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高考作文请回归本真回到正轨

2020-06-19 12:33:01
相关推荐

这其中有各路高考名师、专家学者、娱乐专家,怀有各种不同目的的好事者……,他们的戏谑,怪异的笑声和眼光,值得玩味。

首先出场的是各种“审题家”。他们一般会把本年度题目的难易程度,隐蔽在命题材料里的深层意义,以阐释家的高明,给大家揭示出来:或指出“陷阱”,或微言大义,或旁征博引,总之头头是道,让大家看后“豁然开朗”后,直呼“高明高明”“佩服佩服”!

然后是各种“吐槽家”。他们会用各种戏谑方式,剥去高考题华丽神圣的外衣,将高考题的“荒唐”“悖谬”“弱智”的本象呈现出来,供大家娱乐调侃。高考题已经成为各种段子、小品、笑话的自助大餐,各取所需,免费供应,岂不快哉!

然后就是“考据家”,将高考题的材料来源,作家作品、是非曲直,交代地清清楚楚,彰显出其博学与考证功夫,尤其是将其中的错误找出来就更高明了。

再然后就是各路“应试家”,提供各种应付今后高考应试的独家秘籍、“神拳神棍”“花拳绣腿”,演绎得让人眼花缭乱。

再然后当然也有各路“文化批评者”,各路中外作文考试“比较研究专家”,也有各种还有还有……,“还有”之后就没有然后了。本年的高考题成为历史,成为学生考题真题库中的一份子,供亿万后来学子揣摩敬仰面壁!

我们的高考作文,就像一个落难的贵族,我们并不曾有一点可怜,堕落到人人必啐之而后快,人人都想踹上脚才解恨呢?

我们为什么没有半点慈悲心,想像一下那些高考命题专家,被关起来在某个场所一两个月,与外界隔绝,挖空心思,猪耳挠腮,制作让人“意料之外 情理之中”“仰不愧于天地、俯不怍于世人,褒贬自有春秋”的考题呢?

自然,是我们被这些高考题“愚弄过”,我们的孩子还要被它们继续“愚弄”,有这样的报仇雪恨的心理。我们与那些考题基本上是“敌我关系”。命题人也大都采用“以学生为敌”,让你猜不透、弄不懂、把握不准为高明。

二、中国高考题的特征与病状

1.命题玄奥。长期以来,我国高考命题基本上采取的是“命题作文”“话题作文”“材料作文”等样式,尽管每年命题者都会郑重其事地提醒考生“立意不限”“文体不限”等显示自由表达的话语,但是你如果自由表达自己的理解,那你很可能死定了。因为,立意虽然可以不限,但是那些材料、话题里全安插有“陷阱”和“迷魂阵”,再说哪能让你一下子看清呢?让你看懂,不就显得命题人不高明了不是?!所以,每年高考题出来之后,审题专家、阐释专家必须登台帮大家释疑解惑,普渡那些还在闷葫芦里百思不得其解的芸芸众生。有人说高考题中的文艺腔和抽象派,什么“提着春光看妈妈”“梯子不用横着放”“蝴蝶的翅膀”把孩子害掺了。

2.道统伪圣。在我国做文章,既拥有政治正确,又要抢占道德高地。一个考场的学生为了《战胜挫折》,一半的学生让自己的“父母双亡”或家庭遭殃。为了传播“正能量”,我们必须把自己打扮得通体光明正确。否则,你又死定或者半死不活!在中国的学生做高考文章,需要苦练表达技艺和山寨本领,要把假话说的跟真的似的,就像当初我们为了快速发家致富制作假冒伪劣商品一样,以假乱真,让阅卷者真假难辨,能蒙混个高分万事大吉。这自然造成了学生作文的虚伪人格和“伪圣化”习气。我国评价作文比较重视“符合题意”,即命题隐含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倾向,这种“思想内容至上”的做法,是一种隐蔽的、恶劣的社会“规训和控制”的体现。它几乎不能允许孩子们“讲真话”,不利于孩子自由活泼思想的形成,尤其助长了他们从小就说假话、空话的不良文风和扭曲人格。

