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高中写人记叙文范例一

2020-05-23 12:18:01
相关推荐

年前,武汉卷烟厂成立了一个文化品牌研究所,请我去参加交流会。临走时,烟厂方面送给每人一些烟。武汉卷烟厂现在生产的“黄鹤楼”(1916),据说价格不菲,还不一定能买到。还有一款名为“黄鹤楼”(漫天游)的烟,在烟民中也颇有口碑。这些烟的包装都非常典雅漂亮,我看着那些烟盒时,真有一种莫名的激动。小时候,我是一个烟盒收集者,不知道收集过多少烟盒。只是后来,几次搬家,这些东西都不知道搬到哪里去了。同去的男士们都说那些烟的味道极好,但我却连半点感觉都没有。我喜欢的只是烟盒——其实很想找他们要几个漂亮烟盒的,但没好意思开口。因家中无人抽烟,回去我便将受赠的烟都顺手送人了。

但是每次看到好烟,我都会想,父亲如果在世该有多好。他想抽什么好烟,我都会给他买。因为当年,我为父亲买烟的印象太深刻了。而在父亲生活的那个时代,一个抽烟上瘾的人,也活得蛮辛苦。

记得小时候,父亲常常抽的是“飞马”或者“大重九”,似乎还有“白金龙”什么的。那时我对父亲的烟毫无兴趣,但却热衷于收集烟盒,故而也知道“老刀”、“哈德门”,甚至还晓得老百姓当年因“老刀”牌烟盒上画的是个持刀海盗,故称“老刀”为“海盗”烟。像所有烟民的子女一样,我也常常肩负为父亲买烟的重任。只要父亲一声召唤,就颠颠地奔入商店。为啥有愿意跑腿的那股子劲头?其实也就是为了得两个空烟盒。

有一阵子,市场上突然没什么烟卖了。不要说“飞马”、“游泳”这一类烟,就连最便宜的“大公鸡”都是购者如云且难以买到。这就急坏了父亲这样没有烟抽就不自在的烟民。起先,父亲将他好不容易排队买来的烟一分为二,每次只抽半支。这样抽过几次后,我在高中读书的二哥便提出这样的抽法实际上更加浪费,因为这样一来就有两个烟头,两个烟头加起来相当于丢了半支烟。父亲一听大悟,又改为每次抽一半即熄灭,可这样做的弊病是抽到一半时,往往舍不得熄火,或是边工作时边抽烟,根本就不记得熄火。只是等到一支抽完后,才后悔自己又“超抽”了。因为这个,父亲储备烟的速度怎么也赶不上他抽烟的速度。在烟“断顿”的时候,父亲总显出坐卧不宁的样子。

父亲是一家之主,他的痛苦就是我们全家人的痛苦。母亲为了拯救“受苦受难”的父亲,便给我和我的哥哥们全都派上了买烟的任务。只要听说哪家商店可能有烟卖,凌晨四五点,母亲便将我们叫醒,驱我们出门。等我们摸着黑跌跌撞撞到商店时,那里多半已排上了不少烟民或烟民的儿女们。当时排一次队只允许买两包烟,我和哥哥们便重复地排队,几近中午回家时,往往能买到一条还多。虽然也只是档次最低的“大公鸡”什么的,可父亲已相当满意了。有烟抽时,他总是十分开心,往往一边美美地抽着烟,一边夸我们能干,且偶尔对母亲说养儿女养到这时候就有成就感了。只是在父亲得意之时,他“能干”的儿女们多已困倦得歪倒在床上。

记得那时在黎明中排队的我,常常一边打着呵欠一边想,等将来我有了钱,一定给父亲买很多很多最好最好的烟,让他过足烟瘾。只是可惜,当我有了这样的能力时,父亲却早已离我而去。正因为父亲的早逝,我便不再有与烟打交道的机会,只是在心中默默地记着父亲的烟事……

学生借鉴习作

父亲的“烟事”

我还记得,自己很小的时候最喜欢做的事,莫过于“奉父亲之命”去小店买香烟了,因为从中可以捞到糖果钱。所以当我兜着烟盒蹦回来时,嘴里总是塞得满满的。

那时买的烟还算贵,比“红塔山”稍便宜点。有时我也耐心地等父亲点燃一根,悠闲地坐下,深深地吸一口,然后嘴里吐出一串圈圈。一旁的我好奇地数着,为他一次又一次地“破记录”而欢呼雀跃。

孩提时代的我,对父亲最深的印象,除了逗我乐时的笑靥、惩罚我时的怒目之外,大概就是一圈圈懒懒上升的白色烟圈了。

我一天天长大,却发现帮父亲买烟的机会越来越少了。和那时的一包包买相比,如今他总是一条条地批。当我问到父亲时,他说:“这年头赚点钱实在不容易,一条条地批烟还能省点车票费呢!”

