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2019高考新材料作文审题立意

2020-06-13 10:15:01
相关推荐

近三年浙江高考作文题? 2017年:有位作家说,人要读三本大书,一 本是“有字之书”,一本是“无字之书”, 一本“心灵之书”,对此你有怎样的思考? 请对作家的观点加以评说。(自拟题目,写 一篇800字的作文) 2016年浙江卷高考作文题:网上购物,视频聊天,线上娱乐,已成为当下很多人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业内人士指出,不远的将来,我们只需在家里安装VR(虚拟现实)设备,便可以足不出户地穿梭于各个虚拟场景;时而在商店的衣帽间里试穿新衣,时而在诊室里与医生面对面交流,时而在足球场上观看比赛,时而化身为事件的“现场目击者”……当虚拟世界中的“虚拟”越来越成为现实世界中的“现实”时,是选择拥抱这个新世界,还是可以远离,或者与它保持适当距离?对材料提出的问题,你有怎样的思考?写一篇论述类文章。1)角度自选,立意自定。(2)标题自拟。3)不少于800字。(4)不得抄袭、套作。? 即“当虚拟世界中的‘虚拟’越来越成为现实世界中的‘现实’时”, 有三种观点:? (1)拥抱这个新世界? (2)远离这个世界? (3)(接受并)与它保持适当距离? 要求在上述三种观点中,选取一种展开论述。指向非常清晰,只要不是 “想多了”,作过度审题,一般是不会离题的。 2015年浙江高考作文题:人品与文品(艺品)?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 古人说“言为心声”、“文如其人”。性情褊急则为文局促,品性澄淡则下笔悠远。这意味着作品的格调趣味与作者的 人品应该是一致的。 ? 金代元好问《论诗绝句》却认为“心画心声总失真,文章宁 复见为人”,艺术家笔下的高雅不能证明其为人的脱俗。这 意味着作品的格调趣味与作者人品有可能是背离的。 ? 对此你有什么看法?写一篇文章阐明你的观点。 ? 注意①题目自拟,观点自定。②明确文体,不得写成诗 歌。③不得少于800字。④不得抄袭、套作。 例文展示文显其品动人心浙江一考生? 喜欢一卷诗书在手,或品读“照花前后镜,花面交 相映”的慵懒与情思,一抹浅淡的远山黛,画出女 子的婉丽;或感受太史公笔下暗潮涌动的政权争夺 ,尔虞我诈,险象环生;或带着一颗心和三毛共赴 撒哈拉沙漠,体味异域风情。正如古人所言:“言 为心声,文如其人。”不错,在文章中确实能感受 到作者的性情,或潇洒坦荡,或自由不拘。 ? 大凡在文学界受人敬仰的,读者都能找到与文章匹 配的词语去概括作者的性格,想来这就是我们所能 感知的“人品”了吧。他并不是仅从一篇文章中体 现出来,而是渗透在作家一生的写作历程中。初识 袁中郎是在《满井游记》:山峦为晴雪所洗,娟然 如拭,鲜妍明媚如倩女之面而髻鬟之始掠也。如此 潇然山水的才子,想来也是一位人生的哲学家,他 自言 “独抒性灵,不拘格套,非从自己胸臆流出,不肯下笔”。其实,这话不但说出了中郎的文学主 张,也说出了他的人生态度。在那些赞美自然风光 的游记中,每一篇都是他对这种生活本色的探寻, 一种行胸臆的格调。他的文章就是他的内心,我们 能从文章中感受到作者人格的真,才会让我们的心 产生一种共鸣。 ? 文学贵在思想的碰撞,金代元好问提出了自己不同 的观点:“心画心声总失真,文章宁复见为人。” 我们总认为的在人格与文章之间的等号却在这里发 生了微妙的变化。文章会成为人心的面具,阳春白 雪与下里巴人,也许我们需要用一双聪慧的眼,一 颗睿智的心去感知。? 文章是抒发人性的途径,而有时这条道路会被外界 因素所阻隔,让我们看不真实,文章本身也沦为了 工具。郭沫若以一首《天上的街市》成为中国现代 诗史上一位举足轻重的诗人,当文化革命的烈火蔓 延整个中国大地时,他的诗便成为了配合革命形势 的产物,毫无立场的歌颂与批判,是成为“御用文 人”的悲哀。也许在郭沫若的骨子里是崇尚自由的 浪漫主义,但他的心被拷上政治的枷锁时,所有艺 术的美感便消失殆尽了。