3.文艺倾向。我国的高考作文是一种奇怪的“文体”,有一种独特的“文风”。这种文体和文风,以博雅为外衣,用“名人故事”“名言名言”“人生哲理小品”为食材,以“有创意地”“有文采”为追求,烹制食之无味没有营养甚至有毒的“心灵鸡汤”,甚至还要求你是要有文化。这个“有文化”,也不难,就是引用古代掌故和文言诗文。它似乎要求一种“文艺写作”,追求一种“文艺范”;似乎又不是,而是一种“博学宏词”的炫耀和极尽能事的文笔展示。这种文章能力除了考场应付考试之外,在其他日常生活学习工作中是不存在的,没有用处的。它既不是纯正的文学训练,也不是正常的语言训练,而只有是只有得道发财的高考名师作文训练出来的。有人将这种在表达上的辞藻华丽、铺排渲染既不文艺也不实用的文章成为“小文人语篇”倒是极恰,只不过这种方式培养出来的极可能是“酸文人”,而且是精致的只有高考工厂才能酿制的那种酸味。学生需要的不考,不需要的瞎考,这就是我们高考作文的别扭和悖谬!

4.语境缺失。这种考试作文是不考虑用途、不考虑文体语体、不考虑读者和写作目的的,甚至为了“创新”无所不用其极”。这种基本上是以写成一篇“通用的好文章”为目的写作教学评价采取的标准基本上是由文章学的演绎过来的一套术语。比如“主题、内容、结构、语言”等等。在合格文章的基础上提出一些诸如“思想健康、积极向上”“结构新颖”至于为什么是“这样的标准”没人说得清。这种应试写作通过命题、评分标准和满分作文以及商业机构的推波助澜,哄骗牵引着指导着我国的作文教育和教学!其实,任何一种写作行为都可以看做是一种语境下的交流。这种语境要素包括话题、读者、目的、文体等。这也就是说我们任何的一篇文章总是自觉不自觉地向着明确的或者潜在的读者对话交流的行为。读者和目的的不同,决定并影响着写作过程中的构思、选材、语言表达等等。我们是为了写文章而写文章。我们的学生写作没有对象和目的的要求,更像是一种无聊的“文章制作”和“文字游戏”。这种文字游戏除非在某些极为特殊情况下有用,但对大多数写作者来说,是一种灾难和痛苦。这样一种无目的、无对象的写作活动导致了写作中“言语欲望和动机”的消失。我们不是没话说(写),或者不会说(写),而是不知道“为什么说(写)”“向谁说(写)”,因而“没兴趣说(写)”“不知道说(写)什么”,进而“不知道怎么说(写)”。当作文成为被动地完成老师或者考官交给的任务,这样一种极为枯燥、功利的目的时,这种被动的无目的无对象的写作活动本身就成了一种“言语的迷茫和痛苦”。

三、作文要考察学生的哪些写作核心素养

作文应该指向真实生活工作学习中的写作,考查学生真实的写作技能。那么,写作测试不需要考察学生的哪些核心素养?需要要考察学生的哪些核心素养呢?这是写作考试的目的、信度、效度等的基本要求。

目前写作要考查能力、素质,是不是真正的写作能力和素质,值得探讨。比如:

1.主题思想是不是写作的核心素质考查项?学生的思想道德情操固然重要,甚至对于学生立意的高下直接相关,同时一个说谎话的学生是谈不上基本的道德品质的,因而立意、主题不应该是写作主要的考查项或权重项。

2.文学素养是不是写作考试的主要考查项?我们都知道文学思维,有文采的表达与一个人的天赋秉性是有关系的。一个人的想象力、形象思维、直觉力、感性思维、变形夸张、主观、情感丰富,这些都是与一个人生来具有的个性秉性相关。语文高考不是选拔文学家,不能过分看重一个学生的文思、文采水平。如果命题者偏爱那种一种具有“文学潜质”的考查,完全可以通过“文体不限”实现。但是,目前高考命题的“文艺范”“泛文学”倾向,已经严重挤压了另外一群理性思维强的学生的天赋个性存在的合理性,这对他们是不公平。

