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2022届高三模拟作文题选编及优秀范文汇总Word版

2020-06-10 08:33:01
相关推荐

2020届高三模拟作文题选编及优秀范文汇总(Word版) 21世纪教育网 搜索 / [ID:2 6889780] 2020届高三模拟作文题选编及优秀范文汇总(Word版) 当前位置: /// [ID:2 6889780] 2020届高三模拟作文题选编及优秀范文汇总(Word版) 5个学币 2020 02 16 14:22 3次 同分类其他资源

资料简介: 2020届高三模拟作文题选编及优秀范文汇总 模拟1:唤醒孝的意识,“奖孝金”干得漂亮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最近,苏州一家护理院别出心裁地推出了“奖孝金”管理制度。这项制度规定,子女两个月内到护理院探望父母长辈超过30次,就可获200元现金抵用券,两个月内子女看望老人累计超过20次,给予100元“奖孝金”;两个月内子女看望老人累计超过10次,给予50元“奖孝金”。 实施前,38人每天去看望老人,137人每月看望两次,126人每月看望一次,134人两月看望一次,77人一次都不去。 实施后,129人两个月内看望老人超30次,38人超20次,60人超10次。 对这一现象,你怎么看?请以李磊同学的身份向全校同学做一次演讲,谈谈你对该问题的认识和看法。请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作文,体现你的思考。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题目,不得套作,不得抄袭,书写规范。 命题方向 健康生活:自我管理 人文底蕴:人文关怀 科学精神:理性思维、批判质疑 实践创新:问题解决 审题 限制性: 1.内容限制。这是一道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题,材料核心是护理院推出“奖孝金”制度,这一制度实施后,通过数据的对比可以看出在奖孝金的驱使下子女看望老人的次数明显增加,考生应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作文,不能脱离材料行文。 2.立意限制。“奖孝金”制度实施后,子女看望老人的次数明显增加,制度实施前后的数据对比,便是考生的立意出发点,考生需要对这一现象进行思考,谈谈自己对该问题的认识和看法。不仅要就事论事,还要就事析理,体现自己的认识与思考。 3.文体、体式限制。“谈谈你对该问题的认识和看法”,引导语限定文体为议论文。“请以李磊同学的身份向全校同学做一次演讲”,要求撰写的是“演讲稿”。考生在写作时要有文体意识、作者意识、对象意识,必须写成演讲稿的形式。 开放性: 1.立意角度是开放的。材料涉及“子女”和“护理院”“奖孝金制度”三个角度,考生可以站在任一角度进行思考和评价,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2.联想思考是自由的。考生可根据自己的生活阅历和掌握的知识来组织文章。写作素材比较多,容易联系现实,联系目前现实生活中诸多与“奖孝金”相关的事件以及不孝顺父母,对父母物质生活尤其是精神生活关注不够的社会现象,对材料现象进行具体分析。也可联系历史上的孝道传承及我国老龄化社会的现状深入剖析。? 解题 本题属于现象类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本材料通过“奖孝金”制度,揭露了现代社会一些子女对待老人的态度,反映了社会上孝敬老人的观念淡漠。尊老、敬老不仅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还是我们作为一个人最基本的道德准则。我们要如何对待老人?不仅要给老人晚年生活以物质保障,也要给他们以精神上的满足。要发自内心地爱父母、敬父母、尊父母,不要因为某种目的去行孝。也可面向护理院,对这种制度加以肯定。本题考查了考生直面现实的分析探究能力和构思写作能力,也考查价值观问题,引导考生关注社会,关注现实,思考人生。 参考立意 切题立意: 1.不计得失方为孝。 2.用钱换来的还是孝吗? 3.唤醒孝心意识,为奖孝金点赞。 4.“奖孝金”实质是激励的艺术。 偏题立意: 1.奖孝金破坏社会和谐。(立意偏离了材料的核心) 2.年轻人的消费观。(立意脱离材料) …… 范文展示 唤醒孝的意识,“奖孝金”干得漂亮 亲爱的老师,同学们: 大家好!我是李磊,今天作为学生代表就“奖孝金”现象,以“唤醒孝的意识,‘奖孝金’干得漂亮”为主题进行演讲! 古往今来,任何一件事,只要是在奖励制度下推行,都将被扩大发展。如小时候父母的夸赞成了我们乖乖吃饭的动力,父母承诺的游玩成了我们努力学习、听话做事的激励。 诸如此类。苏州某护理院推出的“奖孝金”制度正是符合人们渴求奖励做事心理的措施,“奖孝金”不言而喻,即奖励孝义,用金钱奖励的方式使更多的子女多抽空看望老人,从而使老人心情愉快、身体健康。在奖孝金激励的制度下,看望老人的人数和次数明显提高,更加证明了奖孝金制度的有效性! 家有一老,如有一宝,父母的安康是每个子女的毕生愿望,住进护理院,也许是老人不愿影响子女生活的选择,也许是儿女无暇陪伴赡养的无奈之举。但住进护理院,不代表孝的停止,不是一味的给钱就是孝,老人们更渴望的是陪伴。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孝道意识越来越淡薄,古时有“哀哀父母,生我劬劳”之孝,有“母爱无所报,人生更何求”之孝,有“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之孝。如今护理院的做法,正是在唤醒人们孝的意识! 春秋时,孔子的弟子子贡赎回了一名奴隶,并拒绝了国家的补偿。子曰:“赐失之矣!自今以往,鲁人不赎人矣!”而另一名学生子路救起一个溺水者,那人为感谢他送了他一头牛,子路收下了。子曰:“鲁人必拯溺者矣!”子路受而劝德,子贡让而止善。这就是奖励的力量! 由此可见,奖孝金带来的影响是不能用金钱来计算的,奖孝金起到了良好的友情提醒作用,激活了人们内心的“孝”意识。这个奖就像一面镜子,让子女看到了差距和不足,唤起了他们的道德自觉! 父母养育辛苦,报恩唯有重孝!孝是一个人健全人格的重要体现,即使是在奖励制度下的行孝,只要是发自内心、对老人有益的孝,都是值得肯定与推崇的。作为新青年,我希望我们能够在今后的学习工作中毋忘父母养育之恩,即使没有奖励制度,也能主动孝顺自己的父母,做一个有良心、懂感恩的人。让我们发自内心地去爱我们的父母,让他们健康幸福!你养我长大,我陪您变老,陪伴就是最好的爱。家人闲坐,灯火可亲。 我的演讲结束,谢谢大家! 模拟2:思宜爱国,行亦爱国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材料一:国旗国旗真美丽,金星金星照大地。我愿交朵小红云,飞上蓝天亲亲您。 ——歌词《国旗国旗真美丽》 材料二:五星红旗,是一种力量,守护着祖国的壮美山河;它是一种情怀,激励着奋斗的中华儿女;它早已融入我们的血脉,成为中华民族的生命的色彩;它见证了一代又一代中国人的成长,也见证了祖国一次又一次的腾飞。 ——2019央视《开学第一课》 材料三:西藏自治区102岁老人次仁曲珍阿妈深怀对祖国的感恩之情,天天在自己的家园升国旗,坚持近半个世纪;守护开山岛的王继才夫妇为国守岛永不言弃,用青春守护一面五星红旗,坚持升旗32年;新疆道德模范、“升旗手”——哈力克·依明27年用旧80面国旗,只为让五星红旗飘扬在村子上空。 ——《网》 请阅读以上材料,从下列任务中任选一个,以所给身份完成写作。 ①2019年9月1日,收看完主题为“五星红旗,我为你自豪”的央视《开学第一课》,请你以一名高中生的身份写一篇发言稿,在班上分享自己的感受。 ②2019年10月1日,学校将要举行升旗仪式,请你以一名护旗手的身份写一篇主题为“以五星红旗之名,燃中华儿女之情”的演讲稿,在国旗下讲话。 ③2019年12月20日,澳门回归20年周年,请你以“大陆中学生明华”的身份,给澳门某中学的念念同学写一封信,谈谈你的思考和感受。 要求:结合材料,自选角度,确定立意;切合身份,贴合背景;符合文体特征;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命题方向 人文底蕴:人文积淀 责任担当:国家认同、社会责任 健康生活:健全人格、自我管理 审题 限制性: 1.立意限制。这是一道多元化任务驱动型作文。引题部分给出三则材料,三则材料都指向“五星红旗”。材料从三个不同侧面依次讲述了“五星红旗”对欢乐童年的成长启迪、对当下全国中小学生爱国情怀的教育熏陶和对贫困地区升旗模范的精神引领。“五星红旗”作为国家荣誉和爱国教育的载体,催发我们思考怎样面对国旗、个人怎样与国旗建立关联、国旗怎样引领我们成长和国旗怎样见证祖国崛起腾飞等一系列问题。无视题目指引会造成离题。 2.任务限制。任务部分提示考生必须“从下列任务中任选一个,以所给身份完成写作”。三个任务——收看央视后的发言稿、在国旗下的演讲稿、写给念念同学的书信,考生只能选择其一完成写作,不能罔顾指令,把两个或三个任务关联起来。 3.情景和写作身份限制。任务①的情景为刚刚收看央视《开学第一课》,考生要以一名高中生的身份写一篇发言稿,在班上分享自己的感受;任务②的情景是学校举行的国庆70周年的升旗仪式,要求考生以一名护旗手的身份写一篇主题为“以五星红旗之名,燃中华儿女之情”的演讲稿,在国旗下讲话;任务③的情景是澳门回归20周年庆典日活动当天,考生要以“大陆中学生明华”的身份,给澳门某中学的念念同学写一封信。考生写作时必须置身虚拟情景,面对预设听众,体现交际性,不能自说自话。 4.文体限制。写作文体均为实用类文体,涉及发言稿、演讲稿、书信体。发言稿与演讲稿开头要有称呼、主题,结尾要有结语、致谢;书信体开头要有称呼、问候,结尾还要署名、署时。写作时除了格式规范、情感真挚,语言必须切合文体要求,引发共情共鸣。 开放性: 1.立意角度是开放的。热爱祖国、“守护红旗”的大主题是题目设定的,与“五星红旗”有关的成长经历、取旗—挂旗—升旗的过程感悟、爱旗护旗升旗的故事以及青年学生怎样面对国旗、怎样把日常言行与国旗的引领教育落到实处的献计献策,都可以纳入写作范围。 2.任务与身份选择是开放的。三个任务、三种身份,考生可以自由选择:课堂发言积极的考生可以选择写发言稿;有过升旗经历和体验的考生可以选择写演讲稿;平时不太喜欢表现自己的考生可以选择比较私密的书信体。考生任选其一均可完成写作任务。 3.联想和思考是开放的。考生写作要基于“国旗”又要不囿于“国旗”,要由“国旗”展开联想和思考展开行文,可以谈与“五星红旗”有关的感受与思考,也可以讲与“五星红旗”精彩故事,还可以记录“五星红旗”见证国家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进程。考生的积淀不同,联想思考便不同,此题有人文底蕴和文化含量,考生要尽可能表现自己的人文底蕴和文化积累。 