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2018中考文言文阅读重点篇目之《送东阳马生序》

2020-08-24 08:33:01
相关推荐

2018中考文言文阅读重点篇目之《送东阳马生序》 一、文学常识1、作者: , 代散文家。字景濂,浦江(今浙江义乌)人。 三、通假字1、四支僵劲 支,同 。2、皆被绮绣:被,同 。3、与之论辨 辨,通 四、重点词语解释 余幼时即嗜学( )。家贫,无从( )致( )书以观,每假借( )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 )之怠( )。录毕( ),走( )送之,不敢稍逾约( )。以是( )人多以书假( )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 )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 )名人与游,尝( )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 )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 )其室,未尝稍降( )辞色( )。余立侍左右,援( )疑质( )理,俯身倾耳以请( );或( )遇其叱咄( ),色愈恭,礼愈至( ),不敢出一言以复( );俟( )其欣悦,则又请( )焉。故( )余虽愚,卒( )获有所闻。 当余之从师也,负( )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 )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 ),四支( )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 ),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 )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 )绮绣,戴珠缨宝饰之帽,腰( )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 )若神人;余则缊( )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 )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 )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五、重点语句翻译 1.余幼时即嗜学。 2. 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 3.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 4.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5.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 6. 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7.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 8. 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 9.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 10.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1 11、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 12.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 13.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14.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六、理解性默写 1、为什么作者在众多富有的同学中能“略无羡艳意”。 2、“今诸生学于太学”一段表明作者观点的句子是: 七、课文内容理解 1、文章从几个方面表现了作者的求学之苦和用心之专? 2、“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青少年时期的作者所思所行尽在于这种“好”与“乐”中,本文写了他好学乐学的种种情形,请你用自己的语言概括出其中的两件事。 3、“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这句话有何表达效果。 4、从几方面概括作者求学时的客观条件。 