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中考语文 作文得分点完全解密 中心

2020-06-25 15:33:01
相关推荐

中考作文得分点完全解密:中心得分点关键词中 心 得分点要诀 立意明确,中心突出 1.得分点概述 我们不论写什么文章,在下笔之前,总要先考虑写什么内容,体现什么思想。这个过 程,就是提炼主题的过程,古人称之为“立意”。在历年的中考作文评卷过程中,立意 一直是阅卷老师关注的焦点。“意”立得如何,是否突出、有深度,可直接关系到文章 的成败和作文的成绩。 综观全国各地的中考作文评分标准,无一不将“立意明确,中心突出”这一要求作为其 重要的评判标准,而且它在各地作文评改中所占的分值比重普遍较大,如安徽省,以 本项得分点为主的“内容”一项竟占了全部分值的 54.5%;潍坊市占了 50%;北京市、 上海市、河北省的本项得分点与选材,合占全卷的 40%。 由此观之,立意鲜明、新颖、深刻,乃是考场作文成功的关键。 2.得分点策略 如何达到上面所说的“鲜明、新颖、深刻”呢?我们不妨采用以下方法与技巧。 明题依体凸中心。首先要正确理解题意;其次依据文体明了中心。以写记叙文为例, 可抓住记叙的线索,诸如景、物、人、事、思想感情等,这是做到立意明确的先决条 件;三要精心选择能表达文章中心的材料,若材料与中心联系不紧,就影响中心的明 确;四是在文章的关键地方,用一两句话进行议论或抒情,揭示文章的主旨,使整篇 文章宛如画龙点睛般活脱起来。 化大为小炼主旨。仅以话题作文为例,考生可在析题的基础上,化大为小,把思维引 向深入,找到适合自己的切入口拟题立意。如对话题“处处留心皆学问”,有一位考生 从茶壶泡茶久了,里面长了“垢”,可泡出的茶却一天比一天香的现象入手,进行深度 思考,最后明白了“只有积年累月长出茶垢的壶,才能泡出清香爽口的好茶来”的道理。 在具体而生动的记叙中,突出了“处处留心皆学问”的话题要旨。经过这样的“炼旨”, 立意自然就高人一筹了。 平中见奇出新意。常见的方法有:(1)“旧瓶装新酒”。针对人们习惯了的事物、思想、 理念,从新的角度提出新的看法和见解。(2)“反弹琵琶”。运用逆向思维,从反面提 出自己与传统和世俗相悖的观点,以新眼光、新理念来分析事物,评价事物。(3)聚 焦时代。针对社会现实,关注时代热点,比如对于救助弱势群体的看法,对环境污染 的看法等,把自己对材料的独特体验、见解、评价等纳入文中。 三思而行求深透。立意求深要求作者对事物的认识不能停留在表象上,要努力发掘出 事物内在的思想内容,要把有关材料放在一定的大背景下来思考,挖掘出它的社会意 义,要善于把事物之间的内存联系,提炼出深刻的主题。 3.失分会诊 (1)由于不用心审题,或对中心与材料的关系把握不准,致使少数文章脱离标靶,不 着边际,或虽不完全脱题,但只与话题打了个“擦边球”,过于平淡。 (2)因为不会“炼旨”,导致有些文章中心不明确。主要表现在:全文基本观点不明朗、 不集中,若隐若现,好像是作者不敢明确表态;或笔墨不集中,行文过散;或思路不 清晰,前后内容不衔接不紧密。 (3)符合题意要求,有立意,但缺少点睛之笔,使立意缺乏应有的高度。 (4)思想境界不高,明显表现出一些不合适的观点。为了刻意求新或者对某一特写问 题不能正确对待,而出现看法偏颇,或情绪偏激,体现在作文中,便是观点错误或态 度消极或思想悲观。这些问题明显反映出考生的思想水平和道德修养。有这些问题, 作文自然不能得高分。 4.提升要诀 秘诀一:抓住“正确”不放。考场立意,决不站在个人的角度反映偏激的思想,而要符 合生活发展的客观规律,体现出积极向上的健康思想。 