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高中记叙文800字写事 记叙文的真实

2020-06-15 08:30:01
相关推荐

高中记叙文800字写事 [记叙文的真实]

发布时间:2019 05 31 01:37:46 来源: 点击:

高中生生活圈子不大,思想还没完全成熟,对社会的认识也不够深刻,因而思辨能力不强,要想在高考考场上写出议论精深、有自我见解的议论文来,着实不易。在近几年高考中,不少考生选择写记叙文。质朴自然、情真意切的记叙文受到阅卷老师的青睐。 记叙文是以记叙为主,综合运用描写、抒情,议论等表达方式的一种文体。从我们小学时期,就开始记叙文,对于记叙文的基本写法,都了然于心。但考场上不少记叙文却陷入了低幼化、虚假化的误区。怎么才能写出真实自然的好文章呢? 一、 觅得精米,再现生活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构思时,不仅要觅得米,还要觅得精米。这是写作的第一步,也是关键的一步。 近年来考场记叙文选材上出现“假”“大”“空”“俗”的问题。这些问题反映出有的同学对周围生活无动于衷,认识肤浅,情感冷漠,对生活中的真善美缺少发现的目光,感受生活情意的能力偏低。 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有: 1. 有些同学认为记叙文就是虚构的,可以胡编乱造、随心所欲地编写故事。动辄故事新编、故事新说,肆意编造科幻、武侠、爱情故事。结果是漏洞百出,粗俗不堪。 当然,写作时可以驰骋想象,但要有一定的依托。如《夸父追日》《赤兔之死》这样的高分作文都是立足于古典名著,而且作者有一定的底蕴,要通过精心选择,编写富有个性的故事来给人以新的思考、新的启迪、新的感悟。 2. 将影视、杂志上看到的故事作为写作的内容。自己没有亲身经历过的事,单靠道听途说和只言片语的模糊印象,哪能写出有一定真实感和深度的?不辨菽麦的城里孩子怎么能写好乡村生活的辛酸和趣味;偏僻山区的孩子哪能写出对时尚的真实感悟;生活富足的孩子怎能体会贫困地区孩子求学的艰辛? 3. 将少年时就写过的浅幼的生活内容再次搬上作文。写父爱母爱的文章,离不开下雨天妈妈送伞,深夜了爸爸背着去医院的情节,写老师无非就是深夜了老师还在批作业。这些幼稚、陈旧的材料,给人千人一面的感觉,令人读而生厌。阅卷老师会感觉到你生活阅历太单调,思想太浅薄。 4. 人物的动作、语言等描写随意马虎,不符合人物的身份。如有同学在《成熟》文中写,没有上过学的奶奶抚摸着“我”的头说:“孩子,面对困境,你能越挫越勇。你成熟了。”目不识丁的奶奶说出如此文绉绉的话,很显然失真了。 何永康教授呼吁:“请高中作文教学回到实实在在的现实生活的大地,多写高中生自己的喜怒哀乐和酸甜苦辣。”我们在写记叙文时,要选择真实可信的材料。多选择自己亲身经历、亲眼所见、亲耳所闻的材料。当然强调真实,并不等于将生活中的真人真事一成不变地搬入作文之中。对作文生活素材的事件、细节、环境、人物特征可以进行合情合理的组合、改造,即艺术加工,使材料典型而不乏真实感。这样的材料才是一份精米,用精米煮出的这锅饭才能散发着生活的香味。真实本色是作文的最高境界。 二、 刻画细节,以显真实 列夫·托尔斯泰说:“艺术起于至微。”“细节”,顾名思义就是细微末节。细节描写是指作品中对一些富有艺术表现力的细小事物、人物的某些细微的举止行动,以及景物片段等的具体细腻的描写。在记叙文写作中可以通过真实生动的细节描写,使记叙从肤浅走向深刻,从枯燥走向生动,从平淡走向感人。 一篇记叙文不能没有细节描写。“文似看山不喜平”,如果一篇文章只是平铺直叙地把情节写清楚,缺少细致的描绘,那么文章就如一杯白开水,平淡乏味。何永康教授说,如果你的生活中只有“青菜”“萝卜”,那么你一定要设法放一点“生活的味精”——生动的、感人的细节描写,否则,一锅“青菜萝卜汤”,谁喝了也乏味。 传神的细节描写,能使读者如闻其声,如见其人,达到身临其境的境界。说细节是文章的生命毫不为过。细节描写就是把细小事物,如一个动作、一种表情、一个特点用特写镜头放大,通过准确、生动、细致的描绘,使读者“如见其人”“如睹其物”。 