5、结合全文,说说作者最终能够学业有成的几条理由。 6、太学生的优越条件,表现在那些方面。 7、文章中对老师严厉的描写和对同舍生衣着的描写各有什么作用。 8、应怎样看待学习条件与学习好坏之间的关系。 9、本文是写给马生的为什么用大量的文字写自己求学的事。(本文的中心、也是写作目的。) 八、开放性试题 1、和作者当年的学习条件相比,今天的你有哪些优越的地方?你应该怎么做。 2、作者在艰苦的环境下刻苦学习精神对你有什么启发。结合自己实际谈一下。 2 3、课外积累。古人刻苦求学的事迹。说说这对你的影响。 九、实战演练(一)《送东阳马生序》原文略 (二)先公① 四岁而孤,家贫无资,太夫人② 以获画地,教以书字。多诵古人篇章,使学为诗。及稍长,而家无书读,就闾里③ 士人家④ 借而读之,或因而抄录。抄录未毕,而己能诵其书。以至昼夜忘寝食,惟读书是务。自幼所作诗赋⑤文字,下笔己如成人。 (节选自《 欧阳修全集》) 注:① 先公:指欧阳修。② 太夫人:指欧阳修的母亲。③ 闾里:乡里。④ 士人家:读书人家。⑤ 诗赋:两种文学体裁。 1.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2 分) A.无从致书以观(买) B.不敢稍逾约(超过) ..C.先达德隆望尊(有德行学问的前辈) D.不敢出一言以复(重复) ...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注意加点的词。(2 分) (1)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 (2)抄录未毕,而已能诵其书。 3.文段(一)从哪两个方面叙述作者的“嗜学”。 (2 分) 4.宋濂和欧阳修在求学的路上皆面临什么矛盾。他们的求学经历,给了你哪些启示。(4 分) 十、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回答问题。 (一)《送东阳马生序》原文略 (二)匡衡勤学而无烛。邻居有烛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邑人大姓文不识,家富多书,衡乃与其佣作而不求偿。主人怪问衡,衡曰:“愿得主人书遍读之。”主人感叹,资给以书,遂成大学。 (译文: 匡衡勤奋好学,但家中没有蜡烛照明。邻家有灯烛,但光亮照不到他家,匡衡就把墙壁凿了一个洞引来邻家的光亮,让光亮照在书上来读。同乡有个大户人家姓文,名不识,家中非常富有,有很多书。匡衡就到他家去做雇工,又不要报酬。主人感到很奇怪,问他为什么这样,他说:“我希望能得到你家的书,通读一遍。”主人听了,深为感叹,就把书借给他读。最终匡衡学有所成。) 1、语段(一)中表现了作者宋濂的哪些品质。 2、语段(一)采用了什么手法。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3、根据语段(一)和语段(二)的内容,分析两个语段中主人公都学有所成的原因。 十一、阅读文言文,完成18—22题。(17分) [甲] 余幼时即嗜学。……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乙] 溥幼嗜学,所读书必手钞,钞已朗诵一过,即焚之,又钞,如是者六七始已。右手握管处, 3 指掌成茧。冬日手皲日沃汤数次,后名读书之斋曰:“七录”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4分) (1)弗之怠( ) (2)负箧曳屣( ) (3)四支僵劲不能动( ) (4)溥幼嗜学( ) 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4分) (1)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 (2)如是者六七始已。 3、比较[甲] [乙]两文,具体说说文中主人公在学习上的共同点。(4分) 4、读了[甲] [乙]两文后,你有什么收获。(3分) 十二、[甲]送东阳马生序(节选)余幼时即嗜学……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乙黄生允修借书,随园主人(作者)授以书而告之曰:“……予幼好书,家贫难致。有张氏藏书甚富,往借不与,归而形诸梦,其切如是。故有所览,辄省记。通籍(做官)后,俸去书来,落落(堆积)大满,素蟫(书中蠹虫)灰丝,时蒙卷轴,然后叹借者之用心专,而少时之岁月为可惜也。” 今黄生贫类予,其借书亦类予。惟予之公(同人共用)书与张氏之吝书,若不相类。然则予固不幸而遇张乎。生固幸而遇予乎。知幸与不幸,则其读书也必专,而其归书也必速。为一说,使与书俱。 ——(节选)清?袁枚 《黄生借书说》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2分) ①走送之( ) ②则又请焉 ( ) ③媵人持汤沃灌( ) ④右备容臭( ) ....2、下列加点的词意思完全相同一项是 (2分) A、既加冠 宋既成列 B、益慕圣贤之道 杀数人,胡虏益解 ....C、足肤皲裂而不知 久而乃和 D、卒获有所闻 士卒不尽饮 ....3.