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作文及课堂教学论文五篇

2020-09-28 05:10:01
相关推荐

各位老师:

大家好。今天和大家交流的题目是《向着明亮那方》。为什么选择这样一个题目呢?这来源于我对学生做过的调查,多半学生技巧还是知道一些的,但是却不知道怎么用这些技巧。他们说的不会用本质就是没有材料,不知道写什么好。

那么材料从哪里来呢?有人会说,从生活中来。可是学生会怎么回复你呢?我们生活三点一线,圈子就那么大,没什么新鲜的。还有人会说,读书呗。他们又怎么回复你呢?读过一些,读过就忘了,还有不知道怎么用到自己文章里啊。

那怎么办呢?作文总要写吧。没材料,那就编。编的方向是什么呢?老师喜欢悲情的,行,我们投其所好,把好端端的家拆散了,自己成了离异家庭的小孩,那个悲情啊,让人心生怜惜。老师读了之后,一抬手,给了高分。达到目的了。更有甚者安排父母中的某一个出事故,不是死了就是残了,反正就是导演悲剧。一位母亲,身为语文老师,有次改到自己孩子的作文,发现她成了孩子笔下空难的牺牲品,想想看,这位母亲是怎样的心情,怒从胆边生啊。

这些都是我们不能回避的客观现实。难道因为有这些现状,我们作文就不写了吗?当然不可以。不管怎么说,首先中考在那里悬着,60分值在那里等着呢。怎么办呢?有人提出让学生背诵几篇范文,初中最好背高中生写的,有一定的深度。高中生最好准备成人的文章,尤其是在语言表达上趋于细腻深刻的那些个,另外要尽可能避开时下热门的文章,选择前几年学生或者成人写的,相对保险。如果心下不安的话,那么对于同一对象的文章多备几篇,考试时拼凑嫁接一用,分数上也是美观的很。你大可不必担心由此被追究,一般人没事儿谁去管得这个?君不见2012年广东深圳中考满分作文《给成长一些勒痕》完全借用2004年武汉考生的《勒着青藤成长》?君不见安徽中考满分作文《体验魏晋之风》基本借用江苏高二学生李舒的《我最想生活在魏晋时代》?君不见2012年江苏高考满分作文借用李汉荣的散文《购物记》?这些有剽窃行为的文章被有影响的语文刊物刊登了出来,哪一个被问责了?没有。由此,那些得到的老师自然是沾沾自喜。

殊不知,这样的作文教学才是堪忧的。它的弊端很明显啊,不但对老老实实写文章的学生极大的不公正,而且还消弭了学生对生活、对自然、对人生的责任感和解读感受能力,更是功利浮躁之风的推手,是我们为师者的悲哀。

没有人想成为受害者。但是有益的路在哪里?哲学家周国平有一篇文章,题目叫《如果我是语文教师》,与我们应该是有帮助的。作者说对这个问题不能凭空回答,而应凭借切身的经验。他没有当过中学教师,但当过中学生。当回顾了中学时代后,发现有两样东西,真正提高了他的写作水平:读课外书的爱好和写日记的习惯。对此,我完全赞同。

一、读课外书

新课标2011版在阅读方面有明确规定:学会制订自己的阅读计划,广泛阅读各种类型的读物,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

为什么如此强调阅读呢?我们自己生活的空间是有限的,但是读课外书就可以看到更加广阔的生活。有时我们会从书中发现自己的影子,找到自己前行的方向。薄薄的几本语文书远不能承载我们的精神需求。

此外,语感的形成、词汇的丰富、句式的灵活都赖于课外阅读。有老师或许会说:听老师讲难道不成?可以,但我们要明白老师讲得再出色也不能把词汇、句式和语感讲进学生的大脑里。可能还有老师会问:那引导学生做题练习呢?这是当前最流行的做法。结果怎么样呢?词汇、句式和语感照样做不到学生的大脑里啊。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大量、科学的阅读。老师要培养学生对书籍的兴趣,鼓励他们多读好书,多读好的文学作品,不做统一规定,而是让每个学生自己选择感兴趣的书。兴趣尽可五花八门,但趣味一定要正,在这方面老师做一些引导。还要提倡学生写读书笔记,形式不拘,可以是读后的感想,也可以只是摘录书中自己喜欢的语句。

