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初中作文第一课教案

2020-06-12 10:42:01
相关推荐

教学目标:1、学会找素材,让学生意识到素材无处不在。 2、教会学生总结生活中的事,写出重点突出的素材。教学重点:1、 通过老师的指导,使每个学生都能找到大量的素材。2、让学生学会围绕中心选素材。课前朗诵:《关雎》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 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读音注意: 因为一些大众口头原因, 其中有 6 个字的读音要特别注明, 其应该为: 字 窕 好 雎 正确读音 错误读音 tiǎo 第三声 tiá o 第二声 hǎo 第三声 hà o 第四声 jū 第一声 zhuī xì ng 第 四xí ng 第 二 荇 声 声 寤 wù 第四声 wú 第二声 mà o 第 四má o 第 二 芼 声 声词:参差(cēn cī) 注释 关关雎(jū鸠jiū:雎鸠鸟不停地叫。雎鸠,鸟的和鸣声,水鸟名,即鱼鹰。传 说它们情意专一,不乖居,不乱偶。 雎鸠,篇名。 《诗经》每篇都用第一句里的几个字(一般是两个字)作为篇名。 周南,西周初期,周公旦住东都洛邑(在今河南洛阳东北) ,统治东方诸侯。周 南当是在周公统治下的南方(今洛阳以南直到湖北)的诗歌。 《关雎》是一首情 歌,每一个男子思慕一位女子,并设法去追求她。 洲:水中的陆地。这里以在小洲上叫的雎鸠引出下文两句话,这种表达方法叫做 兴。兴用一种事物引出自己想要说的事物,两种事物之间要有一定的联系,但在 解释时,不能牵强附会。 窈窕:文静美好的样子。善心为窈,美容为窕。淑,品德好。 荇xì ng菜:水草名,一种可食的水草。 左右:指采荇菜女子的双手。 流:摘取。 逑:通“仇”,配偶。 寤wù :睡醒,寐:睡眠。 寤寐:日日夜夜。 思服:思念。 悠:思念。 琴瑟友之:弹琴鼓瑟表示亲近。 友:亲爱,向……表示友爱。这里用作动词。 芼mà o:挑选。 钟鼓乐之:敲击钟鼓使她欢乐。 乐:使……快乐。 注释 : 雎鸠关关在歌唱,在那河中沙洲上。文静美好的少女,小伙殷切的追求。 长长短短鲜荇菜,顺流两边去捞取。文静美好的少女,朝朝暮暮想追求。 追求没能如心愿,日夜心头在挂牵。长夜漫漫不到头,翻来覆去难成眠。 长长短短鲜荇菜,两手左右去采摘。文静美好的少女,弹琴鼓瑟表爱慕。 长长短短鲜荇菜,两边仔细来挑选。文静美好的少女,钟声换来她笑颜。授课流程:一、基础知识:与当地学校的课本同步二、关于素材(导入)在写作中,有相当一部分学生这样写:“我们在作文时,拿笔就头痛,总觉得 没有东西可写,有时在头脑里想好了,一下笔又不知道从哪写起,脑子变成一片 空白”。这是为什么呢?是因为没有足够的写作素材。那素材从哪里来呢? 同学们,有一句话叫做:世界上缺少的不是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如何才 能发现美呢?这就需要我们观察生活,看到我们的生活,因为他们是我们写作文 的源头。 那里有无数的素材等着我们去发现。那同学们你们是否有一双明亮的眼 睛呢? 老师:同学们,谁能告诉我,什么是素材? 学生:生活中的小事。 老师:那生活中的素材多吗? 学生:很多。 师:生活中有太多的素材,只是很多时候我们缺少观察,忽略到了很多素材。素 材对于写作文来讲是必不可少的,就像是万丈高楼的地基。每天从我们一睁眼开 始,身边就在发生一些小事,比如老师今天早上到现在就发生了很多素材。 (艰难的起床;没有早餐的早上;讨人嫌的面包;有趣的游戏;诚实的学生;师 兄失踪了??) 师:同学们,你们想一下,今天你有哪些素材?一人说一个。 (学生说素材) 师:我们再观察一下,咱们教室里有哪些素材? (学生说素材) 同学们回想一下在你的成长路上有哪些事让你兴奋不已? (学生说素材) 又有那些事让你当时很沮丧,难以释怀? (学生说素材) 说说哪些成长路上的事? (说素材)三、筛选素材重要性师:咱们可以说出这么多素材,那老师问你们,这些都可以写到作文里去吗? 生:不可以。 师:对。所以呢,就涉及到筛选素材。那到底筛选素材有多重要呢? 对于已规定的作文题目来说,我们想出的素材不一定都是非常适合这个题目的, 不一定都符合中心的表达要求,所以我们需要对素材进行筛选。 在考场作文中,选择素材是非常重要的一环,再好的主题立意,如果没有好的素 材来充分表达,也是白搭。几乎每个老师都不厌其烦地强调选材要 “新颖”、“典 型”等,但实际上,每次考完试之后,栽在素材上的同学又绝不是少数,学生往 往有这样的困惑:我所积累的素材,不可谓不多,也不可谓不新,但为什么就用 不好呢?四、目前中学生存在的选材误区。1、老师导入:考场作文时间短,要求高,所以学生在选择素材方面就有诸多限制,很多学 生为了吸引阅卷老师的眼球,往往选择一些怪异,甚至是捏造虚假的素材,认为 只有什么大的事情才是好素材, 只有新的才是好素材,认为要想获取读者的心就 必须是很惊人的事例。否则,作文就不新,不奇,就不是好作文。其实,这是一 个很大的误区。2、选材误区:师:就目前看来,学生在运用作文素材时有三大缺陷——虚假,陈旧,滥俗。 所谓“虚假”,就是说所用素材一看就是假的,矫情得让人直起鸡皮疙瘩,比如有 一年高考作文是“我学会了......”结果全国无数考生写《我学会了坚强》 ,于是一瞬 间出现了无数的离异家庭、单亲学生,出现了无数身患绝症、身残志坚的考生, 出现了许多一个比一个悲惨,一个比一个催人泪下的“故事”??那年的阅卷老师被 这些虚假的素材摧残得痛苦不堪。 你们是不是也知道有学生这样写呢? 生:老师您说的这些我也听说过,那么虚假的事也太过。 师:所谓“陈旧”,就是说一些学生所用的例子是很老很旧的,并且还用得一点新 意也没有,比如,一写励志就是“勾践加司马(迁)”,一写专心就是“两爱(爱 迪生、爱因斯坦)一夫人(居里夫人)”,一写爱国就是“屈子沉江”,一写高洁 就是“渊明归隐”,一写婉约就是易安居士,一写豁达就是东坡先生,一写豪放就 是李谪仙, 一写沉郁就是杜工部——这些人物素材并不是不好,但那也架不住几十万上百 万次地用啊?韩愈曾说写文章应该“惟陈言之务去”,就是说,像这类型陈谷子烂 芝麻的素材,最好不要用。 生: 老师您说的这个我确实同意, 这些素材确太老旧了, 我记了不少“感动中国” 的人物、事例、颁奖词,也经常在作文中使用,我满以为老师看到这些素材会眼 睛一亮,给我个不错的分数,可每次得分还是不太高,这是怎么回事呢?这么新 鲜的素材老师还看不上吗? 师:你作文分数不高的原因可能有许多,但如果我估计不错的话,其中很重要 的 原因就是,你在使用素材上落到了第三个缺陷——滥俗上了。 生:啊?“感动中国”的素材可是最新的啊,怎么会滥俗了呢?老师您不是在开 玩笑吧? 师:呵呵,当然不是在开玩笑。你想想啊,“感动中国”的素材一出来,几乎在一 夜之间就传遍大江南北,几乎所有的教辅资料都把它们当备考的重要素材来分 析,几乎所有的考生都把它们当作备考最重要的素材来积累,也就是说,全国有 上千万的考生都可能在使用它们,如果每个人都使用得差不多,你说是不是太滥 了?