3.审题能力是不是写作的重要考查项?审题能力的实质是阅读能力。传统的科举应试时代,一般不考查阅读能力,通过审题来考察理解能力是一个途径。目前高考试卷中阅读分数已经占据了三分之二,再通知审题让学生面临二次的阅读理解难关,实在没有必要,这对于哪些不善于进行联想、隐喻、象征思维的学生,是不公平的。再一点就是作文命题者过分看重“审题”,是潜意识中封建社会专制文化和专制教育的产物。我们往往想通过“揣摩长官意志”的方式,选择服从和维护既定统治秩序的官吏,让他们去“代圣人立言”“文以载道”。从行文上是让学生学会说一套“既定的话语表达”——学会某种特定的话语方式,学会一种特殊的本领,成为一种特定社会秩序中的人,这是教育潜在的“规训和惩罚”的表现。那种有着几千年历史的封建专制社会奴才型人格教育——不需要有自己的思考,不需要有自己的观点和感情,只需要揣摩上方意志就可以了。这与现代社会需要的有自己独立思考、判断,有自己独立人格的现代公民的目标是相抵牾的。

上述大概考查的主要都不是现代社会生活实际运用的真实写作能力,而是与真实写作能力非直接相关的东西。那么,什么才是写作测试直接直接相关的东西呢?

这其中首先有一个价值取向问题。如果我们认为作文考试就是选择能够准确领会上级意旨,具有文学天赋和很强的思想政治水平的人才。我觉得上述标准基本没有大妨碍。但是,我们当今的社会需要的是具有清晰、流畅、得体、高效的写作能力的公民,而不是传统的“文人士大夫”选拔了。那种传统的衡文标准:立意高远、知识渊博、文采斐然等是中国几千年传统科举制度时代适应小农经济精英人士选拔官吏和精英人士的标准。而我们今天正处于全球化、信息化和知识经济时代,传统的小农经济、前工业时代的复制技能正受到分布式的知识经济制约,能交流、善表达、会学习、能创新、个性化、复合型的人才是我们这个社会所急需的。

其次,有一个学科知识取向的制约。中国传统的写作教育具有很强的文章写作色彩,注重“表达”,而忽视“交际”。过去我们强调能够把自己想说的东西说出来就行了,别人能不能明白接收我不管;现在不行了。当今社会需要的是能够了解读者(受众)、识别写作任务的目的、语境,能够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进行高效交际的人。这就需要有关于语用学、语境学、文体学甚至传播学的知识作为“交际写作”的知识来源。目前,我们在这方面还很匮乏,甚至根本没有意识到这个问题。这从《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征询意见稿)》中关于“语言素养”的条款,仍用“表达”而不用“交流”这个词可以看出差距。简单地说,我们急需的不是文学家文艺家,而是大量的具有基本清晰流畅得体的交流能力的公民。

基于此,我们认为当今社会写作能力的核心素养有以下几点:

1.书面传达与交际能力。具体是指学生能够能针对不同的目的(如传递经验、传达信息、谈判劝说等)和受众(读者),清晰明确地表达自己的想法,能运用口头、书面、多媒体技术和其他方式,能在不同语境、不同文化背景下进行得体高效的信息传达和沟通交流(包括跨文化交流与国际交流)。这绝对不是那种“文学表达”能力所能够涵盖的,还包括作者的读者意识、文体意识、目的意识、交流意识、媒体意识、效果意识等。

2.批判性思维能力。我们都知道写作和思维密切相关。想的清楚就会写的清楚;想的丰富才会写的丰富;想的深刻,才会写的深刻;思维有逻辑,表达才会有逻辑;思维缜密,表述才有可能缜密。写作考查就是要考查学生的思维能力。这包括记忆、阐释、分析、分类、联想、想象、推理、比较、综合、评价等能力。当今时代从全球范围内看,各国都纷纷注重所谓“批判性思维”,或者叫“审辨思维”的培养,倡导“批判性写作”,就是能够运用准确严谨的概念、清晰条理的结构、缜密而合理的逻辑、准确而得体的表达自己思想信息,并针对性进行表达说服交流的能力。因而,大多数公民需要的是又具备基本概念清、讲逻辑、会思维、善思辨、能推理、会分析、有理据、善质疑、有理据,讲道理逻辑清晰、表达准确的书面表达能力。这才是写作能力更重要的因素。

