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2017年高考全国3卷满分作文4篇和江苏浙江作文欣赏

2020-06-09 14:42:01
相关推荐

原标题:2017年高考全国3卷满分作文4篇和江苏浙江作文欣赏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小学阶段学生应具备的各种能力中,阅读能力居于首要的地位。学生如果不能完善地掌握阅读这个工具,就不能顺利地学习,"如果你的学生具备了良好的阅读能力,你就不必担心会再出现落后学生。"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今年是我国恢复高考40周年。40年来,高考为国选材,推动了教育改革与社会进步,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40年来,高考激扬梦想,凝聚着几代青年的集体记忆与个人情感,饱含着无数家庭的泪珠汗水与笑语欢声。想当年,1977的高考标志着一个时代的拐点;看今天,你正与全国千万考生一起,奋战在2017的高考考场上……

请以“我看高考”或“我的高考”为副标题,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考场佳作

1.天涯何处无芳草一一我看高考

贵州一考生

不久前,我有幸加入了一个微信群,这个群是当年一起参加高考的同学发起的。群主K当年是一个非常矜持的女孩,她的成绩和容貌一样并不引人关注。可今天,无论气质和人气,她都是时尚圈里令人羡慕和关注的慈善达人。

微信群里最活跃的是E君,他和当体育委员时一样热情。他发的信息日过数十条,视频笑话调侃都会叫你忍俊不禁。据说他高考落榜之后步入社会,笑对人生,热衷于社会公益事业,现供职于某市艾滋病疾控中心,是艾滋病患者最真诚的朋友。

发言最少的是某集团董事长B君和某市副市长C君。即使节假日,大家讨论得兴高采烈的时候,他俩也是礼节性的三言两语,惜言如金。这种理性与淡定,依然是他们高中时“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修炼的结果,“礼贤下士”绝非他们的风格。

大伙印象最深的是班花Y,如今她已经是影视圈里的名人,年近半百依然那么温婉动人。当年,她曾经是几位男生的暗恋对象,高考落榜之后就与他们分道扬镳。其实追到Y的,是一位相貌不扬学历一般的男孩。当初几位暗恋Y的高材生后悔不已,在微信群里有过软绵绵酸溜溜的表白,但对于Y君来讲,一笑了之,不削一顾。

群里常常聊起高考状元A君。他高中入党,可算是他们当中风光无限的人。前些年平步青云,政绩显赫。不幸的是,在竞争省委书记的过程中,被人检举巨额受贿,锒铛入狱。

相比之下,群里过得最棒的要数D君,因家庭贫困,不得不把录取通知书深藏箱底,经过多年打拼,终于在电子商务谋得一席之地,拥有多家网站,成了业内大名鼎鼎的人物。

自称小人物的落榜生F君和X君,如今在省城有了自己的画院和跆拳道馆,育人无数,小有名气。

那个年代,高考就像一座独木桥,有的人千方百计挤到梦寐以求的彼岸,以为高楼之下都是贫民窟;有的人没挤过桥,却无意成为时代风云的主人。

“人生何处无芳草,何必单恋一枝花”,在微信群的闲聊中,让我感悟到高考固然重要,它将决定一个人的命运。但决定一个人命运的不止高考这一条道。高考,考的是数理化;生活,考的是生存之道。“胜不骄、败不馁”,只要我们有一颗报国的赤诚之心,高考的初心一定会在我们的血液中永远流淌。

看一个人的人生是否精彩,不是看他的高考成绩,而是看他能否接受命运的挑战,把握时代的脉搏,用他的一技之长,伴随他的勤奋与创造,为国家、为社会作出贡献。

2.从独木桥到阳光道

——我看高考

四十载岁月流逝,高考仍然是每一代人心中难以忘却的青春记忆。从千军万马争过“独木桥”到如今千万寒门子弟“跃龙门”的“阳光道”,高考,已演变为我国特有的一种文化现象。

四十年前,高考是一座通往理想彼岸,却随时有跌落深谷的危险的独木桥。我的父辈都是农民,却也饱受高考所带来的利弊之苦。曾经,大学生是知识与文化的象征,却也是高贵与财富的象征。那时的教育远未有如今这样普及与发达,能考上大学的因素也远不止努力与勤奋,“千军万马争过独木桥”是最贴切的形容,反映了当时考大学之困难与艰辛。

四十年后,高考是一条宽阔稳固的阳光大道,是付出便有收获的寒门子弟的成功之道。随着我国国力与日俱增,教育现状已得到了极大的改善,考上一所大学早已并非难事,越来越多的人拥有了获得高水平知识的权利。随着科技的进步,人文关怀的逐步提升,高考的公平性也日益明显,使高考从一个冷酷多变的“刑场”成为了无数人的梦想腾飞之地。