生活的压力开始在父亲的额上眼下留下了深深的痕迹,我看他点烟吸烟时,时常是半皱着眉头的。曾经好几次听到母亲这么说:“你呀你,少抽几支了,看牙齿都发黄发黑了。”但是男人的“恶习”在父亲身上终究也没有丝毫改变的迹象,也许他已把这当成了劳作之余的一种特殊消遣,唯一改变的是香烟的价格。

又过了几年,我上了初中。父亲卖了店铺,回农村老家翻了新房,花掉了大部分积蓄。父亲从此更加辛劳地工作,我也只能节假日在家,差点遗忘了父亲的“烟事”。

直到有一天,我在父亲卧室里找东西时,摸到柜台的最后一层抽屉深处,似乎有两个方方的东西,猛地抽出一看,竟是两条不曾想到过的烟。顿时一阵强烈的鼻酸:这可是两块多一包的劣质烟啊!父亲啊,父亲……为何要把烟藏在这样的地方?为何不想让儿子看到?父亲啊,父亲……

我读初中累的不是我,而是父亲和父亲的烟。

一次在街上打公共电话,电话机下的玻璃柜里是一包包齐排着的香烟。我想,什么时候,要给父亲带上这里最贵的烟……

读书笔记

名家美文欣赏

老海棠树 史铁生

如果可能,如果有一块空地,不论窗前屋后,要是能随我的心愿种点什么,我就种两棵树。一棵合欢,纪念母亲。一棵海棠,纪念我的奶奶。奶奶,和一棵老海棠树,在我的记忆里不能分开;好像她们从来就在一起,奶奶一生一世都在那棵老海棠树的影子里张望。老海棠树近房高的地方,有两条粗壮的枝桠,弯曲如一把躺椅,小时候我常爬上去,一天一天地就在那儿玩。春天,老海棠树摇动满树繁花,摇落一地雪似的花瓣。我记得奶奶坐在树下糊纸袋,不时地冲我唠叨:“就不说下来帮帮我?你那小手儿糊得多快”我在树上东一句西一句地唱歌。奶奶又说:“我求过你吗?这回活儿紧”我说:“我爸我妈根本就不想让您糊那破玩艺儿,是您自己非要这么累。”奶奶于是不再吭声,直起腰,喘口气,这当儿就呆呆地张望——从粉白的花间,一直到无限的天空。或者夏天,老海棠树枝繁叶茂,奶奶坐在树下的浓阴里,又不知从哪儿找来补花的活儿,戴着老花镜,埋头于床单或被罩,一针一线地缝。天色暗下来时她冲我喊:“你就不能劳驾去洗洗菜?没见我忙不过来吗?”我跳下树,洗菜,胡乱一洗了事。。奶奶生气了:“你们上班上学,就是这么糊弄?”奶奶把手里的活儿推开,一边重新洗菜一边说:“我就一辈子给你们做饭?就不能有我自己的工作?”这回是我不再吭声。奶奶洗好菜,重新捡起针线,从老花镜上缘抬起眼,又会有一阵子愣愣地张望。有年秋天,老海棠树照旧果实累累,落叶纷纷。早晨,天还昏暗,奶奶就起来去扫院子,“唰啦 ——唰啦— ”,院子里的人都还在梦中。那时我大些了,正在插队,从陕北回来看她。那时奶奶一个人在北京,爸和妈都去了干校。那时奶奶已经腰弯背驼。“唰啦唰啦”的声音把我惊醒,赶紧跑出去:“您歇着吧我来,保证用不了三分钟。”可这回奶奶不要我帮。“咳,你呀,你还不懂吗?我得劳动。”我说:“可谁能看得见?”奶奶说:“不能那样,人家看不看得见是人家的事,我得自觉。”她扫完了院子又去扫街。“我跟您一块儿扫行不?”“不行。”这样我才明白,曾经她为什么执意要糊纸袋,要补花,不让自己闲着。有爸和妈养活她,她不是为挣钱,她为的是劳动。她的成分随了爷爷算地主。虽然我那个地主爷爷三十几岁就一命归天,是奶奶自己带着三个儿子苦熬过几十年,但人家说什么?人家说:“可你还是吃了那么多年的剥削饭。”这话让她无地自容。她要用行动证明。证明什么呢?她想着她未必不能有一天自食其力。奶奶的心思我有点懂了:什么时候她才能像爸和妈那样,有一份名正言顺的工作呢?大概这就是她的张望吧,就是那老海棠树下屡屡的迷茫与空荒。不过,这张望或许还要更远大些——她说过:得跟上时代。所以冬天,在我的记忆里,几乎每一个冬天的晚上,奶奶都在灯下学习。窗外,风中,老海棠树枯干的枝条敲打着屋檐,磨擦着窗棂。奶奶曾经读一本《扫盲识字课本》,再后是一字一句地念报纸上的头版。在《奶奶的星星》里我写过:她学《国歌》一课时,把“吼声”念成了“孔声”。我写过我最不能原谅自己的一件事:奶奶举着一张报纸,小心地凑到我跟前:“这一段,你给我说说,到底什么意思?”我看也不看地就回答:“您学那玩艺儿有用吗?您以为把那些东西看懂,您就真能摘掉什么帽子?”奶奶立刻不语,唯低头盯着那张报纸,半天目光都不移动。我的心一下子收紧,但知已无法弥补。“奶奶。”“奶奶!”“奶奶——”我记得她终于抬起头时,眼里竟全是惭愧,毫无对我的责备。但在我的印象里,奶奶的目光慢慢离开那张报纸,离开灯光,离开我,在窗上老海棠树的影子那儿停留一下,继续离开,离开一切声响甚至一切有形,飘进黑夜,飘过星光,飘向无可慰藉的迷茫和空荒……而在我的梦里,我的祈祷中,老海棠树也便随之轰然飘去,跟随着奶奶,陪伴着她,围拢着她;奶奶坐在满树的繁花中,满地的浓阴里,张望复张望,或不断地要我给她说说:“这一段到底是什么意思?”——这形象,逐年地定格成我的思念,和我永生的痛悔。

