学说的光芒,直到清明时期,传统的儒家已沦为让我们民族止步不前的桎梏。一个精彩的时代过去了,我们走向单调的时代。明月虽然同样光亮,但却失去了繁星的活力与生命,(扣题分析)我们及我们的社会前进的动力又从何而来呢?于是在20世纪初我们痛彻反省,北大校长蔡元培提出“思想自由,兼容并包”,最保守的旧书生,或是激进的革命青年,两者皆在北大和谐共存。我想,这是有了“繁星满天”。我们的中华名族,中华文化才能不惧险阻艰难,一路高歌,开创自己的新天地与新奇迹。(正反论证,承接上文,从古到今,选取典型代表,阐明观点。)

“繁星满天”与“月明星稀”虽然同等明亮,(这句话不太符合逻辑)但在布满多样性和可能性的时代里,我们才会自由解放,才会去追求人的价值与理想,迎来一个盛世,一个参差多态的时代。

那么,让我们且行且歌,去追求我们头顶那片璀璨的星空。(结尾巧妙化用,点题)

总评:文章思路清晰,(字迹工整是本文高分的基础)。结构层次分明,论述中集中在“文明、文化”的角度,使得全文中心明确,古今中外例证,画面宏阔;“正反对比”正好扣题“你更喜欢哪一个”,符合任务驱动型作文的写作方法,语言方面还可“精饰”。

(坪山高级中学张婉秋老师点评)

3.“万马奔腾”与“一骑绝尘”(57分)

辽阔的草原上,有时万马奔腾,有时一骑绝尘。这两种景象各有特点与魅力。前者场面壮阔恢弘,让人心生澎湃;后者潇洒自在,让人不禁嘴角轻扬,心生快意。

不同的景象吸引不同的人,正如不同的人选择不同的人生路。于我,我更钟意“一骑绝尘”,虽没有“万马奔腾”的豪壮气势,但胜在胸中志向明确的坚定,以及独面困难的勇毅。也让我一骑绝尘吧!勇敢坚定地向着远方策马腾跃,把影子留在身后。(作者巧妙地将“万马奔腾”与“一骑绝尘”转化成不同的人生路,开门见山地提出自己的观点,直截了当,统摄全文。)

不是说朋友的陪伴不够温暖,但有些路只能我们自己走;不是说父母的庇护不够温存,只是有些困难只能我们自己解决。(连用两个“不是……但……”的对称句式,回答为什么我更钟意“一骑绝尘”,很有说服力。)人是社会中的人,离不开人情的维系。但人世迢迢,万水千山,我们总会遇到一个拐角,开始一人行走。因此,我们没有理由纵容自己依赖别人的帮助,我们要学会“独步”的能力,勇敢地挣脱亲人好友的手,在人生道路的拐角淡定而坚定地走,不回头。不回头不意味着冷漠不信任,而是决绝,决绝地创造条件让自己成长,决绝地给别人一个契机——认识到自己的独立以及渴望飞翔的翅膀。

“一骑绝尘”往往给人孤寂甚至不合群的印象,但这种变相的独处只是为了让我们更好的认识自己,缩短与灵心的距离。(进一步将“一骑绝尘”转化为独处,承上启下。)

简媜曾说:“在花事茶蘼的人生市街上,走入幽静无人的小径才能体会独处的独特魅力。”“杏花枝头春意闹”固然令人心向往之,但我更喜欢“青萝拂行衣”的喷涌而发的感叹。”(引用论证,简媜的这句话很自然地将文意引向独处的魅力与作用,“杏花枝头春意闹”与“青萝拂行衣”两个诗句也很恰当地表达出热闹与幽静两种截然相反的意境。)独处,是给自己一面镜子,追溯过去的人和事,不仅仅是怀旧,更是启明心智,总结宝贵经验,指引我们走向更美好未来的过程。在一次次卸下人前虚伪的面具,狠心揭开伤痂时,你才有可能真正认识自己,不是来自你的自以为是与别人带有成见的不负责的意见。这样与自己坦诚相见,是离群后“一骑绝尘”的独处珍贵的恩赐,让你认清自己的优点缺点,不因自卑黯然神伤,也不因一叶障目而被动退步,独处让你成为更好的自己。

我不会因为选择“一骑绝尘”而孤寂,因为我拉近了与心灵的距离,成为了自己的知己。我也不会因此而处于孤立无援状态,因为这会使自己成长为自己的上帝,拥有飞翔的翅膀。

(语言精练,结尾有力。)