4.用语风格的选择是开放的。发言稿与演讲稿,可以娓娓动听讲故事,也可以侃侃而谈立观点;书信体可以情真意切诉说家国思念,也可以绘声绘色讲述沧桑巨变,婉约言情、豪放说理、质朴讲述、清新抒情,均能出彩。只要站在听众和读者的角度设身处地,风格可以百花齐放,这样也许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解题 本题属于多材料多元化任务驱动型作文,主要考查考生对时代热点的理解以及文化领悟与传承能力。材料由三部分构成:引题部分给出三段材料——小时候《国旗国旗真美丽》的儿歌传唱、2019央视《开学第一课》对“五星红旗”的内涵阐释、各媒体对贫困地区升旗模范的事实报道,三则材料紧扣“国旗”展开,散而不乱;任务部分给出明确任务,要求考生从三个任务中任选一个,以所给身份完成写作;要求部分给出常规要求,新增两项指令:“切合身份,贴合背景”。虽然高仿真2019年全国Ⅱ卷,但任务群数量有所减少,身份限制性有所加强,实用文体写作继续跟进。 中华民族的“国旗情结”由来已久,2019年9月1日,央视“开学第一课”,更是以“五星红旗,我为你自豪”为主题,通过讲述为了让五星红旗高高飘扬而不懈奋斗的动人故事,再度激起观众的澎湃爱国情怀,让人们认识到五星红旗不可撼动的地位。本题以儿歌导入、节目点睛和剪辑为引导语,引发考生感悟思考,继而以任务驱动点燃考生的爱国情结与国旗意识,激发考生完成情景写作与交际应用写作的双重任务。考生可以从“五星红旗迎风飘扬”的歌词切入,通过升旗故事的展开叙述、开学第一课的观后感和与澳门同学跨时空的对话,展现青年学子怎样面对国旗、个人怎样与国旗建立关联、国旗怎样引领我们成长和国旗怎样见证祖国富强等一系列问题的独到见解,让五星红旗与每个人的生命相勾连,让爱国情怀得到升华和传承。? 参考立意 切题立意: 1.五星红旗迎风飘,男儿爱国壮志豪(发言稿) 2.以红旗之名,扬爱国之情(发言稿) 3.思宜爱国,行亦爱国(演讲稿) 4.五星闪耀,红旗燃情(演讲稿) 5.莲上红旗心,吾汝同胞情——给念念的一封信 6.我们都是护旗手——给念念同学的一封信 7.爱五星红旗,铸华夏丹心——在国旗下的演讲 …… 偏题立意: 1.以青春之我,扬国家之威。(以谈论青春奋斗为主,偏离“国旗”这一核心话题) 2.传承文化,为国效力。(重心偏离,以“传承文化”为主题) 3.让澳门告慰历史。(落脚点放在澳门身上,立意局限于对澳门历史的回忆,写作重心偏移) 4.澳门之美,美在优雅。(没有把澳门与大陆关联起来,写信人与收信人的关系弄反了) 范文展示 思宜爱国,行亦爱国 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很荣幸作为一名护旗手在国旗下讲话,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思宜爱国,行亦爱国”。 思宜爱国,是培建爱国之心的奠基石。爱国情应根植于内心。爱国,是一个人、一个民族对自己国家的永恒不变的精神信仰。鲁迅先生有言:国家乃是民族根本。国家对于民族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爱国也是我们应当终身恪守的准则。培建爱国之心首先应该在思想上建立起深固的爱国根植。歌德曾说:一个人对国家有崇高的敬畏,爱国之情才可体现。当我们站在五星红旗之下,当存敬畏之心,当庄严宣誓守卫国旗。 爱国,于我们中学生而言,不仅仅是一种观念,思宜爱国,行亦爱国,爱国还应体现于行动之上。 昔有曹植挥洒的《白马篇》:“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今有102岁老人次仁曲珍阿妈深怀对祖国的感恩之情,坚持半个世纪在家中升国旗;昔有辛弃疾面临国难而无以酬志时“醉里挑灯看剑”,今有王继才夫妇为国守岛,守护国旗……试问:若他们不具根植于内心深沉的爱国情怀,何来感人肺腑的爱国之心?同样,每周一次和重大节日的升旗仪式不也是为了培养我们青年学生的爱国情怀吗? 行亦爱国,是根植爱国之情的离合器。“人之行,当宜爱国。”《周易》二千五百年的教诲仍在耳边回荡,爱国之行,实宜珍视。当然,对于我们中学生而言,我们并不需要将爱国之行理解为大行为、大作为,需知“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倘若每个人都能在自己的日常生活体现自己的爱国之心,那么,一个民族的共同行动亦是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 正如我们现在,在升旗仪式结束之后是我们自己践行爱国精神的关键时机,怀揣一颗敬畏之心仰望五星红旗,平日之中努力学习,争取长大之后成为国家栋梁之才。爱国的实践见诸日常小事,做好即是爱国。 仅有言思,不落实于行动,到头来只是纸上谈兵;而仅有行动,没有言思,行动就会缺乏方向的引领,到头还是一场空。因此知行合一是培养爱国情怀的不二法门。 让我们以五星红旗之名,燃中华儿女之情,思宜爱国,行亦爱国,如此,爱国之心方可培建,爱国之情方可永植!我的演讲完毕,谢谢大家! 点评: 本文观点鲜明,立意精准独到。标题采用八字对称句式,立意不同凡响。开头情景切入,身份代入感极强。主体部分采用二分并列式结构,眉目清晰,比喻精当:“思宜爱国,是培建爱国之心的奠基石”“行亦爱国,是根植爱国之情的离合器”。最后合二为一“知行合一是培养爱国情怀的不二法门”,使文章的主体结构实现了总分总与层进式的完美组合。最妙的是文章的结尾:“思宜爱国,行亦爱国,如此,爱国之心方可培建,爱国之情方可永植”两个对句简洁有力,收束全文,可谓妙语点睛,照亮全文。 莲上红旗心,吾当同胞情——给念念的一封信 亲爱的念念: 你好! 今天是澳门回归20周年纪念日,我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在这里给你写信,转瞬之间,澳门已经回归祖国二十年了! 清晨,当第一缕阳光照进我的窗前,我兴奋地起身,跑上阳台。在我家的对面有一所的希望小学,那里正升起一面鲜红的国旗,于是我忽然想到你,想到可爱的澳门。 你还记得吗?我几年前曾去过澳门,我为那些干净的街道和欢笑的人群所倾倒,每一个我遇见的澳门人都告诉我,一国两制真好,回归祖国真好!今天在那片阳光普照、插满国旗与区旗的土地上,我想你们的笑容一定会更加的灿烂,因为今天,澳门回归祖国二十年了! 我知道澳门这么多年发生了许许多多的变化,当葡萄牙国旗被取下,五星红旗插上澳门各处时,这变化已抵挡不住了。每一个中国人,在见到那鲜红的旗帜时,心中总会溢出一股激动,总会弥漫一种真情,想要把脚下的这片土地建设得更好,我想,你也一样。 莲花在澳门盛放,五星红旗在澳门飘扬,你曾经同我说过杜岚老奶奶的故事,你说她升起了澳门的第一面五星红旗,你十分敬佩她。在今天,我想告诉你,在我们大陆,更有许多这样的人,西藏的次仁曲珍阿妈每日在家升国旗,坚持了半个世纪;王继才夫妇坚守开山岛,每日升国旗,32年如一日;哈力克·依明27年用旧80面国旗,只为让国旗每日飘扬……这些人都是我们炎黄子孙的代表,都是我们五四青年学习的榜样! 念念,听说你即将高考,与我一样,我希望你能来祖国大陆上大学,同我一道,我们都是祖国妈妈的孩子,我们是同胞,是兄弟姐妹,我相信我们间的情谊是血浓于水的! 在今年开学日,我观看了《开学第一课》,听了很多有关五星红旗的故事,若你来了,我便一一讲给你听,其中有两个澳门的小学生,他们给新时代领路人写了信,新时代领路人的回信让我深受感动,也再次让我感受到了澳门人民对祖国的一份热爱与一片赤忱。 不知你是否听过这样一首歌:“五星红旗,你是我的骄傲,五星红旗,我为你自豪……” 希望你捧着莲花来,缀以红旗心,在盛开之际,我们同看祖国大好山河。 祝前程似锦,回归纪念日快乐! 你的大陆朋友:明华 2019年12月20日 点评: 本文巧用双关,将澳门莲花旗与祖国五星红旗并置拟题,色彩鲜明,情感真挚。文章从澳门回归二十周年纪念日说起,将澳门的盛世回归与自己的两地见闻巧妙地结合在一起,通过简洁的故事叙述与推介,形成历史的纵深感,准确地诠释了文章的主题:澳门与大陆手足相连,澳门学子与大陆同学互通有无,同胞之情与国旗情怀断难割舍。无论是精细化的希望小学升旗仪式的插入,还是跨时空的两地人物联动,都体现了考生运思的匠心与扎实的文学功底。文章开头情景导入,贴合背景;结尾诗韵点题,切合身份,完美地实现了材料大满贯。全文如汩汩泉水,滤过心田,留下深情,简洁隽永而又芳香四溢,给读者以怦然心动之感。 模拟3: 爱,让人生完美,让世界浪漫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王尔德说:爱自己是终身浪漫的开始。 孟子说: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 作为生活在社会群体中的个人,对于爱自己和爱他人,你有怎样的体验和思考?结合上述材料,写一篇文章。 注意①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②明确文体,不得写成诗歌;③不得少于800字;④不得抄袭、套作。 命题方向 科学精神:理性思维、勇于探究 学会学习:勤于反思 健康生活:珍爱生命、健全人格、自我管理 人文底蕴:人文积淀、人文关怀 审题 限制性: 1.立意限制。这是一道思辨类、关系型作文题。“作为生活在社会群体中的个人,对于爱自己和爱他人,你有怎样的体验和思考?”命题人意在引导考生思考“爱自己”与“爱他人”的关系,考生审题立意时必须将思考重点放到对二者关系的探究上,不可仅仅扣住其中之一来写。 2.价值取向限制。王尔德的话强调的是爱自己,孟子的话强调的是爱别人,两句话都很有道理。二者组合到一起之所以给人一种矛盾的感觉,是因为命题人删掉了王尔德和孟子当初说话时的特定语境,又将二者组合在一起构筑了一种新语境。考生审题时不可轻易否定任何一方。 3.思维限制。仔细思考这两句话,考生便会发现二者是一个有机的统一,“爱自己是终身浪漫的开始”,爱自己是开始,善待自己,热爱生活,这样才能享受一生的浪漫;爱自己是开始,有了这个开始,才可能懂得爱他人,一个连自己都不爱的人又何谈去爱他人?人和人的关系是相互的,懂得爱他人的人自然也能得到他人的关爱,这又是更高层面的爱自己。考生在审题时,要将两句话打通,进行统一的、辩证的思考。 开放性: 1.立意角度是开放的。“对于爱自己和爱他人,你有怎样的体验和思考?”考生可以写懂得爱自己才能更好地爱他人;可以写爱自己是开始,爱他人是延伸;可以写将爱自己与爱他人结合起来;也可以写关爱他人、礼敬他人是一种更高层面的爱自己等。只要能扣住“爱自己”与“爱他人”的关系立意进行写作均可,这就给考生写作提供了极大的开放性。 2.体验和思考是开放的。考生的人生经历不同,对“爱自己”与“爱他人”的体验也不同。考生的积累与认识不同,对这一问题的思考便不同。只要能扣住二者关系来写,能自圆其说,便是符合题意。 3.文体是开放的。“体验”侧重于人生经历,适合写成就事明理的记叙文。“思考”侧重于自己的认识,适合写成议论文。? 解题 这是一道思辨类、关系型材料作文题,重在考查考生的思维探究能力和写作能力,审题难度相对较大。 