对于摘录的句子,务必熟读成诵。朱熹说:大抵观书先须熟读,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明代一个文学家叫叶奕绳,天资愚钝,别人读了一两遍即可背诵,他则要几十遍,他把要背的东西抄在纸片上贴到墙上,反复读以致成诵。日积月累,最后可以出口成章,而那些读了不少书的人,却没有达到他的水平。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背诵积累的重要性。福建省考生白杏钰高考作文构思只用了5分钟,最后凭借《热爱诞下创造的婴孩》一文获得满分(全省女生获满分只有她一人)。她的文章就得益于引用很多名言来提升深度,但她的引用不是罗列也非硬生塞入。成诵的目的是为了形成语感、丰富词汇、灵活句式。

除了学生自己的累积,我平时在阅读中把精彩的语段印发给学生,早读时间,选择一两段促其背诵。一个女生作文里写到考试败北之后心情落差很大,此时引用了纪伯伦《认识自己》一文中的片段(源于印发语段),最后她这样作结:古希腊一位诗人说:我身上有无数个裂缝,到处在漏水。这是关于悲剧的最有力的诠释。这些流经生命,又从生命中渗漏出去的水,可以酿酒,可以醉人,可以醒世,可以洗心。这些痛苦使躯体千疮百孔,却让灵魂得到了升华。这段话也源于印发语段。通过阅读积累她的负面情绪得以平息,内心得到修复,精神变得明亮起来。

二、写日记

或许大家担心学生的日记要么把生活中发生的事写成流水账,要么是情绪泛滥的碎片,要么是同学间的飞流短长。这些担心很正常,起初我就遇到了班级半数学生都写流水账的情形。两个男生发生矛盾,单挑,战地从教室到操场再到走廊,二十个学生写了这件事,基本是在叙述过程,最后顶多来一句冲动是魔鬼。日记这样走下去,学生的习作就是原地踏步了。怎么办?对他们提出要求:

要求之一:日记贵在真实,有内容。

有内容是前提,更重要的是要有自己的真实感受和独立见解。针对上面的事例,你不能说学生没有真实感受,他们也有自己的见解,但是这些见解是大家熟知的。公共事件怎样表达独立思考呢?自己试着就打架一事表达了个人的看法。我在文中写道:在他们的身上我分明解读到一种想要在对方身上证明自己是有力量的野性征服欲望。这个年龄的孩子,把拳脚力量的对决当成维护尊严的利剑,把打造自己的强势当成证明自我的捷径,实在是正常不过。可是在认同的时候,又滋生一种强烈的悲哀情绪,他们是真正缺少力量的人。缺少怎样的力量呢?愚以为,缺少的不是拳头征服别人,使别人低眉顺眼、俯首称臣的力量,而是能屈能伸、能容忍、有抱负的力量。然后引用苏轼《留侯论》的内容和韩信胯下之辱的事实,最后引用乐嘉在《本色》中所提及的内容:真正有力量指的是你拥有力量,却不使用你的力量。针对生活中发生的此类事件,用笔呈现,分析,开掘出口。另外,日记作为写作的通道之一,建议学生选择写那些少数人知道或只有自己知道的东西,更有真实性,独创性。

要求之二:写日记贵在坚持,养成习惯。

一个习惯的养成大概要28天时间,28天中坚持做某一种事,之后不去做内心会有失落感,做了会有充实感。写日记最忌讳那种突发神经写个两天两夜不吃不喝,然后接下来什么也不写。每天坚持三两百字,必有所得。得什么?以为有三。

写日记益处有三:

一、可以帮助你积累写作的材料。

二、可以打开自己和世界联系的通道。

三、可以帮你和灵魂对话,看到自己,整顿自己,修复自己,最后改变自我的精神面貌,建设独立的人格。

一个成绩不太理想的女孩在日记里说:回望自己曾写过的东西,让自己有了更好的心态。心态对了,人就对了,人对了,世界就对了。为了督促学生沉下心来,写有思考力的文字,我和他们一样,用笔记录生活,抒发感触、感悟。每日千字,没有间断。因为不少文字和他们息息相关,交流日记成为他们的期待。这让我感受到老师的文字更有助于他们对自我心灵的修复。

诺斯罗普·弗莱有着这样的提醒:“不应忽视在如今这个疯狂的世界里,文学及其他艺术所具有的巨大的助人康复的力量。”读书和写日记都是可贵的自我修复方式,自我修复好了,怎么还会惧怕写作呢。我发现喜爱读书和写作的孩子天然地向着明亮,愿意用自己微博的力量推动更多学生向着明亮那方。

这样的真实伤害了谁?