秘诀二:纵向深入开掘。学会纵向思考,采用层层推进的方法,从不同方面、不同角 度,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多问几个“为什么”、“怎么办”,使中心思想更突出,更深 透。 秘诀三:融旨于物托志。适用于散文、记叙文的写作,是指借助于某种事物来表现文 章的主旨,通过对平凡事物的精雕细刻来显示深远的寓意。如某考生的《兴趣》一文, 借花抒情,围绕“桂花”展开描写,表达自己热爱美好事物的情感,主题深刻。 考题回放 1.(原材料略)以“生命的芳香”为题写一篇文章。不少于 600 字。 2005·江苏南通 2.原材料略以“助跑线”为话题,自拟题目,选择你得心应手的文体,写一篇不少于 600 字的作文若写成诗歌,不得少于 20 行,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 2005·陕西 3.以“掌声又响起来”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文体不限;②思想健康,写出真情实感;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 人名;④不少于 600 字;⑤不得抄袭。 2005·江苏宿迁 作文展台 1.失误文剖析 生命的芳香二类文 蝶 蝶的绚丽以及它飞舞的飘逸想必大家都非常了解。但又有多少人知道蚕变蝶的那一刻 呢? 成蝶之前,蚕在茧里被裹着,为了实现飞翔的梦和拥有那矫建绚丽的翅膀,它们必须 破茧而出。破茧而出的过程是痛苦的,有多少蚕经受不了这个过程都死在了茧里。但 这个过程又是必不可少的,这个过程是使蚕升华到蝶的梯子,假设有谁不忍目睹蚕破 茧而出时的苦苦挣扎,而把它的茧剪开使那蚕舒服地出来,那么那只蝶永远飞不上蓝 天,只有抱着那皱缩的翅膀在地 E 苟延残喘。因为它没有经历那使它升华的梯子。 此处若加一句:“破茧成蝶说明磨难是使物升华的阶梯,正是磨难造就了蝶的飞翔之 梦。”就会加强事例对观点的支撑力。 [编友提示:“蚕破茧成蝾”这一表述不周,蚕结茧变蛹。蛹又变蛾,而非蝶,属知识性 错误。毛虫变蝶,桑蚕变蛾,可选其一。] 梅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 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毛主席的一首咏梅词写出了梅的高尚品质和坚忍的风 格。梅是腊月开放,腊月风雪交加,气候恶劣,那时百花早已凋谢,风雪中只有那一 枝梅花挺立着,任凭自己的幽香飘向四方。, 梅的这种风格正是暴风雪塑造出来的,只有在风雪的吹打下,梅才能逐渐形成抗击风 雪的躯干,只有在风雪的吹打下,梅才能绽放出那幽香的花朵。 此处若加一句:“风雪中那一枝绽放的梅花说明磨难是造就坚忍和芳香的使者。”效果 自然会不同。 人 人类在地球上出现已有二百多万年了,据说在环境恶劣的时候,地球上仅剩下两千多 人。但后来人类在更恶劣的环境中也能生存并不断地发展,这是为什么呢?因为磨难! 磨难造就了这个伟大的群体,磨难促使人不断地进化和发展,磨难使人类适应了这个 多变的世界。 人类的进化说明磨难是生物进化的条件。 朋友,生活中的挫折可能常常侵袭你,别怕,只有经历它的洗礼你才能更成熟,只有 经历了它你才能进步。 结尾改为下面一段怎么样?“蝶飘逸地飞翔、梅在风雪中散发芳香都是艰难困苦磨炼的, 人也是这样,只有经历它才能进步,不是么?风雨后才能出现彩虹……” 失分会诊 得分点:作者“沉思”的内容十分广泛,由物到人,共选取了三个材料,两个物,一个 人,物人结合,共同揭示同一主题。