审题时必须弄明白两句话的意思。“爱自己是终身浪漫的开始”,理解王尔德的“爱自己”必须兼顾“终身浪漫”与“开始”。怎么样才能获得终身浪漫呢?自己活得从容自如是浪漫,在关爱他人中获得乐趣也是一种浪漫。这个“开始”可以侧重自身,也可侧重由自身到他人。孟子的原话是:“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意思是说,仁慈的人爱人,有礼貌的人尊敬人。爱别人的人,别人也爱他;尊敬别人的人,别人也尊敬他。全话既强调了要爱人与敬人,还强调了人和人之间的关系。从人和人之间的关系而言,爱他人也是爱自己,敬他人也是敬爱自己。考生审题时要抓住命题人隐含在材料中的价值取向,将两句话结合起来,探究“爱自己”与“爱他人”的关系。 参考立意 切题立意: 1.懂得爱自己的人才能更好地爱他人。 2.懂得爱他人的人才能更好地爱自己。 3.爱自己是开端,爱他人是发展。 4.爱他人是一种更高层面的爱自己。 …… 偏题立意: 1.让世界充满爱。(偏题,偏离了“爱自己”和“爱他人”的关系) 2.要学会爱自己(偏题,脱离了“爱他人”,未扣二者的关系) 3.爱他人才更伟大(偏题,脱离了“爱自己”,未扣二者的关系) 范文展示 爱,让人生完美,让世界浪漫 王尔德说:爱自己是终身浪漫的开始。 爱自己是对自己生命的信任与尊重。人生的目标就是“活下去”并且“活得好”。一个不懂得爱自己的人,即便能够活下去,也很难活得越来越好。爱自己要学会接纳,笑对人生。父母、家庭、容貌和身体,每个人生命中都有不可选择的东西。爱自己就是对这些内容的欣然接纳,并且在此基础上积极向上,越来越优秀,活出属于自己的风采。即便如残疾作家史铁生、断臂天使雷庆瑶、无臂钢琴师刘伟一样遭遇不幸,也不能放弃对生命的热爱。 爱自己是开端,爱他人是延续与拓展。 孟子曾经说过,“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我们不妨补上一句——爱自己,推及到爱别人,浪漫到爱别人。孟子还说:“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人和人之间的爱是相互的,爱他人者,一定能得到他人回敬的爱。“仁者爱人”,仁者又怎么会对自己不仁不爱,只不过爱自己,让自己的生命完美,才有力量去爱别人,才有资格获得别人的爱。儒家讲,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由独善其身到兼济天下,其实就是一个由爱自己到爱别人的过程。 从社会角度而言,爱他人是一种责任;从生命角度而言,爱他人却是一种生命需要。一个不懂得爱他人的人,就像不会呼吸的鱼,走出家族的水域,来到群居的社会,必将孤独自闭,焦渴而死。被爱是一种幸福,能够施与爱却是一种更高层面的幸福。李连杰创办壹基金,姚明创办姚基金,濮存昕更是热衷于公益事业,在对他人的关爱中,他们提升了生命的境界。 爱是一种能力,投之以木桃,报之以琼瑶,爱他人需要学会表达。 他人只有感受到了我们传递的爱,才能积极回应。当生命的冷雨凄风骤然而至,我们不仅需要保护好自己,也要学会保护他人。很多时候,我们需要与人抱团取暖,共同度过生命中的那一段严寒。一个不懂得爱自己的人是可怜的,一个不会施与爱的人是可悲的。只有将爱自己与爱他人结合起来,我们才能走出狭隘,让生命沐浴在爱与被爱的光辉下,变得丰盈而厚重。 爱自己、完善自己,能让我们拥有完美的人生,但这只是终身浪漫的开始,爱别人才能拥有一整个浪漫的世界。 模拟4: 秉承奋斗精神,谱写青春华章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我们为什么而奋斗,70年如一日:一腔热血赢得一场胜利,一个身影成就一段传奇,一个名字铭记一种精神,两弹一星引爆一个时代,18个手印变革一种制度,两袖清风团结一个民族,千万身躯捍卫家园平安,时刻坚守抗击病毒入侵,舍身忘我撑起民族脊梁。我们永远铭记,正是这一个个奋斗的身影,成就了辉煌灿烂的七十年。未见春华,哪得秋实,奋斗是通往梦想的通行证。 以上材料是中央广播电视总局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推出的宣传片《致敬最美奋斗者》的片头语,它触发了你对青年和时代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据此写一篇文章,表明你的观点,阐述你的看法。 要求:结合材料内容和含义,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命题方向 人文底蕴:审美情趣、人文积淀 责任担当:社会责任、国家认同 实践创新:问题解决 学会学习:勤于反思 审题 限制性: 1.内容限制。这是一道任务驱动型作文,以中央广播电视总局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推出的宣传片的片头语作为命题材料。宣传片的题目是“致敬最美奋斗者”, 材料一再强调奋斗二字:“我们为什么而奋斗”“正是这一个个奋斗的身影,成就了辉煌灿烂的七十年”“奋斗是通往梦想的通行证”。考生写作时不得脱离材料,不得忽略关键词“奋斗”二字。? 2.立意限制。题目要求考生回答的问题是:“它触发了你对青年和时代怎样的联想和思考?”“它”即宣传片《致敬最美奋斗者》,所以立意的指向应当是由这个片头语触发的对青年和时代的联想和思考。作为青年,应秉承奋斗的时代精神,承担时代赋予一代青年的责任。不可以忽略代词“它”,而把立意简单地指向“青年和时代”。 3.价值观限制。这是一则旨在引导考生树立正确价值观的作文材料,命题的指向在于弘扬“奋斗”的时代主旋律,考生不得背离这个价值观。 4.文体限制。引导语“表明你的观点,阐述你的看法”提示考生,最好写成议论文。 开放性: 1.立意角度是开放的。“奋斗”是个大的主题,考生可以围绕这一核心,回顾先贤的英勇壮举,思考当下青年的责任。作文立意要直面当下,书写历史赋予当下青年的使命,表达当代青年的承担意识和责任担当。考生只要能够围绕“奋斗”这一核心进行阐发即可。 2.思考角度是开放的。材料的思考角度是开放的,考生可以再现历史场景,重点阐述历史先贤的“奋斗情怀”和不懈付出,也可以重点阐述自己对于时代精神的思考,进而对当代青年提出要求,展示出奋斗精神在当下的重要意义;也可以化大为小,以具体的场景表现奋斗精神的历史意义和时代价值。 3.素材运用是开放的。考生对写作材料的选择具有多元性。考生既可以着眼历史材料,以先贤们的历史壮举作为论证素材;也可以着眼现实,以时代英雄作为论证材料,展现他们身上所具有的奋斗精神,从而阐发奋斗精神对于当下青年的重要意义。 解题 本题是单则材料构成的任务驱动型作文,着重考查考生对时代精神的理解以及理性思考的能力。2019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70年来,国家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我们的经济跃居全球第二,我们的政治和谐稳定,面对各种自然灾害,我们平稳着陆,以强大的国家实力向世人展示出力量。回顾历史,这些成就的取得无不得益于国人的“奋斗”精神。因此,奋斗是成就事业的保障,是取得业绩的动力。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要秉承这种精神,书写时代的辉煌,让我们伟大的祖国更加强盛。要写好这篇作文,首先要求考生具有强烈的爱国情怀,同时要求考生有熟知历史的文学文化积淀。 考生要写好这篇作文,就要充分梳理1949年以来的重要历史事件,以及为国家发展做出巨大贡献的历史人物,发掘他们身上的奋斗精神,充分认识这些精神的历史和现实意义。 对于具体行文而言,要有线索意识。文章在具体内容的安排上,要么采用时间线索,书写不同时代呈现出的奋斗精神;要么采用逻辑思维线索,从不同层面阐释奋斗精神的内涵和意义。 参考立意 切题立意: 1.秉承奋斗精神,谱写青春华章。 2.传承奋斗精神,铸造中国之魂。 3.奋斗致青春,热血写传奇。 4.承担时代责任,奋斗书写辉煌。 …… 偏题立意: 1.发展科技,铸造国魂。(偏离了“奋斗”的主题) 2.不变的奋斗精神。(只强调奋斗精神,忽略了青年和时代) 3.不懈努力,成就自我。(材料中的奋斗者,都是成就了共和国辉煌灿烂七十年的楷模,“成就自我”偏离材料主旨) 范文展示 秉承奋斗精神,谱写青春华章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年,是奋斗的70年,一个个奋斗的身影,成就了辉煌灿烂的七十年。未见春华,哪得秋实,奋斗是通往梦想的通行证。 红楼飞雪,英杰无数,无数先贤用生命谱写出了华美乐章,用坚韧不拔的奋斗精神写下了“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壮丽诗篇。正是这些身怀理想的青年学子,高举爱国旗帜,发出了内心深处的呐喊,用奋斗精神和列强作斗争。他们用热血献身祖国,用生命捍卫民族的灵魂。在最为紧要的历史关键点,他们唤醒了沉睡的民族,拯救了身经磨难的民族。奋斗精神绚烂了青春年华,不屈行动塑造出不朽历史。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面对恶劣的生存环境和敌人的重重堵截,红军用奋斗精神踏出了胜利,创建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伟大胜利来之不易,它凝聚了共产党人的心血和汗水,是革命先烈用鲜血和汗水换来的。正是他们的不懈努力,才创立了我们伟大的祖国。 面对普遍贫困的中国社会现状,一代伟人邓小平提出了“改革开放”的伟大构想;面对改革的重重困难,一代改革先锋不懈努力,打破传统观念的束缚,实行了以包产到户为标志的联产承包责任制,有效提高了社会生产力。一时间,在古老的中华大地上,掀起了改革浪潮,最终造就了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持续多年高速增长的世界奇迹。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中国奇迹;没有改革先锋们的奋斗精神,就没有当今经济的飞速发展。 奋斗精神同样表现在国人应对困难的举动上。面对“非典”的肆虐,医务人员用奋斗精神攻克难题,让我们渡过了难关,塑造了国人应对灾难的奋斗意志。面对汶川地震,全国人民齐心协力,众志成城,用坚强品格和不朽魅力与灾难作斗争,用奋斗品质渡过了重重难关。 时至今日,历史的接力棒已经传到我们的手上,我们更应当秉承“奋斗”精神,谱写青年华章。 新时代领路人说过,“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应该肩负起历史所赋予的使命,时刻把革命先烈作为人生的楷模,秉承他们的奋斗精神,在奋斗中发扬爱国主义的光荣传统,用实际行动报效祖国,通过我们的不懈努力和顽强奋斗,让我们的国家更加强盛。作为青年学生,我们最大的职责就是勤奋学习,练好本领,为建设伟大祖国做准备。 秉承“奋斗”精神,我们才会无愧于前辈,无愧于时代,谱写青年华章! 