从独木桥到高考如今的阳光大道,这标志着一个国家的兴盛,一个民族的崛起。“少年强则国强”,高考转变为教育的发展提供导向。德国总理默克尔认为,一个国家的教育水平决定了一个国家的未来国力。当越来越多人不再恐惧于高考的淘汰率而转向期待高考所会带来的人生改变时,高考就真正达到了它培育人才、挑选人才的真实目的。

高考仍然需要改革,需要从“阳关道”向不定方向的“自由原”转变。尽管我国的高考在对人才的培育上已获得举世瞩目的成绩,但“唯分数论”依然束缚着考生的发展。浙江等地推行的高考新政有望改变这一现状。当文理不再分科,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自己的学科,不再一考定终身,不再为文不择理而忧愁时,高考才真正地成了一个“自由原”,考生则是原野上驰骋的骏马,自由而奔放,挣脱缰绳,以自己喜爱的方式肆意奔跑。

高考,这个中国特有的文化现象,这个凝聚了几代人理想与回忆的“独木桥”,正完成了向“阳关道”蜕变,正声势浩大地开辟成一片“自由的原野”,为下一代人提供更加完善的腾飞之地,理想之港。

高分启示

本文是一篇紧扣题旨,立意高远的考场佳作。文章从“四十年高考”的作文材料引出“青春记忆”,进而归结到“文化现象”的立足点,开篇就显得大气磅礴,非同凡响;接着回顾四十年前“考大学之困难与艰辛”,再分析四十年后“高考是一条宽阔稳固的阳光大道”,娓娓道来,有理有据;然后考生水到渠成地分析高考的目的,又巧妙地引出纵深方向的论述;最后展望高考前景,既点明题旨,又给人启发和希望。文章思路畅达,比喻形象生动,无不彰显了满分作文的特有气质。

3.人道是清光更多一一我看高考

四十年华凤和雨,十三亿人笑与泪。旋踵之间,距高考恢复以历四十载。四十年间,高考“斩去桂婆娑,人道是清光更多。”

诚然,高考有它的缺陷。在以成绩为基础的选拔上,应试教育随之而生。许多人都批判高考使人愚钝和呆板。但我们不能因噎废食,高考所带来的好处是不能忽视的。甚至可以说,如果没有高考,中国将至少倒退十年。

自古以来,门第都是阻挡学子发展的关卡,高考恢复,使得所有的学子都拥有了平等的权利,都拥有了一个去公平竞争的舞台。高考,为所有考生,洒下了平等的清光。

“衰兰送客成阳道,天若有情天亦老。”是李长吉(李贺)的悲叹,而导致他写下“可怜日暮嫣香落,嫁与春风不用媒”的,竟只是一个简简单单的字。一字避讳,李贺的一生便就此完结。相较于科举,高考更加的公平和客观,范围也更加的的全面,他给予我们一次改变人生的机会。四十年来,创造了无数平民“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般的奇迹,为国家输送了难以衡量的人才。

1977年,当恢复高考后的第一届考生进入考场时,心中怀着的是对未来的憧憬还是迷惘,或许已元从得知。但我知道,如今我坐在考场,心中充盈着的,是对高考的崇敬;笔尖书写着的,是对高考的赞扬。敬畏他带个我的一切,歌颂他洒下的清光。

罗曼·罗兰曾说过:“人总是要失望的,因为他想要的总比他得到的多。”高考成功与否,成绩高低与否,是每个人所关注的。有人成功就必定有人失败,成功者喜笑颜开,失败者痛哭流涕。但这些,并不是高考带给我们的全部。十年的奋斗与拼搏,艰辛和喜悦,磨砺与苦难,这才是高考带给我们的。真正彻悟之人,是不会纠结于是否为应试教育的,因为高考带给了我们更珍贵的精神财富。

“人生下来不是为了拖着锁链,而是为了展开双翼。”维克多·雨果曾如是说。而高考,正好为我们提供了机会。如果说对辛弃疾来说,他的“桂婆娑”是朝廷上的苟且偷安派。那么,对我们来说,我们的“桂婆娑”便是门第与内心深处的幼稚。高考“斩去桂婆娑,人道是清光更多。”

停笔之时,清光洒进胸膛。

4.四十年,追梦人——我看高考

1976年,四人帮下台,邓小平同志立刻进行拨乱反正,恢复了高考制度,从此以后每一位学子都知道“知识改变命运”,自此中华英才无需叹息无用武之地。我泱泱中华,当续辉煌。