程予东

记得韩寒说过,谎话是从作文开始的。

他的话虽有偏颇,但又不无道理。不是吗?如果你有兴趣可以去翻翻学生的作文,里面到底充斥着怎样怪异的生活。有时为了打动阅卷老师,往往人为制造悲剧,不是让好端端的家支离破碎,就是制造人身体的残缺。要不就是下雨送伞、送医院、让座等老生常谈的材料。

我们知道每个人的生活都是不可复制的,都是原创的,可是为什么我们在学生笔底的文字里看到了那么多熟悉的面孔?为什么学生置鲜活的现实于不顾,偏偏编造些谎话来糊弄?其实最根本的原因在于学生缺少生活的意识,对生活抱有一种无关痛痒的态度,这样的态度存在,那么再鲜活再丰富的生活也无意义。议论性的文章是对生活的思考和评析,记叙性的文章是对生活的观察与选择。如果内心欠缺生活的意识,那么议论性和记叙性的文章皆无处可落。作为学生又不能避开写作,又想要理想的分数,怎么办呢?于是就有了造假,于是就有了把别人的东西改头换面据为己有的事情出现,于是就有了忙不迭地制造悲剧换得人心的悲悯的应对方法。如此这般,作文材料怎么不会撞车?

耳提面命地对学生讲作文就是写真、善、美的东西,不真,给别人假的感觉,就难以打动人。后来学生作文有了稍许改观,真的东西出来了。可那是怎么样的“真”呢?一学生写爸爸妈妈离婚了,她恨自己的妈妈,连带恨妈妈和继父生的孩子。另一学生写雅安芦山7级地震,看到电视中的画面甚是悲惨,接着就说,真高兴不是发生在我们这里。还有学生写听说住校的妹妹寝室人员发生了争执,甚至动了拳脚,有人还受了伤。后来自己忙里忙慌赶到妹妹身边,发现妹妹完好无损,受伤的是别人,这下他的心里轻松了。我想问问你,当你读到这样的文字之后,你能说学生没有讲真话吗?不,他们讲了真心的话。可是这样的话,读完之后,你会认同她对母亲的恨吗?你会和另外两个学生一样的高兴和轻松吗?我不能,不但不能,而且感到脊背冷风嗖嗖。禁不住想,这样的真话背后的那颗心是怎样的冷漠和荒凉啊。他们除了传递狭隘的自我,还能留给人们什么呢?如果我们的读物里泛滥着这样的真话,那么人们心底的裂谷带是不是得以扩张了,人是不是更加走向自我了,这些都是负能量啊,经常提及的文以载道,这载的什么道呢?丢失温暖的自私的真话,你伤害了谁?

难道这样的真话不让说吗?这样的真话可以说,但是当你的文字主体是以呈现内心的荒漠和膨胀的自私的话,还是少说的好。宣扬自我唯我的文字伤害了我们求善的眼睛。而有的学生为了求善,写了一篇题为《怀想天空》的文章,文章写道了一群在城里打工的农民工,他们做活的工地离学校仅一墙之隔,那天升国旗的时候,看到这群满身尘土的农民工竟然神情肃穆庄严,他们有的单脚站着,有的推着车子端立不动。读了此文,内心不但没有被这群农民工的爱国行为所感染,反而生出很多感慨,你可以反观一下生活,我们会发现农民工基本不是这样的。善有了,但是如果给人的感觉不真实的话,那么文章的感染力就会被递减、弱化,漂亮的谎话,高蹈的谎话,不是为文之道。

为文在于先为人,弗洛伊德说人有三个我:本我(人的动物性兽性)、自我(人的本性)、超我(人的神性理想性)。社会价值告诉我们:没有动物性的人虚假,只有人性的人庸俗,缺乏神性的人黯淡。真实的写作就是在三者间的移动、平衡。唯我独我虽真实,但庸俗黯淡,编造的高蹈偏于神性又不够真实。我们要传递给学生的是带着丰富的人性行走,仰望神性的指引。

落实在作文指导方面,要告诉学生的是作文里的真不应简单地理解为内心的真实,文章里的真,指的是艺术的真实性,指作品是否正确地反映了生活的本质,以及作者对所反映的生活有无正确的感受和认识。它是表达的观点、认识、情感、意愿、心志的真实,是性情的真实。最初提及的三个学生的习作有对生活的认识和感受,但方向不正确。