点评: 本文是标准的议论文,有两个层面值得关注: 一、围绕核心,展开论述。文章围绕“奋斗”这一中心展开论述,分别从五四时期、改革开放、应对困难三个层面阐述,论证有力,条理清晰。文末点出了当代青年的责任,让整篇文章更加具有现实意义。 二、语言精彩,富有力度。文章引用诗词和名言论证自己的观点。如引用了毛泽东、习近平等领袖的名言来阐明奋斗精神的重要意义,既增强了文章的文化内涵,也让文章具有了鲜明的政治意义和时代意义,立意高远,主题突出。 模拟5: 秉中国精神,谱青春华章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1948年5月25日,“同志们,为了新中国,前进!”董存瑞的生命之花绽放在炮火里,那一年,他19岁。 1962年,塞罕坝是一片荒漠,来自全国的127名大中专毕业生和242名工人,用了整整55年,把荒漠变成了林田。 2012年11月25日12时48分,在看着自己亲手打造的战机于“辽宁舰”上成功着舰后,歼一15舰载机研制现场总指挥罗阳突发心脏病,猝然离世。这一刻,距中国首批舰载机成功着舰起飞仅仅十多小时,距中国第一艘航空母舰入列整整两个月,他实现了自己航空报国的诺言。 2017年,13岁的女孩果果突患重疾,生命进入倒计时。女孩离世后,她的父母将女儿的器官捐赠给五个生命,这对平凡的父母解除痛苦的方式是付出更多的爱。 2018年大国工匠年度人物李云鹤,一生致力于文物修复保护工作。今年已80高龄,仍坚守在文物修复保护第一线,他是国内石窟整体异地搬迁复原成功的第一人,也是国内运用金属骨架修复保护壁画获得成功的第一人。 为国家做出贡献的人,在生活中闪耀真善美光芒的人,都是“中国精神”的践行者。新的时代,新的征程,作为年轻一代的你对中国精神有怎样的思考和认识?请据此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命题方向 人文底蕴:人文积淀、审美情趣 科学精神:理性思维 健康生活:健全人格、自我管理 责任担当:社会责任、家国认同 实践创新:问题解决 审题 限制性: 1.内容限制。这是一道多材料组合式作文题。作文所给五则材料,都体现了中国精神的内涵。题目中“为国家做出贡献的人,在生活中闪耀真善美光芒的人,都是‘中国精神’的践行者”一句既是对材料的概括,也是对写作内容的规定。中国精神内涵丰富,可以理解为奉献、牺牲、爱国、敬业、奋斗、大爱等,但考生要紧扣材料中体现出来的“中国精神”进行写作,避免立意泛化,没有针对性。 2.立意限制。题目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即考生要围绕“中国精神”确定立意,写出“对‘中国精神’的思考和认识”,还要抓住材料中的“新的时代”“新的征程”等关键信息,写出新时代的“中国精神”,写出“中国精神”的时代内涵,如此才是最佳立意。立意时要把“中国精神”和所给材料结合起来,不可空谈中国精神,也不可只以单则材料为基础进行立意。 3.价值取向限制。所给材料中,无论是为国牺牲的董存瑞,还是航空报国的罗阳,抑或是大国工匠李云鹤,他们都是中国精神的践行者,对此材料都是持肯定态度的,写作时必须颂扬“中国精神”及其践行者,或批判有违“中国精神”的现象,应展现当代青年良好的精神风貌和正确的价值观。 4.身份限制。题目中“作为年轻一代的你”规定了写作者的身份,即年轻人或青年。写作时要从年轻人的角度出发,谈对“中国精神”的认识和思考,即青年应当如何践行“中国精神”,中国精神的青年担当。 开放性: 1.写作角度是多元的。本题要求写出“你对中国精神有怎样的思考和认识”,“中国精神”概念较大,但题目所给五则材料为考生提供了思考的抓手。五则材料展现不同的写作角度,考生可以其中两三则为基础进行立意。可以选择“为国家做出贡献”的中国精神,可以选择“生活中闪耀真善美光芒”的中国精神,也可以兼谈两者。五则材料的组合方式有多种,因而写作角度是多元的。 2.素材的选用是开放的。材料作文的写作需要从材料出发确定立意,但是在行文时考生可以展开联想,选用符合写作要求、能体现“中国精神”的素材。新时代那些“为国家做出贡献的人”,或“在生活中闪耀真善美光芒”的人,都在备选之列。改革开放四十周年先锋人物、港珠澳大桥总设计师林鸣、中国天眼首席设计师南仁东、用量子追逐中国梦的院士潘建伟、护航索马里的北大女兵宋玺、感动中国的大学生村官秦玥飞等,无不是“中国精神”的践行者,写作时可以根据需要选择使用。? 解题 这是一道多材料组合式作文题。作文所给五则材料都体现中国精神的内涵,分为两个大的层次,一是为国家做出贡献的“中国精神”,一是生活层面中体现出来的真善美。具体来说,第一则材料是董存瑞的奉献青春的精神,第二则材料是塞罕坝精神中的奉献一生精神,第三则材料是科技报国精神,第四则材料是普通人身上的真善美,第五则材料是大国工匠精神。写作时要紧扣材料体现出来的中国精神,还要抓住材料中的“新的时代”“年轻一代”等关键信息,写出“新时代的青年应当如何认识和践行中国精神”。 参考立意 切题立意: 1.传中国精神,做时代青年。 2.秉中国精神,谱青春华章。 3.中国精神筑大国脊梁。 4.中国精神,勉励你我。 5.中国精神,生生不息。 6.融小我于时代,谱青春之华章。 7.了不起的中国精神。 8.践行中国精神,绽放生命之花。 9.传承中国精神,争做时代先锋。 10.书写中国精神,勇担时代使命。 …… 偏题立意: 1.人生在于奉献。(立意宽泛,未能突出中心) 2.中国精神,先人智慧的结晶。(没有写出新时代的“中国精神”) 3.扬奋斗旗帜,做时代青年。(偷换关键词,没有点明“中国精神”) 4.大国工匠,为你点赞。(只抓住了单则材料,没有抓住核心概念) …… 范文展示 秉中国精神,谱青春华章 时代巨轮滚滚向前,中国精神生生不息。践行中国精神的铿锵宣言回荡在山之阳、海之滨、河之洲、水之湄。面对新时代、新征程,年轻一代的我们当将中国精神一以贯之,立鸿鹄志,求真学问,练大本领,当实干家,谱写青春华章,?奏响时代最强音。 “夫一国之立于天地者,必有其精神之指引。上至法律道德,下至风俗习惯,凝聚万心之力,然后群乃结,国乃成。”梁启超如是说。中国由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程,离不开那些生活中闪耀着真善美光芒的人,那些为国做出贡献的人,那些时刻践行中国精神的人。传承中国精神是一场接力跑。如今,时代接力棒交至我们年轻一代手中,我们更应不辱使命,共续荣光。 “中国精神”,应是“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的担当精神;应是“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奉献精神;应是“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的无畏精神;更应是“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的奋发精神。所梦所想,百年一脉,代代传承,生生不息。新时代,我们更要以中国精神为指引,激发出蕴藏于年轻一代中的洪荒伟力,凝聚磅礴力量,同心共筑中国梦。 时代青年将个人融入国家发展的年轮,不断谱写一曲曲气壮山河的华丽乐章,接连书写一个个撼天动地的感人故事。从让生命之花绽放在炮火里的董存端,到使“黄沙遮天日,飞鸟无栖树”的塞罕坝荒原变成如今“桃杏万园红”林场的青年建设者;从履行航空报国诺言猝然离世的总指挥罗阳,到坚守文物修复保护第一线的大国工匠李云鹤,一代又一代有志青年秉承着爱国精神,用生命奏响青春力量,延续精神希望。 青春如初日,如朝阳,如百卉之萌动,如利刃之新发于硎。青年有着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有着火一般的激情与希望,以自身行动践行“中国精神”,涌现出许多杰出榜样。从“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的青年毛泽东、“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少年周恩来,到奉献人民的雷锋、“铁人”王进喜,再到如今的黄大年、林俊德、黄群等人,时代在变,但不变的是绵延不息的中国精神与榜样的力量。青年自当铭记先辈历史,勇担使命,砥砺前行。 本着“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决心与“虽千万人吾往矣”的气概,时刻扬起“中国精神”的风帆,我大中国航船必将无坚而不摧,无往而不胜。 “美哉我少年中国,与天不老;壮哉我中国少年,与国无疆。”鲁迅先生说:“愿中国青年都能摆脱冷气,只是向上走,有一分热,发一份光。”只要中国青年携手奋斗,传承中国精神,则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亦可计日而待也。 点评: 本文中心突出,能紧紧围绕写作任务展开论述,突出新时代青年应“传承中国精神,谱写青春华章,助力民族复兴”的主题。语言凝练,掷地有声。句式灵活,整散结合。善用修辞,生动形象。引用名句,彰显文采。 模拟6: 点滴善行,成就美好人生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地铁车厢内,一名男子将鼻涕纸扔在座位下面,有乘客劝阻这名男子,他却极力辩解。他身边的小男孩也催促他:“你赶紧拿走。”最终,小男孩在尝试三次之后,趴到座位底下将纸捡了起来。 为防止烟台长岛的海洋生态遭破坏,游客不再被允许捡拾球石。一位游客的孩子捡了一块球石,工作人员耐心劝导,但这位游客说:“140块钱的门票,就拿一块不行吗?”“当买一块石头买不了吗?”“孩子哭了,就拿一个怎么了?” 对此你有什么看法?请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自选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命题方向 实践创新:问题解决 责任担当:社会责任 学会学习:勤于反思 科学精神:理性思维、批判质疑 健康生活:健全人格、自我管理 审题 限制性: 1.内容限制。题目包含两则材料,一是地铁男乱扔鼻涕纸的不文明行为;一是游客无视规则捡拾球石,破坏海洋生态的不环保行为。考生要准确理解材料内容及含意,并结合材料做一定的分析和思考。脱离材料的写作均为跑题。 2.立意限制。“对此你有什么看法”,这个写作要求强调“你”对这类事情的看法,这就提示考生还可以围绕此类事件分析阐述,表明自己的观点。材料隐含了命题人的价值取向,我们要对男子与游客不遵守社会公共秩序的行为予以抨击,指出其错误的思想根源,倡导对社会公德的遵守与个人善行的积累,弘扬正能量,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3.思维限制。材料中的两件事极为相似,要认真解读其内在联系,整体把握材料。要在分析男子与游客不当行为与言论的基础上,适度延伸与拓展,在抨击错误行为的同时指出正确的做法,做到立论与驳论相结合,以体现考生良好的逻辑思维能力。 