一次高考,一段岁月

我们有权按照自己的愿望建设更美好的生活。

——高尔基

四十年前得知高考要在十二月十日恢复进行后,很多人不过只有几十天的的时间,可那一张张被幸福涨红的脸,裂开的笑都在风里雨里追逐着,奋斗着。这几十天对他们来讲金贵于过去的几十年,高考可以从乡村去到城市,从农民变为高级知识分子。这么几十天的光阴沉淀着过去,孕育着未来,而无数的人把梦想与未来交给了这段岁月。那时候的他们面带着青涩的笑容,看着正向他们招手的幸福。

四十年后的我们,高考对于我们来讲就整个青春。我们总是把青春挂在嘴边,充斥着疼痛苦涩,甜蜜欢笑的青春在高考的钟声里迎来了终点。这是无法忘记的时光,从不谙世事到逐渐清晰明了自己的路,我们跌跌撞撞并不断成长。高考对于现在的大多数学生来讲是一道坎,必须迈过才不算白活,在这道坎里,我们把青涩的爱情,鲁莽的性格,懵懂的过去一起埋葬。在这段岁月里,我将青春与未来都当作了赌注,放手一搏,为了我憧憬的生活奋起直追。

一次高考,半生理想暂时的是现实,永生的是理想。

——罗曼·罗兰

四十年前理想是什么?是脱下脚上的胶鞋草鞋,换上皮鞋;是从木凳子上站起来,坐在一张皮沙发上;是背着我的大包小包,从家里去到大学。朴素的生活塑造的是朴素的人儿,“文革”浇不灭他的热情,时光催不老他的理想,用了半生的时光只为坐在课桌前,拿着笔书写自己的人生。巾帼不让须眉,女孩子们反抗着媒妁之言,扎着麻花辫,手紧紧地拽着裤子,看着面前白花花的考卷,热泪盈眶。

四十年后理想是什么?生活的逐渐富庶,使精神层次的需求更为丰富。从小便琴棋书画样样得学,大学便是一个精修的地方,也或是一个摆脱这些束缚的地方。高考使我们获得自由,摆脱家长的一厢情愿,我们无从选择自己的出生,自己的父母,所能做出的第一个选择便是在高考,余生的几十年都在自己的手上握着。就算理想被风雨淋湿,依旧会为所追逐的远方而风雨兼程,我把半生的理想都装在了这里。

一次高考,终生缅怀

不论来自何地,生于何时,我们都有一个名字叫做“高考生”。

四十年前大学录取率只有4.5%,可不论是考上的或是没考上的,都没有谁说自己后悔过。在那个贫穷的年代,没有出国,艺体这么多路可以走,更没有什么自主招生,一次高考为的不是功成名就,只是为了自己心中的执着与梦想。生活很简单,我想做我便去做,无论输赢,无论姿态,只要不负此生,便够终生缅怀。

四十年后,高考会进行交通管制,母亲穿上红色的旗袍意味着旗开得胜,父亲穿着红色的马褂意味着马到成功,从教育界到演艺界,全国的人民送上自己的祝福,每个人的身上都有满满当当的幸运。这种喜庆的氛围,暖心的话语是一辈子的记忆,那年那日那时我拥有着全天下的好运气,直到老那片充斥的红色的世界都不会褪色。

2017年,高考到了不惑之年,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一带一路”正火热的开展中,“知识改变命运”依然适用,940万考生一起在课桌前书写他们青春最后的篇章。我泱泱中华,正在重振辉煌。

江苏卷作文题目

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生活中离不开车。车,种类繁多,形态各异。车来车往,见证着时代的发展,承载了间的真情;车来车往,折射出观念的变迁,蕴含着人生的哲理。

优秀作文赏析

车如流水情如月

我们都希望“车如流水马如龙”,却不愿“门前冷落鞍马稀。”从何时起,车变成了权贵奢侈的象征,我们又何时能回到信陵公子驱车进陋巷,流露真情的时代呢。

车是我们的代步工具,但渐渐的,车便成的我们攀比的工具,我们流连于它琳琅满目的品牌,却渐渐淡忘了真情的传递。我们享受那份因为车而带来的虚荣,却将宝贵的真情渐渐掩埋。社会上富二代攀比豪车,六旬老人刮坏奔驰车街边痛哭的屡见不鲜。为什么我们会把那份虚无的荣耀看得如此重要,而忽略了最重要的真情呢?