学生借鉴习作

心 结

没有人有能够理解奶奶为何在独守一间老屋,独对着冷烛西风孤身走入人生黄昏。我们曾几次劝说她搬过来和我们一起住,老人家都只是摇头反对。爸爸说,奶奶一定有什么心结。我问及于此时,老人家只是一阵沉默,望着自家院里的那棵老桔树。我顺着她的目光望去,枯树凋零的枝干错杂地伸展着,暗黑的树皮似乎昭示着对抗风雪的坚韧。老桔树里,我没有看到答案。

三年前爷爷留下奶奶去了天堂,秋至叶落,是人生里一件平常的事,奶奶很快就从悲痛中走出。家人都认为奶奶年纪大了,一个人住不能让家人放心。况且那间老屋,已经随老人度过了无数日夜,屋内的设备已经和现在的时代错位了。人至暮年,是应该放下人生相随几十年的苦累和羁绊,跟着子女享清福了。

很多次我去看奶奶时,都会顺口而有意地说:“奶奶,和我们一起住吧。”老人家依旧摇头,依旧望着那棵老桔树,眼里写满了漠然和寥远。奶奶只是呆着望着,什么也不说,她的目光全都凝聚在那棵树上,似乎那棵老树是被她的目光支撑着直立站起来的,在严寒中凝然而威武。我总觉得她的目光中藏着心结。

一天早上,奶奶踩到了院内积水结的冰,跌倒摔断了胳膊。生活不能自理的她终于同意和我们住,在她生病期间,家人给了她无微不至的照顾。饮食、住宿,我们都为她提供最好的。我们陪老人家烤火聊天。追忆往事,希望把所有的关心都给她。我们本以为这样会留住她和我们一起住,可老人家还是说想快点好起来,早点搬回去。我们一时语塞,猜不透她的心结。

终于在那个陪她在院中晒太阳的下午,奶奶打开了心结,对我说,那间老屋是她和爷爷年轻时自己建的,老桔树是自己栽的,有了感情,舍不得走。我听后沉默了,随着她的目标望着老桔树,什么也没说。