选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含义相同的一组。 A 2分 A或遇其叱咄 或王命急宣 B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 C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D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若为佣耕,何富贵也 ....4.下列句子“而”字的用法,不同于其它三项的一项是( B )(2分) A.足肤皲裂而不知 B.执策而临之 C.学而不思则罔 D.出淤泥而不染 5、下边加点词用法或意思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3分) A、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 .. B、手自笔录,计日以还 重岩叠嶂,隐天蔽日 .. C、录毕,走送之 肉食者谋之 ..6、翻译下面句子。(2分) ①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 译: ②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译: 7、结合全文,说说作者最终能够学业有成的三条理由(各用四个字概括)。(3分) ① ② ③ 8、本文与《黄生借书说》虽然着眼点不同,但两文某些观点仍有其共同之处,请概述。(3分) 4 中考文言文精细阅读之《送东阳马生序》答案 五、重点语句翻译 1、俯身倾耳以请 *弯下身子,侧着耳朵表现尊敬而专心请教。 2、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 *学生挤满了他的屋子,但他并没有把言辞放委婉些,把脸色放温和些。 3、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 *家里穷,没有办法得到书,就经常向有书的人家去借,亲手用笔抄写,计算着约定的日子按期归还。 4、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因为内心有足以快乐的事,不觉得吃的穿的不如人。或:因心中有足以快乐的事,不感到衣食的享受比不上其他的人。 七、理解性默写 1、为什么作者在众多富有的同学中能“略无羡艳意”。 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2、文中第一段起到总结作用的一句是: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3、第2段表明作者观点的句子是: 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岂他人之过哉。 八、课文内容理解 1、文章从几个方面表现了作者的求学之苦和用心之专? *幼年得书之难,借书抄录,读书的艰难;成年从师的艰难;求学生活条件的艰难表现作者求学之勤苦;求师艰难,毕恭毕敬,表明作者求知的渴望和决心。 2、“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青少年时期的作者所思所行尽在于这种“好”与“乐”中,本文写了他好学乐学的种种情形,请你用自己的语言概括出其中的两件事。 答:1、家中贫困,常向别人借书来看,并且亲手抄写。2、不辞路途遥远,到百里之外向名师请教。3、不与同舍人攀比衣食,专心读书。 3 、“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这句话有何表达效果。 *用反衬的手法,写老师的严厉是为了突出作者求师的诚恳,生动地表现了他的虔诚和恭敬的态度。突出了他求师的艰难。 4、从几方面概括作者求学时的客观条件。路途:遥远艰难。衣着:破旧不能御寒。饮食:每日两顿,毫无滋味。 5、结合全文,说说作者最终能够学业有成的几条理由。 答:刻苦学习,博览群书,虚心求教,以苦为乐。 6、太学生的优越条件,表现在那些方面。有书可读,有师可问,无奔走之劳,无冻馁之患。 7、文章中对老师严厉的描写和对同舍生衣着的描写各有什么作用。 ①说明了“援疑质理”的求教之难,又表现出作者求知的渴望和决心。②与“同舍生”对比,说明作者一心求学,不追求“口体之奉”。 8、应怎样看待学习条件与学习好坏之间的关系。 答:学习条件不好,仍然能学习好,像宋濂那样;学习条件好,却不一定序、学得好,像某些 5 “太学生”那样。学习条件好坏对学习能够有所影响,但不是决定性的,学习成功关键是长期坚持“勤且坚”专心致志,这是宋濂起身体会,也是古今学有所成的人的共同体会。 9、本文是写给马生的为什么用大量的文字写自己求学的事。作者现身说法(以自己的切身体会勉励马生勤奋学习),增强作品感染力和教育作用。 九、开放性试题 1、和作者当年的学习条件相比,今天的你有哪些优越的地方?你应该怎么做。 结合本文,说说现代中学生读书应有怎样的苦乐观。 