4.文体限制。“对此你有什么看法”,引导语暗示文体为议论文,要符合文体特征。 开放性: 1.立意角度是自由的。可以就男子与游客无视社会规则任性而为的行为,谈遵守公共道德与提高个人修养之间的关系问题,或谈良好社会氛围营造的重要性;也可以从乘客与工作人员劝导无效的角度出发,谈维护社会秩序除了靠道德,还要靠法律的观点。考生可以选取自己擅长的角度自由切入、充分思考,形成具有特色的文本。 2.联想和思考是自由的。考生在行文中,可以联系同类社会问题,立足现实展开议论,也可以谈公德、个人修养等相关问题;可以对材料中的内容进行拓展延伸,还可以举例、对比、评述等,联想要能够由此及彼,思考要能够由浅入深。总之,考生可以结合自己的知识积累、人生体验、思想感悟,自由地展现自己的文化积淀。 3.文体自由。考生可以自由选择文体,但无论是写记叙文还是议论文,都要突出文体特征。? 解题 这是一道双材料任务驱动型作文,从立德树人层面引导考生关心时事,参与社会生活,彰显正确价值观。本题考查考生对材料的全面理解和把握能力,以及独立思考和探究问题的能力。在审题立意时,要注意分析材料的内在关联,提炼出准确的立意,从而构思成文。 两则材料都谈到了社会公德问题,男子与游客都不遵守社会公共秩序,他们认识不到自己的错误,并为自己的行为极力辩解。行文时要对这一现象作出分析,在批驳错误行为的同时,提出自己正确的主张,做到有破有立。如果能注重多种论证方法的有效运用,尤其是正反对比论证法,将会使文章具有无可辩驳的力量。如果是谈维护社会公共秩序,最好能把道德建设与法律惩治的方法结合起来,做到辩证分析,使思想深刻,从而体现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 总之,切题要准确,联想要丰富,思考要深入,论证要有力,表达要紧紧围绕主题展开。如果考生能做到这些,即能很好地完成这次写作任务。 参考立意 切题立意: 1.遵守社会公德,共建美好家园。 2.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3.遵守规则,从我做起。 4.点滴善行,成就美好人生。 5.严于律己,砥砺德行。 6.维护社会秩序要靠道德,也要靠法律。 偏题立意: 1.工作人员要加大劝导力度。(抓住芝麻,丢了西瓜) 2.小男孩很可爱。(对材料把握不准,考虑问题不全面) 3.过而能改,善莫大焉。(打擦边球,偏离主题) 范文展示 点滴善行,成就美好人生 地铁车厢内随意扔鼻涕纸的男子和烟台长岛执意捡球石的游客,只顾自己方便与有利,而无视社会公共秩序,任意而为,应该受到大家的严厉谴责。 社会是一个大家庭,每个人都应该自觉遵守社会公共秩序,维护良好的生存环境。努力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我们的生活才会舒心惬意,人与人才会和谐共处。然而,总有那么一些无良之人认识不到“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的道理。他们总把自己的需求放在第一位,只顾自己的利益,无视社会规则,任意而为。这样一来,既破坏了社会秩序,又不利于个人德行的养成。? 生活中常有一些人不爱护公共设施,故意损坏街头的公益广告牌,污损宣传橱窗;还有一些“好游者”对文物古迹胡涂乱抹,造成了很不好的影响;更有人不注意保护环境,焚烧垃圾、污染水源的事时有发生。这些人破坏了公共环境,最终也影响到自己的生存环境和生活质量。 古人说:“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我们要严于律己,砥砺德行。自觉排队,不闯红灯,不随地吐痰等虽是小事,却足以影响社会良好风气的形成。“人无德不立,国无德不兴”。在自我约束这一点上,蔡元培先生堪称楷模。从一定意义上说,蔡元培先生的道德风范和人格力量,使他深得北大师生爱戴,他也因此被誉为“善良社会和庄严人生的模范”。 点滴善行彰显做人的境界。公共场合,顺手关掉肆意流淌的水龙头;倒垃圾时,做到科学分类处理;开车时尽量不鸣笛,不影响周围小区居民的休息…… 点滴善行的汇聚,终成大江大河。连续几十年资助贫困学子的“当代雷锋”郭明义,蹬三轮车捡破烂资助贫困生的白方礼老人,多次匿名捐赠善款的“微尘”……他们让我们感受到了道德的力量、人格的魅力。“蚂蚁森林”是支付宝客户端为首期“碳账户”设计的一款公益行动:用户通过步行、地铁出行、网络购票等行为,减少相应的碳排放量,可以用来在支付宝里养一棵虚拟的树。这棵树长大后,公益组织、环保企业等蚂蚁生态伙伴就可以“买走”用户的“树”,在现实中种下一棵树。永定河支流妫水河畔,张山营镇小河屯村的贺玉凤,从1996年开始便沿河捡垃圾,一捡就是20多年。由于对绿水青山的这份挚爱,她吸引了许多素不相识的志愿者成立了“志愿服务队”,共同传递环保理念。 一位善制桌子的木匠,不仅把桌面刨得平整光滑,而且连抽屉的背板、底板都创得平整光滑。有人不解地问他:“抽屉背板与底板别人看不见,何必创得那么光滑?”他答:“别人看不见,我却看得见。” 砥砺德行应该成为每个人自觉自愿的选择。莎士比亚说过:生命短促,只有美德能将它留传到遥远的后世。让我们从自己做起,严于律己,自觉遵守社会规范,弘扬正能量。用点滴善行,去成就美好的人生! 模拟7: 高材生从教中小学,实乃大材大用——生命影响生命,优秀传递优秀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近日,深圳某知名中学公布了2019年拟聘教师名单。35名新聘教师均为硕士以上学历,其中20人毕业于清华大学或北京大学,1人毕业于哈佛大学。这份“豪华版”的新聘教师名单一经公布,立即引发社会的广泛关注。网友们纷纷发出“清华北大毕业生去哪儿了?原来是去深圳教书了”“本科毕业的我,看完瑟瑟发抖”之类的调侃。 某中学高三年级将以“顶尖名校毕业生去中小学教书算不算大材小用”为话题进行辩论比赛,请你为正方或者反方的一辩,写一篇辩论词。 要求: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得少于800字。 命题方向 自主发展:勤于反思 科学精神:理性思维、批判质疑 实践创新:问题解决 责任担当:社会责任 审题 限制性: 1.立意限制。本作文题任务驱动性强,立意限制严格。题目所设置的背景为以“顶尖名校毕业生去中小学教书算不算大材小用”为话题进行辩论比赛,要求考生为正方或者反方的一辩,写一篇辩论词。而从辩论一方出发写辩论词,立意只能有一个,正方观点即“顶尖名校毕业生去中小学教书算大材小用”,或反方观点“顶尖名校毕业生去中小学教书不算大材小用”。抛开这两个立意任意发挥都算跑题。 2.内容限制。考生写作的内容必须围绕辩论赛展开,要站在正方或者反方的角度立意行文。写作的内容必须有极强的针对性,紧紧围绕几组关键词:顶尖名校毕业生,去中小学教书,大材小用。不论选择哪一方,必须围绕这几组关键词展开辩论。“社会关注”“网友调侃”的立足点都是顶尖名校毕业生该不该去中小学从教。如果断章取义,看到网友的调侃,就写现在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则属于跑题。 3.文体限制。这是一道辩论赛反驳陈词类的作文,本质上属于议论文。材料规定考生只能从正方或者反方任意一方的角度展开辩论,很明显,考生必须以对方的观点为靶子进行反驳。因此,考生作答时,必须针对对方的观点进行反驳,做到观点明晰、论证有理有据。 4.写作主体和写作对象限制。辩论会是高三年级开展的,高三学生正面临高考以及几年后择业等问题,因此应该从自身发展和社会发展的综合角度,围绕名校高材生中学从教的问题展开思考辩论,展现新时代青年对人生职业的规划意识,对社会的关注意识,以及对国家发展的参与意识。所以写作是要有身份带入意识和辩论场景下的读者意识的。 开放性: 1.观点角度是开放的。考生可以根据自己的认知水平、知识积累,自由选择正方或者反方来行文。这能让大多数考生有话说,不至于泛泛而言、言之无物。 2.论据选择是开放的。不论是选择正方还是反方,只要观点明确,站在己方立场,紧紧围绕己方观点进行辩论,考生就完全可以根据平时的知识储备,自由选择论据。论据的选择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考生对社会的关注程度,对人生发展的思考深度,以及他们的语言建构能力和分析评价能力。 解题 此类型题源于“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第三册”表达交流部分:学会辩论——学会反驳。综观题目设计,该题紧扣时事,有意识地让考生思考社会问题。此外,题目采用辩论赛的形式,既能让教师注重对教材的研读,又能让考生在写作中提高核心素养。顶尖名校毕业生从事“普通职业”,本身就很容易引发社会关注,当年北大毕业生陈生卖猪肉的事件就曾引发全社会对职业选择的思考。名校毕业生是否可以从事普通职业,比如中小学教师等?从事了这种职业,又是否降低了身价?社会的关注点无非在此:辛辛苦苦考入名校,怎么说也要从事高大上的职业,选择普通职业会让大众的心理预期落空,但也会引发人们思考读书的价值,以及名校的育人价值。作文时效性强、思辨性高,不仅能让考生在写作中规划未来的人生职业,思考个人发展与国家社会的关系,还能够很好地考查考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考生写作时,可以根据自己的认知,选择正方或者反方来辩论。但是,考生不论站在哪个角度辩论,都必须做到观点鲜明,针对性强,理由充分,符合文体。?? 参考立意 切题立意: 1.从正方角度:顶尖名校毕业生去中小学教书算大材小用 2.从反方角度:顶尖名校毕业生去中小学教书不算大材小用 偏题立意: (原因:没有领悟到材料任务的限制性) 1.顶尖名校毕业生从教中小学之我见。 2.名校毕业生应该干什么? 3.不能歧视教师职业。 4.选择不同,各尽其才。 5.高学历不代表高能力 范文展示 高材生从教中小学,实乃大材大用——生命影响生命,优秀传递优秀 各位观众,各位评委,各位辩友: 大家好,我是反方一辩,我方认为,顶尖名校毕业生从教中小学,不是大材小用,实乃大材大用。 我方认为,高材生从教中小学大材小用的论调,本身就带有一点职业歧视色彩。 教师的职业很平凡,但教育又很伟大,平凡是因为没有轰轰烈烈、叱咤风云;伟大是因为教育的本质就是一个生命影响一群生命,用优秀传递优秀,本应该受到尊重。因此,我方认为,名校高材生从教中小学不是屈才,而是一种正常的职业选择行为,他们为教育事业注入新活力,能够为祖国培养更多优秀的建设者。传统观念认为,中小学老师由本科师范生担任已足够,顶尖人才就该进高校、搞科研,如果中小学教师让硕士、博士来担任,就是大材小用了。但实际上,如今名校毕业生从教中小学已非新鲜事,很多名校硕士、博士会选择一些发达城市重点中学从教,甚至从教小学。 我方认为,高材生从教,能优化中小学教师队伍。 这些高学历老师就像放进水桶里的鲶鱼。古人云,“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教育事业也是如此。