奶奶的心结是心中的一份守望,守望着那份艰辛而难忘的回忆,守望着几十年来朝暮相对的感情,守望着作为老人所需要的精神支柱和寄托,同样守望着易逝的年华和精神的家园。

没有人再提让老人家搬过来了。每次当我再同她一起望向老桔树时,总是若有所思,怅然若失但随即就有一股力量流进我的心中。奶奶的心结是一份守望,她的守望是一份精神的坚持,这就是我一直寻找的生活智慧。

读书笔记

名家美文欣赏

我的老师贾平凹

我的老师孙涵泊,是朋友的孩子,今年三岁半。他不漂亮,少言语,平时不准父母杀鸡剖鱼,很有些良善,但对家里的所有来客却不瞅不睬,表情木然,显得傲慢。开始我见他只逗着取乐,到后来便不敢放肆,认了他是老师。许多人都笑我三岁半的小儿为师,是我疯了,或耍矫情、我说这就是你们的错误了,谁规定老师只能是以小认大?孙涵泊!孙老师,他是该作我的老师的。

幼儿园的阿姨领了孩子们去郊游,他也在其中,阿姨摘了一抱花分给大家,轮到他,他不接,小眼睛翻着白,鼻翼一扇一扇的。阿姨问,你不要?他说;“花疼不疼?”对于美好的东西,因为好我也常常就不觉得了它的美好,不爱惜,不保卫,有时是觉出了它的美好,因为自己没有,生嫉恨,多诽谤,甚至参与加害和摧残。孙涵响却慈悲,视一切都有生命,都应尊重和和平相处。他真该作我的老师。

晚上看电视,六点钟中央电视台开始播放国歌,他就要站在椅子上,不管在座的是大人还是小孩,是惊讶还是嗤笑,目不旁视,双手打起节拍。我是没有这种大气派的,为了自己的身家平安和一点事业,时时小心,事事怯场,挑了鸡蛋挑子过闹市,不敢挤人,唯恐人挤,应忍的忍了,不应忍的也忍了,最多只写“转毁为缘,默雷止谤”自慰,结果失了许多志气,误了许多正事。孙涵泊却无所畏惧,竟敢指挥国歌,他真该作我的老师。

我在他家书写条幅,许多人围着看,一片叫好,他也挤了过来、头歪着,一手掏耳屎,他爹问:你来看什么?他说:“看写。”再问:写的什么?说。“字。”又问:什么字?说:“黑字。”我的文章和书法本不高明,却向来有人恭维,我也是恭维过别人的,比如听别人说过某某的文章好,拿来看了,怎么也看不出好在哪里,但我要在文坛上混,又要证明我的鉴赏水平,或者某某是权威;是著名的,我得表示谦虚和尊敬.我得需要提拔和获奖,我也就说:“好呀,当然是好呀.你瞧,他写的这幅联‘xxxxxxx,xxxxxx春’,多好!”孙涵怕不管形势;不瞧脸色,不慎句酌字,拐弯抹角,直奔事物根本,他真该作我的老师。

街上两人争执.先是对骂。再是拳脚,一个脸上就流下血来,遂抓起了旁边肉店案上的砍刀,围观的人轰然走散,他爹牵他正好经过;便跑过去立于两人之间,大喊:“不许打架!打架不是好孩子,不许打仗!”现在的人很烦,似乎吃了炸药,鸡毛蒜皮的事也要闹出个流血事件,但街头上的斗殴发生了,却没有几个前去制止的。我也是,怕偏护了弱者挨强者的刀子,怕去制伏强者,弱者悄然遁去,警察来了脱离不了干系,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还是一走了之,事后连个证明也不肯做。孙涵泊安危度外,大义凛然,有徐洪刚的英勇精神,他真该作我的老师。

我的老师话少,对我没有悬河般的教导,不布置作业,他从未以有我这么个学生而得意过,却始终表情木然,样子傲慢。我琢磨.或许他这样正是要我明白“口锐者天钝之,目空者鬼障之”的道理。我是诚惶诚恐地待我的老师的,他使我不断地发现着我的卑劣,知道了羞耻,我相信有许许多多的人接触了我的老师都要羞耻的。所以,我没有理由不称他是老师!我的老师也将不会只有我一个学生吧?