2、作者在艰苦的环境下刻苦学习精神对你有什么启发。结合自己实际谈一下。 我的感悟:学习要勤奋,求师应诚心,求学须不断克服并战胜困难。(并结合自己实例) 3、课外积累。古人刻苦求学的事迹。 东周时代,苏秦读书欲睡锥刺骨。 西汉,孙敬昼夜苦读,以绳系头悬屋梁。 西汉,匡衡勤学无烛凿壁偷光读书。 晋朝,车胤(yìn)囊萤读书。 晋,孙康家贫,映雪读书。 (古人苦学的做法不必要后人效仿,但他们刻苦学习的精神是值得我们学习的,要从他们的事迹中获取勤奋学习,立志上进的动力。) 4、你觉得“先达”对弟子“未尝稍降辞色”的态度可取吗。为什么。 我的看法:(1)不可取。师生关系应该是民主平等关系,老师应放下高高在上的架子,与学生平等交流、相互信任、共同成长。这样才能有利于我们的学习和成长。 (2)可取。我认为“先达”的“未尝稍降辞色”并非不尊重学生,而是一种更负责的尊重。因为只有“严师”,才能出“高徒”,出高素质的学子。同时,尊重师长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21.宋濂和欧阳修在求学的路上皆面临什么矛盾。 好学与家贫。他们的求学经历,给了你哪些启示。(4 分) 十、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回答问题。 (一)《送东阳马生序》原文略 (二)匡衡勤学而无烛。邻居有烛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邑人大姓文不识,家富多书,衡乃与其佣作而不求偿。主人怪问衡,衡曰:“愿得主人书遍读之。”主人感叹,资给以书,遂成大学。 (译文:匡衡勤奋好学,但家中没有蜡烛照明。邻家有灯烛,但光亮照不到他家,匡衡就把墙壁凿了一个洞引来邻家的光亮,让光亮照在书上来读。同乡有个大户人家姓文,名不识,家中非常富有,有很多书。匡衡就到他家去做雇工,又不要报酬。主人感到很奇怪,问他为什么这样,他说:“我希望能得到你家的书,通读一遍。”主人听了,深为感叹,就把书借给他读。最终匡衡学有所成。) 1、语段(一)中表现了作者宋濂的哪些品质。 答:① 爱好学习。② 诚实守信。③尊敬师长。④勤学多思。⑤勇于克服困难。 2、语段(一)采用了什么手法。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答:对比,突出作者求学生活的艰辛及求学意志的坚定,激励马生勤奋学习。 3、根据语段(一)和语段(二)的内容,分析两个语段中主人公都学有所成的原因。 答:① 克服困难,勤奋学习。② 博览群书,虚心请教。 十一、 1、懈怠,放松;背;同肢,肢体;爱好 6 2、能译出主要意思,语言通顺即可。 3、(1)学习勤奋,他们都是亲自手抄笔录。 (2)不畏艰辛,克服困难,即使手足皲裂,仍不辍学习。 4、能围绕“勤奋”、“学习环境”、“学习条件”中的一点谈感触即可。 十二、1、 ①跑(赶快) ②请教 ③热水 ④气味 香气(2分) 2、A(2分)3、A 4、B 5、C 6、①(向他求教的)弟子挤满了他的屋子,(他)从来没有稍微把语言放委婉些,把脸色放温和些。 ②因为(我)心中有足够快乐的事(读书),(所以)不觉得吃的穿的不如人。(2分,每题1分。第①题“辞、色”的翻译应注意互文义,即“降辞”“降色”;第②题要注意“以”字,“口体之善”的翻译) 7、①刻苦学习 ②博览群书 ③虚心求教(3分) 8、都表达了鼓励晚辈勤奋学习,勿虚度年华的观点。 年轻人黄允修来借书.随园主人我把书交给他并且告诉他说:“书不是借来的就不能好好地去读. 我小时候爱好书籍,但是家里贫穷,难以得到书读.有个姓张的人收藏的书很多.我去借,他不借给我,回来就在梦中还出现那种情形.求书的心情迫切到这种程度.所以只要有看过的书就认真深思并记住.做官以后,官俸花掉了,书籍买来了,一堆堆地装满书册.这样以后才慨叹借书的人用心专一,而自己少年时代的时光是多么值得珍惜啊。”现在姓黄的年轻人像我从前一样贫穷,他借书苦读也像我从前一样;只是我的书借给别人同别人共用和姓张的人吝惜自己的书籍好像不相同.既然这样,那么我本来不幸是遇到姓张的呢,姓黄的年轻人本来幸运是遇到了我呢?懂得借到书的幸运和借不到书的不幸运,那么他读书一定会专心,并且他还书一定会很迅速.写了这一篇借书说,让它同出借的书一起交给姓黄的年轻人. 7 送东阳马生序。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摔了一跤漫画作文 借秋景抒情的作文 微笑作文题目 经历是一种收获的作文 也是一种幸福作文 一件事的作文600字 我爱母校作文600字 打屁股作文女贝网 让座作文500字 人蚁大战作文 我的同学作文外貌描写 桃花作文200字 别了我的童年作文 关于教师节的作文300字 全国学生作文大赛 秋作文100字 我喜欢这样的生活作文600字 生活中发生的事的作文300字 必修一语文作文 记事文作文600字 数学老师的作文 关于打扫卫生的作文 我最喜爱的玩具积木作文 关于文明出行的作文 小学开运动会的作文 三年级的作文书 写景游记作文500字 我梦想的学校英语作文 关于关爱的作文结尾 我就要毕业了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