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2018年河南省中招考试语文试题概览

2020-08-22 16:12:01
相关推荐

原标题:2018年河南省中招考试语文试题(概览)

2018年河南中考已经开始,下面随小编来看2018年中考语文试卷(概览版):

郑州名师点评中考语文作文

张喜乐

郑州市第八中学语文教研组长,

郑州市教研室语文学科中心组成员。

河南省的中招语文试卷,近几年考察的题型、试卷的框架等基本是稳定的,但在表面的“平稳”之中,总有微妙的、新颖的东西在不断悄悄呈现,如今年的作文试题。

今年的作文依然采用二选一的考察方式,这兼顾到了不同考生的个性特点,利于考生发挥特长。

文题(1)命题作文点评:

这个题目秉承了河南中考作文的一贯风格:题目中依然包含“我”字,在命题上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和思想实际,与学生的认知水平相适应,显然意在鼓励考生表达真情实感。

这个题目,看起来平常,但仔细玩味,立意还真得独特才行。正所谓“因为普通,更得独特”!首先,选材得有一定高度,你要让最懂你的人理解你什么?这个“什么”,最好有“格调”、有“水平”,即你想的是什么?追求的是什么?这些内心的东西,最好独特且有意义,尽量与大多数考生拉开距离。如果还写考试成绩上遇到挫折,这个人如何懂你,等等,显然落入了窠臼。如果能紧扣时代脉搏领域非常广,如新科技、艺术等,写自己对未来理想的痴迷追求,但周围理解的人并不多,而他(她)是最懂“我”的人,这样就好些。另外,审题时还有注意到题目中涉及到的人数和详写的对象,我个人认为,表面上是两个人,即“我”和“那个人”,但是,题目中的“最”字实在是太巧妙啊!它是否在告诉我们,除了这个人,稍微懂“我”,甚至不懂“我”令“我”痛苦的人也是存在呢?关注题干中的显性要求和隐形提示也是很重要的。如若这样,此文是否可以用到铺垫手法?还有,详略的安排、细节的描写也是必须要注意的!“那个人”有“最”字提示,显然是重点描写的对象,要围绕着“自己”的事情重点表现“那个人”,“懂”的方式可以多种多样,言谈举止、神态眼神,有形的、无形的,只要能突出“最懂”就行!写“那个人”时,最好有意识用上细节描写,让人物形象丰盈、鲜活、立体起来!至于用于做铺垫的其他人,用极少的篇幅略写即可。

文题(2)材料作文点评:

熟悉河南中招考试的人都知道,今年的材料作文显然不同于以往的寓言式材料。寓言式材料,寓意的理解容易偏差,这也是考生不敢轻易选择材料作文的一个原因,而今年的材料作文显然给人焕然一新的感觉!首先,使用了古人名言,且有完整的释义,没有设审题障碍。我在郑州市语文教研组长微信群里发起了一个讨论,大多数老师对立意的理解是一致的,往年那种对核心立意激烈争论的场景没有了。这说明这次主要考察的是学生的认知水平、文学积累,而非对立意的“猜测”。围绕着“对己”“对人”,大家的主要观点如下:“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多责备自己少责备别人;“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君子要求的是自己,小人要求的是别人;世人要注重品德修养的修为,遇到问题和困难要注重从自身查找不足,不能总是苛求别人,只有宽恕别人原谅别人,才会远离怨愤,与人和睦相处……总之,用大家熟悉的一句话“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基本就可以涵盖这两则材料的立意了。另外,材料采用古人名言的方式,既表明了题意,又增厚了试卷的传统文化分量,可谓一个亮点!

中招作文注重“可写性”“选择性”“导向性”“探究性”,主要是对作者思维方式,思维品质,思维习惯等综合素养的考查,今年的作文题目很好地体现了这一点。

另外,考生还要清楚,一类文的标准之后,还有个补充说明:“四项有一项突出者,可酌情加1 4分,加到满分50分为止。”这四项是(1)感情特别真挚感人,对人生、社会、自然有独特感受;(2)立意新颖、深刻;(3)构思巧妙;(4)有文采。这就兼顾到了不同考生的个性特点,考生不妨据此发挥自己的特长。

最后,提醒考生注意,你的作文要想得高分,除了清楚评分标准,掌握老师讲授的一些技巧,更重要的是大量阅读和观察生活、积累生活!“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读的东西多了,眼光自然就高了。倘若再能把日常生活中的点滴见闻、感受及时记录下来,加工整理;从琐事中挖掘内涵,悟出道理,作文水平何愁不高?所以要牢记:“有根株于下,才有荣叶于上;有核实于内,才有皮壳于外”。生活是写作的源泉,感悟是作文的基础!

刘瑞芳

中原一中实验学校一级教师,市骨干教师。

作文是语文的 “半壁江山”, 2018年河南中考的作文题目延续了传统的“二选一”模式,形式稳定,涉及“成长体验”与“人生感悟”两大范围,体现中考语文立德树人的导向。

文题(1)命题作文点评:

命题比较接近学生生活,重点在于找关键词,“最”——体现比较,“那个人”——抓住身边的一个人描写,“懂我”需要细节展现怎样懂我。考生们依然可以回归亲情、友情、自我成长等角度进行立意。论亲情和友情,不一定是生死大义或者轰轰烈烈,落实到生活中的小细节、小物件、碎片中的体会即可。这个题目避免学生套作、泛泛而谈,给学生留下巨大的发挥空间。

近几年,河南中考命题作文均以“我”为圆心,以生活为半径,注重学生的真情实感、生活体验、品德修养等。文体上倾向记叙文,选择充实鲜活的叙事来展开成长话题;立意上传递正能量,阳光自信、坚强成熟;选材上体现“我”的成长足迹。主题鲜明、语言优美、生动形象、情真意切的作文更易出彩。

文题(2)材料作文点评:

材料简短明了,虽是文言但有释义,降低了考生审读的难度。这依旧是具有哲理性思辨性材料,引发学生深入思考,对学生的自我成长和思维的全面发展有深刻的教育意义。通过抓关键词 “议论别人”“省察自己”“小事”“严格要求自己”“不苛求别人”,考生比较容易得出的观点是——从小事做起,严于“省”己,宽以待人。文体上倾向议论文,若想出类拔萃,就要在论据、论证方法、议论语言等方面实现突破:论据力争典型、丰富、多元、富有时代气息;论证方法综合运用,摇曳生姿;语言要有理、有力、有文采。

“ 懂我”是成长的过程,“省察自己、宽以待人”是成长的方法,2018年河南中考作文还是在“共话学生成长”——这体现了《语文课程标准》的思想:“能有意识地观察生活,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郑州一中桐柏路初中部,也一直在精心研读《语文课程标准》,作文教学中反复强调和引导学生多角度地观察自然、社会、生活,多维度地感知成长、人生。

对于2018年中考语文作文,

您有什么想说的,

欢迎在留言区留言。

文章内容整理于网络

责任编辑: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初一写人作文 元宵节作文结尾 以爱为话题作文 说说我自己作文 课外活动作文 打破常规作文 时事评论作文 关于孔子的作文 人间真情的作文 有关母亲的作文 持之以恒的作文 写给男朋友的小作文 作文批改评语大全 有关环保的作文 雨露作文 我的新老师作文 三年级作文国庆节 十字路口作文 爱护环境的作文 小学国庆节作文 写老师的作文题目 四级英语作文预测 学会放弃作文 跨越再跨越作文 红楼梦高考作文 我喜欢的老师作文 我的大学生活作文 小学生想象作文 关于规则的作文 经典作文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