所以, 尽管“感动中国”中的事例是最近一年中发生的,但如果不能用出自己的特点,只 能遗憾地说,它们并不是最好的素材。记得有一次校内统考写“残缺与圆满”的话 题作文,结果一千二百多学生至少有八九百人都用到了“感动中国”的人物邰丽 华,用得还大同小异,让阅卷老师看得是不住摇头苦笑,对“邰丽华”这个本来很 美丽很可爱的名字产生了严重的“审美疲劳”,这些作文的得分可想而知。你说邰 丽华的例子不新吗?新,但她作为素材来用的话就太滥太俗了。 生: 啊?那我们还有活路吗?旧的太旧, 新的又太俗, 那我们还能用什么素材啊? 师:怎么会没有活路呢?有句俗话叫“活人不能让尿憋死”,还有一句话叫“穷则 变,变则通,通则久”,这说明一个什么道理呢?素材,肯定还是要用的,关键 在于, 能不能用出新意来, 能不能让你的素材充分发挥作用。 咱们就以很老的“卧 薪尝 胆”为例。许多同学一看到这个材料马上想到的就是 “立志”,但这就太小瞧了这 个素材的内涵了。这个素材还可以写“藏与露”、“急(快)与缓(慢)”、 “强与弱”、“始与终”“高与低”等话题,就看怎么挖掘它们了。 生:这么多呢?老师能告诉我们怎么用吗?。 师:比如我想写“急(快)与缓(慢)”这个话题,我就这样 用—— 相信勾践的内心是那样急切地想复仇,但他却知道,操之过急,轻举妄动只能欲 速不达,招来祸患,于是他“十年生聚,十年教训”,在这么一个漫长的过程中, 悄悄积蓄着力量, 等到时机成熟, 一旦动手, 就绝不迟疑, 最终以雷霆万钧之势, 一举灭吴。正是“急”与“缓”的完美结合,成就了勾践的复仇大业。 你看,我这样使用素材,就用出了新意,就能很好地起到其“好兵”的作用。五、初中作文如何选材?师: 作为初中作文,我们该怎样“筛选素材”?接下来跟大家讲一下如何选材 才会得高分? 1、真实。 就是说你选的材料应是实实在在地真事,而不是道听途说甚至无中生有的编造, 最好要选择自己亲眼看到的、亲耳听到的、亲身经历过的事情。选材要坚持从生 活实际出发,选取自己最熟悉、感受最深、能反映事物本质意义的材料。只有真 正的材料才能被读者接受和认可,才能使文章更具有说服力和感染力。 2、材料要新颖。 就是说选择的材料要新颖别致,不落俗套,要反映具有时代特色的精神风貌,要 能代表时代精神。同学们要知道,选择那些有特色的材料,能表现出新的认识、 新的感动。3、材料要典型。典型材料是指那些最能反映事物本质的、 最能打动人心的、 最能表现文章中心的、 具有广泛代表性和强大说服力的材料。在选材时,要从可以表现中心思想的大量 材料中进行选择和提炼,力争做到少而精,材料要以一当十、以质取胜,而不是 以多取胜。魏巍说《谁是最可爱的人》之所以成功,原因之一就是从大量的生动 事例中选择了三个”最具代表的典型例子来说明本质的东西。 所谓“不典型”,即与很多人写的大同小异,不能很好地表现主题,或者没有说服 力。 有的同学干脆自己编一个故事,既没有生活气息,也缺乏逻辑顺序,而且故事的 套路也没有新意,反倒容易引起阅卷老师的反感。 例: 我出生在一个爸爸、妈妈都爱我的家庭。我是独生子女,但爸爸妈妈对待我好像 对待一个非独生子女一样。他们从小就磨炼我的意志。例如小时候与别人打架, 他们就指导我怎样解决,以后慢慢让我自己解决,从而使我有为人处世的能力。 与别的孩子相比,我比他们要强得多。再如,从小父母都教我洗衣服,以后我的 衣服便是自己洗。长大后,父母教我如何修理一些小东西,现在身边的一些小东 西有了毛病,修好根本不在话下。对于那些在溺爱中长大的孩子,他们就可能解 决不了上述问题。还是那句话,过分的关爱就等于溺爱,而溺爱又不等于爱。 