长期在一个相对平衡的状态时,无论是学校还是老师都可能会失去了继续上升的冲劲。但当一两条鲶鱼游了进来,竞争也跟着“游”了进来。高学历老师有学识,老教师有经验,中青结合,定能继往开来,开拓创新。 名校硕士、博士生进入中学教书,会给教育带来新气象。 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是多方因素作用的结果,其中师资力量是一个关键的方面。正所谓最优秀的人才能培养出更优秀的人,真正的“大材”才能培养出“大才”。名校的硕士、博士生们,有先进的教育理念,有创新的精神,有积极投身教育改革的思想意识,尤其是他们有很高的人文素养和丰富的专业知识,在工作中通过理论与实践的融合,能带动整个教育教学改革,推动教育向纵深发展。这不是大材小用,而是大材大用。 我方一致认为,百年大计,教育为本,顶尖人才当老师是大才大用。 教书育人是国之大事,是民族兴旺发达的重要保证。教育要舍得投入才能出成果、出人才。生命影响生命,优秀传递优秀,一流的人才能培养更多一流的学生;阳光的心态才能培养具有阳光心灵的孩子。对于每一个学生而言,一个见多识广、知识丰富、年轻幽默,一个心中有诗和远方的老师,或许更能让他们获益终生。因此,对高材生从教中小学不必大惊小怪,要抛开思维定式,欣然欢迎更多的硕士、博士成为我们孩子成长路上的引路人,用他们的学识、思维和视野引领孩子走向美好未来。 高材生从教中学,实乃大材大用!北大毕业生陈生“卖猪肉”能卖出北大水平,顶尖毕业生教书更能教出“清华才子”。金子在哪里都能发光,人才到哪里都大有作为。 模拟8: 国泰民安祖国好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2019年10月1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的纪念日。2019这一年,各行各业展开了一系列“向共和国70周年献礼”的活动,“庆祖国70华诞,展青春热血风采”,青年人走在时代的前列…… 请从下列任务中任选一个,以青年学生当事人的身份完成写作。? ①2月16日 29日,参加云南山区儿童支教活动后写下的日志。? ②6月7日,写给某位担负黄海海域使用长征十一号运载火箭成功完成“一箭七星”海上发射技术试验任务的工程师的慰问信。? ③6月12日,参加中国第18批赴黎巴嫩维和建筑工兵分队后写给家人的信。? ④9月29日,在学校庆祝建国70周年大会上的发言稿。? ⑤10月1日,收看“2019年建国70周年检阅士兵仪式”后的观后感。? 要求:结合材料,自选角度,确定立意;切合身份,贴合背景;符合文体特征;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命题方向 责任担当:国家认同、社会责任 科学精神:理性思维、批判质疑 学会学习:勤于反思、信息意识 审题 限制性: 1.主题限制。材料先阐明2019年10月1日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纪念日,各行各业展开了一系列“向共和国70周年献礼”的活动,并以此引出“庆祖国70华诞,展青春热血风采”的主题。考生应扣住这一主题来写作,否则存在离题的风险。 2.身份限制。考生不管选择哪个任务,都要从“青年学生当事人”的视角展现国家的繁荣与富强,考生要假定自己是上述已发生或未发生事件的见证人、“当事人”,要“切合身份”。 3.价值判断限制。“庆祖国70华诞,展青春热血风采”主题中已经蕴含了明确的价值判断,这种价值取向就是民族自豪感,就是要为祖国的强大、人民的幸福生活喝彩,为民族的复兴接力奋斗,展现青春风采。这就要求考生紧扣70年来祖国日新月异的变化,书写祖国发展取得的辉煌成就,特别是青年人要走在时代的前列的心声。 4.背景限制。题目明确要求“贴合背景”,即考生在写作时,不能忘了大背景:2019年10月1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的纪念日。2019这一年,各行各业展开了一系列“向共和国70周年献礼”的活动。同时要联系所选取事件的背景,不能脱离背景空谈感受、见闻。 5.任务选择限制。材料给了五个任务,让考生自由选择。但考生一定要仔细审题,只能选取其一,不能离开规定的任务,自作主张另写一套。 6.文体限制。材料下有“符合文体特征”的明确要求。考生要注意每个任务都有明确的文体限制,有日志、有慰问信、有书信、有发言稿、有观后感,写作时一定要符合各自的文体特征。 开放性: 1.任务选择是自由的。材料中给出了五个具体任务,考生可选择任意一个进行立意,只要有所触动,都可入文。考生可从支教活动中书写祖国的发展变化;也可感受工程师的家国情怀,阐述青年的责任担当…… 2.立意角度是开放的。材料所给任务,写作视野开阔,可从各行各业多方面、多角度展开分析,考生可以根据相关任务确定立意。生活在新时代,每个人都能够切实感受到祖国的发展与变化,考生完全有话可说。 3.文体选择是自由的。考生可以写议论文,直接发表看法;也可以写记叙文,记叙祖国的发展与变化。选择不同任务,就要完成不同文体或体式,如日志、书信等。当然运用多种表达方式的前提是要结合材料,在具体任务下完成规定文体的写作。? 解题 这是一道给定背景材料的任务驱动型作文,主要考查考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材料先阐述了2019年10月1日是个特殊的日子,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纪念日;接着介绍了各行各业开展了一系列活动向共和国献礼;最后明确了写作的主题“庆祖国70华诞,展青春热血风采”,也讲明了青年人应走在时代的前列,做好自己的事情。 作文的情境性很强,考生需要将自己代入到所选择事件的具体背景中进行写作。这提醒考生一定要选择自己熟识的背景、情境,如此才能有话可说,也才可能成就佳作。要注意每则任务前的具体时间,如任务①:考生需要假设自己在2月16日 29日,参加云南山区儿童支教活动,写出支教过程中的所见所闻所感。而任务⑤则要求以当代青年的身份完成一篇观后感,关注我国越发强大的国防力量,感受军人保家卫国的情怀,以此激发自己的自豪感,并树立起报效祖国的理想信念。此外就是要注意各种文体的具体要求,格式要规范,如日志、发言稿、观后感等,这些文体特征既要体现在题目上,也要体现在行文过程中,不可忽略。? 参考立意 切题立意: 1.响应国家号召,支教点亮人生。 2.献身航天,用才华助力“中国梦”。 3.维护世界和平,献礼共和国70华诞。 4.七十年沧桑巨变,未来我任重道远。 5.祖国发展我成长,民族复兴我奋斗。 6.青春热血捍卫祖国和平,竭力奋斗助力祖国发展。 7.祖国富强永久远,接续奋斗不敢忘。 …… 偏题立意: 1.未扣住主题来写。 2.没有扣住青年学生当事人的身份写。 3.不能切合背景,未体现情境,不能很好地契合材料。? 范文展示 国泰民安祖国好 亲爱的爸爸妈妈: 你们好! 时值共和国70华诞,我在黎巴嫩给你们写信,献礼祖国,也献礼爸爸妈妈。 6月12日,我参加中国第18批赴黎巴嫩维和建筑工兵分队。当妈妈您听到这个消息时,电话里的您是既高兴又担忧。高兴是因为您知道您的儿子长大了,终于有机会为国家争光;而担忧是因为您知道外面的危险。出发前,每次打电话时,您都唠叨《战狼2》里面的危险场景,要我一定注意安全。 到了黎巴嫩我才知道,我不是生活在一个和平的年代,而是生活在一个和平的国家。 出行前,您和爸爸知道黎巴嫩不安全,但可能完全不知道黎巴嫩的情况。我来到这里后,就是在首都贝鲁特,随处都能见到千疮百孔的废弃建筑。如果不是亲眼看到,我很难想象这个地中海东岸的国家是这样一种状况。原来黎巴嫩爆发了一场持续近15年的内战,严重破坏了该国经济发展。而其后接连不断的党派冲突、宗教纷争,以及与邻国的领土纠纷,都让黎巴嫩的局势越发扑朔迷离。之后两年也就是1978年,联合国组建了驻黎巴嫩临时部队,以期制止冲突、恢复和平。可是直到现在这个国家还不太平。熙熙攘攘的街头,车水马龙的市中心,鳞次栉比的现代化建筑群都见证了内战留给这个国家的难以磨灭的伤痛。 看到了他们国家的状况,我真正理解了“和平”的重要性。 有了和平,才有安定的生活。幸好,新中国建立以来,我们国家一直处于和平的状态,为人民的幸福的生活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不仅如此,我们党一直摸索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让人民过上更好的生活。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国家把工作重心转到发展经济上来,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国力也从弱到强;国家发展了,人民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身为中国人,我倍感自豪。我也为祖国取得的成就点赞。 爸爸妈妈,你们年轻时正赶上改革开放,更加见证了国家发展为我们创造优渥生活的历程。我们今天的生活确实来之不易,所以要更加珍惜。 过一两天,我就要正式参与工作了。这里地表温度接近50摄氏度,工作时,身上要穿着厚实的迷彩夹克、沉重的防弹衣,头上要带重达数公斤的蓝色钢盔。尽管维和工作环境异常艰苦,但我有足够的信心战胜这一切的困难。我也将牢记“安享和平是人民之福,保卫和平是人民军队之责”,勇于面对危险和挑战,为维和工作贡献自己的力量。 爸爸妈妈,你们放心,有强大的祖国支持,我的工作和生活是安全的;我们一定能如期完成维和任务,以此向共和国献礼,向爸爸妈妈献礼。 儿子:华维和 2019年11月 模拟9: 弘扬长征精神,走好新时代长征路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1936年,中国工农红军完成了举世闻名的长征,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中树立起巍峨丰碑。历史不断向前,正如新时代领路人所说,每一代人都有每一代人的长征路,每一代人都要走好自己的长征路,我们要大力弘扬伟大的长征精神,在新的长征路上继续奋勇前进。 班级召开以“发扬老红军长征精神,走好新时代长征路”为主题的班会,请你结合与八十多年前的长征壮举有关的诗文、传说、人物或故事,联系现实,写一篇班会演讲稿。 要求: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命题方向 人文底蕴:人文积淀 学会学习:乐学善学、勤于反思 健康生活:健全人格、自我管理 责任担当:社会责任、国家认同 实践创新:问题解决 审题 限制性: 1.内容限制。材料主要围绕长征及长征精神来展开,这就要求考生只能围绕与长征及长征精神相关的内容进行思考。同时,“结合与八十多年前的长征壮举有关的诗文、传说、人物或故事,联系现实”则要求考生既要通过这些诗文、传说、人物或故事回顾历史,又要联系现实,砥砺前行。 2.立意限制。