课程标准写作方面要求学生写真话,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我们要引领学生分辨它的旨意,感情真挚就是感情真诚,没有虚假,深厚、迫切。真实不等于深厚,更不等于迫切。要能写出感情真挚的文章,作者必需有强烈的完善自我、省察自我的内心需求,有发现美的能力。除此之外,我们还要晓谕学生认识善的内涵。文学艺术里的善,指的是艺术的倾向性,也就是作品所描绘的形象对于社会具有什么意义和影响(有意义和影响即是我们现下提及的正能量)。《怀想天空》一文传递的是正能量,但是作者并没有反映生活的本质。所以一篇理想的文章应该是真与善的合力,我们应引导学生感受生活的细部,使他们具有在熟悉的生活场景中发现陌生的心灵发现美的能力。

作文教学不可忽视思维品质的培养

程予东

作文教学一直是个难题,造成这个难题的因素很多。我们习惯将之归因于教材没有安排作文教学的序列性内容;归因于老师批阅时所见到的诸如别字语病逻辑等问题纠缠一起的现状;归因于自己学生语言表达的惨淡和独特的感悟能力的缺失……这些因由很是顽固,作文教学耗费时日怎能见效。不胜其烦,但是鉴于作文分值占了试卷的半壁江山,又不能彻底忽焉。怎么办呢?干脆让学生背诵几篇范文,初中最好背高中生写的,有一定的深度。高中生最好准备成人的文章,尤其是在语言表达上趋于细腻深刻的那些个,另外,要尽可能避开时下热门的文章,选择前几年学生或者成人写的,相对保险。如果心下不安的话,那么对于同一对象的文章多备几篇,考试时拼凑嫁接一用,分数上也是美观的很。你大可不必担心由此被追究,一般人没事儿谁去管得这个?君不见2012年广东深圳中考满分作文《给成长一些勒痕》,完全借用2004年武汉考生的《勒着青藤成长》?君不见安徽中考满分作文《体验魏晋之风》,基本借用江苏高二学生李舒的《我最想生活在魏晋时代》?君不见2012年江苏高考满分作文,借用李汉荣的散文《购物记》?这些有剽窃行为的文章被有影响的语文刊物刊登了出来,哪一个被问责了?没有。由此,那些得到的老师沾沾自喜。殊不知,这样的作文教学思路是让人堪忧的。它的危害性显而易见。这样的暗示不但对老老实实写文章的学生极大的不公正,而且还消弭了学生对生活、对自然、对人生的责任感和解读感受能力,更是功利浮躁之风的推手,是我们为师者的悲哀。

笔者以为我们为师者要端正自我,坚决摒弃这些短视做法。试问一下,作文教学,我们到底要教给学生怎样的理念才是合宜的?如何做才能改变我们面对的尴尬?笔者认为作文教学的最核心问题就是要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拥有良好思维品质的学生,他在阅读文章的时候就会品咂文字里流淌的情愫,发现文章里作者情感流动的过程呈现的方式,就会明白作者为文的意图,就会自觉观照自我人生的过往和正在行进的生活,思考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历史等等之间的关系。拥有良好品质的学生即使在熟悉的寻常事物里也能见到别样的风景,因为他获得的是心灵深处的喜悦,有不一样的见地,就会有一吐为快的冲动。缺失思维品质的学生不但无法洞悉别人文字背后的隐喻,即使见到新奇的事物,撩拨起的也多是感官的刺激,不会进入精神的审美领域,写出的东西共性十足,面目相似。读来乏味可厌。

需要明确的是,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不是一个很玄的哲学问题,它就存在于我们平时的阅读教学中,只是没有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而已。回顾我们平时的语文阅读教学,大多是基于考试的目的,设计一些考试中容易出到的题目,什么内容概括,词句含义理解,品味词句表达效果等等。零敲碎打,和写作完全割裂开来,一篇一篇的教学,一篇一篇的做题目,语文教学大抵如此而已。语文课程标准中对阅读教学的要求之一是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这句话不就是提醒我们要关注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吗?