注:“转毁为缘,默雷止谤”意思为转化别人的诋毁为结交他人的缘分,用沉默替代雷一般的暴怒反而可以制止别人的毁谤。

老钱的灯孔庆东

当着导师的面,自然是叫钱老师。但背后,还是觉得叫“老钱”过瘾。

老钱在世上混了五十个年头了,还没有混到一块法定的私人居住空间。“惨象,已使我目不忍睹。”可他还是一天到晚弥勒佛似的教导我们如何做学问。我有时便不免发一点鲁智深式的腹诽:今日也要做学问,明日也要做学问,冷了弟兄们的心。

当我们十来个弟兄“保甲连坐”般拥挤在他那间斗大的宿舍里时,一片黑乎乎的身影在墙上漫涌着。常常是这边正谈着天底下最高雅清玄的问题,那边突然杯翻壶仰,刹那间造就了几位诗(湿)人。于是老钱笑得更加开心,青黄的灯光在他秃得未免过早的头顶上波动着。我常常首先倡议解散,因为我知道人走茶凉之后,那支灯说不定要亮到寅时卯刻。

我常常从那支灯下经过。二十一楼的西半边,冲南,二层中间的那个窗口。我披星戴月从三教回来,耳朵里落进一串老钱粗犷的笑——大概又接见了什么文学青年吧。我深更半夜从校外回来,那窗口像一只炯炯发光的眼睛注视着我。不知不觉,我竟养成了一种毛病,只要晚上出门,来回总要绕到那窗下。看一眼那灯,似乎心里就多了一份舒坦。每当我冲着书缝打呵欠时,不禁就想到:老钱大概还在干着吧?我再忍会儿。

有一次送女朋友,我说:“从那边儿绕一下,看看老钱的灯。”她勃然小怒:“又是老钱,老钱!老钱的灯有什么好看?简直变态!”我勃然大怒,顺手给了她一记红焖肉,酿成了一场大祸。

所以我有时觉得,老钱的灯恐怕不是什么好东西。老钱的满头黑发,不就是被化弄没的么?只要它亮着,老钱就像着了魔似的翻呀,写呀。写鲁迅,写周作人。可是人家那哥俩儿有他这样的“贵府”,有他这样的青灯么?“白发无情侵老境,青灯有味似儿时”,也许他很欣赏陆游的这联名句吧?

一件事念叨三遍以上,就再也说不清了——我的经验。

所以还是盲目崇拜一点什么为好,一种主义,一个人,一盏灯……

当我面对书本“读欲”不振时,当我独望窗外无所事事时,当我觉得白天之重和黑夜之轻都压得自己难以承受时,我就想:去看看老钱的灯吧,顺便吃个煎饼果子。

站在那窗下,仿佛能听见那灯嗡嗡地喘息着,好像一盘时间的磁带在转动。有时真想喊一声:“嘿,老钱,悠着点儿!”

灯嗡嗡地喘息着。

老钱是个普通人。

但他的灯,亮在我心上。

读书笔记

名家美文欣赏

父亲的自行车余杰

有人说,十岁的小孩子崇拜父亲,二十岁的青年人鄙视父亲,四十岁的中年人怜悯父亲。然而,对我来说,这个世界上父亲是惟一值得一辈子崇拜的人。

父亲是建筑师,工地上所有的工人都怕他,沙子与水泥的比例有一点差错也会招来父亲的痛斥。然而,父亲在家里永远是慈爱的。他的好脾气甚至超过了母亲。在县城里,父亲的自行车人人皆知,每天早晚,他风雨无阻地骑着吱吱嗄嗄的破车接送我和弟弟上下学。那时,我和弟弟总手拉着手跑出校门,一眼就看见站在破自行车旁,穿着旧蓝色中山服焦急地张望着的父亲。一路上,两个小家伙叽叽喳喳地说个不停,而父亲一直能一心两用,一边乐滋滋地听着,一边小心翼翼地避过路上数不清的坑坑洼洼。等到我上了初中,父亲的车上便少了一个孩子;等到弟弟出也上了初中,父亲便省去了一天两趟的奔波。可父亲似乎有些怅然若失,儿子毕竟一天天长大了。

