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综合

蜀道难赏析作文

2020-01-18 00:42:13
相关推荐

“蜀道难”是唐代诗人李白创作的一首长诗,描述了他西行途中所经历的艰难险阻。这首诗以其雄浑的气势和细腻的描写,成为中国古典诗歌中的经典之作。在“蜀道难”赏析作文中,我们可以从诗歌的结构、音韵格律、意境和人生哲理等方面展开分析。通过对诗中形象的描绘和情感的抒发,可以深刻理解作者对于生活、命运、困难和坚韧的思考与感悟。同时,也可以从历史和地理角度探讨蜀道自古以来的重要性和难度,以及对中国文化传统的影响。在赏析作文中,我们将能更深入地领略李白诗歌的艺术魅力,以及对人生境遇和困难挑战的思考。

千古诗人,莫不喜爱李太白;千古读者,更莫不熟知《蜀道难》。

一曲《蜀道难》以其狂放不羁的笔锋、奔放激越的豪情、奇诡丰富的想象、新奇大胆的夸张,乃至力拔山河、气吞宇宙的气势成为流传千古的不朽绝唱。而诗中三次“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的咏叹,更以其雷霆万钧、惊天动地的笔力,纵横驰骋、飞扬跋扈的格调,回飙掣电、神出鬼没的变化,大开大合、大起大落的结构,穿越时空的阻隔,成为千百年来脍炙人口的传世名旬。高声诵读,低吟品味,委实令人惊叹不已。

首先,从内容上看,这短短九个字,几乎可以说是《蜀道难》全诗的高度浓缩。三次咏叹,三度浓缩:

诗一开头,太白就以“噫吁嘁,危乎高哉”这一连串惊叹词引出了一声坼天裂地的惊呼:“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这好像大地深处运行了几十万年的熔岩突然找到了喷火口,猛地冲出地面,直上云霄。这声“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杜甫《寄李十二白二十韵》)的呼啸是全诗的第一度浓缩。短短一句话,即把历史上的古蜀“开国”“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地理上的“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以及神话中的“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这三个从不同侧面描写的“蜀道之难”,以一言而尽蔽之。

接下来,诗歌继续转入对“蜀道之难”的正面描写:其山峰入天,“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其山势陡峭,“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其山路曲折,“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其山涧荡激,“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砅崖转石万壑雷”;其山林阴森,“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而攀爬于其中的行人呢?只能呼吸紧张,“扪参历井仰胁息”;心惊魂悸,“以手抚膺坐长叹”.此时此刻,此情此景,不得不让神游蜀道的李白从心底深处再次仰天发出“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使人听此凋朱颜”的惊呼慨叹,进而对蜀道艰险之状,旅人愁惨之情进行了再度浓缩。

千古诗人,莫不喜爱李太白;千古读者,更莫不熟知《蜀道难》。

一曲《蜀道难》以其狂放不羁的笔锋、奔放激越的豪情、奇诡丰富的想象、新奇大胆的夸张,乃至力拔山河、气吞宇宙的气势成为流传千古的不朽绝唱。而诗中三次“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的咏叹,更以其雷霆万钧、惊天动地的笔力,纵横驰骋、飞扬跋扈的格调,回飙掣电、神出鬼没的变化,大开大合、大起大落的结构,穿越时空的阻隔,成为千百年来脍炙人口的传世名旬。高声诵读,低吟品味,委实令人惊叹不已。

首先,从内容上看,这短短九个字,几乎可以说是《蜀道难》全诗的高度浓缩。三次咏叹,三度浓缩:

诗一开头,太白就以“噫吁嘁,危乎高哉”这一连串惊叹词引出了一声坼天裂地的惊呼:“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这好像大地深处运行了几十万年的熔岩突然找到了喷火口,猛地冲出地面,直上云霄。这声“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杜甫《寄李十二白二十韵》)的呼啸是全诗的第一度浓缩。短短一句话,即把历史上的古蜀“开国”“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地理上的“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以及神话中的“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这三个从不同侧面描写的“蜀道之难”,以一言而尽蔽之。

接下来,诗歌继续转入对“蜀道之难”的正面描写:其山峰入天,“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其山势陡峭,“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其山路曲折,“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其山涧荡激,“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砅崖转石万壑雷”;其山林阴森,“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而攀爬于其中的行人呢?只能呼吸紧张,“扪参历井仰胁息”;心惊魂悸,“以手抚膺坐长叹”.此时此刻,此情此景,不得不让神游蜀道的李白从心底深处再次仰天发出“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使人听此凋朱颜”的惊呼慨叹,进而对蜀道艰险之状,旅人愁惨之情进行了再度浓缩。