我们知道,要读懂读通一段文字,必须看到语言文字背后的思维框架;要想写好一篇文章,也要从语言背后的思维机制处加工。将形象思维与逻辑思维对学生进行系统的建设和强化,有思考的机制。我们要把这样的思考机制建立在平时的语文教学之中。起始阶段不可求大求全,只要学生思维有所开悟,能用自己的语言将之表达出来即可。比如学习宗璞的《紫藤萝瀑布》,我们要培养学生的是联想的思维能力。何谓联想?联想是由于某人或某事物而想起其他相关的人或事物。作者由十多年前紫藤萝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而导致的不幸,联想人遇到的各种各样的不幸(文中有生死迷、手足情的内容),由过去的藤萝到眼前开的极盛的紫藤萝感悟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进而顿悟个人的不幸是暂时的,它不会影响整个人类社会生命的进程。紫藤萝从不幸中而来,没有忧叹,恣意风流,灿烂辉煌,它的生命长河是不可阻遏的,我在失去小弟的不幸中悲伤焦灼,内心不堪承受生命之重,但是目睹紫藤萝的繁茂从而联想自我,从中汲取了精神的力量。人类社会的生命进程和紫藤萝生命的进程是多么相似啊!宗璞顿悟后选择了加快脚步,那是她珍惜时间,不再哀叹,乐观豁达的精神觉醒啊。

从自然某一对象身上获得观照我们自身的隐喻,当是此文给我们思维的引发。具体练笔时如果非得局限于在自然中选取写作对象,那么定有一部分学生无法完成此次思维训练,你可以拓展选择的宽度。此外,我们还要告诉学生的是《紫藤萝瀑布》中作者感受的东西是基于她自己的生命体验,所以带有鲜明的独特性。我们不要从别人的文章里讨得感受,而应该写出独特的自我的感悟。文章因为是自我的,新鲜的,陌生的,不可复制的,带着独特个性的感受,让读者看来往往具有别样的感觉。挖掘这样的联想,锻造自己的联想力,怎么可能出现作文面目的相似性呢?如果这样的启发还不能唤起有些学生的思考参与,此刻我们老师就要积极参与,从自身出发,再做点拨和示范。笔者曾经参与其中,效果比较理想。我让学生伸出左右手,让他们自己看,哪只手的伤痕稍微多些,结果不少学生都说是左手,左手伤痕印记多于右手,请你思考原因,并且追问自己会联想到什么。他们陷入思考,却一下不能抵达思考的腹地。我们最熟悉的对象,为什么不去追问内在的东西呢?这是我们思维能力的欠然吧。最后笔者给他们讲了我自己的感觉,右手相对左手一直处在霸主地位,它的潦草急躁冒进会把危险留给左手承受。本来两者应该好好配合,求得和谐共进的。可是我们却难以实现它。联想生活谁像我们的左右手啊?学生中有人疾呼:学生和老师,孩子和家长,更有学生回应说是城市摆地摊的和城管者。这样的回答不能不说是让人感到欣慰的。于此,学生找到了思考的突破口。他们开始审察自我。

从学生呈上的短文来看,着实让人快意。有人写摘桔子时留下长长的桔梗结果刺伤到无辜的桔子,由此联想到带着刺与人交往就会伤害别人;有人写烧火时为了求取进度使劲往灶膛里续柴,结果把灶膛里的生生压灭换得乌黑浓烟,由此联想到学习时拼命给自己加作业,后来造成消化不良;有人写怒放的烟花引来高高低低的喝彩,零落时无人问津,联想到盛极一时的人物身边曾经门庭若市,而一旦失势便门庭冷落……

想到叶圣陶说的话:教材无非是个例子。我们语文老师要精选一些课文,用好这些例子。探究这些例子中的写作规律,换言之,就是把脉作者的认识规律,触动学生的写作行为(就是呈现他们的认识行为)。长此以往,学生思维机制将得以构建。拥有思维的利器,又何惧作文考试呢?

你的作文准备了什么?

程予东

学会很好的写作技能,就学会了一种很好的与人沟通的方式,学会了一种和世界对话的方式。

——题记

为了提升写作的本领,一直以来我们不曾片刻忘却营营。

那是一篇造语新巧的文章。单等语文老师站在高处的指引,果然老师捉到了那些表达具有非常感觉的句子,只是他依然沿用套路的话阐述句子非常的原因,我们听的最多的是拟人、比喻,听的最多的是生动形象。后来老师也不忘读写结合的任务,给我们几个看起来接近自然气息的词语,例如燕子、蜻蜓、垂柳什么的,然后巴望着教育的新奇。我们中的一些个瞅着这些词语,抓一下耳轮,又把空茫的眼睛投到窗外的自然,我们看到的多是春笋般拔地而起的高楼遮蔽了一角天空,一截乌黑的烟囱痴呆地杵在那里,腰身里源源不断地喷吐魔鬼般的乌云,车子爬虫养集体出动。哪里有细雨燕子斜飞的画面,哪有蜻蜓点水的池塘,哪有绕堤翠色欲滴的垂柳。只能抽象的想啊想,脑袋里实在抓不出别样的话语,依稀记得在别人的文字里读到过相关对象的描写(老师为了提高我们的作文表达能力,特意提出过摘抄好词好句的任务),就又再复制诸如“垂柳像女子的长发,燕子像春天的音符…”的句子了。老师的眼睛因为失望的原因变得越来越小。我们谁也没有胆量让老师现场吐出一串儿曼妙的句子。所幸的是考试往往见到这样的题目,句子用到了什么修辞手法,有怎样的作用,每每拿到的分数倒也是过得去。后来在歌的迷宫里看到让人惊羡的表达,像那“我一身的戎装呼啸沧桑”,条件反射般问老师这是哪般修辞,我看到老师堆出发窘的表情,然后挥一下手,“这样的修辞手法在考试的范围之列吗?不在,把常用的搞明白就不错了,不要钻牛角尖啊!”还能怎样,只能跟着发窘选择却行。