3.语篇建构能力。上述的书面交流和批判性思维,最终仍为了写成“一篇文章”,严格起来叫做“语篇”。“语篇”指具有任意长度,意思相对完整,能完成交际的任务言语作品。语篇是基本的语言交际单位,既包括一句话、几句话、一个段落,也包括成篇的文章、著作等言语作品。只要它们表达一个相对完整的意思,达成一定的交际意图,就可以看作是语篇。语篇这个词本身就包含有交际的意味,是书面交际的单位。语篇的构成要素既包括原来的文章的要素,比如主题(中心)、材料(内容、细节)、结构(组织)、语言,也包括各种文体知识、表达方式和呈现方式等。既包括纸质文本,也包括数字文本(网络文本)。尤其是在当今多媒体时代,数字化文本迅速普及,培养学生全媒介环境下的数字化读写能力,教给学生数字化文本的制作、写作、表达、交流能力,尤为迫切。

下面,作文命题有效性的角度,谈一些建议和措施。

四、对我国高考作文命题的几点建议

1.摒弃想当然,倡导科学命题

作文命题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蕴含着一定的科学原理。据全美写作项目(NWP)和全美教育发展评价委员会(NAEP)的研究:学生的写作质量和作文命题质量之间存在很大的联系。[1]NAEP首先搜集了全国200多节写作课堂得来的数据,对学生的优秀作文从精致程度、结构、创新性、细节的运营、遣词造句和语言表达等指标进行科学分析;然后,对学生的写作过程和教师的教学方法进行访谈;最后,整理并发布了有效写作任务设计(即作文命题)具有如下些特征:

好的作文题目,要求学生写给一个具体真实的读者

让写作成为一个真正的交流沟通行为。当观众不是真实的,写作不是真正的交流时,往往写不好

好的作文命题根植于特定而具体的材料中。要求学生与这些材料互动对话,对这些材料进行分析、比较、转化。不好的作文题目往往不要求学生对材料进行分析,仅仅是定位信息并重述它而已

好的作文发生在学生能够有机会参与时。参与最有可能发生在作者能够对所写的文章的主题、样式(不论写信还是写论文等)和读者进行选择时

如果作文题目能够提供如何结构文章的指导,并提供一个适当的写作支架时,学生的作文会写得更好

当今我国的作文命题中有一种“文体不限”理念,似乎这样给了学生“自由”了,启示“题材不限”“文体不”有时更难写,这种“不限”也造成学生作文“四不像”的根源之一。我国的写作教学几乎全是为了应试目的的“文章制作”训练,根本不去考虑写作的交际功能。这是造成我国写作教学问题的错误根源之一。因为虚假的文章制作是很难唤起学生的内在写作动机的。交际才是一切写作行为的本质。之所以研究结论得出“不要给学生太多的选择,或者没有任何限制”是因为学生会因为“提供太多的选择而陷入审题的陷阱”。

作文命题的有效性源于作文命题的科学性。这种科学性应该是对于写作规律的尊重。写作是一种书面的表达交流活动。作文命题的有效性与作文的“交际性”有着重要联系。将纯粹的“文章制作”写作命题观向基于“交际写作”的写作命题观转变,是是解决当前写作教学问题的有效措施之一。

2.摒弃虚假作文,回归真实写作

目前我们流行的作文命题多的是以一种文艺腔的面目出现——

鲜花张开小喇叭,感谢细雨:是你把我滋润得这般俊俏,这般美丽。细雨闪着眸子说道:说感谢还得先感谢春风妈妈,是她让我这么做的。请以“感谢”为话题,自拟题目,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

