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高分作文必备素材:王阳明96字家训 句句都是精华!

2020-06-01 08:12:01
相关推荐

这篇《王阳明家训》又称《示宪儿》三字诗,收录在《王阳明全集·赣州诗》中。全文虽然只有 96 字,却浓缩了为人处世的大智慧。

幼儿曹,听教诲:勤读书,要孝悌;学谦恭,循礼仪;节饮食,戒游戏;毋说谎,毋贪利;毋任情,毋斗气;毋责人,但自治。能下人,是有志;能容人,是大器。凡做人,在心地;心地好,是良士;心地恶,是凶类。譬树果,心是蒂;蒂若坏,果必坠。吾教汝,全在是。汝谛听,勿轻弃。

勤读书,要孝悌;

王阳明在私塾读书的时候,就对自己的老师说:「我以为第一等事应是读书做圣贤。」

一般人眼中,读书是人获取知识的最关键途径。但在王阳明看来,我们心中有良知,良知无所不能,无所不知。所以读书不是为了获取知识,只是验证、呼唤我们良知所已有的知识。由此可知,王阳明让人勤读书,和其他「要你勤读书」的古人有很大的不同。

有人曾问王阳明:「读书却记不住,如何是好?」

王阳明的回答是:「只要理解了就行,为什么非要记住?其实,理解已是次要的了,重要的是使自己的心的本体光明。如果只是求记住,就不能理解;如果只是求理解,就不能使自心的本体光明了。」

而孝悌,《论语》中称「其为人之本与」。王阳明一上来就说了人生的两件大事,孝悌和读书。孝悌是人之根本,而读书则是发明本心,修身而成为圣贤的途径。

学谦恭,循礼仪;

谦恭不是一种姿态,而是一个人内在品德和修养的高度表现。它不因学问博雅而骄傲自大,也不因地位显赫而处优独尊,相反,谦恭者学问愈深愈能虚心谨慎,地位愈高愈能以礼待人。

谦恭和礼仪,是相辅相成的。我们内在的谦恭,化作外在的礼仪。假如只有外在的谦恭而没有内在的谦恭,这就是虚伪。

现在人的毛病,大多只因一个傲字。千罪百恶,都从傲上来。「傲」的反义词为「谦」。「谦」字便是对症治「傲」的药。做人不但容貌举止要表现出谦虚恭谨,内心也必须保持恭敬、节制、礼让,要常常看到自己的不对,真正能够虚心接受他人意见。

毋说谎,毋贪利;

说谎则不诚实,就是自欺欺人。《大学》中说,「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一个自欺欺人的人是无法真正做到慎独、无法正心诚意修身的。

而贪图小利,则容易昏了头脑,被人利用。战国时期,秦惠文王想吞并物产丰富的蜀国,有人献计造能下金粪的石牛送给蜀侯。蜀侯中计,下令民工开山填谷,铺筑道路迎接石牛,秦惠文王让大军跟在运送石牛的队伍后灭了蜀国。人们嘲笑蜀侯是贪小利而失大利。

崇祯十四年王阳明六世孙王贻杰进京入朝,后统管江西都指挥使司,去世后才发现其竟然囊无积蓄,最后靠官场挚友的资助才得以回乡归葬。一个朝廷的二品官阶,清廉至此,着实让人肃然起敬。

毋任情,毋斗气;

任情恣性,放任自己的性情,不受任何拘束。《增广贤文》中说,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心似平原走马,易放难追。这正是告诉我们,任情恣性的危害。

斗气,意气用事。赌气。意为对别人有意见或闹情绪。只要一赌起气来,人类常会慢慢脱离「理性动物」的范围,做出一些损人不利己的事情。

历史上有个很有趣的「赌气」轶事:明代有个才子解缙,小时候住在一个做官人家曹尚书的对面。曹尚书家中有个漂亮的竹园。解缙年纪小小,很爱吟诗作对,每天看着茂密的竹林,十分畅快,写了一副对联:门对千竿竹,家藏万卷书。