后来遇到了如下一段话:有三种学生,其一是能准确辨析修辞的方法,且能答出合于模式的表达效果,但是笔下的语言枯涩呆板;其二是常常把修辞手法反串,但是笔下不乏光鲜生动的语言;其三是修辞手法及表达作用如数家珍,笔下常有让人赞服的语言。

刚看到这段话,我就排了位置,最爱第三种,欢喜第二种,不堪第一种。实际上,让人悲催的是,第一种学生比比皆是,第二种算是鲜见,第三种简直凤毛麟角。

我们学修辞的最终目的不是能致用吗?可是我们面临着怎样的尴尬啊,那到底是谁造了这么多尴尬呢?未知很多,一时无解。

后来在语文的征程上,我们又学习了更高级也更为棘手的句子成分。老师明言示之,学习句子成分不只是为了应对修改病句的题目,还有文本内容的概括还有古文倒装句式辨析、翻译还有作文语言的表达。不是三两分的问题。不学句子成分的话,病句根本就是乱做一气,概括内容老是缺胳膊少腿,倒装句硬是颠倒不顺当,句子表达破烂不堪。结果花了足足三节课的时间,专门讲授“主、谓、宾、定、状、补”,功夫不负有心人,涉及病句的题目准确率到底是上来了。欣慰的是现在有不少学生一眼就能辨析清楚主干和枝叶。原来想着学了这些艰深的东西,文字的表达一定会呈现质的飞跃,孰料,该怎么的还是怎么的。

记不清是哪位专家讲的话,说多读诗词自然就会写了。赶紧读吧,不仅读,还要功夫深到会背,一些时日下来,好家伙,会背一大串。为了那句“只有储备丰富,才能驾驭自如”,再给一堆背诵任务,嫌弃慢品太费时日,干脆忽略,看他们埋首切齿的样子,指望着能在诗词语言环境濡染下,增加点文绉绉的气息。写文章时,能信手拈来,活化在自己的表达里,给人尤其是阅卷老师留下学养深厚的印象,然后贵手一抬,分数就撂高了。结果呢?背的东西在那里缩成一团,就是在自己的语言里活不出样子来。为了用诗而写,读起来像饭里掺了沙子,横竖蹩脚得很。回头觉得专家该被拍砖。

就这样自己一路走来也陪着他人走,走得面目可憎。

直到后来看到了一段话:“读诗是为了更好地体会诗歌的语言美、意境美、想象美,而不是为了‘会背诗’,在诗歌之外没有任何其它目的这才是应有的目的。只有喜爱,才能谈得上接受。如果一个人在读诗中从没有为诗中的情打动,从没为语言的美震撼,从没为智慧而深思,纵使他会背一万首诗,也还是个不会读诗的人。”这话真让人脊背发冷,脸皮发烫,回想我们的目的,那是怎样的简明直接,怎样的心急火燎,怎样的破美不倦。心有所动是为了分数而动,感到语言美就是考虑什么技巧,智慧从来处于游弋状态。步履如此匆匆,何来关联生活体验、旁通生活积累、触发生活联想?文字的表达歉然智慧的参与,怎么能够叫会读诗,会写文!