题目要求考生必须扣住“发扬老红军长征精神,走好新时代长征路”的主题,这就要求无论是立意还是写作内容都必须紧扣主题,离开了这一主题则不符合立意要求。 3.情境限制。主题班会是演讲稿的情境,演讲稿的内容既不能离开主题,也不能脱离主题班会的情境。考生必须严格按照情境的要求进行写作。 4.体式限制。题目要求只能写演讲稿,不能写成其他文体。 开放性: 1.立意角度自由。长征精神的内涵非常丰富,考生可以围绕某一方面的精神进行立意,也可以综合多种精神进行立意。“走好新时代长征路”也是一个泛化的主题,考生可以发散出很多具体立意。 2.写作内容是开放的。考生确定好立意进行写作时,既要写长征及长征精神方面的内容,也要写新时代长征的内容。回顾历史方面,题目要求结合八十多年前与长征壮举有关的诗文、传说、人物或故事,但选哪些诗文、传说、人物或故事是自由的;写现实方面时,可以写自己如何承担社会责任,也可以写怎样肩负国家使命。应该说,可以写的内容非常多。 3.思考角度是自由的。考生可以扣住“发扬老红军长征精神,走好新时代长征路”的主题,思考长征精神的内容是什么,为什么要发扬老红军长征精神,以及怎样发扬长征精神等;同时,也要联系现实思考我们的新时代长征路是什么,为什么要走好新时代长征路,如何走好新时代长征路等。 解题 本题以“长征”这一重大历史活动为背景,具有时代特点,宏大背景与现实结合,能够充分考查考生的写作能力。 材料第一部分先阐述了长征的历史意义,即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中树立起巍峨丰碑;接着以新时代领路人的名言强调长征及长征精神的现实意义。这部分内容是背景材料,更是写作的依据。对于长征精神的内涵,考生也需要了解。长征精神主要指:革命理想高于天的忘我牺牲精神;敢于战胜一切敌人而不被敌人所屈服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顾全大局、紧密团结的集体主义精神;坚韧不拔、百折不挠的艰苦奋斗精神;一切从实际出发,坚持走自己道路的求实创新精神。 材料第二部分为作文的具体要求,明确告知考生写作的情境、写作的主题、写作的内容、写作的文体。实际上,这一部分阐明了具体的写作任务,规定考生审题立意及写作的方向。考生必须按照要求进行写作。 材料第三部分为作文的常规要求。这一部分规定了作文的基本要求,考生同样不能忽略。 参考立意 切题立意: 1.牢记长征“初心使命”,行稳致远走好新时代长征路。 2.新长征路上,我们都是奋进者。 3.发扬老红军长征精神,走好新时代长征路。 4.用脚步丈量新时代的长征路。 5.弘扬长征精神,让心中有信仰,脚下有力量。 6.勿忘长征精神,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 7.以新担当新作为走好新时期的长征路。 …… 偏题立意: 1.长征精神永放光芒。(片面理解材料,没有联系实际) 2.长征路上的故事。(只是回顾历史,没有体现如何走好新时代长征路) 3.做好新时代的接班人。(只写现实,脱离了长征及长征精神的内容) 4.肩负时代使命,走好人生路。(未涉及长征及长征精神的内容) 范文展示 弘扬长征精神,走好新时代长征路 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弘扬长征精神,走好新时代长征路”。 美国著名女记者艾格尼丝·史沫特莱在《伟大的道路》中写道,长征是革命战争史上伟大的史诗,而且不仅于此,长征已经完成,红军正在继续创造历史。红军不仅完成了长征,而且参与了国家的各项建设事业,完成了时代赋予的使命。如今,历史的接力棒已经传到了我辈青年手中,我们就要向老红军学习,弘扬长征精神,走好新时代长征路。 弘扬不畏艰险、勇于奋斗的精神,磨炼我们战胜困难的品质。“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展现了当年长征路上先烈英雄们对救国救民正义之战必胜的信心,就是一种不畏艰险、勇于奋斗的红色精神。如今,我们处于一个美好的时代,再也不需要向革命前辈们那样面对危险的境地,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已经不需要战胜困难的品质。很多青少年怕苦怕累,不管是在学习中还是在生活中,只要遇到困难就选择逃避。社会上也出现了“巨婴”这一类人,甚至有的人已经成年,但仍然在“啃老”中。这告诫我们需要向当年的英雄们学习,练就战胜困难的勇气与智慧。 弘扬浴血奋战、忘我牺牲的精神,培养顽强拼搏的品格。长征途中时刻面临艰险,但是革命前辈们毫无畏惧,用鲜血和生命去战斗,最终赢得了胜利。四渡赤水战役中,红军在前有大河汹涌、后有追兵虎视,且双方兵力、武器装备极度悬殊的情况下,灵活发挥运动战的特长,5天之内取桐梓、夺娄山关、重占遵义城,歼敌20个团,毙伤俘敌5千余人,缴获大批军用物资,取得了红军长征以来最大的一次胜利。这样的胜利来之不易,离不开英雄们的浴血奋战,我们也需要时刻铭记。进入新时代,我们依然会面对众多挑战和风险,我辈青年理当肩负时代使命,砥砺“风雨浸衣骨更硬”的顽强意志,激发“快马加鞭未下鞍”的奋进勇气。 弘扬坚定信念、披荆斩棘的精神,树立崇高的理想信念。长征路上,革命前辈们打了380余次的恶仗,翻越了18座大山,跨过了24条大河,爬过了“千山鸟飞绝”的雪山、越过了荒无人烟的草地……他们之所以敢于面对如此多的困难,奋战直至胜利,更在于中国共产党人坚如磐石的理想信念。当前,我国各领域都能赶上甚至走在世界前列,关键就在于拥有一批又一批有着崇高理想信念的建设者、探索者。尽管我们还没进入社会,尚未参与社会建设,但必须树立起崇高的理想信念,因为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行稳致远,为国家贡献自己的力量。 “一个不记得来路的民族,是没有出路的民族。”同学们,让我们铭记长征精神,弘扬长征精神,践行长征精神,走好新时代长征路。我的演讲完毕,谢谢大家! 模拟10: 坚守,才有大成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①在旧上海的斑驳光影里,街巷闾里中,穿着旗袍、擎着油纸伞的女子曾是一道美丽的风景。如今,旗袍的“黄金时代”一去不返,今年99岁的海派旗袍大师褚宏生,却依然默默坚守。海派旗袍制作,镂空细密,工艺繁复。80多年来,褚宏生一直坚持一针一线亲自缝制,精益求精制作每件旗袍,即便做一个小小的盘扣,也要花三个小时。无论机器怎样先进,褚宏生都不为所动。今天,人们称他为“活着的传奇”“上海滩最后一位裁缝”。 ②中国青年报调查显示,跳槽已经成为年轻人的“新常态”,求职更像是“尝试”,有人一年换5份工作。中国青年政治学院教授李家华认为,“人们每个阶段的追求、想法不同,不是一份自始至终的工作能涵盖的”。 ③2019年1月,人社部发布通告,拟发布15个新职业,包括人工智能、物联网等的工程技术人员,而电子竞技员、电子竞技运营师等也入围。电子竞技员“入围”新职业,一时引发人们热议。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请围绕材料内容及含意,结合自己的体验和感悟,写一篇文章。 要求: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命题方向 科学精神:理性思维 健康生活:自我管理 实践创新:劳动意识、问题解决 审题 限制性: 1.立意限制。“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三则材料中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坚守传统的工匠精神,追求极致和完美;一是紧跟时代步伐,积极适应新形势。要求“围绕材料内容及含意”行文,考生可以综合两方面在整体基础上进行立意,也可以紧扣一方面立意,但需要体现出比较和权衡。 2.价值取向限制。第一则材料从“旗袍大师”“活着的传奇”等词,可以看出命题人对褚宏生“默默坚守”行为的肯定。第二则材料命题人借李家华教授的观点表明专家对年轻人跳槽的“新常态”是认可的;第三则材料中“人社部通告的15种新职业”这一提示语暗中肯定人们应该紧跟时代的发展,积极适应形势的变化,以开放的心态,接受新职业,甚至尝试拥抱新职业。所以考生在立意时不可轻易否定任何一则材料。 开放性: 1.角度是开放的。“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考生的思考可以侧重于材料一,谈在时代发展的今天,仍然需要坚守工匠精神;也可以侧重于材料二和材料三,谈应紧跟时代发展步伐,积极适应新的社会形势;还可以将两者结合起来,谈既要适应社会的变化,积极应对,也要在实际工作中摒弃浮躁,坚守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 2.体验和感悟是自由的。考生的人生经历各不相同,阅读积累各有千秋,对同一问题的体验和感悟自然也不会相同。写作时只须立足材料,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和相关积累,畅谈自己对坚守传统工匠精神、追求极致完美和紧跟时代步伐积极、适应新形势的感悟即可。这就给考生写作提供了极大的开放性。 3.文体是开放的。“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侧重于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看法,适合写成议论文。“结合自己的体验和感悟”则侧重于叙事说理,适合写成夹叙夹议的记叙文。还可以将两者结合起来,写成形象性较强的说理散文。但是,不管选择哪种文体,一定要写什么像什么,有明确的文体意识。 解题 这是一道传统的材料作文题,材料给考生提供了两个对立面,侧重考查考生对社会现象的判断和思辨能力。 ①材料一讲的是褚宏生身上体现的是一种工匠精神,虽然时代发展日新月异,但他仍热爱自己的职业,坚持手工缝制,不怕费时费力,不怕效率低下。时代在改变,但精益求精的精神是不变的。这种追求极致的精神在相对浮躁的今天值得肯定和褒奖,这也是我们走向未来、拥抱未来的态度和力量。 ②材料二强调在当前飞速发展的社会,年轻人要敢于追求,勇于尝试,积极挑战,找到适合自己的位置,激发自己的潜能。尽管如此,尝试、挑战与坚守并不矛盾,不能抛弃材料一的坚守精神而走向浮躁。 ③材料三侧重于新事物、新职业的出现是时代发展的必然,我们应该秉持开放包容的心态,积极接受,与时俱进,要敢于学习新技能,提升自我,适应新形势新职业的要求,这与材料二是一致的。 参考立意 切题立意: 1.从坚守工匠精神角度立意,可以写对工匠精神的坚守与弘扬,尤其是在相对浮躁的今天,人们更要有追求完美的态度,坚守工匠精神,追求事业的精益求精。 2.从适应社会变革的角度立意,可以写对待新事物、新职业的态度,要勇于尝试,寻找适合自己的职业,要与时俱进,树立自己的择业观,创造属于自己的辉煌。 3.从两者结合的角度立意,写既要适应社会的变化,积极应对,更要在实际工作中摒弃浮躁,坚守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 偏题立意: 1.