当冉阿让把珂赛特从破旧的小旅馆中救出,把她抱上那辆颠簸的马车上时,小珂赛特决定无保留地信任这位素未谋面的绅士并与他共度一生。而冉阿让也在车里决定永远收养这个孤儿,履行自己对她母亲的承诺。那个风雨交加的晚上,这辆车里流露的真情像是永不熄灭的烛火,一直闪烁到了今天。

而现在这烛火却被炫耀和攀比蒙蔽了,我们只看见了有价的虚荣,比车之风刮不停,马达震天响,标志多闪亮,不是鱼叉就是小马,胜利女神更轩昂,你说你开日本车?都不好意思和人打招呼。物质大发展,社会大进步,人人都飙车,我们真的幸福吗?君不见,高速路上,多少轻狂少年成冤魂,十字街口,几许深心老者变骗子。车本为人服务,现有万千车奴伺候车子,这是异化,还是荒诞?我们见证的时光的流逝,却忘记了不变的真情。而真情才是最珍贵的东西。

史铁生有许多轮椅车,其中有的早已被划得斑斑驳驳,而他却视若珍宝,他在《我与地坛》中写道:“第一辆车,是母亲东奔西走找人定制的……这一辆,是他第一次当上编剧,电影厂的朋友们凑钱卖给他的……“可见,留下的并不是车,而是母亲对儿子的爱,是朋友对他的支持。不能扔的不是车本身,而是在车背后那无法割舍的深切真情。车是活动着的家,多少家庭的温馨,多少情侣的甜蜜,多少孩子的淘气,它为你遮风挡雨,为你留住深情。

车,见证的时光的流逝,时光滚滚,将一辆又一辆,一代又一代的车淘汰,它们消失在岁月的长河中,而用不消散的,确实一代代传递下来的真情,车不是虚荣的代名词,而是真情的载体。车会老旧,但真情永远不会消失。

点评:作者抓住材料中“真情”二字体物赋形,摛文铺采,大有可观。没有简单叙写自己亲身经历的感人事件,而是从宏观的角度谈车与人的真情。眼界颇高,感慨遂深。更难能可贵的是将真情与虚荣并举,有破有立,张力十足。对现实生活的敏锐体悟,对文学作品的熟稔掌握,都为文章增色不少。句句不离车,句句都含情,娓娓道来,丝毫不乱,可见不俗的文学功底和应试能力。可以改进的是,语言不够简练,有些语句大量重复,影响了文气的通畅和神思的俊爽。(陈可人老师)

浙江卷作文题目

有位作家说,人要读三本大书,一本是“有字之书”,一本是“无字之书”,一本“心灵之书”,对此你有怎样的思考?请对作家的观点加以评说。(自拟题目,写一篇800字的作文)

优秀作文赏析

人生如书,逐级而读

说话的境界分三个等级:最高境界是忘言,其次是慎言、寡言、讷于言,第三是修辞或辞令。人生亦是如此,于“有字之书”中初步领略世界,于“无字之书”中体悟世间冷暖,最终在“心灵之书”中沉淀深邃灵魂。循序渐进,方可臻于完满。

“有字之书”恰似借用他人视角看喧腾社会。它可以是外交辞令式的《左传》,可以是纵横捭阖式的《国语》,抑或是清新淡雅式的《世说新语》,它让我们从中获取知识,领略六韬三略的风采。诸子百家的言论,唐宋元明清的诗歌,这些世间流传下来的经典亦是人生不可或缺的法门。

然而拘囿于“纸上得来”的东西难免“终觉浅”。人生不需要过于厚实的理论堆砌,因为我们深谙“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玄妙。这也正是人生境界的第二阶段———“无字之书”,我们可引申为亲身经历、人生阅历。

于时光中,某些细碎经历会化为齑粉,如“字”的升华,语境仍存,体悟延伸。这不是太虚幻境,但它容许塞万提斯笔下堂吉诃德式的理想飞扬;这不是光耀万世的烫金碑文,但它却是荒冢之上凹凸有致、刻骨铭心的生命曲线。这便是体悟的升华。“无字之书”脱离了字的束缚,自然也增加了人性养成的难度。背道而驰、南辕北辙;人云亦云、旅进旅退,这些都是缺乏束缚的典型。这时便需有“心灵之书”作为灵魂指引。

因此,“心灵之书”便是万千阅历、森罗万象在心灵中的最后沉淀。筛去附赘悬疣,掌握人生方向;积淀潜思“哲理”,挖掘生命的深度。它是盖茨比于黛西空虚扭曲灵魂中所见的灵魂真谛;它是“画魂”潘玉良挣脱世俗偏见追求的艺术巅峰;它甚至可以是理查德·帕克这只猛虎背后隐藏的人性。