曾经吟诵出《女神》这样 唯美诗篇的诗人,竟湮没在一片革命的浪潮中,我 们只能扼腕叹息了。 ? 但不管有什么不同的观点,有一样是不能否认的: 文显其品动人心。因为他们能将自己的真当作汤底 ,用生活的阅历作为菜料,以真情实感为辅料,烹 饪出一锅令人回味的佳肴。? 阅卷老师点评? 作者有自己明确的观点,以“文显其品动人心”为 题,鲜明地表达了文品应该与人品相一致,这样文 章才能感动人心。? 文章以袁中郎和郭沫若为例,分析、思考和探究“ 作品格调趣味与人品”的彼此关系,从正反两方面 来论证文如其人的重要性,作者具有相当的文化积 累和足够的阅读积累。文章首尾语言生动形象,比 喻运用恰当。作者具有较为扎实的语言功底,具有 辩证性、周密性、灵活性和深刻性的思维品质,在 思维品质上胜人一筹。 一、审题思路材料作文审题的重心是材料 (1)写作中必须把材料的中心作为写作的主题。文章的立意必须从材料中来。(2)材料的处理:话题作文不要求抠住材料写作, 材料作文则要求紧扣材料构思行文。 二、处理材料的方式? 材料作文对所给的材料“非用不可”,写作 时要紧扣材料,行文过程中还要时时照应材 料。材料作文要点材料。看自己的作文是否 点了材料? 材料作文审题立意决定文章的成败。? 准确理解材料,准确把握主旨,是材料作文审题 立意的关键。? 材料作文的特点是读写结合。 ? “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 ? “所写内容必须与给定的材料相合。 ” “根据这段材料写一篇作文 ”“针对以上材料 ” ? 材料作文要联系实际寻找切入点。 1.整体把握:从材料中心意思出发立意,不能 简单照搬材料,要理清对象,分清主次,辨清关 系,析清含义。确定的主题要同材料的立意指向 保持一致。2.合理筛选:选择一个最适合你的角度。材料为 你的立意提供了多种可能,但写作只能选取某一 方面或角度。选取最适合你的,即能够从道理上 深入阐述的、平时有积累手头有材料的、有别于 众生俗论吸引阅卷老师的。3.联系变通:纵横联系、化大为小、变生为熟 一、什么是新材料作文?新材料作文是指在传统材料作文和话题作文的 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一种新形式的作文。构 成:材料+要求文字类:叙事类、议论类、寓言类材料分类:诗歌类、多材料类图画类:漫画类 二、审题立意 “六法”一叙事类( 主 旨=中心论点 )这类材料包括事件、热点、现象, 故事等,材料可以是正面的,也可以是反面 的。此类材料往往通过把握所记叙的人、事 表现出的主旨来立意。 审题方法1、由果溯因法即分析列举的现象或事件结果推 究其产生的原因。原因 =中心论点比如:“中国式过马路”现象,其原因有:素质不高、无规则意识、安全意识、监管部门、交通部门······ 审题步骤 ? 仔细通读材料,明确(概括)主要内容。 ? 抓关键信息进行分析,剖析这些信息的因果联系。 ? 深入剖析这些原因的实质(内涵:追问是什么)。 典型示例周末,我从学校回家帮着干农活。今春雨多,道路泥泞, 我挑着一担秧苗,在溜滑的田埂上走了没几步,就心跳加速,双 腿发抖,担子直晃,只好放下,不知所措地站在那里。妈妈在田里插秧,看到我的窘态,大声地喊:“孩子,外衣 脱了,鞋子脱了,再试试!”我脱了外衣和鞋袜,卷起裤脚,重新挑起担子。咦,一下子 就觉得脚底下稳当了,担子轻了,很快就把秧苗挑到妈妈跟 前。妈妈说:“你不是没能力挑这个担子,你是担心摔倒,弄脏 衣服,注意力不集中。脱掉外衣和鞋袜,就甩掉了多余的顾 虑。”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 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 [弄清事情的来龙去脉] ? 孩子由挑不了担子到后来 挑好了担子? [挑不了担子的原因]? 担心摔倒,弄脏衣服,注意力不集中。? [挑好了担子的原因]? 脱掉外衣和鞋袜,就甩掉了多余的顾虑? [剖析实质] ? 