收到大学录取通知书的那天,我兴奋得睡不着觉。半夜里听见客厅里有动静,起床看,原来是父亲,他正在台下翻看一本发黄的相簿。看见我,父亲微微一笑,指着一张打篮球的照片说:“这是我刚上大学时照的!”照片上,父亲生龙活虎,眼睛炯炯有神,好一个英俊的小伙子!此刻,站在父亲身后的我却蓦然发现,父亲的脑后已有好些白发了。父亲一出世便失去了自己的父亲,惨痛的经历使他深刻地意识到父亲对儿子的重要性。因此,在他的生活里,除了工作便是妻儿,他不吸烟不喝酒,不钓鱼不养花,在办公室与家的两点一线间,生活得有滋有味。辅导儿子的学习是他最大的乐趣,每天的家庭作业父亲都要一道道地检查,认认真真地签上家长意见,每次家长会上他都被老师称赞为“最称职的家长”。母亲告诉我一件往事:我刚一岁的时候,一次急病差点夺去我的小命。远在千里的之外矿区工作的父亲接到电报时,末班车已开走了,他跋山涉水徒走了一夜的山路,然后冒险攀上一列运煤的火车,再搭乘老乡的拖拉机,终于在第二天傍晚奇迹般地赶回了小城。满脸汗水和灰土的父亲把已经转危为安的我抱在怀里,几滴泪水落到我的脸上,我哇哇地哭了。“那些山路,全是悬崖绝壁,想起来也有些害怕。”许多年后,父亲这样淡淡地提了一句。

父亲是个不善于表达感情的人,与父亲在一起,沉默的时候居多,我却能感觉出自己那与父亲息息相通的心跳。离家后收到父亲的第一封信,信里有一句似乎很伤感的话:“还记得那辆破自行车吗?你走了以后,我到后院杂物堆里去找,却锈成一堆废铁了。”我想了许久,在一个阳光灿烂的早晨给父亲回信:“爸,别担心,那辆车每天晚上都在我的梦里出现呢。我坐在后面,弟弟坐在前面,您把车轮蹬得飞快……”

怀表,很老很老了骆 文

一块怀表很老了。

它镀铬的壳子已经斑驳,针盘也有好几个地方锈蚀。是带着日月盈亏的刻度么……

某天,我把它拿去找修钟表的师傅。他一看,笑了,“古董啦,不过一般机械表还是106个零件吧……上点油?”我说:“你看哩!”他拧了拧发条说:“只要动个小手术。等着好了。”他打开表,拆了零件。我点烟吸着。给他一支,他急忙阻拦:不是吸烟时候,烟灰掸不得的。于是,他把零件挨个吹一吹,放在玻璃盘子120号汽油中。然后,以极细软的纸吸干,装配。一根微丝就着瘦长的小瓶口滴下点点油滴,上在轴上,上在钻石上,“行喽。”经他一拨弄,怀表复活了,金属簧轻轻响着,像在伴奏一种韵律操。

我把它收进口袋,回到家里。

母亲说,这是爸爸留下的一块表。吃粉笔的人嘛,攒钱攒了半年,才买了这块表。跟他一起走了四十年。他说,他一辈子别的什么都不要,只要知道时辰;只要知道秋冬春夏;只要几件打发寒暖季节的衣裳。就是这样,他起五更睡半夜,改课本,改答卷。还写了两本数学书。他从不讲究吃的,锅塘里埋几个山芋,拿出,拍拍灰放在袋里,往往可以度过一天。虽说他瘦棱棱成了皮包骨头,却像纬梭穿行于岁月的经绷。他学生的鬓角发灰了,他自己的头发也更加银白了。前两年,晚上睡觉睡得好好的,第二天早上就过去了。灯油熬干,捻子熄掉了……变成一堆灰。他就留下了这块表。他留下的就这平平淡淡的几十年。

怀表在我身上焐得挺热,我时常摸出看看它。我听到的是时间的足音。我不可能是敲木鱼的和尚。应该承认已进入暮年,但还有点晚晴中火红;我还要追赶时间的晨曦哩。

四周的木落,有些蕴藉深沉,然其飒飒之声不是唏嘘叹息,而是和我们蓝色星球搏斗的一种动力。

这块薄薄的圆圆的金属,我揣着好久了。在寒林雪屋看见冬天。在一串串凌霄花下记录的是秋天。水红菱绽开了,春之桃打朵了,我都亲切地感受到。还会有什么抱憾的事么?除非你让秒针、分针在罗马字上寂寞地流转。在人生旅途上,除非你老在惦记:多几个安适的驿站好让我打尖……

“行路人啊,为什么你总显得疲乏呢?”我不知道正在泉路上的父亲,像踏着骤起旋风似的马蹄,会不会这样惊醒我,促使我时常警觉。——精神一点不能萎靡啊。

高考满分作文

路是月的痕

2003年湖北考生

依稀想来,已有几年未踏上这一条洒满月光的小路了。小路是父亲亲手用鹅卵石铺成,在月下泛着朦胧柔和的光。路的那头,连着那河边的小屋,连着我的父亲。父亲呵,你是否依然执着地坐在岸边,哀怨地吹着笛子,等着儿子的归来?