然而,这种境界岂是普通大众都可攀缘而至的!时下,浮躁之风盛行,很多人无暇顾及“心灵之书”的修炼,甚至连“无字之书”都不乐意总结分析,停留在“有字之书”层次的人则越来越多。如此之势,便如厝火积薪,一瞬便可燎原。正因如此,范雨素的成长经历,才会掀起互联网众多网民点赞转发的狂潮,这种共鸣也揭露了当代人的精神短板、“心灵之书”缺席的现实。

人生如书,需逐级而读,终级境界仍需以心体之,以心察之。

点评:文章写作角度新颖,立意深刻。开篇以说话的境界入题,高人一招。第二、三、四段,考生分别从不同角度论述了“有字之书”“无字之书”的特点及其作用,言简意赅曰而后,考生在第五段指出“无字之书”存在的问题,并顺势提出“需有‘心灵之书’作为灵魂指引”这一观点,过渡自然曰在此基础上,考生从正反两个角度说明“心灵之书”的重要性,说理深刻透彻。

才与德

这位作家所说的人要读的三本大书,在我看来,“有字之书”即为人所受到的教育和文化;“无字之书”指的是人在生活实践中所获得的经验;而这“心灵之书”则是一个人的道德与言行。

吾认为,这“有字之书”与“无字之书”均可归为人的才能,而这“心灵之书”则指人的品德。作家的话其实是在告诫我们,做人就应德才兼备!

在这人日益复杂的信息化社会,一个人如果没有才能,那么他便很难在这个社会中立足。没有才能的人即使品德优异也只会是社会的害虫,因为他们无法对社会做出贡献,只会不断地消耗社会资源,他们的存在只会拖社会发展的后腿。在这群有德无才的人当中,啃老族、富二代、官二代等便是最典型的代表。他们或许品德优异,但他们在做的只是挥霍父母的钱财、社会的财富,他们的人生毫无意义。所以说,有德无才是万万不能的!

当然,仅仅有才却无道德也是不行的,日渐增多的高智商犯罪便是明证。不得不说,那些高智商犯罪者都十分有才。他们大多数都毕业于名校,接受过高等教育,掌握了各项专业知识,本可以为社会做出巨大的贡献,但最终走了歪路中,身陷囹圄,抱憾终生。究其原因,便是这些人有才无德!他们失去了道德的约束,为了一己私利损害社会利益,才终于走上了犯罪的道路!这种人,其实比那些有德无才的人更令人痛恨!有德无才者只是在浪费社会资源,而他们不仅在浪费社会资源,更是在促使社会倒退,如果把有德无才者比作寄生虫,那么他们就是地地道道的病毒!因此,道德之于个人有甚至超过才能的重要性。

当今之中国,则必定是早已知晓才德对于人之必要性。义务教育,是国家为提高公民才能的举措;感动中国十大人物颁奖则是为了提升国民道德素养,提高道德品质。但要从根本上使国民德才兼备,是必须让学校在重视文化教育的同时,注重学生的社会实践和思想教育,杜绝重分不重德的现象发生。只有学校这一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发生根本性的改变,才能使人们真正做到德才兼备。

才与德,这两个人所必需的要素,真的是缺一不可!只有做到德才兼备,才可称作真正的完整的人!

中小学生阅读致力于打造悦读孩子和悦读家庭,培养中小学生快乐阅读的好习惯,让阅读赋予孩子在未来成长的无限可能;关注孩子的全面成长和整个家庭的温馨幸福;不定期分享优质学习资源。关注后回复“语数外”送黄冈名师,小学1 6年级语数外完整教学课程(+作文课程)!

中小学生阅读,有爱有温暖。小编微信:lshlmebaby

欢迎关注本公众号!

与中小学生健康成长有关的书店

责任编辑: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突破 作文 人生感悟作文 做自己作文 变作文 好朋友作文 回家 作文 作文八百字 旅游的作文 高中800字作文 作文开头怎么写 父亲作文 写年的作文 作文五年级 人的作文 公园作文 作文英文 400作文 自动生成作文的软件 我们班的故事600字作文 我的梦想的作文怎么写 初三作文《因为有你》 多肉植物作文300字 几分甜蜜在心头作文600 雅思大作文要求多少字 五一假期作文350字 元宵节小作文 春节优秀作文 渴望 作文 小学生写景作文的技巧和方法 我最敬佩的一个人作文5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