三个材料用分章写作的方式组合起来,三个小标 题简单醒目,意蕴深刻,加在一起正好是大标题,有独到的创意。 失分点:文章最大的失误就在于每个章节之间的中心不很突出,前两节的最后应该有 一句简短的揭示主旨的话。结尾段也应再次呼应开头、突出中心。 提升点:文章最大的失误就在于每个章节之间的中心不很突出,前两节的最后加上一 句点明中心的话(参见夹批),就会跻身一类文的行列了。 2.一类文解析 (一)别人为(地)缩短你的助跑线 今年五一节放假期间,我们全家游览了位于市郊外的动物园。在天鹅馆,我发现了一 个奇怪的现象,那就是,几只天鹅在没有栅栏和护网的并不很大的池塘里,竟能非常 安闲地生活而不飞走。“奇怪”一词用得好,正因为好奇,才促使“我”探究下去。问爸 妈“问”前应加上主语“我”。,爸妈也不明白这是为什么。不得已,我们找到管理员向 他问个究竟。听管理员说,天鹅在展翅高飞之前,必须有一段足够长的水面供其滑翔, 如果滑翔的助跑线长度太短,天鹅就难以施展它拥抱蓝天的理想,久而久之,天鹅便 会丧失飞翔的信念,甚至丧失飞翔的本领。而这几只天鹅删去“而”,衔接更自然,就 是因为没有了飞翔时所必需的足够长的助跑线,才会在没有栅栏和护网的并不很大的 池塘里,非常安闲地生活而不飞走。管理员的话解开了我们的疑窦,同时也引出了“我” 的思考,揭示和证明了全文的中心观点——别人为地缩短你的助跑线。 听了管理员的解说,我很为那几只天鹅惋惜。同时我想,生活中何尝没有人为地缩短 实现理想的助跑线而落得个一事无成的可悲下场之人?(由鸟及人,联系自然贴切, 为下文进一步论证观点作了很好的过渡。 北宋著名文学家王安石就曾写过一篇《伤 仲永》的名文。文中说,金溪县有个叫方仲 永的小孩,他家世世代代以种田为业。方仲永五岁时,便能作诗,并且诗的文采和寓 意都很好。全县的人对此感到很惊讶,慢慢地都把他的父亲当作上宾看待,有的还拿 钱给他们。他的父亲认为这样有利可图,便每天拉着方仲永四处拜见县里有名望的人, 表演作诗。最后,方仲永的聪明才智却完全消失了。用方仲永的例子来证明观点比较 贴切,只是有点陈旧。 分析方仲永聪明才智完全消失的根本原因,无非是方仲永的父亲未能重视对他进行必 要的后天教育,人为地缩短了方仲永真正成才所必需的足够长的助跑线的缘故。(有例 有析,一语中的。) 近日,中央电视台《调查》栏目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1983 年出生的魏永康,两 岁就认识了 1000 多个汉字四岁掌握了初中的全部知识,八岁上了重点高中,十三岁以 高分考取了重点大学,十七岁考上了中国科学院的硕博连读,但却在十九岁的时候因 生活自理能力太差而退学。(又是一个当代的方仲永式的悲剧!增强了观点的现实意 义。) 这个故事的魏永康,只有超乎常人的学习能力,却缺少做人一定要有的生活自理能力。 这也是他和他的家人,人为缩短了他成才所必需的足够长的助跑线而造成的恶果。(两 个事例,一古一今,一是环境所迫,一是自身因素,两相对立,十分巧妙,有力地证 明了中心论点。) 同学们,难道你不想让自己成才吗?那么,就请千万别人为(地)缩短你的助跑线!(反 问有力,号召自然,照应标题,强化论点。) 说长道短 得分点:文章标题揭示了中心论点“别人为(地)缩短你的助跑线”后,正文先用天鹅 缩短助跑线就不能飞翔的事例说明了论点;接着,作者列举一古一今现实生活中的两 个典型论据,对中心论点进行了充分的论证,使文章有了积极的现实意义;结尾提出 号召,强化论点。 