父亲爱好吹笛。小的时候,父亲的笛声载满了我童年的乐趣,像那条丝带一样的小河,牵引着我的童心在父亲爱的港湾里晃悠。父亲很疼我这个惟一的儿子,老喜欢用粗糙的双手捏我的脸蛋,不顾我疼得哭起来,还兀自傻呵呵地笑。每天日暮,父亲带我到河边的草地上放牛。父亲常常放开牛绳让牛自己吃草,自己便从背后的草篓里摸出笛子,鼓起腮,吹出世间最美妙的音乐。我就靠在父亲腿上,看着天边的夕阳将父亲的头发染上点点金色。我爱父亲,父亲的笛声最美。(小时候,父亲带我到河边的草地上放牛)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开始讨厌起父亲,讨厌他满嘴烟味,讨厌他的黄牙;讨厌他背个草篓到学校找我,还从窗外傻傻地盯着我看,我还讨厌他没有本事,只知侍弄几亩薄地,连我的学费也没能赚回。我和父亲逐渐隔膜了。在被我吼了几次后,父亲不再打着赤脚去学校看我,不再唠叨着让我好好学习。他保持沉默,而打破沉默的惟一方式就是吹笛,如怨如慕,而在我看来,这又成了不务正业的标志。(上学读书后,父亲背个草篓到学校找我,还从窗外傻傻地盯着我看)

我到外地上学去了。离去的前一天晚上,我走上那条熟悉的小路,感觉到一丝眷恋与不舍。路像是月光在地上划过的痕,也划过我的心。几年时间里,我未回过一次家。母亲在电话里告诉我,最终,我应母亲的请求回到了家。到家里已是夜晚,月刚升起,当我怀着无尽的思绪在小路上行走时,遇到了等我的父亲。我忽地一下子哭出来,紧紧抱住了父亲。我请求父亲给我吹笛,父亲答应了。哽咽的笛声又在耳畔响起,响在洒满月光的小路上,勾起我的回忆。我感觉到父亲眷眷的爱子之情,感到愧对父亲的笛声,父亲爱我,爱着自己的儿子。他为我吹了十八年的笛子,而我此刻才发现它和我的心竟产生如此强烈的共鸣。(到外地上学后,父亲想念我,“我走后,父亲整日像掉了魂似的,茶饭不思,只知去河边吹笛子。)

路很美,很美,是月划过的痕。月是路的魂,父亲的笛声是我的心魂!

专家点评

考生为了表现深沉而真挚的父爱,可以说精心选取了三件不同时间不同地点不同性质的事情。展示了我读懂父爱的心路历程。——小时候,父亲带我到河边的草地上放牛;上学读书后,父亲背个草篓到学校找我,还从窗外傻傻地盯着我看;到外地上学后,父亲想念我,“我走后,父亲整日像掉了魂似的,茶饭不思,只知去河边吹笛子。”从而刻画出“父亲”的质朴、憨厚、隐忍、痴心的性格特征,蕴含着浸渍乡村风味的浓浓亲情,不乏感人的力量。

读书笔记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英语作文推荐电影 怎样教孩子写好作文 一件快乐的事600字作文 我喜欢的天气作文 告别小学迎接初中作文 关于雾的作文 我命由我不由天作文 什么是我的老师作文 赞美母亲的作文100字 挫折事例作文素材 小学作文写作辅导 规范作文 辽宁卷作文 节能环保从我做起作文 秋天的树叶作文300字 从此我不再任性作文 寒假趣事作文 精彩一刻作文500字 有关成长的作文开头 安全小作文 感动300字作文 英语作文怎样交朋友 有趣的人作文 第一次跳舞作文 这也会过去作文 你对我很重要作文 谢谢您老师作文 关于鸭子的作文 去公园玩的作文200字 消息特写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