最后,这位一直自命“功略盖天地”(李白《赠张相镐二首》之二)的青莲居士又高屋建瓴,站在长远的战略高度,给还陶醉于“开元盛世”的唐朝统治者敲响了战乱的警钟。真知灼见的他从“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蜀中自然环境之险,看到了“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猛虎”“长蛇”“磨牙吮血,杀人如麻”的汉中的政治形势之危。“大贤达机兆,岂独虑安危。”(李白《感时留别从兄徐王延年从弟延陵》)从这个意义来说,这最后一次咏叹,恰恰浓缩了一向放荡不羁的诗人心中对大唐国事的深深隐忧与关切。

其次,从感情上说,三次“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的咏叹,看似字面上的简单重复,却使诗人“仰喷三山雪,横吞百川水”的炽烈激情闪展腾挪,跌宕起伏。三声咏叹,一波三折:

诗发乎情,但诗人在《蜀道难》诗中一气呵成的情感却因时、因景、因境而异。三声“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的九天霹雳,是“谪仙人”高亢豪放情感的升华,犹如烈火腾空而起,直冲云霄,又如飓风卷地而来,山呼海啸。刚开始,“五岳寻仙不辞远,一生好入名山游”的李白“登山则情满于山”,讲历史,谈地理,话传说,真可谓“思接千载,视通万里。诗人心中倜傥不羁的感情犹“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在“无所至极”的高空奋翮翱翔,顿时在读者的心海中“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然而“亢龙有悔”,随后在这“噫吁嘁,危乎高哉”“难于上青天”的天然蜀道、“政治蜀道”乃至“人生蜀道”面前,即使是“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的李翰林也不禁望而生畏,豪气锐减,渐生愁苦之绪;最后,诗人梦飞“难中之难,险中之险”的天下雄关——剑阁,在自思自忖,自嗟自叹之后,只能愁云密布,忧心忡忡,“侧身西望长咨嗟”.

从表面上看,这三声咏叹下来,诗人的感情似乎由高昂转入了低迷,可正如李白的《上李邕》中所云:“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假令风歇时下来,犹能簸却沧溟水。”这回环往复的一唱三叹,在客观上把诗人感情的波涛,也把读者感情的波涛,一步步推向了顶峰。

再次,从结构上讲,三次“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的咏叹似一条红线将《蜀道难》的诗中之景、诗里之情、诗内之意以及诗外之音紧紧地联结了起来。三番咏叹,三个作用:

在篇首,“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一道厉声劈空而来,直破诗题,大有开宗明义、标示题旨、奠定基调之功。同时又突如其来,让读者蓦然惊愕,一时不知所措,造成一种凭空突兀的浩大气势。这样一来,接下来的高歌就如怒涛汹涌、波浪滔天的“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直泻而下,排山倒海,势如破竹。

在篇中,“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的第二次咏叹紧接在“畏途巉岩不可攀”和“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之后,隐隐表现出与先前惊叹奇景、引吭高歌心情不同的畏惧和疑虑心理,在结构上急转直下,同时又承上启下,为下面的触发人事埋下了伏笔。

在篇尾,早已百感交集、鼻酸眼热的诗人,终以最后一声“先天下之忧而忧”式的“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的大呼作结,犹如神龙摆尾,一方面与篇首飞龙在天似的惊呼遥相呼应,收束诗意,进而升华题旨,总括全篇;另一方面又与尾句“侧身西望长咨嗟”相和,一促一舒,一急一缓,声震山林,响遏行云,引人反思,余音不绝。

最后,从节奏上看,这一唱三叹,一脉相承,始而惧,继而悔,终于回头,如同贯穿于一首激昂飞扬的进行曲之中的主旋律,起声突然爆发,横空出世,曲终又突然收煞,戛然而止,好似惊涛骇浪,奇峰时出,时时激荡着读者的心弦,既极尽凸显了全诗的节奏感和音乐美,又大大增强了它的表现力和艺术感染力,令人荡气回肠,激情澎湃,慷慨击节,叹为观止。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显示评论内容(2) 收起评论内容
  1. 2022-02-23 19:41BonnenuIt゛浅时光 -[北京市网友]IP:3406833355
    读完这篇作文,我对蜀道难的意境和艺术价值有了全新的认识。感谢作者的分享!
    顶3踩0
  2. 2021-02-04 22:12陪浪听海[湖南省网友]IP:1942606436
    这篇赏析太棒了,对蜀道难的描写深入解析,让人对这首诗有了更深的理解。
    顶0踩0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练字作文800字 作文日记300字 坚持的材料作文 新闻特写作文 真情作文600字 宝石花的作文 作文我是一个好孩子 关于猫的作文结尾 委屈的作文400字 父母之爱作文 写给两年后的自己作文 作文书香伴我成长 牵手作文600字 学会欣赏自己作文 高考作文必备素材 美的力量作文 健康生活方式作文 学校的长廊作文 赞美中国的作文 我们班的同学作文500字 初中元旦晚会作文 一件烦恼的事作文400字 怎么辅导作文 明信片英语作文 暑假作文500字 清明节作文800字作文 我不再退缩作文600字 英语记叙文作文 描写黄山云海的作文 幸福很简单作文8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