很多人看了,称赞他是个天才,曹尚书知道了很不高兴,心想,竹林明明是我家的,怎么可以借给他当题材呢?于是故意教仆人把竹林砍短,愈想愈不开心,又全部砍去,给这神童难看。没想到,解缙又在对联上加了四个字,变成:门对千竿竹短无,家藏万卷书长有。

曹尚书无端毁了自家竹林,又让解缙证明了他的才华,全然是损人不利己,可见人在气头上,什么不理性的事都做得出来。赌气,可能只是因为小小的事情,却因为一时气不过,做出你死我活的决定。

图:六尺巷的故事:千里修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

毋责人,但自治。

东汉时期,有个清官叫杨震。他在荆州做官的时候发现了才华横溢的王密,就推举他做了昌邑县令,当扬震东莱出任太守途经昌邑时,王密为答谢杨震以前对自己的举荐之恩,趁夜深人静怀揣 10 锭黄金到驿馆拜见杨震。杨震对王密此举很是生气,毅然拒绝。王密四下瞅了瞅说:「夜黑人静,是不会有人知道的。」杨震义正辞严地说:「天知、地知、你知、我知,你怎么说没有人知呢?」说完他生气地将黄金掷于地上。好一句:天知,地知,你知我知。虽然你不说我不说就每人知道了,但心知道了就整个世界知道了啊。

杨震说话的重点并非在责备王密上,而是在其自治方面。「自治」心知道了,整个世界就都知道了。如果我们自律自治能达到这种境界,还会担心自己德行有亏吗?

能下人,是有志;能容人,是大器。

那些盛气凌人,看不起别人的人,都是没有修养的目光短浅者。一个有修养的君子,不会因为别人的地位低,或没有才干而看不起别人;其次,他们看不起别人,无非是因为别人不如他,但是未必别人以后也不如他,所以说,这是目光短浅。

一个有志向的君子,他知道自己的志向在高处、远处,即便处在比别人优胜的环境中,也会谦卑自牧,清静自守,绝不会盛气凌人。

能容人,是大器。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凡做人,在心地;心地好,是良士;心地恶,是凶类。譬树果,心是蒂;蒂若坏,果必坠。

王阳明用的比喻非常贴切。他说心就像果子的蒂一样,而人的行为就像果子一样,如果蒂不好,果子会受到影响;如果蒂坏了,果子也会尚未成熟就坠落,甚至烂掉。

「致良知」是阳明心学的核心。良知就是「好心地」。王阳明认为,良知人人具有,个个自足,是一种不假外力的内在力量。致良知就是将良知推广扩充到事事物物。致本身即是兼知兼行的过程,因而也就是自觉之知与推致知行合一的过程,「致良知」也就是知行合一。「良知」是「知是知非」的「知」,「致」是在事上磨炼,见诸客观实际。「致良知」即是在实际行动中实现良知,知行合一。

王阳明又名:王守仁 ,明代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和军事家,陆王心学之集大成者,精通儒家、道家、佛家。王守仁的学说思想王学(阳明学),是明代影响最大的哲学思想。其学术思想传至日本、朝鲜半岛以及东南亚一带。

公众号又改版了,为了不错过每天的文章推送,

建议大家将「高考语文资讯」设为星标

(安卓用户可设置为「置顶」)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好人好事作文400 今天和明天作文 学做家务的作文 拜年作文200字 以诚信为主题的作文 写游戏的作文400字 今年的高考语文作文 作文快乐的一天300字 打乒乓球作文400字 吃饺子作文400字 遇见最美的自己作文 7年级作文600字 真了不起作文400字 江苏英语高考作文 学会忘记作文 我的梦想工作英语作文 春风十里不如你作文 我的强国梦作文 三年级写人作文300字 祖国我想对你说作文 关于中华文化的作文 快乐的一天300字作文 我的榜样作文400字 描写摔跤的作文 我的舞台作文600字 写事的作文700字 写风景的作文500字 运动与健康英语作文 作文品牌加盟 二年级看图作文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