一个关注我们内心世界与做事情本身的关系话题? 不关注做事情本身,实现梦想本身;而是关注做 事情过程中的困难及做事过程中遇到的人情世故、 利害得失、面子问题、他人评价、自我期许、他 人期许等 2、多向辐射法 有些材料作文的材料比较散,常常会出现许多人和事,好像根本就没有一个明确的中心 这里的“多向”实际上指的就是材料中的若干“主要对象”:“对象”可以是“人”, 也可以是“物”。 典型例题2012·新课标全国卷 船主请一位修船工给自己的小船刷油漆。修船工刷漆的时候,发现船底有个小洞,就顺手给补了。 过了些日子,船主来到他家里道谢,送上一个大红包。 修船工感到奇怪,说:“您已经给过工钱了。” 船主说:“对,那是刷油漆的钱,这是补洞的报酬。” 修船工说:“哦,那只是顺手做的一件小事……” 船主感激地说:“当得知孩子们划船去海上之后,我才想起船底有洞这事儿,绝望极了,觉得他们肯定回不来 了。等到他们平安归来,我才明白是您救了他们。”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 确定立意。 这则材料讲述了修船工漆船时 [概述中心事件] 顺手补好漏洞,救了船主的儿子,赢得了船主诚挚的感谢的 故事。[明确主要对象] 船主和修船工。[主要对象的行为] 修船工:漆船、补漏洞船主:感谢[行为的结果] 孩子们平安归来[立 意 参 考]1从修船工角度立意?①乐为小善、勿以善小而不为 ②小细节折射大素质。于细微处见精神 细节的力量?③职业责任感与职业道德素养。担当责任与敬业精神 分内与分 外 责任与良知?从船主的角度 ?①知恩图报、懂得感恩?从整件事的角度?①善行与善报?②修补人生的小洞 牛刀小试2013年新课标卷一位商人发现并买下一块晶莹别透、大如蛋黄的钻石。他请 专家检验,专家大加赞赏,但为钻石中有道裂纹表示惋惜,并说: “如果沿裂纹切割成两块,能使钻石增值;只是一旦失败,损失就 大了。”怎样切割这块钻石呢?商人咨询了很多切割师,他们都不 愿动手,说是风险太大。后来,一位技艺高超的老切刻师答应试试。他设计了周密的 切割方案,然后指导年轻的徒弟动手操作。当着商人的面,徒弟 一下子就把钻石切成两块。商人捧起两块钻石, 十分感慨。老切割师说:“要有经验、技术,更要有勇气。不去想 价值的事,手就不会发抖。”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 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分析材料切 割 钻 石,有 风 险众切割师:风险大 、不愿动手老切割师:答应试试、方案周密、指导 (经验、技术、尝试的勇气)年轻的徒弟:一下子成功 (动手操作的勇气、不计成败的心态) 立 意 参 考:? 1、勇于承担风险? 2、经验技术可贵,勇气更嘉? 3、艺高亦要胆大? 4、消除顾虑,勇于尝试? 5、不计得失,专注做事 二寓言类材料作文这类材料多用假托的故事或拟人的手法,表达 一定的讽喻意义,说明某种道理。主人公可以是人, 也可以是物。这类材料作文需要准确深入挖掘寓言 涵义,并根据材料中的提示语确定审题重点,然后 把寓言的内涵和生活的层面、社会的层面、时代的 层面、心灵的层面联系起来,确定写作重点。 审题方法3、领会寓意法(由物及人法)写材料作文时,有寓意的材料或 叙述“物”的材料,需要学生采用 “由物及人”的横向联想法进行立意, 即由材料中的物联想到人,进而联想 到与材料内容相类似的人生哲理、社 会现象等,从而提炼出写作的观点。 典型例题2012·天津卷 两条小鱼一起游泳,遇到一条老鱼从另一方向游来,老鱼向他们点点头,说:“早上好,孩 子们,水怎么样?”两条小鱼一怔,接着往前游。 游了一会儿,其中一条小鱼看了另一条小鱼一眼, 忍不住说:“水到底是什么东西?”看来,有些最常见而又不可或缺的东西,恰 恰最容易被我们忽视;有些看似简单的事情,却 能够引发我们深入思考……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选择一个侧面、 一个角度确定立意。 [思维导引] 本则作文材料是一则寓言,采用拟人手法,赋 予了鱼以思想和情感,让鱼人格化,需要在把握寓言寓意的 基础上立意。首先,要弄清童话形象所对应的人类形象。老鱼——人生经验、社会阅历丰富的智慧长 者。小鱼——缺乏认知能力的年轻人。其次,需要弄清童话的象征意蕴。“有些最常见而又不可或缺的东西,恰恰最容易被我们忽 视”对应的是小鱼们天天生活在水中却不知水,忽视了对水 的认知。“有些看似简单的事情,却能够引发我们深入思考” 对应的是鱼见水识水的事。寓言是对现实生活的集中反映,所以我们还需要回到生 活、回到心灵的层面去思考立意。 [立意参考]1立足生活: 小鱼们天天生活在水中却不知水,忽视了对水的认知— —最常见而又不可或缺的东西,恰恰最容易被忽视—— 生活中的类似现象 ①空气、阳光、水等都是我们生命中最常见而又不可或 缺的东西,可是我们重视了吗?我们往往人为地污染与 破坏! ②和小鱼一样身在福中不知福,生活在爱中却不知有爱, 不珍惜爱如认为父母之爱是应该的,于是成了“啃老 族”,对人间至真无上的亲情不思感恩与回报等。 ③生活中凡人如“最美妈妈”“最美女孩”“最美教 师”“最美司机”等都是凡人有伟大,琐事有感动,我 们不能忽视。 ④我们所忽视的还有许多,如友情、传统、礼仪、道德 等。 2审视心灵: 小鱼们天天生活在水中却不知水,忽视了对水的 认知——有些看似简单的事情,却能够引发深入 思考——我们的心理症状和相关思考 ①自大与自私,使得人类天天生活在地球上,却 并不关爱地球;生活在亲情、友情、师长之爱中, 却不懂什么是爱;我们贱视平凡,不重传统,有 的还丢掉了应有的礼仪、道德等。 ②成长需要提醒,正如小鱼需要老鱼提醒一样。 ③我们需要从“无知”走向“有知”,不能像小 鱼那样“无知”。 牛刀小试(2009年全国卷)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兔子是历届小动物运动会的短跑冠军,可是不会游泳。一次兔子被狼追到河边,差点被抓住。动物管理局为了小 动物的全面发展,将小兔子送进游泳训练班,同班的还有 小狗、小龟和小松鼠等。小狗、小龟学会游泳,又多了一 项本领,心里很高兴;小兔子和小松鼠花了好长时间都没 学会,很苦恼。训练班教练野鸭说:“我两条腿都能游泳, 你们四条腿会不能游?成功的90%来自汗水。加油!呷 呷!”评论家大青蛙大发感慨:“兔子擅长的是奔跑!为什 么只是针对弱点训练而不发展特长呢?”思想家仙鹤说: “生活需要的本领不止一种呀!兔子学不了游泳就学打洞, 松鼠学不了游泳就学爬树嘛。” 三议论类材料作文议论类材料是指表明观点、说明 道理的材料,包括名言警句、经典论 断、议论性语段等。这类材料作文审 题立意时应分清材料中论点和论据, 搜寻中心句,去掉原因、现象、事件 等具体的内容,反复研究中心句的内 涵,以此内涵为主旨。 审题方法4、抓关键词句法关键句常常有暗示材料中心的作 用。所以,有些作文材料中的关键性 词句可以作为选择立意角度的突破口。 在材料作文的材料中,关键句常常是 命题者或材料中的人物的评议性语句。 典型例题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立意。 生命没有高低贵贱之分。一只蜜蜂与一只雄鹰相比,虽不起眼,可它能传播花粉,从而使大自然五彩斑斓;一粒沙 子与一块碧玉相比,虽然普通,但它可以垫基铺路,以成就 万丈高楼和平坦大道。当别人对工作漫不经心的时候,你却 能守住自己的工作岗位一丝不苟,丁是丁,卯是卯,恪尽职 守,而不随大流,这就是一种美德;当别人跟着感觉走,追 求所谓的潇洒,你却能守住寂寞,认认真真做点事,这就是 一种明智;当别人对整个世界愤愤不平,满腹牢骚喋喋不休 时,你却能从自我做起,从现在做起,干一番事业,这又是 一种高尚的情操。任何时候都不要看轻自己,而当你一旦对 自己有了信心,你的人生也许就会揭开新的一页。[立意参考] 找出关键句——任何时候都不要看轻自己。 立意:从自我做起、从现在做起,去掉自卑,培养自尊自信, 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的前进。 