如高晓声《陈奂生上城》这篇小说中“陈奂生不由自主地立刻在被窝里缩成一团,他知道自己身上(特别是脚)不大干净,生怕弄脏了被子……随即悄悄起身,悄悄穿好了衣服,不敢弄出一点声音来,好像做了偷儿,被人发现就会抓住似的。他下了床,把鞋子拎在手里,光着脚跑出去;又眷顾着那两张大皮椅,走近去摸一摸,轻轻捺了捺,知道里边有弹簧,却不敢坐,怕压瘪了弹不饱。然后才真的悄悄开门,走出去了。”通过一系列的传神的细节,生动地刻画出改革开放时一个老实巴交,没有见过世面的农民,骤然来到招待所时手足无措的情景,显得很真实。 一篇记叙文更不能随意瞎编或夸大细节。细节描写必须典型真实。细节不能闭门造车、凭空编造,要靠细心的观察获取,你的描写必须符合生活常理,只有这样的细节才生动,有真实感,有说服力。精确而又惟妙惟肖地的细节描写可以反映现实生活中的的特征,增强作文的真实性和感染力。 三、 胸盈真意,抒发真情 法国哲学家、文学家狄德罗说过:“没有感情这个品质,任何笔调都不可能打动人心”“凡是有感情的地方就有美”。记叙文写作尤其如此。 情感是文章的灵魂与生命。古人云:吾手写吾心。好文章不论写人还是记事,都应将真挚的感情融入字里行间的描写之中,靠那份真真切切、实实在在取悦、折服人的情感。真挚的感情来源于生活的真实,现实生活中,有时一句话、一个动作、一个眼神甚至一个普通的但常常会被人忽视的瞬间常常让人感觉到沉重或激动的滋味。抓住它,叙述出前因后果,描绘出它令你情感起伏的具体细节,有了真正发自肺腑的真情实感,让自己感动了,也一定能撼人心魄,甚至让作品富有永久的生命力。考生自己不动情,写出的文章焉能打动人? 作文之情当然来自生活之情,生活之情还要适当地润色,但润色时要把握好一个度,过分了会显得不自然、矫情。抒情讲究的是“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这份自然,也就是说,文中情要真实、坦诚。 理性的思考亦可增加文章的真情实感和拓展意蕴的厚度。生活就如陈酿老酒,要细细品尝,才能体会到其特有的甘醇。感悟生活,贵在体验,也贵在思考。生活中有些事情,我们只有进行了理性思考,才能感悟得更深。记叙文也可以适当地有点议论,有点思考,让理性净化激情,让哲理铭记真情。 如杨绛的《老王》文末:“我回家看着还没动用的那瓶香油和没吃完的鸡蛋,一再追忆老王和我对答的话,捉摸他是否知道我领受他的谢意。我想他是知道的。但不知为什么,每想起老王,总觉得心上不安。因为吃了他的香油和鸡蛋?因为他来表示感谢,我却拿钱去侮辱他?都不是。几年过去了,我渐渐明白: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从这段议论中,可以看出杨绛作为一个有社会良知的高级分子,老王的死,使她顿然了悟:自己既往与老王之间的点点滴滴,是那样的不公平;自己对老王“钱”的回报与老王对自己“心”的付出相比较,是那样的微不足道。这于她而言无疑是一种揪心的痛。这也正是“几年过去了”之后,杨绛反思生活的一种精神的自省。知识分子精神的自省,又何尝不是另外一种意义上的“幸运”呢?提出了一个引人深思的问题:应该以人道主义精神来关心不幸者。 综上所述,真实性是记叙文的生命,要以真实鲜活文章。情真意切的记叙文才能入阅卷老师的法眼,受专家的赏识。

相关热词搜索: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仙人掌300字作文 春天的公园600字作文 享受生命中的温暖作文 我不怕因为半命题作文 身边熟悉的人的作文 糖果节作文600字 童年作文题目 关于坚持理想的作文 我的精神小屋作文 一个夏天的早晨作文 立意作文 关于微笑的作文600字 垒高自己作文800字 我的老师三百字作文 初中暑假作文600字 走着走着花就开了作文 禁毒安全作文 今天我很高兴作文 这也是一道风景作文 小白兔作文五年级 什么情结作文600字 关于惊喜的作文 关于诚信的高考满分作文 我与朋友再见时作文 长隆野生动物园游记作文 立春作文 20年后再相会作文 做与不做作文 作文华为 我的表弟作文5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