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作文指导:作文贵在有真情实感

2020-09-23 23:10:01
相关推荐

贵在真情实感,它是生习作充满活力的原因。情感真实,表达才会情真意切。《全日制义务课程标准(实验稿)》把真情实感问题作为习作的一条重要要求提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要求学生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能写简单的纪实和想象,内容具体,感情真实”

真情实感从习作看包含着这样几个意见:1、真实的内容。新奇有趣的、印象最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2、真实的感受。写自己对生活的观察和认识,而不是套出来,移植过来的。3、真挚的感情。文中对客观事物所表达的心情,必须伴随着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字里行间流露的是发自内心的,而不是笔是心非的,虚情假意的感情。

《全日制义务课程标准(实验稿)》在课程目标中指出的“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述自己的意思。”“第一学段(1~2年级)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像中的事物,写出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第二学段(3~4年级) 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第三学段(5~6年级)懂得写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总之,“自言自语”会 让生真情实感在习作中自然流露。

“自言自语”就是用自己的语言说自己想说的话。用自己的语言,才会不同的人写出不同的文,体现儿童的个性,真的情感表现在儿童那特有的朴实而富有情趣的童言稚语中;说自己想说的话,才会使内容生活化、情趣化,真切的情感得以抒发。

要让习作“自言自语”,就要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要注意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并有意识地运用各种方法搜集积累习作素材,以丰富见闻,形成个人的独特感受,从而达到习作有话可写并充满儿童情趣。

注意细节描写,让情感鲜活

无论是什么级别的,大家的愿望一样,都是希望拿高分。不少人很重视在中所起的作用,老师也是这样,所以提高自己的质量,取得高分是很值得重视的。那么如何才可以提高自己的质量,那就要注意细节的描写,让情感鲜活起来。考场尤其要以情动人,而情感的鲜活在于细节描写,正所谓“于细微处见真情”。作家李准说:“一个细节在揭示人物的性格特征的作用上,有时和一个情节、一场戏肩着同样的作用。”考场满分,都是能够运用细节描写来打动阅卷老师的佳作。

所以,细节描写,就是写作的利器,那么如何才能运用细节描写呢?

一、真切和独特——细节描写的前提

考场记叙类要求考生能够在中说真话,诉真情,表达出自己的真情实感,也就是我们常常说的“情真意切”,因此,真切就成为运用细节描写的前提,只有真切,才能成为中细节描写的亮点;细节来自生活,细节描写必须真实地表现生活,也只有有亲身的体会才能写出真切的细节,才会深深地打动阅卷老师而获得高分。而真切的细节,一定是写作者独特的感受。

满分《那一声声“宝贝”》的细节是这样写的:一天,正当我想把手伸进水桶的时候,您叫了声:“宝贝,过来!”待我明白您是在叫我时,心里有一股暧流涌过。以前的老师对我不是吹胡子瞪眼睛就是打骂,可现在您却叫我“宝贝”,我是您的心肝宝贝呀,我怎么净做对不起您的事呢?那时我才真正意识到我以前干的那些事真不是人做的。阅卷老师评价说,正是这个细节在字里行间的渗透,将浓浓的师生情烘托了出来,打动了阅卷他们。那一声“宝贝”,凝聚了老师对学生多少真诚无私的关爱啊,还有什么比这更令人感动的呢?接着,又运用细节描写将这个老师和以前的老师进行了对比,更使得那声“宝贝”蕴涵无限的爱心。满分作《象空气一样的母爱》中,写作者将母爱的细节描写运用在“手里端着一杯热腾腾的牛奶”“微笑着关切地说”“语气中带着一丝焦虑”“默默地收拾着”“轻轻地带上门”“走近而又离开”……这些镜头的回放中,使母爱愈显宽容、博大。也正因为有了这些细节描写,朴实无华的文字,才让人感动。而那些发自肺腑的倾诉:“我知道妈妈是关心我的,我也知道,我伤害了妈妈。其实,我真的不想说那些尖利、刻薄的话,可不知为什么,一张口,这些话就像连珠炮一样射了出来”……真切自然,又使同龄人产生共鸣。