与时俱进,效率当先。(跑题,脱离命题人在材料一中隐含的情感态度) 2.不要这山望着那山高,是金子在哪里都会发光。(跑题,脱离命题人在材料二中隐含的情感态度) 3.远离不良职业,电子竞技员是电子游戏的帮凶。(跑题,脱离命题人在材料三中隐含的情感态度 范文展示 坚守,才有大成 虽然旗袍的“黄金时代”一去不返,但99岁的褚宏生仍然默默坚守着手工缝制旗袍的初心,不为时代所扰,不为效率所动,不为金钱所惑。一针一线手工缝制,缝制出了精美的旗袍,也缝制出一段传奇人生。 何为大师?大师就是知道自己的根扎在哪里,并且能坚守阵地,撑起头顶那一片天空的人。在新职业层出不穷、跳槽已成为“新常态”的今天,能够一生坚守,不受经济利益诱惑,不被浮躁风气影响的大师少之又少。 在这少之又少的大师中,莫言算一个。因为不追赶各种写作潮流,不迎合读者的口味,荣获“诺贝尔奖”之前,莫言的书并不畅销。但莫言知道自己坚守的阵地:魔幻现实主义的创作风格,将民间故事、历史和现实融为一体的叙事,天马行空的叙述和陌生化的处理,他一直用这些元素构建自己的小说世界。皇天不负苦心人,莫言最终成了中国第一个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家。 在这少之又少的大师中,屠呦呦算一个。在获得诺贝尔奖之前,有几个人知道屠呦呦是谁。相比那些集专家、教授、院士等各种光环于一身的学术、科研“达人”,屠呦呦真的太平凡太普通了。但屠呦呦知道自己的脚应该站在哪里,根应该扎在哪里。自1969年接受研制抗疟疾药的任务以来,她一直坚守在实验室,一心扑到“青蒿素”的研制上,一次次地提取,一次次地改进,一次次地完善,不图名不为利,只为科学和事业。她获得诺贝尔奖,是坚守的成功,是执着的胜利。 在这少之又少的大师中,袁隆平算一个。如果要卖专利的话,袁隆平将成为世界上最富有的人。但他的心不在金钱上,消灭饥饿,解决世界上所有饥饿者的温饱问题是袁隆平毕生的心愿。为了这个心愿,他60余年坚守在田间地头,朴素如老农,完全没有院士和专家的架子,不仅研制出了一系列杂交水稻品种,还相继解决了杂交水稻种植过程中的相关难题。一生只和水稻打交道,认清阵地,勇于坚守,袁隆平活出了不一样的厚重人生。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不管是海派旗袍大师褚宏生,诺贝尔奖得主莫言和屠呦呦,还是“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他们无一不是牢牢坚守人生阵地,一生只做一件事的人。正因为他们将坚守做到了极致,他们才成了大师。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教授李家华认为,“人们每个阶段的追求、想法不同,不是一份自始至终的工作能涵盖的”。2019年1月,人社部发布通告,拟发布15个新职业,包括人工智能、物联网等的工程技术人员,而电子竞技员、电子竞技运营师等也入围。 是坚守传统还是适应发展?其实这并不矛盾,不管干什么,都需要一份坚守的精神。 同学们,你我当前的主要任务是学习。只有坚守住学习的阵地,扎根于知识的沃土,脚踏实地,锐意进取,我们才能像大师一样,撑起我们头顶的一方天空。 那些渐行渐远的手艺人 海派旗袍大师褚宏生,不为机器所动,不怕耗费工夫,坚持手工制作,一针一线缝制出镂空细密、工艺繁复的精美旗袍,也缝制出一段传奇人生。 有一手绝活,干得够漂亮,这才叫手艺。在民间,像褚宏生一样默默坚守的手艺人还有很多。 北京东四大街“广义修笔行”中,生活着北京最后一位修笔老人张广义。修钢笔不挣钱,很多人劝老人把店铺租出去,房租就比收入高几倍。老人却说,“我不仅是经营生意,也是在经营自己”。在六十多年的修笔生涯中,老人经手的笔不下于40万支,变形了的笔尖经他一拨弄,便立刻重生了。老人还练就了一手“点尖”的绝活,能徒手将比米粒还小的圆珠粘到笔尖上,并且还能在圆珠上开出缝。这工艺就是在笔厂也要靠激光,而老人全凭过硬的手上技术。“半厘小肆客争临,笔好人诚惬众心。若问缘何常灿烂,只因骨内有真金。”已故著名文物专家王世襄这样评价老人。 成都文庙街,住着远近闻名的“乒乓爷爷”曹立熹。曹爷爷从16岁做出第一副球拍开始,64年间一直延续着他的纯手工制作,并获得蹦床式竹纤维底板、梅花桩底板两项国家专利。从选料到切割底板,再到打孔、贴合,制作一只乒乓球拍,要进行上百道工序。老人坚持使用电子秤、尺子、锯子、刨子、锉刀等精致小巧的工具手工制作,不怕费事,不惜时间,不算成本,经常为了制出一只满意的球拍耗时数天。但就是在这么一个小作坊里,老人却制作出了弹力、控球、旋转、速度各方面都令乒界大腕满意的乒乓球拍。老人说:“工匠精神就是用最简单的工具,通过双手来做出比造价高昂的机器还要好的作品。” 在铜陵市大通老街有一家杆秤店,老板夏大明被称为“老街最后一个制秤人”。夏师傅出生于五代制秤世家,20岁就跟随父亲学习制秤,从业已经30多年。传统手工制秤工序繁杂,每道工序都是精细活,容不得半点差池。夏师傅在30多年的制秤生涯中,早已把选料、制坯、定位、钻眼、标秤、打磨、染色、校正等一套程序做得行云流水,娴熟精致。杆秤在中国已有两千多年历史,凝结着古人的聪明智慧。夏师傅说:杆秤不仅是一种计量工具,还是中华民族的一个重要文化符号,不能让它在我们这一代人手中消失。 在民间,像张广义、曹立熹、夏大明这样的手艺人人还有很多。 这是一群生活在基层的手艺人,他们怀揣着一颗匠心,在数十年如一日的敬业与坚守中,追求着职业技能的极致化,靠着钻研与专注,默默无闻地将人生升华到一个绝妙高度。尽管时代在发展,但传统的技艺不能消失,民间的文化不能湮没。他们守护着一种逐渐被年代遗忘的手艺,一种成长在历史深处的文明,甚或是一段回忆,一段文化,一份传承,一种感情。 模拟11: 让传统文化照亮民族复兴之路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8月9日,华为发布了其自研的鸿蒙操作系统,“鸿蒙”来源于上古传说,是盘古开天地之前的混沌元气。其实,这之前华为发布的多款产品的命名也同样来自中国传统文化,如手机处理器领域的“麒麟”、手机基带领域的“巴龙”等等。当然,不光华为,近年来,多个领域都出现了类似的命名,比如航天领域的“天宫”“嫦娥”“墨子”“悟空”,汽车领域比亚迪的“唐”“宋”“元”系列车型的车标…… 读了以上材料,你有什么样的思考,或者产生了哪些联想,请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命题方向 人文底蕴:人文积淀、审美情趣 科学精神:理性思维、勇于探究 学会学习:勤于反思 责任担当:社会责任、国家认同 审题 限制性: 1.写作方向的限制。材料介绍了无论是华为的“鸿蒙”系统、“麒麟”芯片的命名,还是中国航天设备的命名,都富含中国传统文化特色。所以,考生在审题立意时,要紧扣传统文化来思考,否则就属立意偏差。 2.写作价值观的限制。无论是华为对自主系统和芯片的命名,还是中国航天设备的命名,都富有中国传统文化的特色,这既是民族传统文化的底色,又是中华民族文化自信的体现。其中有着对传统文化的承继因素,有着对传统文化的赞扬与自豪感。考生需要据此确立文意,才能切题。 开放性: 1.写作思维的开放性。从材料的隐性要求来看,涉及的虽是中国科技企业对设备的命名,但其中都有对继承传统文化的考量。考生要从科技企业的做法议论开去,谈国家对传统文化复兴的呼唤,谈每个华夏子孙传承传统文化的责任和义务。这样,思维就开阔了。 2.写作体裁的开放性。“明确文体”的要求,表明考生可用议论文表达对传统文化承继的深刻思考,也表达对传统文化式微的反思;也可用记叙等文体来抒发对承继传统文化的赞颂,以表达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解题 本题是一道新材料作文题。题目侧重于对考生人文底蕴等核心素养的考查,具有科学性和思辨性。华为公司对自主手机系统和自主芯片的命名,以及我国对航天设备的命名,都富有传统文化的浓厚色彩,其中有着承继优秀传统文化的考量。材料引导考生对传统文化承继问题进行思考,这与当下整个中国对传统文化承继的呼声相契合,有很强的时代性。 参考立意 切题立意: 1.让传统文化浸润我们的心灵。 2.承继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的责任。 3.承继优秀传统文化,是企业的良心。 4.让传统文化照亮民族复兴之路。 …… 偏题立意: 1.新青年的文化观。(游离于承继传统文化之外) 2.现代文化与传统文化的优劣对比。(偏离材料的价值倾向) 3.传统文化适合当代青年的审美吗?(偏离材料的价值倾向) …… 范文展示 让传统文化照亮民族复兴之路 华为发布的多款产品的命名来自中国传统文化,如鸿蒙操作系统,“麒麟”芯片等等。不光华为,近年来,多个领域都出现了类似的命名,比如航天领域的“天宫”“嫦娥”“墨子”“悟空”,汽车领域比亚迪的“唐”“宋”“元”系列车型的车标…… 传统文化可不只是用来命名的,它将照亮中华民族的复兴之路。 屠呦呦在研究青蒿素的过程中,反复温习中医古籍,不断思考东晋葛洪《肘后备急方》“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的截疟记载,并从中获得灵感和启发,联想到提取过程可能需要避免高温,由此改用低沸点溶剂的提取方法,最终突破了科研瓶颈。青蒿素是中国传统文化对世界的贡献,屠呦呦能获得诺贝尔奖也是世展开资料类型:素材资料版本:通用适用地区:全国文件大小:99.73KB 与使用帮助

地址:深圳市龙岗区横岗街道深峰路3号启航商务大厦5楼 邮编:518000 电话:4006379991

2006 2019 版权所有 深圳市二一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教信息20132号

本网站大部分作品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站组织编撰的作品外,版权归上传者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21世纪教育

中小学教师帮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心态作文600字 争做美德好少年作文 那一刻我真幸福作文500字 让生活更美好作文400字 敬佩作文 最美的花作文 小学作文打雪仗 康定游记作文 点津作文 鸳鸯湖公园作文 临清的名胜古迹作文 武术操比赛作文 爱心节作文500字 观察仙人球的作文 表现人间真情的作文 以感谢为题的作文500字 我能行的作文400字 盘龙大观园作文 关于中秋节赏月的作文 天津之旅作文 美丽的贾汪作文 描写丹桂的作文 宽容的作文600字 描写手法的作文 中学优秀作文大全 属予作文 与妈妈为友作文 写动物和植物的作文 神奇的笔作文200字 楼道里的烛光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