提升点:主要着力点就放在中心和材料的处理上:如果论据的时代感再强一些,注意 正反对比论证,那么中心会更突出,说服力会更强。 (二助跑线上须卖力 现象名称:小球运动 现象描述:将一大小适中的小球,放在足够宽阔的地面上。如果不对它施加外力,那 么它就会稳稳地呆在地面上;当对它施加的外力大于它所受到的阻力时,小球便会朝 着外力的方向移动,且移动的速度和其受到的外力成正比;当对其施加的外力超过小 球本身重力和它所受到阻力的总和的时候,小球便会从这 刻飞起来,而飞起来的高度 和远度也与其所受到的外力大小成正比。 用记录现象的形式扣题开篇,并用物理知识对运动现象进行描述,可谓别具一格。 同类现象: 示例一:人的腿部只有用上足够大的力气才能走动,加大用力到一定程度后人自然就 会跑起来。 示例二:宇宙飞船到广袤的宇宙空间去的时候,若缺少自身所携带的强大动力源的支 持,那么其结果是不堪设想的。 由此及彼,列举同类现象,强化对中心的论述,增强文章说服力。 现象拓展: 示例一:上海液压泵厂工人李斌,本来只是个技校毕业生,可他硬是通过刻苦努力, 获得了大学本科文凭,成为上海乃至全国职工中唯一具有工程师和高级技师双项职称 的智能型工人。十年里,他完成新产品开发项目 55 项,为企业创造了 2100 多万元的 经济效益。有眼力的德国专家甚至还出高薪聘他到国外工作…… 示例二:许振超是青岛港前湾集装箱码头公司桥吊队队长。作为一个“老三届”出身的 普通工人,他始终站在时代的前列,顺应社会发展的潮流不断努力提高自己。他不仅 没有被时代淘汰,而且屡屡永挑大梁,由一名普通工人,逐步成长为令世界航运界敬 佩的一流桥吊专家。许振超带领的桥吊队,还创造出了每小时 381 自然箱的码头装卸 效率,被交通部认定为世界最新记录。 (主体部分,两组现象,一简一繁,由“现象”及人,逐步拓深。不过,两组现象都只 摆出事例,缺少必要的议论。) 最终结论:处于助跑线上的力求发展和进步的事物都要拼尽全力才行,这是它们实现 飞翔梦想的关键! 友情提示(或“自我暗示”) 同学们,今天的中考使我们站在了通向高中的助跑线上,我想,没有一个同学不希望 自己“高飞”起来,那么,就请用你最大的努力去拼搏吧! (总结全文,再次对中心加以结论性阐述,使文章俨然成为一个事体。) 说长道短 得分点:新颖的构思和独特的论证艺术。不了说清标题提出的“助跑线上须卖力”的道 理,文章别具匠心地分开条款,先从司空见惯的一个现象(小球运动)说起,继而在 罗列两个“同类现象”的基础上,又对这一现象进行了巧妙拓展,较好地凸现了本文的 写作目的。结尾的“最终结论”对全文作了恰到好处的总结,使文章的结构完整紧凑,“友 情提示”则增强了文章的针对性。 提升点:美中不足也是在其说理论证上,从全文的主体看,似乎都在摆事实、列现象, 偏偏少了议论文所必须的以“理”服人。不妨在“现象拓展”后面加上个“原理分析”之类, 来个理性思考,挖一挖深层内涵,这样,主旨就会更鲜明、更深刻。 3.满分文揭密 (一)上帝也困惑 在争取获得诺贝尔奖的特殊的冲刺比赛中,上帝有那么多国家的科学家均有所斩获, 而唯独缺少中国科学家的席位。(这确是一个令人遗憾的现实。——开篇不凡。)上帝 想,也许是中国人在这方面的潜质太差了,于是,他把曾经获得过诺贝尔文学奖的泰 戈尔、物理学奖的爱因斯坦、化学奖和物理学奖的居里夫人等三人降生中国,并希望 他们三人能够帮助中国实现获得诺贝尔奖的梦想。(想象奇特,但又建立在现实的基础 上,妙绝!) 泰戈尔出生在一个很富裕的家庭,他的父亲是一家有名的私营企业的老总。他们家中 只有五个人,却拥有三座豪华别墅、七辆高级轿车。泰戈尔从小即受到家人特别的宠 爱,他想要的东西没有得不到的,就是天上的星星他的家人也会想法给他去摘。