徐州市XX年满分《父爱中所诞生的》中有一段细节描写:父亲踱步而来,温柔地笑着:“今天。加油!”“行,行。”我有气无力地答道。“还要买瓶激活什么的吗?”“不了,咱家的水就行。”说罢,拿出剩了半瓶水的瓶子,开始灌水。“倒掉!听到没有?给我倒了!!”父亲怒目圆睁,一向颤巍巍的手竟精确地抢过瓶子,倒掉剩水。那剩水乖乖地在空中跳出一圈弧线。父亲愠色不减:“这喝坏肚子怎么能行?!”我一沉脸,径自离开。回头望着他灌水的样子,聪明地暗笑:“这个样子哪像灌水?好一个龙虾呢。”这个细节描写写得如此细腻、真实,情文并茂,是很难得的。通过“灌水”的细节,就使一个对儿子关怀备至的父亲跃然纸上。

二、动作、语言和心理——细节描写的焦点

细节描写是对人物进行精雕细刻的过程,而人物的性格是通过动作和语言来表现的,于是,二者就成了细节描写的焦点所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鲁迅先生给我们描写了一段精彩的雪地捕鸟的动作,那“扫、露、撒、撑……罩”等一系列的动作,成为经典,因此,我们就要学会在考场中运用动作和语言来进行细节描写。

满分《感悟父爱》这样来写父亲:他手上撑着一把旧伞,扶着一辆老爷自行车,车上的锈迹像他脸上的皱纹一般,满无规律。他脸上带着微笑,尽管很慈祥,但我觉得一身的不自在。“爸爸来迟了,对不起,快带上伞,爸爸送你回家。”他慢慢地说。身旁开过一辆又一辆的小轿车,我感觉得到,车里的同学肯定在用鄙夷的目光注视着衰老的他和破旧的自行车。我的脸感到了火辣辣的烧痛……他似乎知道了什么,从怀中掏出了一张破旧的五元纸币,小心翼翼地递给我,“我还有事先走了,你自己乘车回家吧。” 文章选取父亲雨中送伞的平凡小事,以“我”的思想感情的变化为线索,生动地描写了“我”由担心父亲出现,到怨恨父亲出现,最后感悟到浓浓的父爱深情,心理活动描写细腻感人,结构浑然融为一体。文中的“撑着、扶着、带着、慢慢”等动作表情的描写非常真实,体现了父爱的博大。

满分《门其实开着》写了这样一个细节:我深呼吸。透过门缝,有一缕清新的空气钻出。给予同学们一个微笑,我伸出手,轻轻地叩了几下门,只听见老师温柔的声音传出来:“进来吧,门开着呢!”我从容地走进办公室,一瞥墙后面的目光,有担心,有惊恐,有鼓励,就像什锦糖一样交织在一起,向我源源不断地输送过来。我触摸着那扇其实开着的门,开始了与老师的谈话……这一段的细节描写无论是动作、语言还是心理,都写得非常成功,把一个敲门走进办公室的过程写得曲折生动,“轻轻”的动作表现了自己的胆怯,老师“温柔”的声音又是如此的和蔼,心理活动的过程也在这一进去中一波三折。

当然细节描写,还可以是环境的、肖像的、服饰的,而一篇成功的考场又往往运用多方面的细节描写,从而塑造主体的形象。比如满分《感悟父爱》对父亲运用了动作和语言的描写,对自己则运用了心理描写;满分《沉默的爱》中写父亲:他规定每晚六点以前必须开饭。有一次,母亲因烧鱼而晚开饭,父亲便一言不发,坐在那太师椅上。微胖的身驱,仿佛一个生锈的大水壶,只要一经加热,便可以沸腾。我不敢靠近,害怕会一触即发。那闸门式的嘴,好像只要一经打开,愤怒之词便会如潮水般涌来。这段肖像描写,十分传神。