闲暇时节,默读一篇文章,从头到尾很顺当,字音读得明白,词语意思解析了然。瞅着那些群蚁排衙的文字,愣怔一下子。私底下揣想,都认识的文字,都能解释的词语,为什么自己笔下的语言不能跳荡组合出立体饱满的形象,绽放丰饶的情感,品咂回甘的诗意?真理悬着还不能彻底落地。

迷途中,余秋雨先生的一段话抵达眼底:当你被一种很好的表述方式打动时,其实是语言背后的那个灵魂让你感到有魅力,而不是它的主语、谓语有魅力。

于此,算是有些了然。句子成分的逻辑组合多是反映客观的现实认知,却测量不出灵魂的深浅,智慧的高下。停留在知识技能的层面做再多的留恋也无法完备自己的表述能力。再阅读别人的文章,感受语言美,关注的就不只是他用到了哪种修辞,而是感佩他的内心感受美的能力了。只有内心先自感到了足够的美,才能借助语言的符号自然而然流淌美。再把眼睛投放窗外的时候,感喟一片流云里抒写着生命的舒卷自如,惆怅一枚落叶的脉络里灌注了生的叹息,倾听一粒鸟啼声中弹奏季节的节律……

想要作文造语新奇,主题开掘深刻,那么你就不得不去思考生命,不得不去观察生活,不得不去积累知识。当你的思考翱翔起来的时候,当你的累积厚重起来的时候,当你内心充盈美的时候,你会深切感受到曾经学到的那些技法将不再是层面的东西,它们存在的目的原来是促使你走向严谨、规范、准确的言语表达腹地。

你也可以华丽转身

——《丑小鸭》教学札记

程予东

张晓风说:如果有人5岁了,还没有倾听过安徒生,那么他的童年就少了一段温馨;如果有人15岁了,还没有阅读过安徒生,那么他的少年就少了一段银灿。

刚好又到引领学生阅读安徒生的童话——《丑小鸭》的时候了,也想给他们内心寄去一缕光华,照亮一些正在蜗行的孤单。思量下,基于文本,和他们聊了几个问题。

其一,丑小鸭在鸭群里的不幸遭遇根源在哪里?如果它自出生就在天鹅的世界里,它的境遇和在鸭群里一样吗?

因为它丑,很多人说。在天鹅群里境遇不会糟糕,还是很多人说。

“一只出生的‘丑小鸭’,它本身没有发生改变,为什么境遇会有如许差异呢?”

“那是因为天鹅群里的孩子都是那个模样,它和大家没有区别啊!”一个大胆的声音亮起来。没有人异议。

“你的意思是不是说‘丑小鸭’在鸭群里的另类注定了它被排挤嘲弄的命运?”

“对。”异口同声。

另类是不受欢迎的,是被孤立的。另类存在的方式要么燃烧要么腐烂。君不闻疯泉的故事?那个古老的城里的居民都喝着疯泉里的水,他们染上了疯疾,唯一不同的是他们的国王,国王由于喝的是王宫的清泉得以幸免,城民们发现了国王与他们的不同,便忧心忡忡认为国王疯了,出于对国王的忠心,他们一起在议论,然后想出一个万全的计划,在一个夜晚绑架了他们的国王,然后强迫他也喝了疯泉的水,国王和他们一样的疯了,大家又过上了无忧的生活。强迫屈服,腐烂自己,赢得皆大欢喜。君不闻屈子的受难?“举世浑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是以见放。”分明了自己的另类。屈子明被孤立,但态度决绝,“吾闻之: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宁赴湘流,葬身于江鱼之腹中,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之温蠖乎?”屈子燃烧另类成悲剧。

另类需要付出代价。知道吗?丑小鸭,你的另类注定了你的多难。它无法改变自己的外形,于是选择了逃离。如果你正另类,那么你将以怎样的姿态面对一个群体的审视向度?这个问题难以逃避。

其二,当“老太婆”“猫”“母鸡”从自己的期望出发要求丑小鸭的时候,丑小鸭无法完成他们的期许。丑小鸭喜欢的他们断然否定,内心如此不相通,继续下去已经毫无生趣,难怪丑小鸭走了。生活中自我认识和他人期望不一致,又不能逃开时,怎么办呢?

给学生推荐阅读了《没有翅膀的飞翔》。作者通过小甲虫朋友期待我成为斑斓的蝴蝶,而我只能成为飞蛾和妈妈期待我成为翱翔天宇的鹰而自己却成了一只滚在碧草间的黄鸡及爸爸渴望我成为天鹅而我却报之于残疾之躯的丰富想象,展示了它面对落差时冷静、积极、乐观的心态,让人为之动容。阅读至此,最后达成共识,当我们面对无可变更的事实,需要的是接受自我,珍爱自我,并心怀感恩的乐观心态。

其三,丑小鸭成为一只真正的天鹅需要哪些因素?