似乎有这样几句是个不是诗歌,散文不是散文的话,就能起到发酵或者催情作用,能够将学生的写作动机和才情给“勾引”出来。其实,这多半是出题人的一厢情愿,事实上没有几个人会进入到出题人的这种假惺惺、扭捏作态的表演中去。它更多时候引发的是扭捏作态的“文艺腔”和不问场合与目的的“伪写作”。

我们为什么不能去像国际通行的那样,正常考察学生真实的写作技能,也就是:各种实用写作、文学写作、创意写作、小论文写作、学习型写作、社会评论、文学评论以及思辨性写作呢?我们为什么不可以把题目出的很真实生活中的那些样式基本一个样子,考查学生真实的学习生活工作中的写作技能,而要搞成另外一种写作能力的考查呢?

1999年英国中学生英语等级考试写作试题——“一本地公司赞助了你学校一笔钱以资助教育参观。选择一个你们班级想去的地方。给你的校长写一封信,劝说他同意支付一些钱用于你们的该次参观。”

这属于实用写作,在生活中很常用,为什么不可以考?我们曾经这样做过。比如1985的高考题《给光明日报的一封信》就是。难道这样就考不出学生的写作能力了吗?深入思考,我们到底在考察学生什么样的写作能力呢?我们非得考察那种把假话说的跟真的似的能力,高考难道真的是选把“伪圣人”“假话人”“酸文人”吗?可喜的是2016年的北京的小作文考查出现了“建议书”等实用写作,甚至“小诗”等文学写作都开始出现。这真是值得称道的进步!

3.摒弃结果写作,倡导交际写作

我们经常见到这样的命题:“写一个你熟悉的地方。语句要通顺、内容要具体、结构要完整等”,这样的作文题只不过是一些文章结果的硬性要求,对于焕发学生动机很少有积极效果。与之不同的是下面的命题——

“向一位没有见过你的房间的同学描述你的房间。你的描写应该包含足够的细节,这样同学们读你的文章时,才能知道你的兴趣、爱好和追求。事实上‘屋如其人’。读这篇文章的人会了解到你这个人。你的作文会张贴在教室里供大家阅读。”

这后一个作文题目一下子就可以让学生进入到一个交际语境中去,让学生意识到:这是写给“没见过我房间的人的”,是让他们了解我这个人的。为什么要包含足够的细节呢?原来是要让别人通过细节“了解到你这个人”。这就可以激起写作的最基本动机和兴趣了,使得写的活动有了基本的理由。

我国语文课程标准中虽然也提到“写作要看目的和对象”,可长期以来,我国的写作教学是缺乏写作的“读者意识”“目的意识”“文体意识”的关注。比如《我难忘的 (生活中的人、事、活动、物)》这样的题目——我们都写过,不止一次地写过,一代又一代的学生还在写。可是,我们为什么要写它?我为什么要向别人写这样一个话题,目的何在?说不清楚明白,只是劈空没由头地孤零零地这样一个任务让你去写,而你又不得不写。

4.摒弃文艺范,倡导审辨式写作

误入歧途甚至可以说误尽苍生的中国写作教育,请回到常识、回到真实、回到科学、回到正轨上来吧!

(作者系西南大学语文教育研究所所长)

[1] [ NAEP/NWP. Study Shows Link Between Assignments, Better Student Writing.By: Art Peterson Publication: The Voice, Vol. 6, No. 2. March April2001[DB/OL]http://www.nwp.org/cs/public/print/resource/112]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我的老同学作文 我们的家乡更美了作文 英语关于文化的作文 作文集模板 社会生活作文素材 摸爬叉作文 我们班的淘气包作文 我的愿望作文400字5篇 我的新学校作文开头 六一节的作文200字 防溺水优秀作文 暑假作文200字 感谢什么作文400字 小学二年级作文辅导 法语四级作文 以慈善为主题的作文 我的闺蜜作文400字 我为什么要努力作文 放下的作文素材 庆祖国70华诞作文 忍让作文600字 烟花作文200字 广州一日游英语作文 事的作文200字 关于动作的作文200字 用现在进行时写作文 原来是他作文 美丽的西山作文400字 韵律操比赛作文 网络利弊英语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