掌握了细节描写,你就拥有了考场上写作的利器,定使你要抒发的真情在细节中鲜活。

纵观今生现状:不少学生用自己的笔写别人的话,或者张口说瞎话,存在着“无病呻吟”、“胡编乱造”、“假、大、空、抄、背、套”的现象,严重阻碍了学生水平的提高。鉴于此,修改大纲明确指出 :“要引导学生写熟悉的人、事、景物,做到说真话,表达真情实感,不说假话。”

问题与现状:学生已陷入编造与套抄的误区

是学生素质的体现,学科鲜明的人文性在中表现尤其明显。然而,我们遗憾地发现,如今学生只是胡编乱造,或寻章摘句,或无病呻吟,或干起了“剪刀加胶水”的行当,变“他”为我。更有甚者,干脆利用手头的选,一字不漏地抄下来。“我”的思想、情感、个性更无从谈起。

去年我校五年级毕业考查优秀《老师,您辛苦了》,该考生通过介绍一位老师为教书育人,忘我的工作,造成了严重贫血,急需休养。但他仍然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最后得了白血病,正住院治疗,“我”想去看望他,想深情地对他说:“老师,您辛苦了!”文章写得真挚感人,令人激动不已。但是,只要我们看看身边,认真想想,就会发现这事纯属虚构。读过这类,怎不让人揪心顿足呢?

现在,市场上各色各类的选多如牛毛,各个题材、类型的应有尽有,这给学生套抄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如,一次课上,让学生以《你真……》为题写作。学生纷纷叫嚷:“糟啊!我的选没有这样的。”“我的也没有。”“没关系,我们可以找一篇的改改,的也行。”学生苦于没有现成可套抄,这种现象不得不令我们深思。

出路与展望:学会体验生活,尽抒真情实感

“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亲朋、益友、良师;家事、国事、天下事;人情、美景、趣物,件件可写,样样可议。生活五彩斑澜,既有阳光雨露,也有狂风暴雨。只要来自生活,发诸真情,就能风行水上,自然成文。

“生活就如源泉,文章犹如溪水。源泉丰盛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流个不歇。”叶老一语道出了生活与的关系。因此,我们要引领学生熟悉生活,认识生活,观察生活,体验生活,走生活之路。《我们家的猫》一文,在老舍先生笔下,大花猫性格古怪,既贪玩,又尽职,既淘气,又乖巧,既胆小,又勇敢等多重矛盾性格交织在一起。一只可爱的大花猫仿佛就在读者眼前。花猫在老舍先生的稿纸上留下脚印时,难怪他不生气,还说是画了几朵小梅花呢。这正是老舍先生感受生活的良好体现。大凡有所成就的作家尽如此。他们与作品中主人公同呼吸,共命运,急人所忘,想人所想。难以想象,一个对身边中的人漠不关心,对生活中的事熟视无睹的人,能写出清新亮丽、有血有肉的好文章来。

有了“下锅之米”,并不意味就能写出真情实感的文章。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说真话,吐真情,在“真”字上下功夫。首先,让学生知道只有真实才是最美的。名作之所以为名作,正因为其间倾注了作者的真情。其次,注重指导学生表述真情的方法。如,《一个苹果》一文,环境实景实写,心理实话实说,这样让人觉得真实可信,才会打动我们的心。再次,通过卓实有效的训练,提高学生的认识能力,在体验生活中形成独特的感受。让真情在学生心中生根、发芽、开花、长叶、结果。

考场离题的抢救

1、 拨正龙头法

考场上往往会有这样的情况:题目到手,忙于下笔,虽然开了头,却再也无法写下去了,或者发觉这个开头写得不切题,于是左右为难,心情烦躁。是重新开头呢,还是硬着头皮往下写呢,若要重写,一怕时间来不及,二怕影响卷面整洁,怎么办?若要再往下写,就必定是“下笔千言,离题万里”。究竟怎么办才好呢?对于一位缺乏临场经验的中生来说,也确实是一大难题。那么,像这样的情况是否有抢救的办法呢?又怎样抢救呢?就这个问题,我向大家介绍第一大绝招——拨正龙头法。它能使考生将走题的文章开头,拨正过来为切题,以解燃眉之急,使“转危为安”。