却没 有想到他小小年纪就有了太多的坏习惯,整天就知道不务正业地吃喝玩乐乱花钱,终 于成为一个十足的花花公子。(与现实何其相似!) 爱因斯坦就没有泰戈尔那么幸运了,他的家庭很贫穷,但他却对学习有着极大的兴趣, 他的学习成绩异常优秀,小学三年级就掌握了高中全部的知识,初中毕业时就具备了 博士后所有的知识。后来发生的事情却让爱因斯坦有点料想不到,他所讲的理论全国 没有一个人能懂,而血气方刚的他在一次学术性会议上因为指责了某知名教授的错误, 从此被整个学术界称为疯子,最后还被强行关进了精神病院。(痛心的教训,深刻的揭 示!) 居里夫人的家庭虽然没有泰戈尔的家庭富有,但却比爱因斯坦的家庭强多了。居里夫 人同样在孩提时期就表现出了很好的学习天赋,只是他的父母总觉得女孩应该呆在家 中干干家务,没有必要学什么知识,因而,居里夫人到头来连小学都没毕业就回到了 家中。(立意既储蓄又高远!) 了解到以上三人在中国的离奇遭遇,上帝感到莫大的困惑。他对所有的天神说:“唉! 我给中国派去了那么多能获得诺贝尔奖的人才,本希望他们为中国实现梦想,没想到, 他们当中却没有一个人能幸运地拥有让他们在这特殊的冲刺比赛中展示超人才华的足 够长和助跑线,还怎么指望他们去获得此奖呢?唉,但愿这条东方巨龙早日苏醒,腾 飞于天上人间……”(三个前世的大家,降生到中国后,虽然境遇不同,但结果却是同 样的可悲,令人深思。作者通过上帝的困惑和灰心,深刻地揭示了严峻的现实,突出 并升华了文章的主题。) 满分解密 满分点:(1)构思新奇巧妙,主旨鲜明深刻。(2)想象丰富而合理,语言流畅生动, 堪称是一篇难得的中考美文佳作。 (二)掌声又想起来 我脸红,我羞愧,我将头低了下去。虽然耳边正响着“赞许”我的掌声。因为我清楚地 知道,那不是我自己努力的结果。(开头设置悬念,又紧扣题目点“掌声”,激发读者兴 趣,提引下文。) 一星期前,省里要举行化学竞赛,我的成绩还算好,于是抱着一拼的心态报了名。在 经过几个月的准备之后,我参加了初赛的考试,题目并不算难,我做起来得心应手, 自我感觉良好。于是,兴奋地等着成绩的公布,等着自豪地走上讲台去拿获奖证书。 果然不出我所料,几天后,我得到了“内部消息”——我考了第一名,天啊!怎一个“乐” 了得!(初赛获胜,一切似乎都那么顺理成章,自然要“乐”不自胜了。) 我得回家请功,让爸妈好好奖励他们的宝贝女儿。可是,当我准备推门而入的一刹那, 我立刻呆住了—— “唉,老师,我家丫头这回的竞赛可多亏了您帮忙啊,成绩下来了,第一名,真是不错, 这次得得好好感谢您啊……”这分明是爸爸的声音。难道……我的成绩……,我不愿再 往下想。可是他们怎么可以瞒着我这样做,我无法接受这样的虚荣,我情愿不曾拥有。 (出人意料,原来“第一”有假。情节突现波澜,也照应了开头。) 我讨厌他们的虚伪,我下决心要努力,要让他们看到,下一轮的复赛,没有他们的帮 忙我一样可以考得很好。(知耻而发愤,难能可贵。) 在这样坚定的信念下,我付出了很大的努力,我相信,凭借自己的力量,一样可以打 败对手,取得预期的成功。 这段时间里,我宁愿每天只睡四个小时;宁愿放弃满心喜爱的《梦里花落知多少》;宁 愿为那本限量出版的资料顶着烈日跑遍大街小巷…… (在朴素的信念与行为中,充分展示了作者可贵的真、善、美的思想品质,更突出了 文章的主旨。) 我又一次坐在考场上,更加充满信心地应战,最终取得了回家二等奖的优异成绩。 我又一次站在讲台上,捧着鲜红的获奖证书,昂着头,自豪地接受了那又一次响起的 掌声。 (功夫不负有心人,成功的结局水到渠成。结尾再次回应标题和开头,同样的掌声, 却有着不一样的内涵,耐人寻味。) 