很多人直奔主题,有追求,坚强,看着那些因为阐发励志而激动的年轻的脸庞,我迂回了一句,如果它是一只鸭蛋,有追求,有梦想,挥洒汗水,是不是就会换得一个高贵的身子?

“那肯定不会了。鸭蛋无论如何努力也成不了天鹅,它的出身就是天鹅蛋,这点我倒忽略了。”一个学生不好意思搔搔头回复道。

成功需要潜在的质地啊!

“可爱迪生不是说天才就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吗?”好一张伶牙俐齿,好一个有理据的反驳。

“爱迪生是这样说了,但是爱迪生下面还有话呢,那就是即使那百分之一的灵感也比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重要!”

学生一下瞠目了。

“不过,你大可不必失望。华罗庚不是说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苦一分才吗?我们断不能否定汗水的重要,天才方仲永后天不学习,照样沦为普通人。但是需要谨记的是你要有才,确信才在何处,不确信,是不成气候的。君不知作家陈忠实曾经的慨叹吗?一个爱好文学的青年到他那里,陈被他的热情惑了自己的判断,就大肆鼓励青年好好努力,假以时日,定成正果。孰料,几年过去了,该青年没有写出一篇像样的东西来。此时陈沉痛坦言,要想成为一个作家,光有热情和努力使远远不够的,还要有敏锐的感受力和洞察幽微的能力啊,当初他的文字平庸,看他热情,不好泼冷水,其实我应该据实回答的,枉费了青年的时光啊。这个事实告知我们,没有天分,执意而为,也难逃平庸的结果啊。我们生活中平庸的人还少吗?你就不要掺和了吧!“

其四,丑小鸭有朋友吗?它蜕变的力量来自哪里?

“哪里有朋友,到处是人心的冬天。表面上接近的那些个,又不能真正懂得它的心灵诉求。不过在它的孤寂之旅中种田人给了微茫的温暖,还有它看到长着美丽长翅膀的天鹅时有一种无可言说的兴奋,它忘怀不了。在春初萌的时候,丑小鸭再次看到了美丽的天鹅,它内心选择向美飞翔,哪怕毙命在它们的手中,也无怨无悔。”

“是的,丑小鸭的人生旅途是孤寂的,是一个苦弱的生命个体,但是它看到天鹅的那一瞬间,它的内心就升起了向往的情绪。它内心有美的追求,不甘泯灭。再次看到美丽的倩影,它说自己宁可死在它们手中也是得偿所愿了。同样是死,死的感觉为什么却是迥异的呢?”

“司马迁说:人固有一死,或轻于鸿毛,或重于泰山。死是有重量的。”一女生如是说。

“还有,《霸王别姬》中项羽宁可乌江自刎,也不选择死在汉军手中。说明他的身子可贵。死在轻蔑的敌手中等于辱没自己的尊严。”一个喜欢读书的男生慨言。

“不错,苏子早有言:千金之子,不死于盗贼,何者?其身之可爱,而盗贼之不足以死也。丑小鸭的生命是独一无二的,是珍贵的。珍贵的生命死在自己所倾慕的对象手里是一种幸福,那样的死是为着对生命尊严的庄重捍卫。丑小鸭向往美,把这当成自己的信仰,它怎么不会赢得华丽的转身呢!”

其实,很多人都是人生路上的苦弱个体,请走近安徒生的《丑小鸭》吧。告诉自己可自卑,但不沉沦;可迷离,但不自欺。和艰难抗争,把新鲜空气和太阳光作为内心的唯一信仰。你也可以华丽转身,成为自己的天鹅啊!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原来什么一直在我身边作文600字 难忘的一件事600字优秀作文 三年级描写人物的作文300字 小学生三年级作文100字 六年级下册英语作文第一单元 七年级下册期中考作文 熟悉的一个人作文400字 中国传统文化作文300字左右 三年级三百字的作文 给老师的一封信作文100字 温暖的那一刻作文600字 二年级作文找春天200字 惊喜的那一刻作文开头 成人高考英语作文万能模板整篇 惭愧的那一刻600字作文 五年级下册语文作文400字 我有一个小秘密的作文 作文难忘的那一刻500字 越来越什么的我作文800字 假如我有超能力作文300字 中考作文题目写错了扣多少分 三年级作文 我的同桌 四年级的作文300字 玫瑰花作文三年级 三年级写石头的作文 品它千遍也不厌倦作文800字 小学三年级的作文书 介绍自己的英语作文50字带翻译 手机还我爸爸妈妈作文 我学会了什么作文300字左右