牛刀小试(2013年上海卷) 生活中,大家往往努力做自己认为重要的事情,但世界上似乎总还有更重要的事。 这种现象普遍存在,人们对此的思考也不尽相同。请选择一个角度,写一篇文章, 谈谈你的思考。这是一个价值观的取向问题。有句话,叫“鱼与熊掌不可兼得”,人生就是一个选择题,几乎无时无刻我们都在面临着选择。选择毕业还是就业?选择兴趣还是专业?重要的事确实很多,但选择最重要 立意举例? 重要的事角度 ? 1、脚踏实地,做好自己认为重要的事 ? 2、勇于实践,切勿好高骛远? 更重要的事角度 ? 生命不息,求索不止? 两者的关系角度 ? 埋头干活,也要抬头看天 四“多材料类”材料作文这类材料作文给我们提供了多则 “材料”,在审题立意时要通过比照找 出几则材料中人、事、物的共同点,以 此作为中心,切不可只抓其一,不顾其 二、其三……否则就会“偏题”“跑 题”。 审题方法5、求异同法异中求同、同中求异 所给材料是多个时,可以在这多个材料中寻找相似点,也可以从相似 的材料中寻找不同点。这种方法特别 适用于多则材料类作文。 典型例题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立意。 材料一:古马其顿亚历山大大帝未即位时,每听到父王在国外打胜仗的消息,就忧心忡忡, 生怕天下都被父亲征服了,自己将来再无用武之 地。材料二:唐诗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座丰碑。 对宋代诗人来说,唐诗既是丰厚的遗产,也是巨 大的挑战。所以,钱钟书先生说,有唐诗作榜样, 是宋人的大幸,也是宋人的大不幸。读了上述文字,你有何感想?在全面理解材 料的基础上,提炼立意。 [思维导引] 这是一道组合式材料作文,审 题时要找到两则材料的共同点。从“父王— —亚历山大”“唐诗——宋代诗人”这两组 关系来看,材料的共同点是“如何对待优秀 前辈或前辈取得的成就”,对这个共同点的 回答即文章的立意。[立意参考] 1学会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2别把前人的成就当包袱; 3既要继承前人的优秀成果,又要敢于超 越。 牛刀小试留住童心 让童心永驻(2013年浙江卷)中国作家丰子恺:孩子的眼光是直线的,不会转弯。英国作家赫胥黎:为什么人类的年龄在延长,而少男少女的心灵却在提前硬化。英国作家戈尔丁:世界正在失去伟大的孩提王国,一旦失去这一王国,那就是真正综合上述材料,你有什么所思所感?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五诗歌类材料作文这类材料一般以短诗为热点材料,诗歌 材料作文一般要先着眼于读懂诗歌,分析意 象的深层意义如比喻、象征的本体,依据 标题分析意象的主次,选准角度。其次再分 析重点词句,把握作者的情感倾向。再次理 清材料内在、外在关系对比、互补,整体 阅读。最后用因果法分析材料中的现象或结 果,类比联系生活。 典型例题2012·四川高考阅读下面的一首小诗,根据 要求立意。手握一滴水 一滴水里有阳光的谱系图 有雪的过去和未来式 有大陆架和沙漠 有人的生命…… 我手握一滴水 就是握着一个世界 但一个小小的意外,比如一个趔趄 足以丢失这一切 请根据阅读全诗后的感悟和联想进行立意。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期待的作文 作文与生活 我的动物的作文 小作文400字 作文的类型 记忆中的作文 作文大全三年级 亲人的作文 怀念的作文 美食作文怎么写 季节的作文 优秀600字作文 的智慧作文 观后感的作文 早晨作文 济南作文 环境英语作文 生活作文800字 锻炼作文 作文素材800字 作文星空 走过作文 背后的作文 写猫作文 悟空作文 看书作文 作文相伴 作文难忘的事 相信作文 哭了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