满分解密 满分点:主题鲜明、深刻,小作者紧扣题意,善于捕捉现实生活中的热点加以发掘, 视角很独特。另外,本文的构思布局也较别致。小作者运用类似于舞台说明的形式, 通过两时间段,将前后再次竞赛的叙述巧妙地组合在一起,浑然一体。 模拟演练 1.健康是人们的追求。健康的身体,健康的思想,健康的心理,健康的爱好…… 请以“ 健康”或“健康的 ”为题,写一篇作文,不少于 600 字。 2.曾几何时,生育养育万物,曾给人类慷慨赏赐的地球变得满目疮痍,酸雨、赤潮、 沙尘暴、大气污染……有人迁罪于人类的开发,迁怒于工业的发展,其实,这一切都 是我们自己惹的祸。我们为了一己私利、一方之益,不惜乱采滥挖,随意排放污染物…… 于是,青山变秃了,河水变黑了,土地变成了荒漠……地球母亲在呻吟。 请以“环境”或“环境保护与发展”为话题,写一篇 600 字以上的文章,题目自拟,文体 不限,立意自定。 素材金库 主题:健康 ●健康是人生第一财富。 ——爱默生 ● 健康的身体是灵魂的客厅,病弱的身体是灵魂的监狱。 ——培根 ●世界上没有比结实的肌肉和新鲜的皮肤更美丽的衣裳。 ——马雅可夫斯基 ●保持健康,这是对自己的义务,甚至也是对社会的义务。 ——富兰克林 ●健康不是身体状况的问题,而是精神状况的问题。 ——艾迪夫人 ●只有身体好,才能学习好、工匠作好,才能均衡地发展。 ——周恩来 ●古语说:业精于勤。据我看,光勤于用脑力而总不用体力,业也许不见得能精;两样 都用,心身并健,一定更有好处。 ——老舍 ●美国前总统里根:热爱棒球,擅长游泳,喜欢美式足球。在大学担任游泳教练和救生 员,曾救起 77 名落水者。他竞选州长成功举行就职典礼时,为了不误看棒球赛,竟将 就职典礼时间定在午夜 12 点。 主题:环境 ●古代诗人笔下的美景,曾陶醉了无数游人,也曾滋养了无数文人墨客,这些美丽的景 色,今天还在吗?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 青天。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 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阉送青来 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阅读下列材料,你有何感想? 1.1985 年,英国南极科考队在南极上空发现了一个巨大的臭氧“空洞”。1987 年,德 国科学家发现北极上空也有类似的臭氧“空洞”。后来才得知,全球各处都有臭氧被破 坏的现象。没有臭氧保护的生物在强烈的紫外线照射下将无法生存。 2.据报道,人类每年向海洋倾倒 600~1000 万吨石油、1 万吨汞、25 万吨铜、100 万 有机农药,660 万塑料……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失去的一天作文 作文风景600字 小事见真情作文 阳光一直都在作文 吾辈当自强作文 介绍教室的英语作文 音乐的魅力作文 幸福是什么的作文 挫折让我成长作文 放鞭炮600字作文 七彩校园作文 关于乡村生活的作文 蜗牛比赛作文 我家的新鲜事作文 拔河比赛作文二年级 游雁荡山作文 我的心事作文600字 植树节作文一年级 去动物园作文400字 扫地作文50字 以节日为题的作文 我和你作文800字 大足石刻作文 未来的科技想象作文 有梦才有远方作文 江西专升本英语作文 让我想一想作文 时间的痕迹作文 我的心愿800字作文 剪纸作文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