总评:这篇文章论点鲜明,中心明确,作者将对于“万马奔腾”与“一骑绝尘”的选择转化为对于不同人生道路的选择,“一人行走”“独步”“不回头”“独处”,都是作者对于“一骑绝尘”的诠释,语言生动精辟,富有哲理性,如“不回头不意味着冷漠不信任,而是决绝,决绝地创造条件让自己成长,决绝地给别人一个契机——认识到自己的独立以及渴望飞翔的翅膀。”“我拉近了与心灵的距离,成为了自己的知己。”“使自己成长为自己的上帝,拥有飞翔的翅膀。”让人忍不住在心里反复诵读,回味无穷。

(坪山高级中学马丹老师点评)

4.“万马奔腾”与“一骑绝尘”(55分)

辽阔的草原上,群马飞驰而过,气势汹汹,不由让人心生敬畏。而在此时,一只马独领风骚,独自奔腾在原野上卷起阵阵尘土、狂野而潇洒。我承认万马奔腾让我感叹,但一骑绝尘更令我震撼。(开宗明义,通过两种情形的对比,巧妙转笔,说明观点:“一骑绝尘”更为震撼。)

如果说万马奔腾是激情的涌动,那么一骑绝尘便是生命的礼赞。一匹马,带给我们的是冲破桎梏的魄力,是更大的震撼。(承接上文,点明主旨。主题句万岁。)

一骑绝尘是于恬静中爆发的一次呐喊,正是周围的映衬使其更显震撼。我们总是习惯于我们所熟知的事物,而忽略了其他更值得我们驻足的风景。(深化主题,将一骑绝尘具体化,概括出“一骑绝尘”的深层意义。然不足之处在于没有给“一骑绝尘”加双引号,标点规范意识不强。)万马奔腾气势盛大、自然能带动人们的情感,然而一骑绝尘那孤傲而健朗的马儿难道没有击中我们内心深处吗?人总有成为少数甚至独立于世的时刻,但那时,我们能否像那一骑,活出自己的精彩与震撼?竹林七贤隐于山水,不为时人所理解,然而他们没有改变自我,依然像那马儿挺起胸膛昂首前行。是不是离群之马我们不得而知,但他们凛然大气、于黑暗之世一骑绝尘的风骨将永远闪耀,这种精神不令我们敬畏吗?(承接上文,加入竹林七贤的例子,使“一骑绝尘”象征含义具体化。)

一骑绝尘是于黑夜里忽现的一粒光芒,是震撼人心的个人独舞。万马奔腾重于团体积攒的气势,每匹马可能都很平庸。而一骑绝尘则是一匹良马终于奔腾于辽阔原野的心灵震撼。民国大师陈寅恪先生,沉潜研究学术二十年,无怨无诉、刻苦钻研。终于,他如那骏马冲入人们的视野,傲视苍穹。试问,其学术积累之深厚,精神人格之独立又怎是“万马”可相比的!我国科学家屠呦呦因发现青蒿素为人们所铭记,其经历的艰辛苦楚我们又怎能体知。然而当她终于一骑绝尘、创造辉煌的时候,世界都在为之陪舞。我们看到的一骑绝尘远不仅是一匹马。更是凝集在它身上的、象征精神与力量的光华。这幅情景不令我们震撼吗?(诺奖屠呦呦的例子,进一步论证“一骑绝尘”的内涵。)

我们希望活出精彩的人生,但我们是否坚持了自己的本心?一骑绝尘的妙景带给我们的不仅是心灵的颤动,它带来的更是人们对自身的思考。不群而卓、一枝独秀,我们或许应努力去成为那绝尘的一骑。

于风雷叱咤中的呐喊,于昏黑暗夜中的闪耀;于苍茫原野中奔腾,于浮华万世中绽放。让我们坚定自我,做那一骑绝尘中的千里马吧!

总评:本文学生文字功底极佳,开篇名义,点名了论点。本文重在论述“一骑绝尘”的深刻内涵,用“竹林七贤”以及诺奖获得者屠呦呦的例子加以例证,逻辑严密,起承转合自然流畅。不足之处在于“一骑绝尘”与“万马奔腾”的对比论证稍弱。总体而言,是一篇考场佳作。(坪山高级中学王洁琼老师点评)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富有作文 朋友的作文600字 融作文 作文这儿真美 小狗300字作文 骂人作文 做好事作文 英语八上作文 上海作文高考 作文童年 五十字的作文 童年作文开头 命运作文 可以写什么作文 关于事情的作文 叙事作文800字 英语作文用英语怎么说 鹦鹉的作文 童年回忆的作文 作文150个字 拿手好戏作文 父母作文600字 难忘作文600字 500字左右的作文 春天400字作文 我好想作文 难忘的一件事的作文 温暖作文结尾 周记的作文 老师作文3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