运用点评:作者的选材与生活关系很近,但是不够典型,而且在表达上有很大的 欠缺。4、选材要具体选材具体就是说选择的材料要具体,要让事实说话,用真实说服人,打动人,如 果一篇文章只有空洞的说教而缺少具体的事例,或者空发议论,文章就会有骨架 而没有血肉,是不可能具有表现力的。 材料是作文的核心,同学们在选材时一定要精心挑选、严格选择,确保材料的真 实、新颖、典型、具体。六、范文引路P7《成长的脚印)七、作文写作有方法(课本 P4)标题是作文的眼睛,标题明眸善睐,文章就能神采飞扬,满篇生辉。所以古 人云:题好文一半。好的作文应该是: 简洁——恩格斯说: “题目愈简单,愈不费解,就愈好。 ”短,能给人留下深 刻的印象,能给人广阔的想象空间;过长了,容易产生繁琐和累赘的感觉,从而 影响对文章的总体评价。 新颖——如想谈谈自己对学习的认识, 阐明只有通过努力学习才能成才的道 理。如果题目是《谈谈学习的重要性》就显得陈旧。如果改成《成龙和成虫》 , 则风趣新奇,令人耳目一新。 醒目——如《在巨富中死去是一种耻辱》 ,这文题语气强烈,不同凡响; 《握 一把苍凉》 ,这文题富有文采,清新脱俗; 《题海战术迟早要过时》 ,这文题见识 非凡,令人叹服; 《天堂里没有劣质奶粉》 ,这文题立意高远,警策醒目。这些文 题不落俗套,贴切新鲜,值得我们借鉴。 隽永——即不要平实浅显,一览无余。如:写同学间深厚友谊一类的文章, 如果题目是《友谊长存》 ,就显得平实浅显,落人俗套。如改《天还是那么蓝》 , 用蓝天象征友谊的深厚纯洁,则含蓄隽永,意味悠长。八:口头作文1、找素材 成长路上你有哪些印象深刻,记录你成长足迹的事,跟中心有关的,有价值的, 有意义的素材?写下来吧! 2、筛选素材 3、口头成文 学生口头作文,老师规范,争取每个学生都说到。 教师点评,找到表达中的问题,加以规范。九、书面成文参考题目:成长的脚印习作要求: 1、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 2、选材要围绕中心; 3、字迹工整,卷面清晰,没有错别字。 4、不少于 600 字。1、复习课上学习的基础知识。 2、积累素材,每天 3——5 个,写到课本的 P8,家长签字。教师寄语:1、学生在说素材的同时老师要不时地引导力求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的素材由 1 个变 3 个,由 3 个变 6 个; 2、选材误区处老师可针对班内学生水平灵活变通,务必要讲清楚,要点与教案 一致即可,如果班内学生普遍差,老师就可以把越王勾践的例子换掉,换成他们 觉得难度不大的。 3、范文引路环节,老师带着学生从课上讲到的如何选材来分析例文。 4、规范学生作文时从课上讲到的如何选材来规范例文。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开学见闻感受作文 建筑作文600字 窗外作文素材 微笑作文100字 100字小作文 作文我的书屋我的梦 我变了200字作文 一次开心的事作文 作文我的学校 作文善意的谎言 小学生生日作文 昙花作文 爷爷打太极拳的作文 描写文具的作文 普通话考试作文题目 以语文为话题的作文 心灵的屋檐作文 与鲁迅相遇作文 军训一件事作文 感激妈妈的作文 小学作文感谢 夸夸我妈妈的作文 难忘中秋作文 写荷花的作文200字 用小草借物喻人的作文 作文开心的一件事 诚信议论作文 介绍周杰伦的英语作文 满分作文网 热闹的街道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