所谓“拨正龙头法”,就是将一个不切题或全走题的开头,不管考生写到哪儿,或字多字少,先用省略号省略,然后冷静下来考虑,用哪一两句画龙点睛的话,作为过渡段,把它一下子拨正过来,从而使偏题的内容一下子就转入切题的轨道。

例如,有一位考生,由于平时在学校经常练笔写《我的妈妈》如何如何,特别是写伟大的母爱这方面的内容之多,印象之深,可以说已是根深蒂固了,再加上临场状态不佳,心情紧张,题目到手,也顾不得思索,慌忙下笔。考题明明是《我的爸爸》,而他却写成了《我的妈妈》,一写就是一百多字,等到自己发觉内容不切题时,开头已经写成了,再也无法往下写了。这怎么办呢?就地取材,把写好的妈妈如何如何的开头这段文字,用来衬托“爸爸”。他想出这么一句:“但与爸爸相比,妈妈还是逊色多了。你不信,我就给你细细说来。”接着,他就举例说明了:有一次,爸爸在生活上是怎样关心照料自己的……情节写得曲折生动,扣人心弦,并在这件事的结尾处,还特意点了一下:“你看,是不是爸爸比妈妈还要爱我呢?”文章写到这里,他感到还不到位,又举一例来说明爸爸的形象更加高大、更加光彩照人,这样把全文推向高潮然后收尾。在这一件事的结尾处再次点明:“你看,难道不是妈妈比爸爸逊色多了吗?”前后照应,贯串成篇,给读者以一气呵成之感。

正是“拨正龙头”法救活了这位考生的离题,并获得了高分。

2、 换词点题法

什么叫“换词点题法”?就是先修改的开头和结尾,把题目中的词(特点是“题眼”)更换到文章的开头和结尾中去。在时间允许的情况下,再对文章中与题目不完全相符的有关内容略作些改动即可。

例如,考卷的题《我的爱好》。有一位考生开头是这样写的:“我的课余生活多种多样:打羽毛球、下棋、看书、绘画……”接着在正文中就写自己放学后是怎样同伙伴们打羽毛球、下棋的,略写了自己看书、绘画。结尾段写道:“我的课余生活丰富多彩,过得幸福快乐。”我们一读,就会觉得这篇已经走题了,这不是在写《我的课余生活》吗?

针对这篇文章,抢救的办法是:将开头中的“课余生活”换成“爱好”。将结尾再这样一改:“我的爱好是丰富多彩的。这些爱好,增长了我的知识和智慧,也陶冶了我的情操,伴我度过了美好的时光。”这样改后,首尾显然就呼应了,而且也紧扣了文题,点吸了自己的爱好和爱好带来的好处,提示了文章的中心。如果还有时间的话,就把中间部分的有关地方加上或换成“爱好”一词。这样一来,这篇离题岂不是切题了吗?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显示评论内容(2) 收起评论内容
  1. 2021-08-19 16:21几墨[青海省网友]IP:708753300
    同意这个观点,作文如果缺乏真情实感,就会显得很空洞,很难打动人。希望学生们都能体会到这一点。
    顶6踩0
  2. 2020-04-09 09:58待到山花烂漫时[江西省网友]IP:3406719194
    这个作文指导很中肯,写作的时候要用真情实感,这样读起来才有感染力。
    顶6踩0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我有一个梦作文 铲雪作文 小学优秀作文大全 记叙文作文400字 爱心义卖作文 中考作文多少字 关于榜样的作文 串门作文 一篇200字的作文 微笑作文400字 成长类作文开头 钓鱼作文400字 作文大全600字初中 英语作文我的寒假 励志作文500字 我最喜欢的动物作文 写对联的作文 3年级作文300字 拥有作文600字 冬作文600字 作文写一种植物 关于目标的作文 游南京作文 写人叙事的作文 乡下生活作文 我的新学期作文 春节作文700 关于拼搏的作文 我的作文300字三年级 关于希望的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